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弃妇再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红花是外村的媳妇,初生女儿的死在大青山村就好像是蜻蜓点水,荡漾过一番后,水面很快就归于平静,除了张三婶儿痛哭外孙女之死,心疼女儿之伤,几家亲厚的人家跟着叹息几声,其他皆理所当然,并不放在心上。
秀姑感到悲哀,为逝去的生命,也是为女子的命运。
红花是老张的堂侄女,老张也很气愤,嘴里念叨了好几句,“哼,个个都抱怨娶不上媳妇,附近大姑娘少得很,就凭这样的事情年年发生,娶得上媳妇才怪!”
就是,天天说男多女少,这么下去,再有富贵人家纳妾,肯定有更多光棍娶不上媳妇。
秀姑不禁对公爹另眼相看,公爹的见识高啊,偏偏附近许多人家看不透这一点。
别看壮壮年纪小,可是他读了一年多的书,很多事他都很明白了,在秀姑跟前殷勤地道:“娘,以后我有妹妹,我会很疼妹妹,我会带妹妹一起玩。”绝不会像红花姑姑家的妹妹那样,听说随便挖个坑就给埋了,永远都见不到的人才会被埋进土里。
“对,壮壮娘,咱家不做那些没天良的事情!”孙女虽不如孙子,可也是嫡亲血脉。
秀姑摸了摸壮壮的头,心中欣慰。
有老张的保证,她就放心多了,她绝不会允许将来自己的女儿落得如此命运。
春雨娘来借碓窝使,提起此事叹了一口气,“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凡是做娘的大多舍不得自己亲生的骨肉,这可是心头肉哇,吃糠咽菜也不会作这样的孽。不过,隔着一辈,公公婆婆的心肠就狠毒多了,反正不是自己闺女不心疼!”
秀姑听了,低眉叹息。
原身记忆里确实八成都是公婆动手,或是溺死、或是摔死,但也不是没有亲娘自己动手,这样的亲娘,早就在平时的熏陶中认定了女婴该死,从未想过自己也是女子。
“经过红花这事,俺担心春雨,只盼着她早点怀胎生个大胖小子。”别看春雨的婆婆自个儿生了好几个闺女个个长成,可到孙女身上就不一定这么想了,而且她从前没生陈小宝时险些被公公打死!春雨娘日夜祈祷,就怕女儿遭到和红花一样的命运。
听说陈母旧事,秀姑讶然,“竟有这种事?”
春雨娘一边捣碓窝里的稻谷,一边道:“你年轻,又不大爱出门,便是出门也就在自己家门口转转,哪里晓得外面许多事?这种事啊,常见得很。做媳妇的,一家子里谁生的孙子多谁得宠,光生闺女不生儿子或者生不出孩子的不是挨打受骂,就是干活累得直不起腰,不仅如此,还经常吃不上饭。远的不说,就说你娘家过继了你二哥的堂叔家,你那婶子年轻时遭了不少罪,要说她为啥不能生,还不是成亲头两年没怀上,公婆恨得要死,什么脏活累活都让你婶子干,又打又骂,好不容易怀上却累得小产,再也不能生了。”
李氏的娘家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李氏挨饿受累时娘家没一个人替她做主,苏明待她倒好,每次都回护他,可惜每次跟着挨打,有一回险些被爹娘打断了腿。李氏的姨姐也就是张硕去世了的娘,听说此事后心疼表妹,央了老张出面,许是威胁了苏明的父母,后来苏明和李氏的日子才好过,过了许多年又过继了苏葵。
“你那婶子和你娘家亲厚,一是过继了你二哥,二是因为你阿爷和你爹娘看不过你叔公的做法,帮了你那叔叔婶子好几回,被你叔公骂了多管闲事。虽然如此,可你叔叔婶子心里感激得很,当时除了你娘家和阿硕家,大伙儿都是各扫门前雪,不敢管他们家的事儿。”
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秀姑再次明白了妇人在这个时代没有儿子的苦楚。
平民百姓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闲时没什么消遣,便经常围绕村里的大小事情说长道短,耳目十分灵通,如米氏这样的人,连附近几个村子里发生的事情她都知道。
跟春雨娘说闲话,秀姑知道了村里许多事情。
譬如说谁家的媳妇贤惠、谁家的婆婆刻薄、谁家的公爹和媳妇争一口饭吃、谁家日子过得好、谁家日子过得差、谁家添了一身新衣、谁家种了几亩地、谁家的汉子和谁家的媳妇勾搭、谁家的寡妇跟几个男人不干净等等。
又譬如说谁家媳妇临盆,若是其家人出来进去眉开眼笑,不用问,肯定是生了个大胖小子,然后就会大张旗鼓地宣扬出来,若是其家人阴沉着脸,别人问了他们也一声不吭,就该知道他家添的肯定是闺女。
秀姑听得津津有味,等春雨娘舂完米,仍觉得意犹未尽,送她出门时道:“嫂子,以后闲了常来玩啊。”生活在村子里,她可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行,你不说我也来,你家屋里白天都烧着炭,暖和得很。”
张家经常杀猪,平时烧水和做饭,玉米小麦的秸秆和稻草用尽了便烧老张从荒山野岭砍回来的木柴,攒下了不少炭,足够他们一家四口每间卧室都烧火盆,烧一个冬天还有剩,才入冬,老张就让秀姑往娘家送了一些。
因此,入冬后秀姑烧炭,只要老张不在家,附近便有许多媳妇姑娘带着幼童来他们家串门,大伙儿自带俗名扎凳子的小马扎,一群人围着火盆一边说笑,一边做针线。
农闲时,勤快的女子手里从来不闲,或是纳鞋底、或是缝补衣服、或是纺线。
除了做精细针线以外,村里缝衣制鞋需要的线都是自己纺出来的棉线、麻线、麻绳。他们这边很少见织布机,没法子织布,更不会染布,但是家家户户都会种一些棉花,不仅仅是用来做棉衣棉被,还要用来纺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纺车和纺线锤。
纺线锤又叫拨浪锤,大多用猪腿骨制成,两头粗,中间细,清洗打磨干净后,在中间钻一个小孔,垂直嵌入一根有叉的木棍或是一根有叉的竹棍,宛若倒过来的丁字。找不到合适的骨头,就有人用一块萝卜代替,有钱人家不用骨头和萝卜,而是用铜钱。这种纺线锤携带方便,媳妇串门说闲话,手里转动着纺线锤,一边说话,一边纺线,两不耽误。
张家也有纺车和纺线锤,是张母留下来的东西,数年不用,纺车早就坏了,纺线锤下头的骨头倒是并无变化,换根竹棍嵌入,秀姑就用来纺线,绣花用的丝线无法用在衣裳鞋袜上。
纳鞋底用麻线,比棉线粗,而且结实,乃是用蓖麻茎秆的皮纺成。
蓖麻有很多用处,家家户户都会在一些犄角旮旯的空地里种上一些蓖麻,不占种庄稼的地,等到收割时,经过处理,大伙儿就剥下蓖麻茎秆的皮,可以用来搓麻绳、纺麻线,蓖麻籽可以用来榨油,殷实之家用的灯油就是麻油,故称麻油灯。
张家自然收着不少蓖麻皮,秀姑除了祖母用过,自己没用过这么古老的纺线工具,成为苏秀姑后,开始纺出来的线不能用,好在原身又有经验,慢慢才算熟练了。
麻线条事先缠在竹棍的叉上,棉花则是去籽后捏在手心里,等到纺线时,她手指在纺线锤上一捻,纺线锤就飞快旋转,竹棍上下垂直,不摇晃,接着手指不停地捋... -->>
红花是外村的媳妇,初生女儿的死在大青山村就好像是蜻蜓点水,荡漾过一番后,水面很快就归于平静,除了张三婶儿痛哭外孙女之死,心疼女儿之伤,几家亲厚的人家跟着叹息几声,其他皆理所当然,并不放在心上。
秀姑感到悲哀,为逝去的生命,也是为女子的命运。
红花是老张的堂侄女,老张也很气愤,嘴里念叨了好几句,“哼,个个都抱怨娶不上媳妇,附近大姑娘少得很,就凭这样的事情年年发生,娶得上媳妇才怪!”
就是,天天说男多女少,这么下去,再有富贵人家纳妾,肯定有更多光棍娶不上媳妇。
秀姑不禁对公爹另眼相看,公爹的见识高啊,偏偏附近许多人家看不透这一点。
别看壮壮年纪小,可是他读了一年多的书,很多事他都很明白了,在秀姑跟前殷勤地道:“娘,以后我有妹妹,我会很疼妹妹,我会带妹妹一起玩。”绝不会像红花姑姑家的妹妹那样,听说随便挖个坑就给埋了,永远都见不到的人才会被埋进土里。
“对,壮壮娘,咱家不做那些没天良的事情!”孙女虽不如孙子,可也是嫡亲血脉。
秀姑摸了摸壮壮的头,心中欣慰。
有老张的保证,她就放心多了,她绝不会允许将来自己的女儿落得如此命运。
春雨娘来借碓窝使,提起此事叹了一口气,“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凡是做娘的大多舍不得自己亲生的骨肉,这可是心头肉哇,吃糠咽菜也不会作这样的孽。不过,隔着一辈,公公婆婆的心肠就狠毒多了,反正不是自己闺女不心疼!”
秀姑听了,低眉叹息。
原身记忆里确实八成都是公婆动手,或是溺死、或是摔死,但也不是没有亲娘自己动手,这样的亲娘,早就在平时的熏陶中认定了女婴该死,从未想过自己也是女子。
“经过红花这事,俺担心春雨,只盼着她早点怀胎生个大胖小子。”别看春雨的婆婆自个儿生了好几个闺女个个长成,可到孙女身上就不一定这么想了,而且她从前没生陈小宝时险些被公公打死!春雨娘日夜祈祷,就怕女儿遭到和红花一样的命运。
听说陈母旧事,秀姑讶然,“竟有这种事?”
春雨娘一边捣碓窝里的稻谷,一边道:“你年轻,又不大爱出门,便是出门也就在自己家门口转转,哪里晓得外面许多事?这种事啊,常见得很。做媳妇的,一家子里谁生的孙子多谁得宠,光生闺女不生儿子或者生不出孩子的不是挨打受骂,就是干活累得直不起腰,不仅如此,还经常吃不上饭。远的不说,就说你娘家过继了你二哥的堂叔家,你那婶子年轻时遭了不少罪,要说她为啥不能生,还不是成亲头两年没怀上,公婆恨得要死,什么脏活累活都让你婶子干,又打又骂,好不容易怀上却累得小产,再也不能生了。”
李氏的娘家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李氏挨饿受累时娘家没一个人替她做主,苏明待她倒好,每次都回护他,可惜每次跟着挨打,有一回险些被爹娘打断了腿。李氏的姨姐也就是张硕去世了的娘,听说此事后心疼表妹,央了老张出面,许是威胁了苏明的父母,后来苏明和李氏的日子才好过,过了许多年又过继了苏葵。
“你那婶子和你娘家亲厚,一是过继了你二哥,二是因为你阿爷和你爹娘看不过你叔公的做法,帮了你那叔叔婶子好几回,被你叔公骂了多管闲事。虽然如此,可你叔叔婶子心里感激得很,当时除了你娘家和阿硕家,大伙儿都是各扫门前雪,不敢管他们家的事儿。”
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秀姑再次明白了妇人在这个时代没有儿子的苦楚。
平民百姓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闲时没什么消遣,便经常围绕村里的大小事情说长道短,耳目十分灵通,如米氏这样的人,连附近几个村子里发生的事情她都知道。
跟春雨娘说闲话,秀姑知道了村里许多事情。
譬如说谁家的媳妇贤惠、谁家的婆婆刻薄、谁家的公爹和媳妇争一口饭吃、谁家日子过得好、谁家日子过得差、谁家添了一身新衣、谁家种了几亩地、谁家的汉子和谁家的媳妇勾搭、谁家的寡妇跟几个男人不干净等等。
又譬如说谁家媳妇临盆,若是其家人出来进去眉开眼笑,不用问,肯定是生了个大胖小子,然后就会大张旗鼓地宣扬出来,若是其家人阴沉着脸,别人问了他们也一声不吭,就该知道他家添的肯定是闺女。
秀姑听得津津有味,等春雨娘舂完米,仍觉得意犹未尽,送她出门时道:“嫂子,以后闲了常来玩啊。”生活在村子里,她可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行,你不说我也来,你家屋里白天都烧着炭,暖和得很。”
张家经常杀猪,平时烧水和做饭,玉米小麦的秸秆和稻草用尽了便烧老张从荒山野岭砍回来的木柴,攒下了不少炭,足够他们一家四口每间卧室都烧火盆,烧一个冬天还有剩,才入冬,老张就让秀姑往娘家送了一些。
因此,入冬后秀姑烧炭,只要老张不在家,附近便有许多媳妇姑娘带着幼童来他们家串门,大伙儿自带俗名扎凳子的小马扎,一群人围着火盆一边说笑,一边做针线。
农闲时,勤快的女子手里从来不闲,或是纳鞋底、或是缝补衣服、或是纺线。
除了做精细针线以外,村里缝衣制鞋需要的线都是自己纺出来的棉线、麻线、麻绳。他们这边很少见织布机,没法子织布,更不会染布,但是家家户户都会种一些棉花,不仅仅是用来做棉衣棉被,还要用来纺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纺车和纺线锤。
纺线锤又叫拨浪锤,大多用猪腿骨制成,两头粗,中间细,清洗打磨干净后,在中间钻一个小孔,垂直嵌入一根有叉的木棍或是一根有叉的竹棍,宛若倒过来的丁字。找不到合适的骨头,就有人用一块萝卜代替,有钱人家不用骨头和萝卜,而是用铜钱。这种纺线锤携带方便,媳妇串门说闲话,手里转动着纺线锤,一边说话,一边纺线,两不耽误。
张家也有纺车和纺线锤,是张母留下来的东西,数年不用,纺车早就坏了,纺线锤下头的骨头倒是并无变化,换根竹棍嵌入,秀姑就用来纺线,绣花用的丝线无法用在衣裳鞋袜上。
纳鞋底用麻线,比棉线粗,而且结实,乃是用蓖麻茎秆的皮纺成。
蓖麻有很多用处,家家户户都会在一些犄角旮旯的空地里种上一些蓖麻,不占种庄稼的地,等到收割时,经过处理,大伙儿就剥下蓖麻茎秆的皮,可以用来搓麻绳、纺麻线,蓖麻籽可以用来榨油,殷实之家用的灯油就是麻油,故称麻油灯。
张家自然收着不少蓖麻皮,秀姑除了祖母用过,自己没用过这么古老的纺线工具,成为苏秀姑后,开始纺出来的线不能用,好在原身又有经验,慢慢才算熟练了。
麻线条事先缠在竹棍的叉上,棉花则是去籽后捏在手心里,等到纺线时,她手指在纺线锤上一捻,纺线锤就飞快旋转,竹棍上下垂直,不摇晃,接着手指不停地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