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晚明霸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多尔衮拿到的八旗掠夺人口的数字,精度在“万”这个级别上。而徐梁得到的数字,精确到了“百”。为了方便曰后制定作战方案,徐梁还让吴泾提议多尔衮在辽东编户齐民,确定各旗的人数,以及最大可能的战斗力。
吴泾与多尔衮一说,重点落在了了解其他旗的丁口数目上。多尔衮私心极重,死抓着自己的牛录和两白旗不放,同时又贪婪地盯着兄弟、侄儿手里的人口,自然对此大加赞赏。
以前的人口难以统计,但这些新掠夺来的人丁却是十分方便点算,反正本身在出关的时候就要清点一遍,以免各家藏私,不肯按照比例上缴公中。
吴泾也终于做到了谍报人员的最高境界:影响决策。
为此,徐梁必须增加吴泾在满洲贵族、尤其是多尔衮面前的分量。他站在多尔衮的角度上分析,自己当前最需要什么。
是善战的兵马么?
不,满洲人不会承认诸申勇士会被人击败。
是能统军克敌的大将么?
或许是,但这个自己无能为力,吴泾作为汉人的出身决定他不会被赋予兵权。
是耳聪目明么?
对!这才是多尔衮最希望得到的东西。
在奴儿哈赤和黄台吉时代,明军所有动向都在建州人眼中盯着。尤其是黄台吉后期,明军九边重镇的所有军事部署和调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因此满洲铁骑才能做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以恰到好处的优势兵力击败明军。
这些优势是如何建立的?正是靠忠心耿耿的晋商贡献情报啊!
然而这次因为入关仓促,晋商也没有来得及收罗南方的军民情报,吴泾虽然受命开展对明廷的情报搜集,却因为时间太短,看不到收获,以至于竟然落入耳聋眼瞎的境地,处处受制于人。
有这样惨痛的经历,如果吴泾能够证明自己在情报工作无可替代的地位,那么未来就能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情报,也能对东虏决策作出更大的影响。
“张献忠身死,手下义子各自为政,割据一方,明廷需要三十万大军方能平定川蜀.所以京畿方面的精锐明兵,也可能会被调派下去。”多尔衮身体尚未恢复,消瘦的身形几乎被铺着虎皮的座椅彻底吞没,有气无力地跟自己的铁杆心腹通报咨询。
吴泾因为最近立场坚定,也获得了参与机密会议的“恩赐”,站在班尾,听得冷汗淋漓。
因为这则情报正是皇帝交给他,让他去获取多尔衮进一步信任的敲门砖。
是哪里出了问题?吴泾拿到情报之后没让第二个人知道,肯定不是出在自己这边。而且这则情报用的是“死投法”,是由一个不知情的交通员投在一个不会有人去看第二次的死地址,十分安全。
莫非皇帝身边有内鬼?
吴泾心中暗道。
“吴泾。”多尔衮点了点吴泾的名:“我也曾派你做过这个差事,怎的一丝进展都没有?”
见多尔衮因此对他有了不满,吴泾只得硬着头皮道:“主子,这消息其实奴才也拿到了。”
“哦?”多尔衮眯起了眼睛。
“主子,奴才以为:这消息恐怕不切实,多有妄想之辞,故而不敢送到主子面前。”吴泾道。
“说说。”
“主子。”吴泾在心中整理了一下,道:“传言张献忠身死,这本身就不可信。明廷最会玩这种虚虚实实的消息,那张献忠刚刚起兵作乱,能征善战多年怎么会说死就死了?奴才以为多半是明廷放出风声,不让其他藩镇起策应之心。”
多尔衮也觉得这实在有些太过巧合,如果说是明廷故意传出左良玉的死讯,不让其他藩镇有机会浑水摸鱼,这倒还说得过去。
“其次,张献忠号称二十万,实额不足十万,就是满打满算也用不着三十万大军前去弹压。更何况都已经说了那些悍将各自为政,割据一方,那正是击破的好时机,真有必要从燕京这儿调兵?”吴泾理清了思路,嘴上也利索多了。
“调过去也是师老兵疲,不堪用了。”吴泾补充道。
“此事关系到我大清出关安危,还是要探查清楚。”多尔衮终于还是选择了相信吴泾。
吴泾渐渐放心,又暗自道:无论哪里来的消息,显然多尔衮还有其他情报来源。这种竞争者岂能留着?就算是留着,也只能用它的错来陪衬我的能干。
“主子,倒是有一桩事,奴才今曰过府之前才得到确认,还来不及具本题奏。”吴泾在脑中一阵搜索,找到一条不影响大局,又能表现自身能力的消息来。
; 多尔衮拿到的八旗掠夺人口的数字,精度在“万”这个级别上。而徐梁得到的数字,精确到了“百”。为了方便曰后制定作战方案,徐梁还让吴泾提议多尔衮在辽东编户齐民,确定各旗的人数,以及最大可能的战斗力。
吴泾与多尔衮一说,重点落在了了解其他旗的丁口数目上。多尔衮私心极重,死抓着自己的牛录和两白旗不放,同时又贪婪地盯着兄弟、侄儿手里的人口,自然对此大加赞赏。
以前的人口难以统计,但这些新掠夺来的人丁却是十分方便点算,反正本身在出关的时候就要清点一遍,以免各家藏私,不肯按照比例上缴公中。
吴泾也终于做到了谍报人员的最高境界:影响决策。
为此,徐梁必须增加吴泾在满洲贵族、尤其是多尔衮面前的分量。他站在多尔衮的角度上分析,自己当前最需要什么。
是善战的兵马么?
不,满洲人不会承认诸申勇士会被人击败。
是能统军克敌的大将么?
或许是,但这个自己无能为力,吴泾作为汉人的出身决定他不会被赋予兵权。
是耳聪目明么?
对!这才是多尔衮最希望得到的东西。
在奴儿哈赤和黄台吉时代,明军所有动向都在建州人眼中盯着。尤其是黄台吉后期,明军九边重镇的所有军事部署和调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因此满洲铁骑才能做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以恰到好处的优势兵力击败明军。
这些优势是如何建立的?正是靠忠心耿耿的晋商贡献情报啊!
然而这次因为入关仓促,晋商也没有来得及收罗南方的军民情报,吴泾虽然受命开展对明廷的情报搜集,却因为时间太短,看不到收获,以至于竟然落入耳聋眼瞎的境地,处处受制于人。
有这样惨痛的经历,如果吴泾能够证明自己在情报工作无可替代的地位,那么未来就能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情报,也能对东虏决策作出更大的影响。
“张献忠身死,手下义子各自为政,割据一方,明廷需要三十万大军方能平定川蜀.所以京畿方面的精锐明兵,也可能会被调派下去。”多尔衮身体尚未恢复,消瘦的身形几乎被铺着虎皮的座椅彻底吞没,有气无力地跟自己的铁杆心腹通报咨询。
吴泾因为最近立场坚定,也获得了参与机密会议的“恩赐”,站在班尾,听得冷汗淋漓。
因为这则情报正是皇帝交给他,让他去获取多尔衮进一步信任的敲门砖。
是哪里出了问题?吴泾拿到情报之后没让第二个人知道,肯定不是出在自己这边。而且这则情报用的是“死投法”,是由一个不知情的交通员投在一个不会有人去看第二次的死地址,十分安全。
莫非皇帝身边有内鬼?
吴泾心中暗道。
“吴泾。”多尔衮点了点吴泾的名:“我也曾派你做过这个差事,怎的一丝进展都没有?”
见多尔衮因此对他有了不满,吴泾只得硬着头皮道:“主子,这消息其实奴才也拿到了。”
“哦?”多尔衮眯起了眼睛。
“主子,奴才以为:这消息恐怕不切实,多有妄想之辞,故而不敢送到主子面前。”吴泾道。
“说说。”
“主子。”吴泾在心中整理了一下,道:“传言张献忠身死,这本身就不可信。明廷最会玩这种虚虚实实的消息,那张献忠刚刚起兵作乱,能征善战多年怎么会说死就死了?奴才以为多半是明廷放出风声,不让其他藩镇起策应之心。”
多尔衮也觉得这实在有些太过巧合,如果说是明廷故意传出左良玉的死讯,不让其他藩镇有机会浑水摸鱼,这倒还说得过去。
“其次,张献忠号称二十万,实额不足十万,就是满打满算也用不着三十万大军前去弹压。更何况都已经说了那些悍将各自为政,割据一方,那正是击破的好时机,真有必要从燕京这儿调兵?”吴泾理清了思路,嘴上也利索多了。
“调过去也是师老兵疲,不堪用了。”吴泾补充道。
“此事关系到我大清出关安危,还是要探查清楚。”多尔衮终于还是选择了相信吴泾。
吴泾渐渐放心,又暗自道:无论哪里来的消息,显然多尔衮还有其他情报来源。这种竞争者岂能留着?就算是留着,也只能用它的错来陪衬我的能干。
“主子,倒是有一桩事,奴才今曰过府之前才得到确认,还来不及具本题奏。”吴泾在脑中一阵搜索,找到一条不影响大局,又能表现自身能力的消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