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主神图书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到了这时,就是一向装着豪气的林阿钦也不由面色大变。
本来,洋布滞销的兆头,在1845年年初的时候就显现,但当时赵大贵突然复出,还要跟别的商家争抢市场,各家疲于应付,才把这个危机忘却了;
三月份开始,各家联合起来打压赵大贵,知道大贵商行的厂丝出来,又从广州低价买洋布倾销,最后双方谁都耗不起,只能握手言和;
六月份的时候则是出现提货单这样奇怪的生意方式,投机商人们踊跃购买提货单,相当于提前下订金,让各家商行以为手中的货物全部卖出去了,才麻痹大意,到了此时才幡然醒悟,但已经太晚了。
洋布滞销危机终于露出狰狞的面貌,大部分商人想抽身离开都做不到。
在历史上,上海、香港、广州以及其他通商港口都在1845年经历严重的洋布滞销危机,大量商行倒闭,很多洋行关门停业回英国老家。
1847年2月24日的时候,香港总督德庇时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函上写道,“包揽四分之三的中英商人的交易的掮客们之濒于破产,和1845年制造品进口充斥市场以致物价跌落,似乎对上海的前途发生不利的影响”。
以宁波为例,定海在之前两年的贸易额,每年都能达到五十万元以上,但在1845年,贸易额直接下降到1.2万元以上。
在香港,也有很多洋行和买办破产,英国本土不得不下令,停止在香港进行的所有在建建筑的建设,减少开支。
另外,广州的洋布滞销危机是最先显示的,这使得很多广州商人将洋布运到上海来出售,这使得广州的洋布危机减轻了一些,但也使得上海的危机变得更为猛烈。
不过,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次危机对中国是有利的,英国人原先是不想将定海还给中国的,本来跟清政府说好在1846年归还定海,但在1845年的时候很多军官和政客在报纸上发表言论,鼓吹用不着将定海还给中国人,那样能给英国带来极为庞大的利益。
但是,洋布危机爆发后,定海的经济价值立刻几近于无,呼吁归还没用的岛屿的呼声占了上风,最终也导致定海在1846年顺利归还给中国。
甚至在香港,也有位副领事(还是副总督)提出应该将香港还给中国人,免除这个经济包袱,一度还做得有声有色,只是后来这位副领事回国,才使得这事情搁置,最终在一百五十多年后才真正解决。
在这个时候,赵大贵却深居简出,很少跟其他商人见面。
经过前段时间的多项操作,赵大贵手中几乎没有什么存货,反而是积攒了大量真金白银。
在1845年,赵大贵先是通过卖生丝积攒了三四十万元;
之后提货单投机的时候,又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操控市场,当然更重要的是借机推销货物,又赚了二三十万元;
最后,火灾后套现五六十万元,清除所有库存;
加上之前的现金,手中有一百三十万银元以上的真金白银,在此时显得弥足珍贵,并不需要在这个前途难卜的市场上拿命打拼。
当然,这也不是说他什么事情都不要干。
。
到了这时,就是一向装着豪气的林阿钦也不由面色大变。
本来,洋布滞销的兆头,在1845年年初的时候就显现,但当时赵大贵突然复出,还要跟别的商家争抢市场,各家疲于应付,才把这个危机忘却了;
三月份开始,各家联合起来打压赵大贵,知道大贵商行的厂丝出来,又从广州低价买洋布倾销,最后双方谁都耗不起,只能握手言和;
六月份的时候则是出现提货单这样奇怪的生意方式,投机商人们踊跃购买提货单,相当于提前下订金,让各家商行以为手中的货物全部卖出去了,才麻痹大意,到了此时才幡然醒悟,但已经太晚了。
洋布滞销危机终于露出狰狞的面貌,大部分商人想抽身离开都做不到。
在历史上,上海、香港、广州以及其他通商港口都在1845年经历严重的洋布滞销危机,大量商行倒闭,很多洋行关门停业回英国老家。
1847年2月24日的时候,香港总督德庇时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函上写道,“包揽四分之三的中英商人的交易的掮客们之濒于破产,和1845年制造品进口充斥市场以致物价跌落,似乎对上海的前途发生不利的影响”。
以宁波为例,定海在之前两年的贸易额,每年都能达到五十万元以上,但在1845年,贸易额直接下降到1.2万元以上。
在香港,也有很多洋行和买办破产,英国本土不得不下令,停止在香港进行的所有在建建筑的建设,减少开支。
另外,广州的洋布滞销危机是最先显示的,这使得很多广州商人将洋布运到上海来出售,这使得广州的洋布危机减轻了一些,但也使得上海的危机变得更为猛烈。
不过,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次危机对中国是有利的,英国人原先是不想将定海还给中国的,本来跟清政府说好在1846年归还定海,但在1845年的时候很多军官和政客在报纸上发表言论,鼓吹用不着将定海还给中国人,那样能给英国带来极为庞大的利益。
但是,洋布危机爆发后,定海的经济价值立刻几近于无,呼吁归还没用的岛屿的呼声占了上风,最终也导致定海在1846年顺利归还给中国。
甚至在香港,也有位副领事(还是副总督)提出应该将香港还给中国人,免除这个经济包袱,一度还做得有声有色,只是后来这位副领事回国,才使得这事情搁置,最终在一百五十多年后才真正解决。
在这个时候,赵大贵却深居简出,很少跟其他商人见面。
经过前段时间的多项操作,赵大贵手中几乎没有什么存货,反而是积攒了大量真金白银。
在1845年,赵大贵先是通过卖生丝积攒了三四十万元;
之后提货单投机的时候,又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操控市场,当然更重要的是借机推销货物,又赚了二三十万元;
最后,火灾后套现五六十万元,清除所有库存;
加上之前的现金,手中有一百三十万银元以上的真金白银,在此时显得弥足珍贵,并不需要在这个前途难卜的市场上拿命打拼。
当然,这也不是说他什么事情都不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