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故城雪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82.
俄国人和日本人的战争还在中国人的土地上继续着,哈尔滨的俄国人越来越多,有些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兵,有些是移居过来的平民。有些去了埠头区,有些去了傅家店。埠头区的俄国人,有钱些的住在中国大街附近,没什么钱的住在八杂市儿附近,还有些特别穷的,会住在三十六棚那边。比起埠头区,傅家店的俄国人显得更入乡随俗些,他们学着中国人穿长袍,穿布鞋,有的还会学些中国话。周时英连说带比划的跟几个人聊过,他们都说自己是穷人,在俄国就没有土地,所以搬过来。周时英纳闷地问,这儿的土地也不是你们的啊?那些人说他们的皇帝说了,搬过来这些土地就是他们的。
那年入伏后,日本向旅顺发起了总攻,双方在旅顺城外的203高地展开激战,俄军凭借多年修筑的防御工事,寸步不让,居高临下,顽强抵抗。期间被破坏的田地以及受到殃及的中国平民不计其数,战区之内赤地千里。
傅家店经常能看见一些从奉天逃难来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逃过来的。徐卿之有时候回到医馆,就会看见一些衣衫褴褛的人。徐世淮救治了很多逃难来的人,没有一个是一家齐全的。有的人说,俄国人来了就像蝗虫过境一样,粮食全都收走,连高粱黍子都要抢去做马粮,根本不给人留活路。有的人说俄国人逼着他们去修炮台,好多人只见去却根本不见回,土地说征就征,房子说毁就毁。有个老者哭得几乎昏厥,说日本人在他们村子里不问缘由就围住了三四十个人,他的儿子也在其中。日本人让他们挖一个大坑,挖好后就把人推进去活埋。无凭无据,就说他们是俄国人的间谍。
徐卿之一开始还会愤恨地说上几句,然而他很快就明白,说得再多,也无济于事,说得再多,也抵消不了切肤之痛。逃难的人群里,几乎看不见旅顺来的。有人说他们不是死于日本人的炮火,就是死于俄国人的屠杀。1
战争日益白热化,俄国人的工厂不分昼夜的运转,也不能满足前线的需要。俄国人开始大量的收购纺织品和食物,这导致滨江公益会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物资是拿来支援前线的,前线在哪儿,在奉天旅顺啊,卖给他们的东西越多,他们能坚持的时间就越长,奉天的百姓就越遭罪,所以坚决不能和俄国人做生意。另一派认为,现在俄国人还装模作样的跟你买,如果真的一点不卖,搞不好最后就得明抢,既然到时候指不定什么样,还不如一开始就卖给他们赚一笔。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各退一步,公益会决定全体成员统一口径,以高出市价五成的价格,向俄国人出售物资。
“既然横竖都得卖,那就狠狠敲他一笔”,纪繁宸说。
合众商行夏天结束之前买下了几家做不下去的商铺,有卖杂货的,卖粮油的,卖成衣的。粮油店是徐卿之拍板买的,他说商行想扩大经营范围,必须要有门定海神针一样的生意,不能全都卖布匹、成衣这样的高级商品。高级商品利润大,但世道不好的时候,穷人大不了不买,一件衣服穿好几年也是常事。粮油却不一样,它们是低级商品,利润虽然不大,可是不管世道好坏,人人都要买。因此这门生意是根基,只要它不倒,其他的就有救。
林鸿文陪着徐卿之挨个铺子转悠了一圈儿,傅家店还在开业的粮油店不是太多,但只要是开业的生意都很好。路过贺记的时候,林鸿文忍不住感叹,“你说贺贵胆子也是够大的,粮食又不像别的东西,放个三年五载的不碍事儿。他一下收这么多,万一卖不完怎么办?受潮发霉了怎么办?”
徐卿之说:“只要贮存妥当,放两三年也不会变质的。”
林鸿文看了眼贺记粮油铺挤满人头的柜台说:“但愿吧。”
铺子多了人手不够用,周时英又张罗着招了些人,其中居然还有一个俄国人。这个俄国人叫伊万,二十多岁,右腿以前骨折过,好了以后也不像以前那样灵光。但力气很大,会说一些中国话,周时英想着店里也缺个能听得懂俄语的人,就把他留了下来。
林鸿文隔三差五地去醉胭脂报到,何穆和周时英都打趣他,说他被勾了魂,林鸿文也不反驳。茹婷一见他就高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只有亲热的时... -->>
82.
俄国人和日本人的战争还在中国人的土地上继续着,哈尔滨的俄国人越来越多,有些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兵,有些是移居过来的平民。有些去了埠头区,有些去了傅家店。埠头区的俄国人,有钱些的住在中国大街附近,没什么钱的住在八杂市儿附近,还有些特别穷的,会住在三十六棚那边。比起埠头区,傅家店的俄国人显得更入乡随俗些,他们学着中国人穿长袍,穿布鞋,有的还会学些中国话。周时英连说带比划的跟几个人聊过,他们都说自己是穷人,在俄国就没有土地,所以搬过来。周时英纳闷地问,这儿的土地也不是你们的啊?那些人说他们的皇帝说了,搬过来这些土地就是他们的。
那年入伏后,日本向旅顺发起了总攻,双方在旅顺城外的203高地展开激战,俄军凭借多年修筑的防御工事,寸步不让,居高临下,顽强抵抗。期间被破坏的田地以及受到殃及的中国平民不计其数,战区之内赤地千里。
傅家店经常能看见一些从奉天逃难来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逃过来的。徐卿之有时候回到医馆,就会看见一些衣衫褴褛的人。徐世淮救治了很多逃难来的人,没有一个是一家齐全的。有的人说,俄国人来了就像蝗虫过境一样,粮食全都收走,连高粱黍子都要抢去做马粮,根本不给人留活路。有的人说俄国人逼着他们去修炮台,好多人只见去却根本不见回,土地说征就征,房子说毁就毁。有个老者哭得几乎昏厥,说日本人在他们村子里不问缘由就围住了三四十个人,他的儿子也在其中。日本人让他们挖一个大坑,挖好后就把人推进去活埋。无凭无据,就说他们是俄国人的间谍。
徐卿之一开始还会愤恨地说上几句,然而他很快就明白,说得再多,也无济于事,说得再多,也抵消不了切肤之痛。逃难的人群里,几乎看不见旅顺来的。有人说他们不是死于日本人的炮火,就是死于俄国人的屠杀。1
战争日益白热化,俄国人的工厂不分昼夜的运转,也不能满足前线的需要。俄国人开始大量的收购纺织品和食物,这导致滨江公益会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物资是拿来支援前线的,前线在哪儿,在奉天旅顺啊,卖给他们的东西越多,他们能坚持的时间就越长,奉天的百姓就越遭罪,所以坚决不能和俄国人做生意。另一派认为,现在俄国人还装模作样的跟你买,如果真的一点不卖,搞不好最后就得明抢,既然到时候指不定什么样,还不如一开始就卖给他们赚一笔。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各退一步,公益会决定全体成员统一口径,以高出市价五成的价格,向俄国人出售物资。
“既然横竖都得卖,那就狠狠敲他一笔”,纪繁宸说。
合众商行夏天结束之前买下了几家做不下去的商铺,有卖杂货的,卖粮油的,卖成衣的。粮油店是徐卿之拍板买的,他说商行想扩大经营范围,必须要有门定海神针一样的生意,不能全都卖布匹、成衣这样的高级商品。高级商品利润大,但世道不好的时候,穷人大不了不买,一件衣服穿好几年也是常事。粮油却不一样,它们是低级商品,利润虽然不大,可是不管世道好坏,人人都要买。因此这门生意是根基,只要它不倒,其他的就有救。
林鸿文陪着徐卿之挨个铺子转悠了一圈儿,傅家店还在开业的粮油店不是太多,但只要是开业的生意都很好。路过贺记的时候,林鸿文忍不住感叹,“你说贺贵胆子也是够大的,粮食又不像别的东西,放个三年五载的不碍事儿。他一下收这么多,万一卖不完怎么办?受潮发霉了怎么办?”
徐卿之说:“只要贮存妥当,放两三年也不会变质的。”
林鸿文看了眼贺记粮油铺挤满人头的柜台说:“但愿吧。”
铺子多了人手不够用,周时英又张罗着招了些人,其中居然还有一个俄国人。这个俄国人叫伊万,二十多岁,右腿以前骨折过,好了以后也不像以前那样灵光。但力气很大,会说一些中国话,周时英想着店里也缺个能听得懂俄语的人,就把他留了下来。
林鸿文隔三差五地去醉胭脂报到,何穆和周时英都打趣他,说他被勾了魂,林鸿文也不反驳。茹婷一见他就高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只有亲热的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