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大明天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徐光启退下后,他取出夹在《纪效新书》中的纸仔细地看了一遍,除了兵器改良,其它都还没有什么动静呀。放好纸后走出书房,问李进忠道:“宫里有没有一个叫魏忠贤的内官呀?”李进忠道:“没听说过,只有一个叫魏朝的,还有个叫魏进中的。”
朱由校想,可能魏朝改名字了,或者是在别的地方,李进忠不认识,算了,到时总会知道的,只要自己不用他不就行了。
“对了,你给我打听几个人,都是当官的,有文有武。”摸出一张纸,抄的是自己记得的有名的人。“籍贯,家庭情况,风评都要,尽量详细。”
李进忠有个朋友在东厂,好象是个不大不小的掌班,正好管的是官员资料,所以这事派他是比较适合的。李进忠也愿意办这种事,可以让朋友知道自己得太孙殿下信任,那可是大大长脸的事。
第二天,李进忠就拿来了资料,朱由校接了过来,一看,哈,小官在开会呀!袁崇焕是邵武知县,孙传庭是永城知县,孙承宗,东宫左庶子,比徐光启官还要小。
他记得的人就是这三个,袁崇焕和孙承宗是看《碧血剑》知道的,孙传庭是看《大明劫》知道的,好象还有个祖大寿还是什么的,似乎是袁崇焕的手下。
找到的人官小是好事,说明还没有被重视,如果自己重用他们,至少在忠诚度方面还是可以加分的。只是这些人到底擅长什么自己并不是很清楚,袁崇焕倒是知道,著名的袁督师,袁承志他爹,孙承宗好象也是督师,孙传庭在《大明劫》里面好象杀心很重的样子,杀民军是一把好手,这个人倒是可以不用来杀民军,因为自己准备让李自成之类的人根本没机会造反,来,吃个马铃薯,回去栽玉米,种红薯,造反这样的事还是算了吧,有东西吃,造个什么反。
穿越过来以后,常常后悔当年没有多看一下有关明朝的历史书。不然的话,知道谁打仗厉害就派他去打仗,谁经济厉害就让他管财政,知道谁是忠臣就信任他,重用他,谁是奸臣就疏远他,贬斥他,那他这个皇帝当得不要太容易哦。不过他相信,只要他做到三点:一是让农民有饭吃,有钱用;二是不要杀袁崇焕,让他打建奴;三是重用东林党,不用魏忠贤。那么农民不会造反,建奴不能入关,大明就不会亡,自己的宝座就会稳如泰山。
四月二十七,李进忠报告说孙元化取得了重大进展,朱由校急不可待地来到兵仗局。
孙元化行礼问好后拿出一枝燧发枪,只见枪口上有一个套筒,上面是一把寒光闪闪的刺刀。“殿下上次提出设想后,下臣经多次实验,得到这种带刺刀的火铳。刺刀不妨碍火铳击发,只是刀刃较脆,使用方法不当或者使用次数太多会导致折断,小臣正在想办法改进。”
原来兵仗局有一种带刀的火铳,只不过刀在铳尾,朱由校让把刀放在铳头上。上次孙元化把刺刀后面加一个柄,插在枪口上,朱由校觉得这会妨碍射击,所以要他套在枪管上,这么快就改好了,倒是给朱由校一些惊喜。
... -->>
徐光启退下后,他取出夹在《纪效新书》中的纸仔细地看了一遍,除了兵器改良,其它都还没有什么动静呀。放好纸后走出书房,问李进忠道:“宫里有没有一个叫魏忠贤的内官呀?”李进忠道:“没听说过,只有一个叫魏朝的,还有个叫魏进中的。”
朱由校想,可能魏朝改名字了,或者是在别的地方,李进忠不认识,算了,到时总会知道的,只要自己不用他不就行了。
“对了,你给我打听几个人,都是当官的,有文有武。”摸出一张纸,抄的是自己记得的有名的人。“籍贯,家庭情况,风评都要,尽量详细。”
李进忠有个朋友在东厂,好象是个不大不小的掌班,正好管的是官员资料,所以这事派他是比较适合的。李进忠也愿意办这种事,可以让朋友知道自己得太孙殿下信任,那可是大大长脸的事。
第二天,李进忠就拿来了资料,朱由校接了过来,一看,哈,小官在开会呀!袁崇焕是邵武知县,孙传庭是永城知县,孙承宗,东宫左庶子,比徐光启官还要小。
他记得的人就是这三个,袁崇焕和孙承宗是看《碧血剑》知道的,孙传庭是看《大明劫》知道的,好象还有个祖大寿还是什么的,似乎是袁崇焕的手下。
找到的人官小是好事,说明还没有被重视,如果自己重用他们,至少在忠诚度方面还是可以加分的。只是这些人到底擅长什么自己并不是很清楚,袁崇焕倒是知道,著名的袁督师,袁承志他爹,孙承宗好象也是督师,孙传庭在《大明劫》里面好象杀心很重的样子,杀民军是一把好手,这个人倒是可以不用来杀民军,因为自己准备让李自成之类的人根本没机会造反,来,吃个马铃薯,回去栽玉米,种红薯,造反这样的事还是算了吧,有东西吃,造个什么反。
穿越过来以后,常常后悔当年没有多看一下有关明朝的历史书。不然的话,知道谁打仗厉害就派他去打仗,谁经济厉害就让他管财政,知道谁是忠臣就信任他,重用他,谁是奸臣就疏远他,贬斥他,那他这个皇帝当得不要太容易哦。不过他相信,只要他做到三点:一是让农民有饭吃,有钱用;二是不要杀袁崇焕,让他打建奴;三是重用东林党,不用魏忠贤。那么农民不会造反,建奴不能入关,大明就不会亡,自己的宝座就会稳如泰山。
四月二十七,李进忠报告说孙元化取得了重大进展,朱由校急不可待地来到兵仗局。
孙元化行礼问好后拿出一枝燧发枪,只见枪口上有一个套筒,上面是一把寒光闪闪的刺刀。“殿下上次提出设想后,下臣经多次实验,得到这种带刺刀的火铳。刺刀不妨碍火铳击发,只是刀刃较脆,使用方法不当或者使用次数太多会导致折断,小臣正在想办法改进。”
原来兵仗局有一种带刀的火铳,只不过刀在铳尾,朱由校让把刀放在铳头上。上次孙元化把刺刀后面加一个柄,插在枪口上,朱由校觉得这会妨碍射击,所以要他套在枪管上,这么快就改好了,倒是给朱由校一些惊喜。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