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明末之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而最为新奇的一点,也是最有创意的一点是,唐军主帅曹变蛟,排出了一个全新的阵型。
那就是,他下令,把唐军用来攻城的全部九十门重型龙击炮,齐齐摆在枪盾战阵的最前面,弄成一个当道齐攻的架势。
这般战阵,倒也不是曹变蛟凭空发明,当年崇祯四年,皇太极就曾在围困大凌河城的战斗里,当道摆放数十门火炮,以此方式,来狙击明将张春统领的四万大军。
结果张春没想到,此时的后金兵已经拥了威力无比的红衣大炮,正横于大道中间,恭候着明军的到来。待明军进入射程,四十门大炮先后发射,四万明军当时就混乱一团,皇太极随即抓住时机,率军冲杀,明军被杀得大败而逃,几至全军覆灭。
这段血淋淋的历史,曹变蛟自然十分了解,故而,他将皇太极这个战例,活学活用在现在,实在是再自然不过。
唐军正在摆战阵之际,黄得功部的救援兵马,刚刚过了泾河,正一路向北,径往淮安府城杀来。
此次入援淮安,是由扬滁总兵黄得功亲统其部前来救援,足见其对此次救援的极其看重。
之所以他不放心其他将领率兵入援,实在是他考虑到淮安府的安危极其重要,刘良佐部又危在旦夕,为恐有失,才亲自出兵来救。
而这一路上,统帅黄得功,都是一副心事重重,愁眉不展的模样。
他知道,那刘良佐部地盘尽失,现在只剩淮安府城一座,复被唐军重重围困,半点不得脱。局势如此危急,真不知道,自已这趟救援,还能不能赶得上。
只不过,不管能不能赶上,自已能做的,只能是尽快前来救援。
毕竟,这地理位置极其重的淮安府城一失,扬州府可就唇亡齿寒,也同样岌岌可危了。
故而黄得功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尽遣精锐,亲去救援那与自已交情平平的刘良佐,以期能能在唐军攻克城池之前,救刘良佐于这万分险恶之境地。
说起来,与唐军的战斗,黄得功在内心深处,其实是极不愿意的。
黄得功每每想到,现在明境之中,北边李啸所立的重兴皇帝,与据占南方的弘光伪朝,二主相争,互相攻杀,让明朝内政一片混乱,他都不由得心下暗叹不已。
强敌当前,流寇与鞑虏虎视眈眈,而现在,这两个所谓的明朝正统,终于撕掉了先前的假装和睦,开始互相攻杀,却不知道,这样的内战,要到何时方可结束。
他悲哀地想到,大明这般内乱不休,攻杀不止,也许最终的结果,只会便宜了外人罢了。
可叹大明国运之衰,真真举世罕见哪。
想到这里,黄得功心下,顿是更为灰黯。呆坐马上的他,忍不住又是一声长长地叹息。
三万大军一路北去,蜿蜒逶迤,有如一条长得不见头尾的灰色长龙。全力进军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远处那些影影绰绰,正在密切关注他们动向的唐军哨骑,也绝不会想到,其实他们的一举一动,早被唐军密切观察,全程行踪尽在掌握。
“靖国公,前面不远处,便是淮安府城了。“
一名身着山纹铁甲的健壮将领,策马上前到与黄得功并行之处,便伸出手臂,遥指前面影子模糊的淮安府城,向黄得功大声喊道。
这名将领,便是黄得功手下最受信重的三员大将之一,名唤田雄。另外两名大将,分别是翁之琪与马得功。
此人在正史中十分有名,在黄得功战死后,此人率余部降清,从此成为清廷的得力爪牙,为清廷东征西战十分卖力。在清廷消灭永历,抵抗郑成功进攻的大小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时,田雄作为黄得功最为信任的主将,跟随他一道入援淮安。而另外两名大将,马得功率三万兵马,驻守滁州,翁之琪率一万兵马,留守扬州,可谓各负重任。
黄得功顺着田雄的手臂望去,见到前面那模糊的淮安府城,不知为何,久经战阵的他,心下却是没由来的一阵不祥的预感,令他神色愈发凝重。
淮安府城的情况,到底如何,黄得功心下没有底,完全不知道,现在到底是什么局面。
“全军放慢行进速度,组成战斗阵型,一路搜索行进,严防敌军突袭。”黄得功脸色冷峻,沉声下令。
“靖国公,现在我军已过泾河,从这里到淮安府城,皆是一望平川,应该不会有唐军来袭吧。”田雄在一旁颇有些不以为然。
“这个却是难说啊。”黄得功叹了口气道:“现在唐军在短时间内,就已据占淮徐两地绝大部份地方,那刘良佐仅剩淮安府城一座苟延残喘。可见唐军的攻击力何其强悍,我军与这样的劲敌交手,万万不可轻敌,还需小心行事,方最为要紧。”
黄得功一锤定音,全军立即开始就地整队,然后一路搜索前进,虽然防备周全,但队伍的行进速度顿是大受影响。
这样一来,倒是给了唐军充足的准备时间,让他们得以充分布阵埋伏,就等着黄得功兵马,自投罗网而来。
中午时分,那在地平线上的黄得功部兵马,在一路长途奔波之后,终于出现在了全体唐军的视线之中。
此时的黄得功,从千里镜中,遥遥看到了淮安府城的刘良佐部兵马旗帜,他心中一块最大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不过,他也立刻看到了,唐军已在南门外凭城列阵,作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其森严阵势,远远看去,都令人心下凛凛生寒。
他看得清楚,唐军列阵人员,不过两万余人,而自已却有三万余人的兵马,唐军在数量上完全不占优势。若是再能与城中的刘良佐部兵马,里应外合,对唐军联合夹击,此战当不难获胜。
黄得功主意已定,顿觉胆气倍生,他放下千里镜,立即大声下令:“全军听令!摆成战斗阵形,全军往攻,与唐军决一死战!”
sp;而最为新奇的一点,也是最有创意的一点是,唐军主帅曹变蛟,排出了一个全新的阵型。
那就是,他下令,把唐军用来攻城的全部九十门重型龙击炮,齐齐摆在枪盾战阵的最前面,弄成一个当道齐攻的架势。
这般战阵,倒也不是曹变蛟凭空发明,当年崇祯四年,皇太极就曾在围困大凌河城的战斗里,当道摆放数十门火炮,以此方式,来狙击明将张春统领的四万大军。
结果张春没想到,此时的后金兵已经拥了威力无比的红衣大炮,正横于大道中间,恭候着明军的到来。待明军进入射程,四十门大炮先后发射,四万明军当时就混乱一团,皇太极随即抓住时机,率军冲杀,明军被杀得大败而逃,几至全军覆灭。
这段血淋淋的历史,曹变蛟自然十分了解,故而,他将皇太极这个战例,活学活用在现在,实在是再自然不过。
唐军正在摆战阵之际,黄得功部的救援兵马,刚刚过了泾河,正一路向北,径往淮安府城杀来。
此次入援淮安,是由扬滁总兵黄得功亲统其部前来救援,足见其对此次救援的极其看重。
之所以他不放心其他将领率兵入援,实在是他考虑到淮安府的安危极其重要,刘良佐部又危在旦夕,为恐有失,才亲自出兵来救。
而这一路上,统帅黄得功,都是一副心事重重,愁眉不展的模样。
他知道,那刘良佐部地盘尽失,现在只剩淮安府城一座,复被唐军重重围困,半点不得脱。局势如此危急,真不知道,自已这趟救援,还能不能赶得上。
只不过,不管能不能赶上,自已能做的,只能是尽快前来救援。
毕竟,这地理位置极其重的淮安府城一失,扬州府可就唇亡齿寒,也同样岌岌可危了。
故而黄得功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尽遣精锐,亲去救援那与自已交情平平的刘良佐,以期能能在唐军攻克城池之前,救刘良佐于这万分险恶之境地。
说起来,与唐军的战斗,黄得功在内心深处,其实是极不愿意的。
黄得功每每想到,现在明境之中,北边李啸所立的重兴皇帝,与据占南方的弘光伪朝,二主相争,互相攻杀,让明朝内政一片混乱,他都不由得心下暗叹不已。
强敌当前,流寇与鞑虏虎视眈眈,而现在,这两个所谓的明朝正统,终于撕掉了先前的假装和睦,开始互相攻杀,却不知道,这样的内战,要到何时方可结束。
他悲哀地想到,大明这般内乱不休,攻杀不止,也许最终的结果,只会便宜了外人罢了。
可叹大明国运之衰,真真举世罕见哪。
想到这里,黄得功心下,顿是更为灰黯。呆坐马上的他,忍不住又是一声长长地叹息。
三万大军一路北去,蜿蜒逶迤,有如一条长得不见头尾的灰色长龙。全力进军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远处那些影影绰绰,正在密切关注他们动向的唐军哨骑,也绝不会想到,其实他们的一举一动,早被唐军密切观察,全程行踪尽在掌握。
“靖国公,前面不远处,便是淮安府城了。“
一名身着山纹铁甲的健壮将领,策马上前到与黄得功并行之处,便伸出手臂,遥指前面影子模糊的淮安府城,向黄得功大声喊道。
这名将领,便是黄得功手下最受信重的三员大将之一,名唤田雄。另外两名大将,分别是翁之琪与马得功。
此人在正史中十分有名,在黄得功战死后,此人率余部降清,从此成为清廷的得力爪牙,为清廷东征西战十分卖力。在清廷消灭永历,抵抗郑成功进攻的大小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时,田雄作为黄得功最为信任的主将,跟随他一道入援淮安。而另外两名大将,马得功率三万兵马,驻守滁州,翁之琪率一万兵马,留守扬州,可谓各负重任。
黄得功顺着田雄的手臂望去,见到前面那模糊的淮安府城,不知为何,久经战阵的他,心下却是没由来的一阵不祥的预感,令他神色愈发凝重。
淮安府城的情况,到底如何,黄得功心下没有底,完全不知道,现在到底是什么局面。
“全军放慢行进速度,组成战斗阵型,一路搜索行进,严防敌军突袭。”黄得功脸色冷峻,沉声下令。
“靖国公,现在我军已过泾河,从这里到淮安府城,皆是一望平川,应该不会有唐军来袭吧。”田雄在一旁颇有些不以为然。
“这个却是难说啊。”黄得功叹了口气道:“现在唐军在短时间内,就已据占淮徐两地绝大部份地方,那刘良佐仅剩淮安府城一座苟延残喘。可见唐军的攻击力何其强悍,我军与这样的劲敌交手,万万不可轻敌,还需小心行事,方最为要紧。”
黄得功一锤定音,全军立即开始就地整队,然后一路搜索前进,虽然防备周全,但队伍的行进速度顿是大受影响。
这样一来,倒是给了唐军充足的准备时间,让他们得以充分布阵埋伏,就等着黄得功兵马,自投罗网而来。
中午时分,那在地平线上的黄得功部兵马,在一路长途奔波之后,终于出现在了全体唐军的视线之中。
此时的黄得功,从千里镜中,遥遥看到了淮安府城的刘良佐部兵马旗帜,他心中一块最大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不过,他也立刻看到了,唐军已在南门外凭城列阵,作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其森严阵势,远远看去,都令人心下凛凛生寒。
他看得清楚,唐军列阵人员,不过两万余人,而自已却有三万余人的兵马,唐军在数量上完全不占优势。若是再能与城中的刘良佐部兵马,里应外合,对唐军联合夹击,此战当不难获胜。
黄得功主意已定,顿觉胆气倍生,他放下千里镜,立即大声下令:“全军听令!摆成战斗阵形,全军往攻,与唐军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