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白鹭无痕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父亲悄悄地用他那唯一好使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像是怕惊醒正在打瞌睡的我。忽然,他叹了一口气:“拖累你们了!”正伏在父亲病床边的我,眼泪立即夺眶而出——父亲真的老了,父亲已不再年轻。
在这阳光充盈的病房里,父亲的拐杖静静地靠在床头,父亲已经习惯用它来支撑半瘫的病躯,而我总觉得那是一个不该醒来的梦。我从北京学习归来的凌晨,妻子在我懵懵将睡时才告诉我,父亲在我离开这座城市的第三天清晨,就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我怎么也想象不出,在我印象中个子虽然矮小、却一直十分健壮的父亲,在他一觉醒来之后,如何就再也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了?当我急匆匆地赶到医院时,父亲正举着一只手盘算着我的归期。一见到我,他像一个委屈已久的孩子,哭个不停。我在北京的二十天时间里,初躺在病榻上一动也不能动的父亲,用含糊不清的发音,一遍又一遍地嘱咐我的母亲和兄姊们,千万不要在电话里透露他患病的音信,一定要让我安心学习。然而,他每天又都要盘问日期,盼着我归家的日子。
这是父亲平生首次患病住院。他在参加辽沈、平津战役、大别山剿匪和抗美援朝战争时,因为机智灵活、身体健壮,多次在枪林弹雨中出色完成通信任务,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复员参加工作后,他平稳地驾驶了四十多年汽车,直到交通部门因为他年龄太大,不再给他办理驾驶证时,他才退休回家。几年来,年逾七十的父亲,从来不肯静静地怡养天年,每天不是帮邻居干活,就是义务清理街道旁的垃圾、脏水,甚至帮助收废品的人推车上坡。退休的日子,他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几乎没有清闲的时候。
听家人说,在病房里神智初醒的父亲,发现在临床瘫躺的病人与他同样曾是声名显赫的东北四野的战士,两人便每天大谈过去经历的战事,各自夸奖自己的部队战功卓著。到后来,三十八军的病友终于让四十二军的父亲折服了,父亲在他的病友出院后跟我说:“他们的部队确实厉害!”父亲的诚实与忠厚,不仅是在战场,在送知青们远赴异地上山下乡时,在海城那次大地震余波未平,我们这座城市派出慰问团时,在每天贪黑将近午夜为公交车加油时,父亲握着他钟爱一生的方向盘,始终是得到母亲的嗔怨和单位领导、同事们的叹服。
我出生时低矮、阴暗的小平房,父亲与母亲仍然在一直居住着。成家后的我,每次回家看望他们,都会看见父亲在街头张望我的目光。在住院后,父亲不时地会想起家里的一砖一瓦,一会儿告诉我房顶上有劈柴可以烧火,一会告诉我家里的煤堆已掺进了黄土。
每次在医院陪护父亲过夜后,父亲总是要问我昨天晚上休息得怎样,把他一早听到的天气预报给我讲一遍,告诉我雪大天寒要添衣。父亲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自己麻利地起床下地了,而每当我为父亲穿衣、套袜、穿鞋、递拐杖时,我总会想起我刚上小学时,每天父亲总是把我轻轻唤醒,用他那双粗糙而温暖的双手给我穿衣戴帽。
父亲老了,而他为之辛勤劳作了半个世纪的共和国依然年轻。
父亲老了,血脉里流着父亲的血的我,依然还很年轻。
(2000年2月)
父亲悄悄地用他那唯一好使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像是怕惊醒正在打瞌睡的我。忽然,他叹了一口气:“拖累你们了!”正伏在父亲病床边的我,眼泪立即夺眶而出——父亲真的老了,父亲已不再年轻。
在这阳光充盈的病房里,父亲的拐杖静静地靠在床头,父亲已经习惯用它来支撑半瘫的病躯,而我总觉得那是一个不该醒来的梦。我从北京学习归来的凌晨,妻子在我懵懵将睡时才告诉我,父亲在我离开这座城市的第三天清晨,就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我怎么也想象不出,在我印象中个子虽然矮小、却一直十分健壮的父亲,在他一觉醒来之后,如何就再也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了?当我急匆匆地赶到医院时,父亲正举着一只手盘算着我的归期。一见到我,他像一个委屈已久的孩子,哭个不停。我在北京的二十天时间里,初躺在病榻上一动也不能动的父亲,用含糊不清的发音,一遍又一遍地嘱咐我的母亲和兄姊们,千万不要在电话里透露他患病的音信,一定要让我安心学习。然而,他每天又都要盘问日期,盼着我归家的日子。
这是父亲平生首次患病住院。他在参加辽沈、平津战役、大别山剿匪和抗美援朝战争时,因为机智灵活、身体健壮,多次在枪林弹雨中出色完成通信任务,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复员参加工作后,他平稳地驾驶了四十多年汽车,直到交通部门因为他年龄太大,不再给他办理驾驶证时,他才退休回家。几年来,年逾七十的父亲,从来不肯静静地怡养天年,每天不是帮邻居干活,就是义务清理街道旁的垃圾、脏水,甚至帮助收废品的人推车上坡。退休的日子,他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几乎没有清闲的时候。
听家人说,在病房里神智初醒的父亲,发现在临床瘫躺的病人与他同样曾是声名显赫的东北四野的战士,两人便每天大谈过去经历的战事,各自夸奖自己的部队战功卓著。到后来,三十八军的病友终于让四十二军的父亲折服了,父亲在他的病友出院后跟我说:“他们的部队确实厉害!”父亲的诚实与忠厚,不仅是在战场,在送知青们远赴异地上山下乡时,在海城那次大地震余波未平,我们这座城市派出慰问团时,在每天贪黑将近午夜为公交车加油时,父亲握着他钟爱一生的方向盘,始终是得到母亲的嗔怨和单位领导、同事们的叹服。
我出生时低矮、阴暗的小平房,父亲与母亲仍然在一直居住着。成家后的我,每次回家看望他们,都会看见父亲在街头张望我的目光。在住院后,父亲不时地会想起家里的一砖一瓦,一会儿告诉我房顶上有劈柴可以烧火,一会告诉我家里的煤堆已掺进了黄土。
每次在医院陪护父亲过夜后,父亲总是要问我昨天晚上休息得怎样,把他一早听到的天气预报给我讲一遍,告诉我雪大天寒要添衣。父亲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自己麻利地起床下地了,而每当我为父亲穿衣、套袜、穿鞋、递拐杖时,我总会想起我刚上小学时,每天父亲总是把我轻轻唤醒,用他那双粗糙而温暖的双手给我穿衣戴帽。
父亲老了,而他为之辛勤劳作了半个世纪的共和国依然年轻。
父亲老了,血脉里流着父亲的血的我,依然还很年轻。
(200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