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宋夏议和中极力斡旋的佳绩及表现出的超人才智,深得仁宗信任,所以于皇佑三年(1051年),将他升任为宰相。当时,朝野上下独任庞籍为相(宋时一般以两人或三人同为宰相执政),且加其昭文馆大学士的称号,这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庞籍执掌朝廷枢政,尽职尽责,唯贤是举,不以官爵养私和邀取声誉;用人虑事,以国事为先,从不计较个人的毁誉,为一度积贫积弱的宋王朝维持承平时日,做出了不朽的业绩。 庞籍受命之时,正是宋王朝积重难返之际,社会矛盾日积月累,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荒民疲。庞籍认为致使国用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兵多而不精。庞籍据实提出淘汰冗兵、减省冗费,以补国用不足。他向仁宗皇帝献策“凡年五十以上及身体矮小者,一律免放为民。”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广南西路的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攻城略地,兵锋直指广西重镇邕州(今广西南宁),庞籍向仁宗推荐曾为其部将的枢密副使狄青帅兵平叛。
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狄青抵达岭南,果然不辱君命,整饬军纪,一举收复邕州。捷报传至京城,仁宗喜不自胜,对庞籍说:“岭南平敌,如果不是当初你坚持专任狄青,是不能取得这样胜利的。广南之捷都是你的功劳啊!”便要授狄青为枢密使,庞籍认为不妥,他说:“狄青起于军中,任职枢密副使,朝臣们都议论纷纷,说自大宋建国以来,从没有人可与狄青相比的了。现在狄青有幸平定南方侬智高叛乱,立下战功,议论的声音才刚刚停止。假若现在对狄青再加封赏太过,又会使狄青成为众矢之的。”他进一步解释说:“臣所言非徙便于国体,也是为狄青考虑。”但仁宗还是任命了狄青。岭南平定以后,两广推举因功受赏的六百九十余人,当时廷臣们都议论赏赐太过了。
庞籍长期任地方官,对农民的疾苦了解较多,他认为应当关心百姓疾苦,农民生活不好,就是当官的羞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庞籍在三年的宰相生涯中,除了关注社会上层,同时也把注意力放到下层人民身上,他发出了关心人民疾苦,减轻人民负担的呼声,而且这个思想贯穿在他所有的执政岁月里。
整顿吏治、实施礼制是庞籍的政治主张。庞籍为相伊始,即下诏曰:文武官七十以上未致仕者,更不考课迁官。后又多次下诏整顿规范吏治,严格官吏举荐制度,并制定了对不称职官吏弹劾、惩罚措施。他提倡节俭,反对挥霍浪费。认为天下之财是农民之膏血,应该备饥馑兵革非常之用。宋朝到仁宗时,国势日趋贫困。国家府库之财,十之七八被皇帝奉养赐予和贵臣饮宴之用。因而他极力举谏要皇帝、贵近之臣带头节俭,以期收到上行下效之功效。在一些具体事务上,他都积极上谏仁宗皇帝。比如:宫禁市物给实直,非所阙省毋市等。
庞籍为相三载,在宋王朝官场风气十分奢侈、腐败的氛围中,为官清廉,正道直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以满腔热忱报效国家,一心期盼中兴的太平盛世!
田园宰相
庞籍被仁宗皇帝称为“深谋远虑”的宰相。罢相以后,仁宗感到朝中再没有他那样有智谋而能断大事的官员了,有失左右手之感。有一次,辽朝遣使来宋,求索御器,仁宗问宰执大臣如何处理此事,大臣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没有一个人拿出良策,仁宗不由感叹道:“你们有谁能像庞籍那样能断大事啊!”颇悔当初罢免庞籍之举,于是特诏加庞籍观文殿大学士之衔,后又拜庞籍昭德军节度使,徙知永兴军,再改知并州(治今山西太原),仍不时垂询遣问。
至和二年(1055年),庞籍从郓州前往永兴军路过京城,时文彦博再次任宰相。仁宗特召见庞籍,在谈话中问道:“朕今用文彦博和富弼二人为相,你以为二人如何?”庞籍忠恳地回答说:“他们二人都是朝廷大臣中的最佳人选,陛下能任用他们,正是天下所希望的,实为国家社稷之福。”仁宗又说:“不过也有人说文彦博私心较多,朕倒没有听人说富弼有什么缺点。”庞籍态度更加坚定,凛然回答道:“文彦博曾与臣一起执政中枢,臣了解他,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私心,都是那些对他有意见的人诬陷的。文彦博前被诽谤罢官,这次重新执政,必定会更加谨慎。富弼前任枢密副使,没执掌过大政,也没得罪过朝臣士大夫,故得众口称赞。陛下既知其二人贤而可用,就应当深信不疑,使之尽力辅佐朝廷。若陛下以一人之言而用他们,又以一人之言而怀疑他们,臣恐朝廷大业难以有所成就。”
庞籍居家以后,以写字、读书、诗赋自娱,他对史学、理学亦颇有研究。其质朴、节俭、博学、多才,在当时士大夫中有极高威望;他一生安邦治国、尽职守责、力求进取、功勋卓著,为官处事、光明磊落、廉洁奉公、甘处清贫,正如他晚年所作诗曰:“田园贫宰相,图史富书生。”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庞籍病逝于家,享年76岁,仁宗时病重,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曰庄敏。著有《天圣编敕》、《清风集》范缜序、《清风集略》司马光序等。如今在山东潍坊市辖内沂山的峭壁重叠,垂立百仞,高耸云表的歪头崮南面,尚有庞籍题壁“郝崖映辉,云海飞霞”石刻,字体行草,径尺半许,直排两行,气韵豪放不拘,洒落大方,笔力苍劲老练。司马光称其“敏而好谋,果而不惑”。《宋史》曰:庞籍为政,通晓律令,长于吏事,随练习民事,皆能用其所长。庞籍戍边治民功绩赫赫,不愧为我国北宋时代一位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军事家、政治家。
历史上的北宋是一个内忧外患连绵不断的艰难时代,也是涌现大批人才的时代,庞籍便是其中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臣,曾经官至宰相。他在大宋处于被动地位的民族战争、民族关系中,留下了一抹亮光,延续了宋王朝的和平时日……在陕西延安城东北隔延河与宝塔山对峙的清凉山上、在山东青州松林书院内,贤相庞籍的塑像、礼位赫然在目,他杰出的风范、传世的业绩,多少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祭奉和景仰。
宋夏议和中极力斡旋的佳绩及表现出的超人才智,深得仁宗信任,所以于皇佑三年(1051年),将他升任为宰相。当时,朝野上下独任庞籍为相(宋时一般以两人或三人同为宰相执政),且加其昭文馆大学士的称号,这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庞籍执掌朝廷枢政,尽职尽责,唯贤是举,不以官爵养私和邀取声誉;用人虑事,以国事为先,从不计较个人的毁誉,为一度积贫积弱的宋王朝维持承平时日,做出了不朽的业绩。 庞籍受命之时,正是宋王朝积重难返之际,社会矛盾日积月累,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荒民疲。庞籍认为致使国用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兵多而不精。庞籍据实提出淘汰冗兵、减省冗费,以补国用不足。他向仁宗皇帝献策“凡年五十以上及身体矮小者,一律免放为民。”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广南西路的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攻城略地,兵锋直指广西重镇邕州(今广西南宁),庞籍向仁宗推荐曾为其部将的枢密副使狄青帅兵平叛。
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狄青抵达岭南,果然不辱君命,整饬军纪,一举收复邕州。捷报传至京城,仁宗喜不自胜,对庞籍说:“岭南平敌,如果不是当初你坚持专任狄青,是不能取得这样胜利的。广南之捷都是你的功劳啊!”便要授狄青为枢密使,庞籍认为不妥,他说:“狄青起于军中,任职枢密副使,朝臣们都议论纷纷,说自大宋建国以来,从没有人可与狄青相比的了。现在狄青有幸平定南方侬智高叛乱,立下战功,议论的声音才刚刚停止。假若现在对狄青再加封赏太过,又会使狄青成为众矢之的。”他进一步解释说:“臣所言非徙便于国体,也是为狄青考虑。”但仁宗还是任命了狄青。岭南平定以后,两广推举因功受赏的六百九十余人,当时廷臣们都议论赏赐太过了。
庞籍长期任地方官,对农民的疾苦了解较多,他认为应当关心百姓疾苦,农民生活不好,就是当官的羞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庞籍在三年的宰相生涯中,除了关注社会上层,同时也把注意力放到下层人民身上,他发出了关心人民疾苦,减轻人民负担的呼声,而且这个思想贯穿在他所有的执政岁月里。
整顿吏治、实施礼制是庞籍的政治主张。庞籍为相伊始,即下诏曰:文武官七十以上未致仕者,更不考课迁官。后又多次下诏整顿规范吏治,严格官吏举荐制度,并制定了对不称职官吏弹劾、惩罚措施。他提倡节俭,反对挥霍浪费。认为天下之财是农民之膏血,应该备饥馑兵革非常之用。宋朝到仁宗时,国势日趋贫困。国家府库之财,十之七八被皇帝奉养赐予和贵臣饮宴之用。因而他极力举谏要皇帝、贵近之臣带头节俭,以期收到上行下效之功效。在一些具体事务上,他都积极上谏仁宗皇帝。比如:宫禁市物给实直,非所阙省毋市等。
庞籍为相三载,在宋王朝官场风气十分奢侈、腐败的氛围中,为官清廉,正道直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以满腔热忱报效国家,一心期盼中兴的太平盛世!
田园宰相
庞籍被仁宗皇帝称为“深谋远虑”的宰相。罢相以后,仁宗感到朝中再没有他那样有智谋而能断大事的官员了,有失左右手之感。有一次,辽朝遣使来宋,求索御器,仁宗问宰执大臣如何处理此事,大臣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没有一个人拿出良策,仁宗不由感叹道:“你们有谁能像庞籍那样能断大事啊!”颇悔当初罢免庞籍之举,于是特诏加庞籍观文殿大学士之衔,后又拜庞籍昭德军节度使,徙知永兴军,再改知并州(治今山西太原),仍不时垂询遣问。
至和二年(1055年),庞籍从郓州前往永兴军路过京城,时文彦博再次任宰相。仁宗特召见庞籍,在谈话中问道:“朕今用文彦博和富弼二人为相,你以为二人如何?”庞籍忠恳地回答说:“他们二人都是朝廷大臣中的最佳人选,陛下能任用他们,正是天下所希望的,实为国家社稷之福。”仁宗又说:“不过也有人说文彦博私心较多,朕倒没有听人说富弼有什么缺点。”庞籍态度更加坚定,凛然回答道:“文彦博曾与臣一起执政中枢,臣了解他,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私心,都是那些对他有意见的人诬陷的。文彦博前被诽谤罢官,这次重新执政,必定会更加谨慎。富弼前任枢密副使,没执掌过大政,也没得罪过朝臣士大夫,故得众口称赞。陛下既知其二人贤而可用,就应当深信不疑,使之尽力辅佐朝廷。若陛下以一人之言而用他们,又以一人之言而怀疑他们,臣恐朝廷大业难以有所成就。”
庞籍居家以后,以写字、读书、诗赋自娱,他对史学、理学亦颇有研究。其质朴、节俭、博学、多才,在当时士大夫中有极高威望;他一生安邦治国、尽职守责、力求进取、功勋卓著,为官处事、光明磊落、廉洁奉公、甘处清贫,正如他晚年所作诗曰:“田园贫宰相,图史富书生。”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庞籍病逝于家,享年76岁,仁宗时病重,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曰庄敏。著有《天圣编敕》、《清风集》范缜序、《清风集略》司马光序等。如今在山东潍坊市辖内沂山的峭壁重叠,垂立百仞,高耸云表的歪头崮南面,尚有庞籍题壁“郝崖映辉,云海飞霞”石刻,字体行草,径尺半许,直排两行,气韵豪放不拘,洒落大方,笔力苍劲老练。司马光称其“敏而好谋,果而不惑”。《宋史》曰:庞籍为政,通晓律令,长于吏事,随练习民事,皆能用其所长。庞籍戍边治民功绩赫赫,不愧为我国北宋时代一位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军事家、政治家。
历史上的北宋是一个内忧外患连绵不断的艰难时代,也是涌现大批人才的时代,庞籍便是其中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臣,曾经官至宰相。他在大宋处于被动地位的民族战争、民族关系中,留下了一抹亮光,延续了宋王朝的和平时日……在陕西延安城东北隔延河与宝塔山对峙的清凉山上、在山东青州松林书院内,贤相庞籍的塑像、礼位赫然在目,他杰出的风范、传世的业绩,多少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祭奉和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