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黄巾张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对董卓的被人刺杀,时人多有预料。就在两年前,便有“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的童谣,在关中地区广为流传。由此可见这位相国被人憎恨的程度。
不过,此次董卓的被杀,出手的那人,却绝对让天下人感到意外不小。根据从关中流传出来的只言片语,据说主导此次诛杀董卓行动的,居然是公认的董卓同党,帮助董卓把持朝政,在朝中地位仅仅在董卓之下,不久前还被董卓封为司徒兼尚书令的王允!
消息传出以后,天下哗然。按照关东群雄的看法,天下间谁都有理由杀掉董卓,但王允却是除了董卓的亲信部下以外,最没有理由杀掉董卓的那个朝中大臣。
王允这次诛杀董卓,其中的故事,可谓是一言难尽。
在《三国演义》里大名鼎鼎的王允,也是天下闻名的名流士人。关东士人的杰出人物,与王允的关系都很不错。可是作为一名被算作关西的并州人,他与关东士族之间的关系再好,也是有限度的。
在“黄巾之乱”时期,身为豫州刺史的王允,虽然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当中立下不少功勋,可张让一旦想要除去王允,王允由于身后没有强硬的靠山,很是吃了不少苦头,不得不流亡在野。若非后来故大将军何进提拔,王允被免职以后,未必能够成功的起复。
由于与张让有着这份仇怨,所以当年何进想要除去宦官的影响时,才放心的任用王允为河南尹。只是在那时,谁能料到此后的事情,居然会发展的如此之离奇?
没了依仗的宦官,居然敢于亡命一搏,格杀大将军何进,而且在大将军早有防备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够得手。这件事情,让王允一直都很疑惑。
疑惑归疑惑。在大将军何进不幸遇刺以后,王允为了替大将军报仇,统兵杀起宦官来,自是毫不手软。后来董卓入京,成功的独掌朝政,急需有能力的帮手。由于王允同为关西人的身份,董卓对王允颇为青睐,王允感念董卓的信任,便渐渐向董卓靠拢,最终成为董卓最信用的助手。
而在其后董卓与袁氏之间所发生的冲突中。王允作为一个立场偏向中立的朝廷重臣。对双方的行动看得极为明白。他发现袁绍、袁术之流丝毫不顾朝廷的威信。随意挑动州郡来反对朝廷,自然是极为不满意。
毕竟,董卓的行为虽然略显独断跋扈,却是符合朝廷规矩的。袁绍和袁术等人不按照朝廷的规矩来解决问题。却擅自妄动刀兵,烦乱天下,岂是朝廷正真的忠臣所为?
因此,王允全力支持董卓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希望能够用雷霆手段,迅速解决关东的叛军,就如当年景皇帝【汉武帝之父】时期镇压“七国之乱”那样,快速的让大汉的局面再次安定下来,最后达成中兴之势。
但是。作为大汉名将的董卓,随后的一系列政治军事行动,却没有展示出足以平定天下的能力。相反,为了避开敌人的兵锋,而将都城仓促的迁到长安。使得本就动荡的大汉,变得越发失控。还有董卓让吕布等人挖掘历代皇陵之事,更是让王允心中大大失望。
此后,面对数万大军、上万官吏所带来的沉重俸禄负担,董卓也无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最终只是同意使用铸造小钱的方法,掠夺民财了事。如此执政手段,让王允认定了董卓绝非一个合格的大汉执政。
这些也还罢了。自从董卓在孙坚的紧逼下退回长安,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对朝中的大臣们也越来越缺乏信任。以一个真假未辨的理由就诛杀了前任三公张温,又以一点点嫌疑便将天下名士何顒、荀攸、郑泰下狱,董卓这等行为,无一不让王允等朝廷重臣心惊胆颤。
——如此肆意妄行,飞扬跋扈,哪里有半分重振大汉的样子?
本来这些朝臣慑于董卓手中的大军,敢怒而不敢言。除了私下里串联一下,耍耍嘴炮以外,他们也并没有多少方法。但是,董卓却自己给暗中潜伏的敌人,制造了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
为了避开那些居心叵测的朝臣,猜疑之心越来越重的董卓,干脆离开长安,在长安以西百余里的郿县建造了一座高大的坞堡,名为“郿坞”,作为董氏家族在司隶的据点和大军的补给点。
身为朝廷的掌控者,自身居然不呆在权力中心,反而长期在外围散居。这等做法,绝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该做的。
董卓本人不在长安,就给了其他朝廷重臣活动的好空间。王允见董卓居... -->>
对董卓的被人刺杀,时人多有预料。就在两年前,便有“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的童谣,在关中地区广为流传。由此可见这位相国被人憎恨的程度。
不过,此次董卓的被杀,出手的那人,却绝对让天下人感到意外不小。根据从关中流传出来的只言片语,据说主导此次诛杀董卓行动的,居然是公认的董卓同党,帮助董卓把持朝政,在朝中地位仅仅在董卓之下,不久前还被董卓封为司徒兼尚书令的王允!
消息传出以后,天下哗然。按照关东群雄的看法,天下间谁都有理由杀掉董卓,但王允却是除了董卓的亲信部下以外,最没有理由杀掉董卓的那个朝中大臣。
王允这次诛杀董卓,其中的故事,可谓是一言难尽。
在《三国演义》里大名鼎鼎的王允,也是天下闻名的名流士人。关东士人的杰出人物,与王允的关系都很不错。可是作为一名被算作关西的并州人,他与关东士族之间的关系再好,也是有限度的。
在“黄巾之乱”时期,身为豫州刺史的王允,虽然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当中立下不少功勋,可张让一旦想要除去王允,王允由于身后没有强硬的靠山,很是吃了不少苦头,不得不流亡在野。若非后来故大将军何进提拔,王允被免职以后,未必能够成功的起复。
由于与张让有着这份仇怨,所以当年何进想要除去宦官的影响时,才放心的任用王允为河南尹。只是在那时,谁能料到此后的事情,居然会发展的如此之离奇?
没了依仗的宦官,居然敢于亡命一搏,格杀大将军何进,而且在大将军早有防备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够得手。这件事情,让王允一直都很疑惑。
疑惑归疑惑。在大将军何进不幸遇刺以后,王允为了替大将军报仇,统兵杀起宦官来,自是毫不手软。后来董卓入京,成功的独掌朝政,急需有能力的帮手。由于王允同为关西人的身份,董卓对王允颇为青睐,王允感念董卓的信任,便渐渐向董卓靠拢,最终成为董卓最信用的助手。
而在其后董卓与袁氏之间所发生的冲突中。王允作为一个立场偏向中立的朝廷重臣。对双方的行动看得极为明白。他发现袁绍、袁术之流丝毫不顾朝廷的威信。随意挑动州郡来反对朝廷,自然是极为不满意。
毕竟,董卓的行为虽然略显独断跋扈,却是符合朝廷规矩的。袁绍和袁术等人不按照朝廷的规矩来解决问题。却擅自妄动刀兵,烦乱天下,岂是朝廷正真的忠臣所为?
因此,王允全力支持董卓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希望能够用雷霆手段,迅速解决关东的叛军,就如当年景皇帝【汉武帝之父】时期镇压“七国之乱”那样,快速的让大汉的局面再次安定下来,最后达成中兴之势。
但是。作为大汉名将的董卓,随后的一系列政治军事行动,却没有展示出足以平定天下的能力。相反,为了避开敌人的兵锋,而将都城仓促的迁到长安。使得本就动荡的大汉,变得越发失控。还有董卓让吕布等人挖掘历代皇陵之事,更是让王允心中大大失望。
此后,面对数万大军、上万官吏所带来的沉重俸禄负担,董卓也无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最终只是同意使用铸造小钱的方法,掠夺民财了事。如此执政手段,让王允认定了董卓绝非一个合格的大汉执政。
这些也还罢了。自从董卓在孙坚的紧逼下退回长安,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对朝中的大臣们也越来越缺乏信任。以一个真假未辨的理由就诛杀了前任三公张温,又以一点点嫌疑便将天下名士何顒、荀攸、郑泰下狱,董卓这等行为,无一不让王允等朝廷重臣心惊胆颤。
——如此肆意妄行,飞扬跋扈,哪里有半分重振大汉的样子?
本来这些朝臣慑于董卓手中的大军,敢怒而不敢言。除了私下里串联一下,耍耍嘴炮以外,他们也并没有多少方法。但是,董卓却自己给暗中潜伏的敌人,制造了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
为了避开那些居心叵测的朝臣,猜疑之心越来越重的董卓,干脆离开长安,在长安以西百余里的郿县建造了一座高大的坞堡,名为“郿坞”,作为董氏家族在司隶的据点和大军的补给点。
身为朝廷的掌控者,自身居然不呆在权力中心,反而长期在外围散居。这等做法,绝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该做的。
董卓本人不在长安,就给了其他朝廷重臣活动的好空间。王允见董卓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