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诗经》中诗歌的采集问题上,相传,中国周代设有专门采诗的官员,每到春天,他们会摇着木铎深入民间去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负责音乐的官员,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史记》上有记载: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文王在世的时候,这里连年丰收。后世的百姓留有先王遗风,热爱劳作,在这里种植五谷繁衍生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周代已经是一个农业社会了,周代的祖居之地也是非常适宜农业发展的。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等诗篇来看,周族也确实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发展起来的。《七月》则完整地叙述出了劳动者们一年之中的农事活动与当时社会的等级压迫关系。此外,《诗经》中的《南山》、《楚茨》、《大田》、《丰年》、《良耜》等篇中,都有关于农事的记载。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了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私有、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宗教信仰与社会政治融为一体,这就是《诗经》中为什么会有许多祭祀性颂诗与雅诗的社会基础。根据《礼记》中的记载,宰我曾经向孔子请教什么是鬼神的时候,孔子回答他:气是神的旺盛,魄是鬼的旺盛;既祭鬼,又祭神,这便达到了神道设教的完满境界。为了进一步解释,孔子还说:光讲鬼神是不足以让百姓信服的,应该有关于鬼神的服饰,宫殿,文字,这样百姓就会深信不疑了。从这些角度来理解《诗经》中的颂诗和雅诗,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楚明白了。

    周代由文王、武王奠基,成王、康王繁盛,成康之治,历史上称40余年不用刑罚,这时是周代的黄金时期。昭王、穆王以后,周朝的国势渐渐衰弱下来。后来,周厉王因为虐政被驱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建立东周王朝,开启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在严重的动荡不安之中。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

    《诗经》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有祭祀鬼神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又具有深刻的历史特征。如果我们想更好地学习《诗经》,那么了解产生《诗经》的历史社会基础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因为《诗经》中的诗歌就是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这五百多年间的。

    **********

    《诗经》中的诗歌,可以确定具体写作年代的并不多。大致地说,《颂》和《雅》的产生年代比较早,基本上都在西周时期;《国风》中除了《豳风》(bīn)、《周南》、《召南》中的一部分诗歌以外,大部分都是产生于春秋的前期和中期。

    就诗歌的性质来说,《雅》和《颂》中的诗歌基本上都是为了特定目的而作的,它们都是在特定场合中使用的乐歌,《国风》大多都是民歌。《小雅》的一部分诗歌,与《国风》是类似的,也是民歌。我们这里所说的民歌,其实只是一种泛指,它的特点与《雅》《颂》的特点正好相反,是无名作者创作,在社会上流传的普通抒情歌曲。大多数民歌作者的身份是不容易探究清楚的。

    如果根据诗中描述的内容来推测作者的身份的话,那么作者既包括劳动者、士兵,也包括相当一部分属于士阶层和君子阶层的人物。士在当时属于贵族中地位最低的一级,君子则是对贵族的泛称。此外,仍有许多无法确定身份的作者。所以说,这种民歌是具有广泛社会群众基础的作品。

    由于诗歌的性质和用途不同,所以每一首诗歌在描述的内容上也相应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分别选择几个比较重要的类型加以赏析。

    《颂》诗主要是《周颂》,这是周王室的宗庙祭祀诗,产生于西周初期。除了单纯歌颂祖先功德以外,还有一部分是在春夏之际向神祈求丰年,或者秋冬之际酬谢神的乐歌,这反映了中华民族是以农业立国的社会特征和西周初期农业生产的情况。如《丰年》中唱到:丰收年谷物车载斗量,谷场边有高耸的粮仓,亿万斛粮食好好储藏。酿成美酒千杯万觞,在祖先的灵前献上。各种祭典一一隆重举行,齐天洪福在万户普降。

    在丰收的日子里,人们兴高采烈而又隆盛地祭祀先人,希望他们赐给子孙更多的福分。而《噫嘻》则描绘的是大规模的耕作劳动场面,诗中写道:成王轻声感叹做祈祷,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我将率领这众多农夫,去播种那些百谷杂粮。田官们推动你们的犁,在这三十里的田野上。大力配合你们的耕种,万人并耕结成五千双。

    在广阔的田野上,数万名农夫同时劳动,这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同时我们也会考虑到,在这种强大而有力的集体活动中,个人的存在价值是很容易被忽视和抹杀的;但这又是在那样一种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经济条件下必须付出的代价。

    《绵》叙述了公刘的十世孙,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从豳地迁徙到岐下,直到文王受命为止的这段宝贵历史。诗中写出了古公亶父从豳迁徙到岐下,同姜女结婚,在岐下筑室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大修宗庙宫室,委任官吏,然后建立国家,消灭夷人,最后又写到文王受命。《绵》这首诗在叙事上条理分明,结构严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中在写建筑场面的时候,用了许多的象声词,很有气势,比如:盛起土来满满装,填起土来轰轰响。登登登是捣土,凭凭凭是削墙。百堵墙同时筑起,擂大鼓听不见响。诗中那盛土、倒土、捣土、削土的声音,把巨大的鼓声都给掩盖住了。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