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竹林颂:嵇康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抛开洛阳城的血雨腥风、纷纷扰扰,却说向秀别了嵇康,出竹林入世游历,悠悠荡荡已近三载。三年来,他浪迹市井街巷之中,置身嘈杂肮脏之境,所到之处皆是平素最厌弃之所,所遇之人皆是向来最嫌恶之辈,无一可谈之人,无一可对之景。本以为凭他的秉性定会不堪忍受,谁知随着日久年深,竟越发不将外物侵扰放在心上,就连自身苦乐也日渐淡忘,可谓身处陋巷之中,而神游天地之外,几乎达到弃智丧身,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日,向秀游荡到山阳附近的集市上,自己却毫无察觉,不觉此处与他处有何分别。游历期间,他靠卖些字画维持生计。近日已入仲夏,烈日炎炎,街市上行人寥寥无几。向秀见卖不出画去便收了字画摊,自到集市边一棵大树下歇息乘凉。坐了一会儿,略有雅兴,便掏出怀中竹笛,吹起嵇康所作的《风入松》。
笛声悠扬清越,带着丝丝清凉,使听者无不陶醉,皆驻足聆听,觉得日头竟不似先前那么毒了。众人之中,有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听得最为入迷。直到夕阳西斜,人群散尽,还兀自在那里听着。向秀闭目吹笛,直至兴尽方休,睁开眼时见一少年立在面前不动,便道:“在此何故?”
“聆听人籁。”少年答。
“人籁已闻,可知地赖?”
“众窍之音,是为地籁。”少年又答。
“地籁既知,可知天籁?”向秀见他能答出人籁地籁,可见读过《庄子》。将竹笛揣入怀中,饶有兴味地打量此子,见他相貌清奇,头生反骨,不觉一乐。
少年听到此问露出窘态,这正是此辩题的难处所在。所谓“人籁”是指人用丝竹乐器吹奏出的声音。而“地籁”则是大地上的各种孔洞穴窍被风吹出的声音。而“天籁”之说玄而又玄,是庄子“齐物论”的精要所在。他虽读书多年但年纪尚小,还未领略其中深意,一时回答不出,脸红道:“原文语焉不详,我不能懂……”
向秀点拨道:“地籁因风而起,风从何来?”
少年挠头:“风从……天上来?”
向秀点头,又道:“大地若无孔窍,风可有声?”
“无声。”
“那天籁呢?”
“天籁亦无声。大地上的孔窍凭借天籁之风而发出声音,孔窍的大小深浅各不相同,所以发出的声响也不同。”
“不错,地籁凭借天籁而发声。地籁各有不同,那么天籁呢?”
“天籁无声,故而相同……”少年说到这,忽得双目一闪,领悟道:“是了!人籁模仿地籁而生,地籁又凭借天籁而生。但是天籁既无声便相同,是万籁的本源,是统一不变的天道。天道有恒,万事万物都从相同的根源而出,这便是庄子的齐物了!”说完一脸兴奋地看着向秀,询问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向秀没想到这少年一点就通,心中甚慰,道:“你的见解已观大略,还需继续研读,才可得精髓。你叫何名?”
少年见问他姓名,赶忙一拜,道:“我叫郭象,家住洛阳。”
“郭象……”向秀念了念名字,四顾左右,突然发现自己已游历到山阳,便问,“你家住洛阳,为何在此?”
“听闻山阳竹林有七位高人,皆好老庄,深得精要,我想前去拜师。”
向秀听了,不禁一乐,道:“七人之中,你想拜谁为师?”
“我听人说,七人之中当属阮籍、嵇康为最。但阮籍先以儒家为师,后才改学老庄。而嵇康虽精通老庄,但常说庄子之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恐他不肯教我。我又读过向秀的《难嵇叔夜养生论》,觉得他对庄子的理解浩渺渊深,想请他作我的老师。”少年答道。
向秀本以为他定是要拜嵇康为师,没想到转来转去竟是要找自己,不由更觉有趣,便道:“巧得很,我也正要到山阳寻访他们,不如同行吧。”
少年喜道:“太好了,敢问先生大名?”
向秀道:“你只唤我乃禾先生便了。”
少年又拜了一拜,自此便与向秀一路同行,往山阳竹林而去。两人走了一日,来在山泉边,刚饮了几口泉... -->>
抛开洛阳城的血雨腥风、纷纷扰扰,却说向秀别了嵇康,出竹林入世游历,悠悠荡荡已近三载。三年来,他浪迹市井街巷之中,置身嘈杂肮脏之境,所到之处皆是平素最厌弃之所,所遇之人皆是向来最嫌恶之辈,无一可谈之人,无一可对之景。本以为凭他的秉性定会不堪忍受,谁知随着日久年深,竟越发不将外物侵扰放在心上,就连自身苦乐也日渐淡忘,可谓身处陋巷之中,而神游天地之外,几乎达到弃智丧身,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日,向秀游荡到山阳附近的集市上,自己却毫无察觉,不觉此处与他处有何分别。游历期间,他靠卖些字画维持生计。近日已入仲夏,烈日炎炎,街市上行人寥寥无几。向秀见卖不出画去便收了字画摊,自到集市边一棵大树下歇息乘凉。坐了一会儿,略有雅兴,便掏出怀中竹笛,吹起嵇康所作的《风入松》。
笛声悠扬清越,带着丝丝清凉,使听者无不陶醉,皆驻足聆听,觉得日头竟不似先前那么毒了。众人之中,有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听得最为入迷。直到夕阳西斜,人群散尽,还兀自在那里听着。向秀闭目吹笛,直至兴尽方休,睁开眼时见一少年立在面前不动,便道:“在此何故?”
“聆听人籁。”少年答。
“人籁已闻,可知地赖?”
“众窍之音,是为地籁。”少年又答。
“地籁既知,可知天籁?”向秀见他能答出人籁地籁,可见读过《庄子》。将竹笛揣入怀中,饶有兴味地打量此子,见他相貌清奇,头生反骨,不觉一乐。
少年听到此问露出窘态,这正是此辩题的难处所在。所谓“人籁”是指人用丝竹乐器吹奏出的声音。而“地籁”则是大地上的各种孔洞穴窍被风吹出的声音。而“天籁”之说玄而又玄,是庄子“齐物论”的精要所在。他虽读书多年但年纪尚小,还未领略其中深意,一时回答不出,脸红道:“原文语焉不详,我不能懂……”
向秀点拨道:“地籁因风而起,风从何来?”
少年挠头:“风从……天上来?”
向秀点头,又道:“大地若无孔窍,风可有声?”
“无声。”
“那天籁呢?”
“天籁亦无声。大地上的孔窍凭借天籁之风而发出声音,孔窍的大小深浅各不相同,所以发出的声响也不同。”
“不错,地籁凭借天籁而发声。地籁各有不同,那么天籁呢?”
“天籁无声,故而相同……”少年说到这,忽得双目一闪,领悟道:“是了!人籁模仿地籁而生,地籁又凭借天籁而生。但是天籁既无声便相同,是万籁的本源,是统一不变的天道。天道有恒,万事万物都从相同的根源而出,这便是庄子的齐物了!”说完一脸兴奋地看着向秀,询问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向秀没想到这少年一点就通,心中甚慰,道:“你的见解已观大略,还需继续研读,才可得精髓。你叫何名?”
少年见问他姓名,赶忙一拜,道:“我叫郭象,家住洛阳。”
“郭象……”向秀念了念名字,四顾左右,突然发现自己已游历到山阳,便问,“你家住洛阳,为何在此?”
“听闻山阳竹林有七位高人,皆好老庄,深得精要,我想前去拜师。”
向秀听了,不禁一乐,道:“七人之中,你想拜谁为师?”
“我听人说,七人之中当属阮籍、嵇康为最。但阮籍先以儒家为师,后才改学老庄。而嵇康虽精通老庄,但常说庄子之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恐他不肯教我。我又读过向秀的《难嵇叔夜养生论》,觉得他对庄子的理解浩渺渊深,想请他作我的老师。”少年答道。
向秀本以为他定是要拜嵇康为师,没想到转来转去竟是要找自己,不由更觉有趣,便道:“巧得很,我也正要到山阳寻访他们,不如同行吧。”
少年喜道:“太好了,敢问先生大名?”
向秀道:“你只唤我乃禾先生便了。”
少年又拜了一拜,自此便与向秀一路同行,往山阳竹林而去。两人走了一日,来在山泉边,刚饮了几口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