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百工匠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时候,家里的日用品需要修理了或者想再做个新的,都是很自然又很随便地跟那作坊的工匠打声招呼过几天去取就可以了。小孩子会让他们做一个缠在陀螺身上的铁丝;在河裹扎鱼的人会让他们磨一磨扎枪的头;农家人会拿来镰刀、锄头让他们修理。工具都是用了修,修了再用的。用惯了的东西,时间越长越是舍不得扔掉。于是,就有了修理来又修理去的习惯。那些作坊也因此而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修理”这一习惯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以后,那些作坊也就很自然地不复存在了。当农家人不再使用手工做的农具,当各种农用机械开始活跃在田间地垄的时候,打铁作坊也就消失了。
做山上的活计时使用的柴刀、斧头,以及做地里的农活时使用的镰刀、锄头,这些工具都有着适应当地风土和自然的独特的形状。它们是由使用者来提出具体要求,然后由制作者按照要求来制作,是经过了反反复复的实验才完成的既优美又实用的工具。现在,商店的柜台里摆放的都是那些在工厂里成批量生产出来的长相一模一样的工具,要靠使用它的人让自己的手和身体去适应它们。只有一小部分专门从事山间、田地农活的人在为没有人制作那些得心应手的工具而感到为难和悲哀。
但是,这一小部分的人毕竟是太少了。
高木经营的“报德锻工所”是目前已经为数不多的打铁作坊中的一个。他的作坊有着为那些曾经在战后进行开荒的农民制造和修理工具的传统。他们是靠真本事制造那些锄头等农具的,他们还找窍门为农民制造既省钱又牢固、实用的农具。
高木算是第二代打铁匠。他继承着父亲那一代曾经制作过的品牌“源次锄”。
但是,订货的人越来越少了。他的作坊位于福岛县西白河郡西乡村一个叫川谷的地方。在那里他们边承接一些钢骨铁架的安装和焊接的活儿,边精细地制造、修理锄头。他给我们讲的是越来越少了的打铁匠的故事。
高木彰夫口述:
我是从福岛县西乡村来的打铁匠高木彰夫。
打铁匠干的活计是制作农具,也就是农家在干活的时候用的各种各样的工具,主要以镰刀、锄头为主。
跟工厂的批量生产所不同的是,我们制作的工具都是一个个手工打出来的。所以,每一个都会有微妙的差别,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农家人在找我们打工具的时候总会提出便于他们使用的要求。老客户的活,比较多的是修理旧农具,实在不能再修的时候,他们让我们打一个跟从前那个一样的,等等,每天都是诸如此类的事情。
从前,无论是哪个镇上或村里都会有一两个打铁的作坊。修理些日常生活用品,打些孩子们的玩具什么的。
在我们白河地区有一个叫金屋叮的街市,曾经有过好几家打铁作坊,所以也有人管金屋呼叫铁匠叮。总之,那里有过不少的作坊。而且那些作访也不只是制造农耕用具,还做其他的金属物件。
我住的地方离白河地区还有12公里,已经很靠近山里了。那里的村落大多是开荒时期从别处移民来的。战后,由于日本的农业耕地很少,于是国家号召开垦荒地,很多人就来了,我们西乡村川谷这一地区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二战期间,有一些像“满蒙开拓团”那样的组织,就是准备到第三国去的团体,我们叫做开拓团。那时候,专门为这些开拓团成员办学校教他们一些手艺,我父亲就曾在那样的学校里教打铁技术,说是学校但也没那么正规。
就是在那时的开拓高潮中,我们移民到了现在住的这个地方。父亲开始了打铁,而后我又继承了下来,算是第二代吧。
父亲做的“源次锄”
就像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唱的歌“手煽着风箱把火烧……”那样,那时真的是用手煽着风点火,然后在炉边儿打制各式各样的工具。现在,“手煽风”早已换成了鼓风机,而过去常用做燃料的木炭也被柴油所替代。因此,严格地说,燃料的变化也会使铁制品在成形时产生差别。
我这里带来了我们锻工所的代表产品“源次锄”。锄是用来垄地的。过去,锄头和木柄之间是没有空隙的,但是,那样的话农耕时土会存积在锄头上,所以,才想出了这个形状。
取名叫“源次锄”,有人以为是跟《源氏物语》或《平家物语》(两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译者著)有关系,其实毫无关系。因为父亲的名字叫“源次郎”。
给品牌定名字的时候也想了不少,因为在做这锄头的时候,得到过居住在茨城县内源叮的加藤完治先生的指导,所以,也曾想取“完治”作为品牌的名字,后来有人说谁想的点子、谁动手做的就应该取谁的名字,于是,就取了父亲的名字,可是叫“源次郎锄”又有点儿绕口,所以,就定为“源次锄”了,这就是“源次锄”的来历。
一般打铁的人自己真正使用的很少。但是,因为我们是作为开拓团移民来的,所以实际上是边从事农业边干铁匠。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在使用上的体会,或多或少地调整和改造那些农具的角度、长度和重量。当然不仅限于锄头,各种各样的农具都做。除了我们自己改造以外,农家人在让我们打农具时也有提出各式各样要求的,他们根据自己的身高会提出让农具的角度或直一点、或弯一点的要求。
过去,每一件农具都是这样合著自己的手和身体定做的。但是,随着打铁作坊的消失,这种量身定做的形式也就越来越少了。人们不得不从那些模样相同的工具中挑选适合自己用的,也就是说,要让自己的身体去适应工具。
使得这些作坊消失的主要原因,我想应该是铁匠们已经不能靠这个维持生活了。
与其说我们做的东西卖不动,不如说它的需求量大大地减少了。使用手工农具从事的农业越来越少,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人们已经不再靠手进行劳作了。
过去,工具都是在打铁作坊里打制的,所以,坏了以后也都是拿到作坊里来修,多小的工具都是这样。没有作坊的地方,用的工具都是一茬性的,坏了就扔掉了。
你们一定认为打铁用的铁是很硬的东西吧?你们也一定觉得打铁是很难的工作吧?其实,铁是很软的。它有着一经加热就会变软的特性。也就是到了一定的温度,说得简单点儿,烧红了就可以很轻而易举地使它弯曲和成形。
你们想知道一把锄头是怎么打出来的吗?如果细分的话,程序可太多了,大致也得有十来道吧。电视上,偶尔也会介绍刀的打制过程,可从来没看到过介绍农具的打制过程的。其实他们的制作过程是很相似的。那,制刀的作坊跟制农具的作坊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说到底,制刀的作访就只打制刀,而制农具的作坊制造的种类要多一些。就这么点地区别。
我们的作坊从前制造的产品有十几种。
我们那里用来打制铁器的原料是钢材,这在从前也一样。这种钢材我都是自己炼制的。
“渗炭法”是以前就有的一种炼制钢材的方法。往铁里加进炭素的成分就能炼成钢材。知道了这种方法以后,我就开始研究并试着自己炼制钢材了。
通常,钢材都是在大工厂里进行炼制的,可我那时想,如果自己炼制的话不是能节省开支吗?所以,就一直坚持了下来。而最早,我父亲就已经开始尝试这种方法了。一般的打铁作坊是不会做这个的。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简单说来,就是添加炭素成分这一热处理过程。铁,在温度达到1300度以后其身上所包含的很多成分就出来了。加入的炭素踉其他成分发生反应,钢材就炼成了。我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炼的钢再来做那些农具的。打制的锄头是由钢和不是钢的部分组成的。
刀也是一样。凡是刃器,其刃的部分都用钢,而其他部位是不用钢的。
用一整块铁板做锄头
我给大家讲讲锄头是怎么做成的。
打铁时用的材料——铁在买来的时候是一块块板状的。我刚才所说的钢也是用同样的铁,使用渗炭法来炼就成了钢。
从一块块的铁板到想要的形状,需要一个加热、锤打的过程。在温度达到800度以上的时候,铁板就会变软并且可以使它弯曲。就是当铁板烧到变成红豆色的时候,就可以打出自己想要的形状了。然后再进行与钢的熔接。铁和钢一经熔接,锄头的基本形状就出来了。熔接时的温度大约在1600度以上。一听说1600度你们一定很吃惊,但并不是要在1600度旁边呆很长时间,而且,进行熔接的地方只是一个小局部,温度升高的地方也只是那么一角儿。
随着温度的升高钢板渐渐地变成了白色,到了1600度,也就是可以熔接的时候,看上去真可说是白色的。温度的调整全都是看颜色、凭感觉。再下来是用电锤来回来去地敲打,锄头的形状就出来了。在进行敲打时材料的温度也有900 度左右。物件不是一下子就能敲打好的,要重复好几次放进炉里烧、再拿出来打这样的程序。
经过几个这样的回合以后,逐步有了锄头的形,这才用模子来定形。定好了形还要把周围多余的部分剪掉,用来剪铁的是一台带大剪子的裁断机。裁断时并不需要让铁变软,在平常的温度下就可以进行。
再下来是锻压锄片的曲线。我用的锻压机还是战前买的呢,已经成了古董了,可还很好用。用它这么一压形状就算完成了。然后还要再烧一次,在700 ~800 度的温度下,要轻轻按着物件,像在做点心一样。
然后是熔接用来插锄把儿的部位。这个角度很重要,所以要合著尺子来进行焊接。这些都完了以后,还要用研磨机打磨一下已经成形的锄。这种用来打磨铁器的研磨机可以把锄片的背面打磨得又圆滑又锋利。在锄片基本制成了以后,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淬火处理”。所谓淬火处理就是把做好的物件再进行热烧,然后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时进行急速冷却。这样一来,钢的质地会更硬,更锋利。
淬火处理时根据做法不同会出现粉裂。大体上淬火处理时,热烧的温度在800度左右,拿出来后使它急速冷却。但是我们制作的源次锄是用常温,也就是在一般水温的情况下进行冷却的。由于钢质的不同,从冷却时的温度,以及温度与急速冷却时的速度,可以看出淬火处理得是否得当。淬火处理时用的是淬火处理专用炉。
把做好的物件放进淬火炉,烧到所规定的温度。
根据物件的种类不同淬火处理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用铅液进行淬火处理
过去,在制作“唐锄”(中国式的锄)的时候,通常是采用烧柴油或炭来进行淬火处理的。为了让物件能均匀受热,我用的是铅液箱。就是把铅先熔化,然后使它的温度上升到做淬火处理时的温度,铅就熔化得像泥一样了,这时候把物件放进去,它的受热就很均匀了。在进行冷却时,唐锄是不用水而是用油的。冷却得太急速了物件有时候会变脆,为了给它增加弹力,用油是最合适的。有人会担心这样一来油会不会燃烧起来,这里用的油是不易燃烧的油,所以,即便是把800 度高温的物件放进去它也不会燃烧。经过油冷却后取出物件,用砂子进行最后的打磨就算完活了。淬火处理的时间呀、温度呀,这些在过去也全是凭感觉来判断的,现在自然是用不着了。因为现在用的都是成套的装置,每一个程序都是在控制下进行的,出来的东西也都差不多,特别是自从有了水温计就更是方便了。
一般情况下的淬火处理都是用水来进行的,如果想让物件柔软、有韧性一些的话就用温水或热水。也有用油的,像唐锄那样。
普通的水是用来做急速冷却的,也就是真正需要进行忽冷的时候才用水。但是更多的情况还是用热水或者油来进行冷却,因为那样物件不会变得脆硬,而是硬中带柔,且有弹力。
日本刀并不是用一根钢材打制出来的,这些农具也一样。一半是坚硬的钢,而另一半就是稍软一点的材料,这些物件都是这样组合而成的。
我这里所说的“软”呀、“硬”呀,你们一下子可能还反应不过来,真正用一下就能有体会了,材料软的部位一旦碰到硬石块,有的能被碰得弯曲或缩掉一点。
如果刃部很硬的话,就能把石块切碎。那么,到底哪样好呢?这要看物件是用来做什么的了。太硬了以后,切碎石头是不成问题,仅容易把刃器的刃部打掉。所以,作为工具,我们都希望它应该是既能切碎石头,又不至于让刃部受损。日本刀就具有这样的特性,而“源次锄”也是本着以接近这种特性为宗旨进行设计打制的。当然,用源次锄也许切不碎石块,而“唐锄”在碰到石块之类的东西时还是有一定的强度的。
铁匠的学徒过程
你们也许对我们铁匠是怎么学徒的这一问题感兴趣。但是,干我们这一行的每一个人都各自有不同的经历,我能告诉你们的也只是我个人的经历而已。我是那种最典型的子承父业,一切都是从给父亲做帮手开始的。
最初只是烧烧炭,摆弄摆弄火,弄火就弄了一年多。炭的大小分成三种,不同的活计就用大小不同的炭。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锯炭。你们不要以为锯炭是因为炭块的大小能决定温度的高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是跟要烧制什么物件有关。比如,是烧制很厚的东西,还是像刀那样薄的东西,它们所要求的炭的长度是不同的。
我们用的炭大多是松炭、麻林炭和栗木炭。该用什么炭也是根据要烧制什么物件来决定的。我住的附近就有专门烧炭的人。铁匠作坊里用的炭跟一般民家用来煮饭的炭没什么两样。
松炭、麻林炭和栗木炭在用法上是有选择的。松炭的质地比较软,很容易烧透、烧尽,但是温度上不去。麻林炭属坚硬类,其炭质的密度也很浓,因此,燃烧起来温度会很高。
学徒的第一步是把那些木炭锯成一定尺寸的长度。下来,是学安装或者削磨已经打好的工具,这是个力气活儿。那时候虽然也有砂轮机,但是,厚的物件可以在砂轮机上削磨,而像镰刀那样的物件就只好用手了。用的工具是我们自己做的像挫一样的东西。现在早已经不用了。
学徒再下来就是该学着打制了。这也算是力气活儿吧。总之,就是一个熟悉怎样把物件打得平整的过程。也没有什么窍门,惯了自然就行了。要说掌握这个工艺需要多长时间?我那时刚学了没多久,就都开始改用半机械半手工的了,不用像过去那样全得凭感觉去判断打制得到位不到位。所以,我学徒的时间可以说并不是很长。
烧制陶器的人常说,当你一看炉火的颜色就能知道炉内温度的时候,你才可说是已经够格了。而铁匠,如果学不会看铁在烧制时的颜色也是不行的。我们也是从颜色来判断温度的。
现在,整个的制作过程差不多都是用机器来完成了。过去我们是用大锤嗵嗵嗵嗵地打制的。而现在,连创磨物件表面也有了砂轮机,既快又方便。
我们做的物件归根到底还是以手农具为主。现在,连农家都不用手去从事农业了,我们制作的工具再好又怎么样呢?没有人再用了。但要说手农具全都消失了倒也不确切,小面积的田间修整、耕作时,还会有手农具的用场,但人们也是买那种用完就扔的一茬性的农具,因为它们都很便宜。而像我们制作的农具,就是我刚才介绍的那种制作方法,出来的东西是要比一般商店里卖的贵一些。“源次锄”的价格不算便宜。
曾经找人帮着推销过“源次锄”。那人一听了价格马上说,“这可是全日本最贵的锄了”。
我们的“源次锄”一把卖九千日元(约合人民币600 元),一般的锄,如果从商店里买的话也要差不多四五千日元。
手工制作的东西是受用一辈子的。这一点跟木匠一样。好的东西可以让你用一辈子,当然,也包括修了用、用了修的情况。工具,用得越频繁磨损也就越厉害,出现了磨损就修补,都是这样反反复复的。即便是现在,还有人会拿着30年前买的工具来找我修理呢。
干打铁的就是这样。
把锄摆放在壁龛里?
打铁作访今后的命运会怎么样呢?只要农具还有需求,作坊也就还会存在。但是,如果手农具真的没有需求了,我们就打些刀什么的。说不定还会有时兴把锄摆饰在壁龛里的那一天呢(笑)。
作坊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刚开始的时候,先有了小型的农耕机,然后又有了拖拉机,就这么着慢慢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农用机械。
现在我们打制的物件,从数量上看跟我父亲那时相比还不足1 /10.作为一种职业是不能成立的了,事实上现在已经不成立了。所以,我们除了打铁以外,还要靠接一些像焊接铁架之类的跟铁有关的活计来弥补。翻开电话向导手册,在职业分类栏中已经找不到“打铁作坊”‘这一项了,它们都被“铁工所”代替了。我们作坊的名称没有改为“铁工所”,但也变成“锻工所”了。“锻工所”的意思是想告诉人们我们是打铁的作坊。但是,打铁的前景看来真的是不乐观。也曾想过干脆放弃算了,但又真是舍不得也不甘心。就这么将就着吧。想想今后是不是还有可能会好起来,答案又是否定的。
手农具是在不使用机械的情况下才有需要的东西。这么一想,我倒是曾经想过到孟加拉国去,在那儿的打铁作坊里指导他们打铁算了。但是,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在孟加拉,农具的制作规模是很小的。在那儿,更多的也就是铁匠拿着工具四处游走给人家修修旧农具什么的,作坊规模制作的情况少得近乎没有。这大概是因为农民没钱买农具吧,但听说他们的确没有好的农具。为了不使日本的打铁技术失传,才想到了去孟加拉延续,也想到了只要他们能使用我们打制的工具,这个工艺不是一样能保住吗?但是,那里的人们是绝对接受不了这个价格的。所以,出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越想越感到悲哀。打铁的作坊会完全消失的。日本正朝着这个方向走。但我还是坚持边干农业边打铁,就这样一直干下去。
镇上的工艺馆里展出的都是当地人制作的木制品、圆木简、舀子和蔓条的编制品。
长乡的作品是用野葡萄蔓编制的筐、手提包和篮子等。使用草和树蔓编制的东西在日本的各地都有,比如,用通草、葛草、攀缘茎草、木天寥草、紫藤等等,这些都是编制的材料。在这众多的材料当中,属野葡萄蔓最结实,也最不好处理。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用它编出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是既强有力又朴实无华。而且,用的时间越长,它还会更出光泽,更有味道。
从前,那些从事山野农活的人们都是自己从山上采回野葡萄蔓,然后动手编制一些用来盛柴刀、小农具或者野菜一类东西的筐子,这些筐子都非常结实耐用。
长乡的工作正是延续了从前那些山人们所做的。他跟他们一样,也是自己到山上去采回所需的蔓条,再用它们来编制笼子、筐子等。外形是根据订货人的要求来设计,有的要求很正规的,有的要求斜着编,有的希望用粗糙的蔓条,也有的希望编出细腻感觉的,五花八门。但是,他的编法却是很传统的。
长乡的家是从三岛阿的镇中心沿着大谷川一直向深处,一个叫间方的村落,房子就坐落在山的脚下。长乡工作的地方在起居室的旁边,是比起居室稍低一点儿、铺着木地板、正面是大玻璃窗的房间。在面向玻璃窗的地上放着几个坐垫,这儿就是长乡工作的地方。左边儿摆放的是编筐时用的木头模架,周围还有一些大小不同的。右边儿,那... -->>
那时候,家里的日用品需要修理了或者想再做个新的,都是很自然又很随便地跟那作坊的工匠打声招呼过几天去取就可以了。小孩子会让他们做一个缠在陀螺身上的铁丝;在河裹扎鱼的人会让他们磨一磨扎枪的头;农家人会拿来镰刀、锄头让他们修理。工具都是用了修,修了再用的。用惯了的东西,时间越长越是舍不得扔掉。于是,就有了修理来又修理去的习惯。那些作坊也因此而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修理”这一习惯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以后,那些作坊也就很自然地不复存在了。当农家人不再使用手工做的农具,当各种农用机械开始活跃在田间地垄的时候,打铁作坊也就消失了。
做山上的活计时使用的柴刀、斧头,以及做地里的农活时使用的镰刀、锄头,这些工具都有着适应当地风土和自然的独特的形状。它们是由使用者来提出具体要求,然后由制作者按照要求来制作,是经过了反反复复的实验才完成的既优美又实用的工具。现在,商店的柜台里摆放的都是那些在工厂里成批量生产出来的长相一模一样的工具,要靠使用它的人让自己的手和身体去适应它们。只有一小部分专门从事山间、田地农活的人在为没有人制作那些得心应手的工具而感到为难和悲哀。
但是,这一小部分的人毕竟是太少了。
高木经营的“报德锻工所”是目前已经为数不多的打铁作坊中的一个。他的作坊有着为那些曾经在战后进行开荒的农民制造和修理工具的传统。他们是靠真本事制造那些锄头等农具的,他们还找窍门为农民制造既省钱又牢固、实用的农具。
高木算是第二代打铁匠。他继承着父亲那一代曾经制作过的品牌“源次锄”。
但是,订货的人越来越少了。他的作坊位于福岛县西白河郡西乡村一个叫川谷的地方。在那里他们边承接一些钢骨铁架的安装和焊接的活儿,边精细地制造、修理锄头。他给我们讲的是越来越少了的打铁匠的故事。
高木彰夫口述:
我是从福岛县西乡村来的打铁匠高木彰夫。
打铁匠干的活计是制作农具,也就是农家在干活的时候用的各种各样的工具,主要以镰刀、锄头为主。
跟工厂的批量生产所不同的是,我们制作的工具都是一个个手工打出来的。所以,每一个都会有微妙的差别,不可能完全一样的。农家人在找我们打工具的时候总会提出便于他们使用的要求。老客户的活,比较多的是修理旧农具,实在不能再修的时候,他们让我们打一个跟从前那个一样的,等等,每天都是诸如此类的事情。
从前,无论是哪个镇上或村里都会有一两个打铁的作坊。修理些日常生活用品,打些孩子们的玩具什么的。
在我们白河地区有一个叫金屋叮的街市,曾经有过好几家打铁作坊,所以也有人管金屋呼叫铁匠叮。总之,那里有过不少的作坊。而且那些作访也不只是制造农耕用具,还做其他的金属物件。
我住的地方离白河地区还有12公里,已经很靠近山里了。那里的村落大多是开荒时期从别处移民来的。战后,由于日本的农业耕地很少,于是国家号召开垦荒地,很多人就来了,我们西乡村川谷这一地区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二战期间,有一些像“满蒙开拓团”那样的组织,就是准备到第三国去的团体,我们叫做开拓团。那时候,专门为这些开拓团成员办学校教他们一些手艺,我父亲就曾在那样的学校里教打铁技术,说是学校但也没那么正规。
就是在那时的开拓高潮中,我们移民到了现在住的这个地方。父亲开始了打铁,而后我又继承了下来,算是第二代吧。
父亲做的“源次锄”
就像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唱的歌“手煽着风箱把火烧……”那样,那时真的是用手煽着风点火,然后在炉边儿打制各式各样的工具。现在,“手煽风”早已换成了鼓风机,而过去常用做燃料的木炭也被柴油所替代。因此,严格地说,燃料的变化也会使铁制品在成形时产生差别。
我这里带来了我们锻工所的代表产品“源次锄”。锄是用来垄地的。过去,锄头和木柄之间是没有空隙的,但是,那样的话农耕时土会存积在锄头上,所以,才想出了这个形状。
取名叫“源次锄”,有人以为是跟《源氏物语》或《平家物语》(两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译者著)有关系,其实毫无关系。因为父亲的名字叫“源次郎”。
给品牌定名字的时候也想了不少,因为在做这锄头的时候,得到过居住在茨城县内源叮的加藤完治先生的指导,所以,也曾想取“完治”作为品牌的名字,后来有人说谁想的点子、谁动手做的就应该取谁的名字,于是,就取了父亲的名字,可是叫“源次郎锄”又有点儿绕口,所以,就定为“源次锄”了,这就是“源次锄”的来历。
一般打铁的人自己真正使用的很少。但是,因为我们是作为开拓团移民来的,所以实际上是边从事农业边干铁匠。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在使用上的体会,或多或少地调整和改造那些农具的角度、长度和重量。当然不仅限于锄头,各种各样的农具都做。除了我们自己改造以外,农家人在让我们打农具时也有提出各式各样要求的,他们根据自己的身高会提出让农具的角度或直一点、或弯一点的要求。
过去,每一件农具都是这样合著自己的手和身体定做的。但是,随着打铁作坊的消失,这种量身定做的形式也就越来越少了。人们不得不从那些模样相同的工具中挑选适合自己用的,也就是说,要让自己的身体去适应工具。
使得这些作坊消失的主要原因,我想应该是铁匠们已经不能靠这个维持生活了。
与其说我们做的东西卖不动,不如说它的需求量大大地减少了。使用手工农具从事的农业越来越少,随着机械化的普及,人们已经不再靠手进行劳作了。
过去,工具都是在打铁作坊里打制的,所以,坏了以后也都是拿到作坊里来修,多小的工具都是这样。没有作坊的地方,用的工具都是一茬性的,坏了就扔掉了。
你们一定认为打铁用的铁是很硬的东西吧?你们也一定觉得打铁是很难的工作吧?其实,铁是很软的。它有着一经加热就会变软的特性。也就是到了一定的温度,说得简单点儿,烧红了就可以很轻而易举地使它弯曲和成形。
你们想知道一把锄头是怎么打出来的吗?如果细分的话,程序可太多了,大致也得有十来道吧。电视上,偶尔也会介绍刀的打制过程,可从来没看到过介绍农具的打制过程的。其实他们的制作过程是很相似的。那,制刀的作坊跟制农具的作坊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说到底,制刀的作访就只打制刀,而制农具的作坊制造的种类要多一些。就这么点地区别。
我们的作坊从前制造的产品有十几种。
我们那里用来打制铁器的原料是钢材,这在从前也一样。这种钢材我都是自己炼制的。
“渗炭法”是以前就有的一种炼制钢材的方法。往铁里加进炭素的成分就能炼成钢材。知道了这种方法以后,我就开始研究并试着自己炼制钢材了。
通常,钢材都是在大工厂里进行炼制的,可我那时想,如果自己炼制的话不是能节省开支吗?所以,就一直坚持了下来。而最早,我父亲就已经开始尝试这种方法了。一般的打铁作坊是不会做这个的。其实,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简单说来,就是添加炭素成分这一热处理过程。铁,在温度达到1300度以后其身上所包含的很多成分就出来了。加入的炭素踉其他成分发生反应,钢材就炼成了。我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炼的钢再来做那些农具的。打制的锄头是由钢和不是钢的部分组成的。
刀也是一样。凡是刃器,其刃的部分都用钢,而其他部位是不用钢的。
用一整块铁板做锄头
我给大家讲讲锄头是怎么做成的。
打铁时用的材料——铁在买来的时候是一块块板状的。我刚才所说的钢也是用同样的铁,使用渗炭法来炼就成了钢。
从一块块的铁板到想要的形状,需要一个加热、锤打的过程。在温度达到800度以上的时候,铁板就会变软并且可以使它弯曲。就是当铁板烧到变成红豆色的时候,就可以打出自己想要的形状了。然后再进行与钢的熔接。铁和钢一经熔接,锄头的基本形状就出来了。熔接时的温度大约在1600度以上。一听说1600度你们一定很吃惊,但并不是要在1600度旁边呆很长时间,而且,进行熔接的地方只是一个小局部,温度升高的地方也只是那么一角儿。
随着温度的升高钢板渐渐地变成了白色,到了1600度,也就是可以熔接的时候,看上去真可说是白色的。温度的调整全都是看颜色、凭感觉。再下来是用电锤来回来去地敲打,锄头的形状就出来了。在进行敲打时材料的温度也有900 度左右。物件不是一下子就能敲打好的,要重复好几次放进炉里烧、再拿出来打这样的程序。
经过几个这样的回合以后,逐步有了锄头的形,这才用模子来定形。定好了形还要把周围多余的部分剪掉,用来剪铁的是一台带大剪子的裁断机。裁断时并不需要让铁变软,在平常的温度下就可以进行。
再下来是锻压锄片的曲线。我用的锻压机还是战前买的呢,已经成了古董了,可还很好用。用它这么一压形状就算完成了。然后还要再烧一次,在700 ~800 度的温度下,要轻轻按着物件,像在做点心一样。
然后是熔接用来插锄把儿的部位。这个角度很重要,所以要合著尺子来进行焊接。这些都完了以后,还要用研磨机打磨一下已经成形的锄。这种用来打磨铁器的研磨机可以把锄片的背面打磨得又圆滑又锋利。在锄片基本制成了以后,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淬火处理”。所谓淬火处理就是把做好的物件再进行热烧,然后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时进行急速冷却。这样一来,钢的质地会更硬,更锋利。
淬火处理时根据做法不同会出现粉裂。大体上淬火处理时,热烧的温度在800度左右,拿出来后使它急速冷却。但是我们制作的源次锄是用常温,也就是在一般水温的情况下进行冷却的。由于钢质的不同,从冷却时的温度,以及温度与急速冷却时的速度,可以看出淬火处理得是否得当。淬火处理时用的是淬火处理专用炉。
把做好的物件放进淬火炉,烧到所规定的温度。
根据物件的种类不同淬火处理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用铅液进行淬火处理
过去,在制作“唐锄”(中国式的锄)的时候,通常是采用烧柴油或炭来进行淬火处理的。为了让物件能均匀受热,我用的是铅液箱。就是把铅先熔化,然后使它的温度上升到做淬火处理时的温度,铅就熔化得像泥一样了,这时候把物件放进去,它的受热就很均匀了。在进行冷却时,唐锄是不用水而是用油的。冷却得太急速了物件有时候会变脆,为了给它增加弹力,用油是最合适的。有人会担心这样一来油会不会燃烧起来,这里用的油是不易燃烧的油,所以,即便是把800 度高温的物件放进去它也不会燃烧。经过油冷却后取出物件,用砂子进行最后的打磨就算完活了。淬火处理的时间呀、温度呀,这些在过去也全是凭感觉来判断的,现在自然是用不着了。因为现在用的都是成套的装置,每一个程序都是在控制下进行的,出来的东西也都差不多,特别是自从有了水温计就更是方便了。
一般情况下的淬火处理都是用水来进行的,如果想让物件柔软、有韧性一些的话就用温水或热水。也有用油的,像唐锄那样。
普通的水是用来做急速冷却的,也就是真正需要进行忽冷的时候才用水。但是更多的情况还是用热水或者油来进行冷却,因为那样物件不会变得脆硬,而是硬中带柔,且有弹力。
日本刀并不是用一根钢材打制出来的,这些农具也一样。一半是坚硬的钢,而另一半就是稍软一点的材料,这些物件都是这样组合而成的。
我这里所说的“软”呀、“硬”呀,你们一下子可能还反应不过来,真正用一下就能有体会了,材料软的部位一旦碰到硬石块,有的能被碰得弯曲或缩掉一点。
如果刃部很硬的话,就能把石块切碎。那么,到底哪样好呢?这要看物件是用来做什么的了。太硬了以后,切碎石头是不成问题,仅容易把刃器的刃部打掉。所以,作为工具,我们都希望它应该是既能切碎石头,又不至于让刃部受损。日本刀就具有这样的特性,而“源次锄”也是本着以接近这种特性为宗旨进行设计打制的。当然,用源次锄也许切不碎石块,而“唐锄”在碰到石块之类的东西时还是有一定的强度的。
铁匠的学徒过程
你们也许对我们铁匠是怎么学徒的这一问题感兴趣。但是,干我们这一行的每一个人都各自有不同的经历,我能告诉你们的也只是我个人的经历而已。我是那种最典型的子承父业,一切都是从给父亲做帮手开始的。
最初只是烧烧炭,摆弄摆弄火,弄火就弄了一年多。炭的大小分成三种,不同的活计就用大小不同的炭。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锯炭。你们不要以为锯炭是因为炭块的大小能决定温度的高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是跟要烧制什么物件有关。比如,是烧制很厚的东西,还是像刀那样薄的东西,它们所要求的炭的长度是不同的。
我们用的炭大多是松炭、麻林炭和栗木炭。该用什么炭也是根据要烧制什么物件来决定的。我住的附近就有专门烧炭的人。铁匠作坊里用的炭跟一般民家用来煮饭的炭没什么两样。
松炭、麻林炭和栗木炭在用法上是有选择的。松炭的质地比较软,很容易烧透、烧尽,但是温度上不去。麻林炭属坚硬类,其炭质的密度也很浓,因此,燃烧起来温度会很高。
学徒的第一步是把那些木炭锯成一定尺寸的长度。下来,是学安装或者削磨已经打好的工具,这是个力气活儿。那时候虽然也有砂轮机,但是,厚的物件可以在砂轮机上削磨,而像镰刀那样的物件就只好用手了。用的工具是我们自己做的像挫一样的东西。现在早已经不用了。
学徒再下来就是该学着打制了。这也算是力气活儿吧。总之,就是一个熟悉怎样把物件打得平整的过程。也没有什么窍门,惯了自然就行了。要说掌握这个工艺需要多长时间?我那时刚学了没多久,就都开始改用半机械半手工的了,不用像过去那样全得凭感觉去判断打制得到位不到位。所以,我学徒的时间可以说并不是很长。
烧制陶器的人常说,当你一看炉火的颜色就能知道炉内温度的时候,你才可说是已经够格了。而铁匠,如果学不会看铁在烧制时的颜色也是不行的。我们也是从颜色来判断温度的。
现在,整个的制作过程差不多都是用机器来完成了。过去我们是用大锤嗵嗵嗵嗵地打制的。而现在,连创磨物件表面也有了砂轮机,既快又方便。
我们做的物件归根到底还是以手农具为主。现在,连农家都不用手去从事农业了,我们制作的工具再好又怎么样呢?没有人再用了。但要说手农具全都消失了倒也不确切,小面积的田间修整、耕作时,还会有手农具的用场,但人们也是买那种用完就扔的一茬性的农具,因为它们都很便宜。而像我们制作的农具,就是我刚才介绍的那种制作方法,出来的东西是要比一般商店里卖的贵一些。“源次锄”的价格不算便宜。
曾经找人帮着推销过“源次锄”。那人一听了价格马上说,“这可是全日本最贵的锄了”。
我们的“源次锄”一把卖九千日元(约合人民币600 元),一般的锄,如果从商店里买的话也要差不多四五千日元。
手工制作的东西是受用一辈子的。这一点跟木匠一样。好的东西可以让你用一辈子,当然,也包括修了用、用了修的情况。工具,用得越频繁磨损也就越厉害,出现了磨损就修补,都是这样反反复复的。即便是现在,还有人会拿着30年前买的工具来找我修理呢。
干打铁的就是这样。
把锄摆放在壁龛里?
打铁作访今后的命运会怎么样呢?只要农具还有需求,作坊也就还会存在。但是,如果手农具真的没有需求了,我们就打些刀什么的。说不定还会有时兴把锄摆饰在壁龛里的那一天呢(笑)。
作坊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刚开始的时候,先有了小型的农耕机,然后又有了拖拉机,就这么着慢慢地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农用机械。
现在我们打制的物件,从数量上看跟我父亲那时相比还不足1 /10.作为一种职业是不能成立的了,事实上现在已经不成立了。所以,我们除了打铁以外,还要靠接一些像焊接铁架之类的跟铁有关的活计来弥补。翻开电话向导手册,在职业分类栏中已经找不到“打铁作坊”‘这一项了,它们都被“铁工所”代替了。我们作坊的名称没有改为“铁工所”,但也变成“锻工所”了。“锻工所”的意思是想告诉人们我们是打铁的作坊。但是,打铁的前景看来真的是不乐观。也曾想过干脆放弃算了,但又真是舍不得也不甘心。就这么将就着吧。想想今后是不是还有可能会好起来,答案又是否定的。
手农具是在不使用机械的情况下才有需要的东西。这么一想,我倒是曾经想过到孟加拉国去,在那儿的打铁作坊里指导他们打铁算了。但是,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在孟加拉,农具的制作规模是很小的。在那儿,更多的也就是铁匠拿着工具四处游走给人家修修旧农具什么的,作坊规模制作的情况少得近乎没有。这大概是因为农民没钱买农具吧,但听说他们的确没有好的农具。为了不使日本的打铁技术失传,才想到了去孟加拉延续,也想到了只要他们能使用我们打制的工具,这个工艺不是一样能保住吗?但是,那里的人们是绝对接受不了这个价格的。所以,出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越想越感到悲哀。打铁的作坊会完全消失的。日本正朝着这个方向走。但我还是坚持边干农业边打铁,就这样一直干下去。
镇上的工艺馆里展出的都是当地人制作的木制品、圆木简、舀子和蔓条的编制品。
长乡的作品是用野葡萄蔓编制的筐、手提包和篮子等。使用草和树蔓编制的东西在日本的各地都有,比如,用通草、葛草、攀缘茎草、木天寥草、紫藤等等,这些都是编制的材料。在这众多的材料当中,属野葡萄蔓最结实,也最不好处理。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用它编出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是既强有力又朴实无华。而且,用的时间越长,它还会更出光泽,更有味道。
从前,那些从事山野农活的人们都是自己从山上采回野葡萄蔓,然后动手编制一些用来盛柴刀、小农具或者野菜一类东西的筐子,这些筐子都非常结实耐用。
长乡的工作正是延续了从前那些山人们所做的。他跟他们一样,也是自己到山上去采回所需的蔓条,再用它们来编制笼子、筐子等。外形是根据订货人的要求来设计,有的要求很正规的,有的要求斜着编,有的希望用粗糙的蔓条,也有的希望编出细腻感觉的,五花八门。但是,他的编法却是很传统的。
长乡的家是从三岛阿的镇中心沿着大谷川一直向深处,一个叫间方的村落,房子就坐落在山的脚下。长乡工作的地方在起居室的旁边,是比起居室稍低一点儿、铺着木地板、正面是大玻璃窗的房间。在面向玻璃窗的地上放着几个坐垫,这儿就是长乡工作的地方。左边儿摆放的是编筐时用的木头模架,周围还有一些大小不同的。右边儿,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