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一等狂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平行世界缥缈,多重宇宙浩瀚。某个时空交错,孕育了同样蓝色的星球……
大石磨旁的那棵歪脖子树下站着一个穿着黑色旧皮鞋的大男孩,蓝色的裤子膝盖和屁股后面都打着好几块的补丁。高大的骨架把上身单薄的白色旧衬衣的袖子撑得有点儿显短,但是不知是不是因为长期缺乏营养的缘故,除了袖子以外,身子到处都显得空荡荡的。
这身行头已经是杨不饿能拿出来最好的了。鞋子是爷爷留下来的,那还是当年爷爷带头领着村民修了路,县长发下来的奖励。都没舍得穿,只有在喝喜酒的时候才偶尔穿出去臭显摆一下,其余的时间都是放柜子里。
至于衣服和裤子,山里的孩子不露屁股就不错了。
“不饿啊,这里是二十斤地瓜,你路上带着吃,要走两天的路哩。到了县里,你就拿着这张纸去找张县长,等以后到了部队,想吃多少地瓜就吃多少地瓜,记住要听领导的话,这样你爷爷躺地下也能瞑目了。”
杨不饿从老村长的手中接过一个大布包,里面都是蒸熟了的白地瓜。这些白地瓜都是杨不饿最喜欢的,因为白地瓜比红地瓜顶饿。这是这些年他总结出来的经验。
杨家屯的父老乡亲几乎都来送行,因为杨不饿已经是这屯里最后一个年轻人。这些年从这里走出去的年轻人几乎都没有回来过,一百多户的杨家屯如今已经剩下不到六十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五十以上的老人。
“村长,俺走了!等俺回来!爷爷说山外面有许多好吃的,到时俺全都带回来!”
“滚犊子!出去了就不要再回来了!永远都不要再回来了!你要是敢回来,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快滚!”
老村长拿着一根竹杖狠狠地打在杨不饿的背上,啪的一声,然后转身头也不回的往村里走去。其余的村民也都跟着村长各自散去。
杨不饿红着眼睛,跪在地上向着杨家屯砰砰砰的磕了三个头,然后迎着朝阳往山外走去……
四面环山的杨家屯,出山的唯一途径就只有靠爬,靠翻。要不是6年前县里被评为重点帮扶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小山村自然消亡那是绝对跑不离的。
当然,这样的自然村就更谈不上什么文化水平。杨不饿的爷爷杨国庆就是这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听说当年还当过文化教员,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辗转在这村里落户。
据说杨不饿是他十七年前从山上捡回来,当时拼着性命打退了两头狼护住这孩子,杨国庆也因此断了只手,拖着一身半残疾,愣是把杨不饿养到10岁才闭上眼。也因为这样,杨不饿成了这杨家屯里唯一能识文断字的文化人,也是如此全村人才拼着不要一个月的口粮从县长哪里争取到了一个参军的名额。
莽莽大山,预计三天的路程杨不饿只走了两天。这里面虽然有山里的孩子体力好的原因在,更主要的原因是在第二天的早上杨不饿的那二十斤白地瓜就已经见底,所以他不得不加快脚步赶到县里,不然这肚子可要顶不住。
第三天的清晨,杨不饿拨开半人高茅草踏上环山的水泥路,好奇的他蹲在地上用石块敲击着路面,这一“研究”就是大半个小时,也忘记了此时肚子还在咕咕提着抗议。
在他17年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路。在山里,他所谓的路都是长着杂草的,并且最宽不过一个展臂。只要是下上一场大雨,走不到几步脚上肯定会沾上一大层黄泥巴。
但是现在眼前的石头路躺着都比家里的炕都舒服,太阳照在路面上,暖烘烘的确实很不错。
杨不饿干脆就坐在路面上,单单就这水泥路面就让他觉得非常新奇。
并不是杨不饿与世隔绝真就连水泥路都不认识,在10岁以后,到老村长家那台旧收音机就是他最好的老师,只要帮村里人干完活,杨不饿都会雷打不动的抱着收音机,借此来了解外面的世界。事实上他是知道许多东西的,但是那都是通过收音机听来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所以当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见到水泥路的时候才会这么的兴奋和好奇。他甚至在想,在这路的另一端是不是会出现收音机里常常提起的一环二环三四环呢。
突……突……突……
拖拉机特有的声音远远的就钻进杨不饿的耳朵里。杨不饿整个人蹭的一下就从地上爬了起来,在他眼中这拖拉机可比这水泥路更加让人着迷。
“建军,到了部队可要争气啊!不要说做个连长咯,起码也得给你老爹我当个团长回来哩。”
“老爹,你不知道就别瞎说。团长可比连长大多了!老叔说了,能当个班长就很不错的哩。”
&... -->>
平行世界缥缈,多重宇宙浩瀚。某个时空交错,孕育了同样蓝色的星球……
大石磨旁的那棵歪脖子树下站着一个穿着黑色旧皮鞋的大男孩,蓝色的裤子膝盖和屁股后面都打着好几块的补丁。高大的骨架把上身单薄的白色旧衬衣的袖子撑得有点儿显短,但是不知是不是因为长期缺乏营养的缘故,除了袖子以外,身子到处都显得空荡荡的。
这身行头已经是杨不饿能拿出来最好的了。鞋子是爷爷留下来的,那还是当年爷爷带头领着村民修了路,县长发下来的奖励。都没舍得穿,只有在喝喜酒的时候才偶尔穿出去臭显摆一下,其余的时间都是放柜子里。
至于衣服和裤子,山里的孩子不露屁股就不错了。
“不饿啊,这里是二十斤地瓜,你路上带着吃,要走两天的路哩。到了县里,你就拿着这张纸去找张县长,等以后到了部队,想吃多少地瓜就吃多少地瓜,记住要听领导的话,这样你爷爷躺地下也能瞑目了。”
杨不饿从老村长的手中接过一个大布包,里面都是蒸熟了的白地瓜。这些白地瓜都是杨不饿最喜欢的,因为白地瓜比红地瓜顶饿。这是这些年他总结出来的经验。
杨家屯的父老乡亲几乎都来送行,因为杨不饿已经是这屯里最后一个年轻人。这些年从这里走出去的年轻人几乎都没有回来过,一百多户的杨家屯如今已经剩下不到六十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五十以上的老人。
“村长,俺走了!等俺回来!爷爷说山外面有许多好吃的,到时俺全都带回来!”
“滚犊子!出去了就不要再回来了!永远都不要再回来了!你要是敢回来,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快滚!”
老村长拿着一根竹杖狠狠地打在杨不饿的背上,啪的一声,然后转身头也不回的往村里走去。其余的村民也都跟着村长各自散去。
杨不饿红着眼睛,跪在地上向着杨家屯砰砰砰的磕了三个头,然后迎着朝阳往山外走去……
四面环山的杨家屯,出山的唯一途径就只有靠爬,靠翻。要不是6年前县里被评为重点帮扶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小山村自然消亡那是绝对跑不离的。
当然,这样的自然村就更谈不上什么文化水平。杨不饿的爷爷杨国庆就是这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听说当年还当过文化教员,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辗转在这村里落户。
据说杨不饿是他十七年前从山上捡回来,当时拼着性命打退了两头狼护住这孩子,杨国庆也因此断了只手,拖着一身半残疾,愣是把杨不饿养到10岁才闭上眼。也因为这样,杨不饿成了这杨家屯里唯一能识文断字的文化人,也是如此全村人才拼着不要一个月的口粮从县长哪里争取到了一个参军的名额。
莽莽大山,预计三天的路程杨不饿只走了两天。这里面虽然有山里的孩子体力好的原因在,更主要的原因是在第二天的早上杨不饿的那二十斤白地瓜就已经见底,所以他不得不加快脚步赶到县里,不然这肚子可要顶不住。
第三天的清晨,杨不饿拨开半人高茅草踏上环山的水泥路,好奇的他蹲在地上用石块敲击着路面,这一“研究”就是大半个小时,也忘记了此时肚子还在咕咕提着抗议。
在他17年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路。在山里,他所谓的路都是长着杂草的,并且最宽不过一个展臂。只要是下上一场大雨,走不到几步脚上肯定会沾上一大层黄泥巴。
但是现在眼前的石头路躺着都比家里的炕都舒服,太阳照在路面上,暖烘烘的确实很不错。
杨不饿干脆就坐在路面上,单单就这水泥路面就让他觉得非常新奇。
并不是杨不饿与世隔绝真就连水泥路都不认识,在10岁以后,到老村长家那台旧收音机就是他最好的老师,只要帮村里人干完活,杨不饿都会雷打不动的抱着收音机,借此来了解外面的世界。事实上他是知道许多东西的,但是那都是通过收音机听来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所以当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见到水泥路的时候才会这么的兴奋和好奇。他甚至在想,在这路的另一端是不是会出现收音机里常常提起的一环二环三四环呢。
突……突……突……
拖拉机特有的声音远远的就钻进杨不饿的耳朵里。杨不饿整个人蹭的一下就从地上爬了起来,在他眼中这拖拉机可比这水泥路更加让人着迷。
“建军,到了部队可要争气啊!不要说做个连长咯,起码也得给你老爹我当个团长回来哩。”
“老爹,你不知道就别瞎说。团长可比连长大多了!老叔说了,能当个班长就很不错的哩。”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