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三舂争及初舂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新将军”名叫新永,是肃亲王豪格之后;他的爵位极低,是第十二等的奉恩将军,但先世屡经优差厚缺,家道极丰,所以新永是八旗有名的纨绔;方观承称之为“阔少”是比较客气的说法。这一次请“吃肉”是为了他嫁妹。像这样的喜事,本无铺张的必要,但纨绔行事,想来只要有个借口,便要摆阔。“吃肉”照规矩是不发请帖的,可是口头上放出风声去,说是“新将军”这回请吃肉,预备了五十口猪,即表示来者不拒,所以好热闹的旗人一传十,十传百,相约:“八月初十,上新将军府上闹一闹去。”
曹震是必须去“闹一闹”的。这天早晨起的甚早,换上公服,腰带上挂了一把刀靶上用宝石镶出北斗七星,装饰的极其华丽的解手刀;又在怀中揣上一叠用上好清酱浸润,九蒸九晒,干透了的高丽纸。但一切都检点好了,却不动身,只安坐喝茶。
“你怎么还不走?”锦儿问说:“平时去‘吃肉’,不都是天刚一亮就出门的吗?”
“今儿能迟不能早;早了就见不着我要见的人了。”
“你这叫什么话,迟了会误事,早去了等着,怎么会见不着?”
“你不懂,别多问。”
“随你去!”锦儿赌气转身要走;却又回头说道:“你别忘了,你晚上约了雪芹吃饭,别在胡同里鬼混的老晚才回来;我们姊妹俩可没有那么多工夫陪他。”
“我知道。晚上约他有要紧事请,怎么会忘?”
说完,看时候差不多了,套车带着魏升直奔新永住宅。他家在皇城以南的东江米巷,那条胡同极宽,但车马填塞,热闹非凡,曹震得官小,自己识趣,在胡同口下了车,步行而往。只见新永家张灯结彩,门口站着大兴县的四名差役,以及本宅的几个下人,一律簇新的蓝布大褂,带着红缨帽,挺胸突肚,神气得很。其中有一个听差,认识曹震,闪身出来,含笑招呼,将他引了进去。转过屏门,只见天井中已搭了高与阶齐的“地平”上铺猩红毡条,一圈一圈的客人,席地而坐,几无隙地。
曹震不慌不忙得抬眼看去,有个三十来岁,脸如银盆,气概轩昂的贵公子,穿一件月白四开契袍,药系黄带,上照一件石青布褂,绣虎的补子,头上是蓝顶子,是宗室而封奉恩将军的服饰,正为主人无疑。
因此,曹震不待通报,便从中间留出来的走道上,急趋而前,蹲身请安,口中说道:“恭喜,恭喜。”
新永不认识曹震,但也不必请教姓氏,只是照样回了礼,答一声“多谢,多谢,请随便坐。”
等曹震一转身,只听西南角上有人站起来招手;口中喊道:“通声,通声!来这儿坐。”
这是纳亲特意好的,那个人名叫志海,是个蓝领侍卫;认识曹震,而与安泰极熟。这天相约来吃肉,而特为占了较宽的地位,等曹震走上前来,他往一旁挪一挪,腾出来一个座位。
“这位见过吧?”志海指着安泰问。
“不是安三爷吗?”曹震答说:“见过,见过。”
“喔,喔,恕我眼拙。”安泰向志海说道:“志二哥,劳驾,你给引见引见。”
“内务府的曹二爷,平郡王的内亲。”
“啊!”安泰的神气显然不同了“失敬,失敬。”
这是主人家的听差给曹震送来一个小铜碗,志海从公用的大铜碗中为他舀了一勺肉汤;曹震从容不迫的掏出高丽纸来,撕了半块扔在小铜碗里,白汤马上变黑了。然后,取出解手刀,连肥代精片下一大薄片,在酱汤碗里浸一下,送入口中大嚼。
“喝酒吧!”
就是上好的“烧刀子”承在白瓷海碗中,递接而饮,犹存传杯的古风。曹震喝了一口,递向下首,顺便请教:“贵姓?”
那人年纪很轻,显得有些腼腆,艰欲作答;志海急忙从旁插嘴“这位是安王爷,安三爷的令弟。”
“喔,幸会,幸会。”曹震自我介绍“敝姓曹,单名震,行二。”
“曹二爷!”
就招呼了这一声,安王再无别话了。曹震原想“套近乎”竟无从启齿。志海是纳亲的亲信,寿命为曹震与安泰拉拢,见此光镜便托故起身,以便曹震得与安泰接席,有交谈的机会。
“听说安三爷府上的乩坛,灵验无比。”
安泰立刻抬起眼来“曹二爷,”他很注意得问:“是听谁说的?”
“是听舍弟所说。”
“令弟?”安泰凝神响了一会问道:“令弟多大年纪?”
“二十四,不,二十五了。”
“那就没有见过。”我有三、四个姓曹的朋友,年纪最轻的也四十岁了。“安泰又问:“曹二爷也好此道?”
“我很相信,不过不大有机会拜坛。舍弟是内行,他们也常请神,每次舍弟都派司职的。”
“原来如此!”安泰又问:“令弟在坛上是什么司值?”
“他是‘下手’。”
扶乩是用木制的乩笔,在铺沙的乩盘中写出字来,为降坛之神代言;木笔两端延伸成了个丁字形,左右二人各以中指顶住横棒的两端,在右者名为“上手”负责操纵;在左者名为“下手”必须配合上手移动,当乩动如飞时,下手配合如果不够严密,就会出错。
安泰那个乩坛,有两名手下,但都欠敏捷,所以听的曹震的话,心中一动,随即说道:“几时带了令弟,到舍间来玩儿吗。”
“是,是。理当来拜会。”
“不敢当,”安泰问说:“知道舍间在那儿吗?”
“要请教。”
“舍间在东城为将军胡同西口路北第二家。”
“那不离大兴县衙门挺近吗?”
“对了!”安泰欣然答说。
“往北各一条胡同就是大兴县。你可一定来。”
“是,是!就这几天带舍弟去请安。”
“好说,好说!”安泰将接到手里的大酒碗转给曹震。
一入座,曹震就问起扶乩。他只听说曹雪芹颇好此道,以为必然确信冥冥之中,自有乩仙,不到曹雪芹脱口答道:“假的!”
这就不但曹震,连锦儿也忍不住要质问了“既然是假的,你怎么一直迷这玩意呢?”她说:“世界上从没有明明知道是假的,还当真的一样,你又不是痴了。”
“好玩儿嘛!”曹雪芹略作回忆,不自觉的破颜而笑“看扶乩的人、或者问世的人受窘,是在时间很好笑的事。”
“好嘛!”锦儿兴味盎然的“你到将来听听。”
“慢,慢!”曹震此时还没有听笑话的心情,向爱妻摇手说道:“我先跟雪芹谈谈正经。”所谓“谈正经”就是要问明何以见得扶乩是假;如何假法,为什么要做假?
“要问为什么作假,原因可多着呢!拿我来说,我扶乩作假是好玩,随便高兴要什么人降坛。”曹雪芹说:“有一会轮到我扶乩,有人告诉我,来客中有个姓秦的,不信扶乩,存心要来找碴,最好把他撵走。我说‘容易。’到焚符招仙以后,我判了一手降坛诗“饮酒读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到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那不是岳飞的诗吗?”曹震插了一句嘴。
“不错。相传是他的诗。有人便问:‘尊神是岳武穆?’我判道:‘然也’。接下来乩笔如狂,却没有字;这表示降坛的乩仙在发威,问事的人面色如土,赶紧磕头。我把乩笔停一停又判:“会之后人,何得在此?”大家恍然大悟,主人家赶紧跟姓秦的说好话,把他请了出去。你们想,好玩不好玩?“曹震听得哈哈大笑,锦儿却不明白,怔怔得问说:“这有什么好笑?”
“有‘会之后人’在座,才会有岳武穆降坛。”曹震为她解释“会之就是秦桧的号。在河南姓岳的跟姓秦的是不打交道的,那年我跟老太爷起早进京,经过汤阴,亲眼看见一个赶车的,听说车上进京会试的举子姓秦,无锡人,当时就停车,非让姓秦的下车不可。后来那姓秦的还中了状元。”
“原来是你故意捣鬼!”锦儿看着曹雪芹,笑骂了一句:“真缺德。”
“像我这样还算是好的,有的恶作剧揭人隐私,真能叫人下不了台。”曹雪芹又说:“乩坛人花样很多。专有一般江湖游士,装神弄鬼,弄得好为主人家奉为上宾;弄得不好,混一顿吃喝,早早走路。”
曹震将他这段话,一字不遗的都听了进去;心中寻思,安泰家必定也养着这样的几个游士,而且可想得到的,必是高手,不然不至于会让理亲王如此迷信。
“怎么叫弄得不好?”锦儿问说:“是弄假让人拆穿了?”
“对,那些人有个秘本,上面都是些吞吞吐吐的话,看起来暗藏玄机,其实是故弄玄虚。”曹雪芹又说:“那些人的手段,高下就在出不出毛病,出了毛病能不能补救。”
“你倒举个例子,看看是怎么出了毛病?”
曹雪芹想了一下说:“好!我说个故事你听。”他说:有一回文友雅集请来一个生客扶乩;乩仙的降坛诗是两首七绝,第一首是:沉香亭子好春天,斗酒题诗可百篇,妃子妙年亲捧砚,至今衣染御炉烟。第二首是:满林枫叶蓟门秋,五百年前忆旧游,偶与瑶池仙子遇,相携且上酒家楼。
“原来是李谪仙!”
乩笔判道:“然也。”
“大仙,”突然有人抗声说道:“降坛诗与大仙生平行谊,不甚相符,是何缘故?”
乩笔又判:“何言不符?”
“第一,”那人屈着手指数“照杜工部‘醉中八仙歌’形容,大仙斗酒诗百篇,不在沉香亭;第二,‘妃子’自然是杨贵妃,马嵬坡香消玉碎时,已经三十八岁,在沉香亭为大仙捧砚那时,已经不是妙年了;第三,大仙生平足迹未到蓟门,怎么说‘忽忆旧游’;第四,唐玄宗天宝到现在,也不知五百年。大仙是不是记错了。”
大家一听驳的有理,都目注乩盘,看李太白如何做答?哪知乩笔停了半天,只判得四个字,用了半句陶渊明的诗:“我醉欲眠。”扶乩的人却真如中了酒一般双颊如火,连耳朵后面都红了。
“照你说来,都是假的。”锦儿不服气得问:“莫非就从来没有应验过?”
“当然有,这跟测字一样,偶尔触机,如有神助,说的话准得很;而且准得离奇,准得意想不到。这也就是扶乩好玩的地方。”
“扶乩怎么好玩?”监厨回来的翠宝在门外接口。
有了三四分酒意的曹雪芹,谈兴来了“我讲件妙事给你们听。”他略想一想说:“有个姓陈的翰林——”这姓陈的是翰林院编修,有一天扶乩问前程,乩仙判下一首诗:“春风一笑手扶筇,桃李花开泼眼浓,好是寻香双蛱蝶,粉墙缠过巧相逢。”陈编修猜想了一夜,始终莫测高深,也就丢开了。过了半个月“翰詹大考”定制詹事府少詹事以下,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数年一“大考”题目出自钦命,有翰林院掌院及特简的大学士、尚书阅卷,高下共分四等,一等超擢;二等内记名,有应升之缺出,提请升补;三等罚俸;四等降调。如果连四等都够不上,足见文字荒疏,就要“勒令致休”回家吃老米饭去了。
陈编修考在四等,降调知县。大家说乩仙那首诗的第二句应验“桃李花开泼眼浓,”是用河阳一县花的故事—汉置河阳县在今河南孟县附近,县中遍种桃花,而晋朝的美男子潘岳曾坐宰河阳,这两件是摆在一起,传为美谈,也成了做县官的一个典故。
新进士朝考,如果不能入翰林,用为部员或知县;陈编修散馆留馆,历时三年,又当了四年编修,不道回头去当风尘俗吏的知县,七年辛苦,付之东流,失意可想。因而同年纷纷慰问。到的陈家,门上拄了一支拐杖来应门,一问起来,第一句诗也应验了。原来主仆的想法不同。陈编修是个穷翰林,听差长随,跟着受罪;如果外方做地方官,此辈的生路就来了。尤其是门上称为“门稿”百姓打官司呈递状子,照例要送“门包”最少也需二两银子;倘或是富家出了命案,或者与人争... -->>
“新将军”名叫新永,是肃亲王豪格之后;他的爵位极低,是第十二等的奉恩将军,但先世屡经优差厚缺,家道极丰,所以新永是八旗有名的纨绔;方观承称之为“阔少”是比较客气的说法。这一次请“吃肉”是为了他嫁妹。像这样的喜事,本无铺张的必要,但纨绔行事,想来只要有个借口,便要摆阔。“吃肉”照规矩是不发请帖的,可是口头上放出风声去,说是“新将军”这回请吃肉,预备了五十口猪,即表示来者不拒,所以好热闹的旗人一传十,十传百,相约:“八月初十,上新将军府上闹一闹去。”
曹震是必须去“闹一闹”的。这天早晨起的甚早,换上公服,腰带上挂了一把刀靶上用宝石镶出北斗七星,装饰的极其华丽的解手刀;又在怀中揣上一叠用上好清酱浸润,九蒸九晒,干透了的高丽纸。但一切都检点好了,却不动身,只安坐喝茶。
“你怎么还不走?”锦儿问说:“平时去‘吃肉’,不都是天刚一亮就出门的吗?”
“今儿能迟不能早;早了就见不着我要见的人了。”
“你这叫什么话,迟了会误事,早去了等着,怎么会见不着?”
“你不懂,别多问。”
“随你去!”锦儿赌气转身要走;却又回头说道:“你别忘了,你晚上约了雪芹吃饭,别在胡同里鬼混的老晚才回来;我们姊妹俩可没有那么多工夫陪他。”
“我知道。晚上约他有要紧事请,怎么会忘?”
说完,看时候差不多了,套车带着魏升直奔新永住宅。他家在皇城以南的东江米巷,那条胡同极宽,但车马填塞,热闹非凡,曹震得官小,自己识趣,在胡同口下了车,步行而往。只见新永家张灯结彩,门口站着大兴县的四名差役,以及本宅的几个下人,一律簇新的蓝布大褂,带着红缨帽,挺胸突肚,神气得很。其中有一个听差,认识曹震,闪身出来,含笑招呼,将他引了进去。转过屏门,只见天井中已搭了高与阶齐的“地平”上铺猩红毡条,一圈一圈的客人,席地而坐,几无隙地。
曹震不慌不忙得抬眼看去,有个三十来岁,脸如银盆,气概轩昂的贵公子,穿一件月白四开契袍,药系黄带,上照一件石青布褂,绣虎的补子,头上是蓝顶子,是宗室而封奉恩将军的服饰,正为主人无疑。
因此,曹震不待通报,便从中间留出来的走道上,急趋而前,蹲身请安,口中说道:“恭喜,恭喜。”
新永不认识曹震,但也不必请教姓氏,只是照样回了礼,答一声“多谢,多谢,请随便坐。”
等曹震一转身,只听西南角上有人站起来招手;口中喊道:“通声,通声!来这儿坐。”
这是纳亲特意好的,那个人名叫志海,是个蓝领侍卫;认识曹震,而与安泰极熟。这天相约来吃肉,而特为占了较宽的地位,等曹震走上前来,他往一旁挪一挪,腾出来一个座位。
“这位见过吧?”志海指着安泰问。
“不是安三爷吗?”曹震答说:“见过,见过。”
“喔,喔,恕我眼拙。”安泰向志海说道:“志二哥,劳驾,你给引见引见。”
“内务府的曹二爷,平郡王的内亲。”
“啊!”安泰的神气显然不同了“失敬,失敬。”
这是主人家的听差给曹震送来一个小铜碗,志海从公用的大铜碗中为他舀了一勺肉汤;曹震从容不迫的掏出高丽纸来,撕了半块扔在小铜碗里,白汤马上变黑了。然后,取出解手刀,连肥代精片下一大薄片,在酱汤碗里浸一下,送入口中大嚼。
“喝酒吧!”
就是上好的“烧刀子”承在白瓷海碗中,递接而饮,犹存传杯的古风。曹震喝了一口,递向下首,顺便请教:“贵姓?”
那人年纪很轻,显得有些腼腆,艰欲作答;志海急忙从旁插嘴“这位是安王爷,安三爷的令弟。”
“喔,幸会,幸会。”曹震自我介绍“敝姓曹,单名震,行二。”
“曹二爷!”
就招呼了这一声,安王再无别话了。曹震原想“套近乎”竟无从启齿。志海是纳亲的亲信,寿命为曹震与安泰拉拢,见此光镜便托故起身,以便曹震得与安泰接席,有交谈的机会。
“听说安三爷府上的乩坛,灵验无比。”
安泰立刻抬起眼来“曹二爷,”他很注意得问:“是听谁说的?”
“是听舍弟所说。”
“令弟?”安泰凝神响了一会问道:“令弟多大年纪?”
“二十四,不,二十五了。”
“那就没有见过。”我有三、四个姓曹的朋友,年纪最轻的也四十岁了。“安泰又问:“曹二爷也好此道?”
“我很相信,不过不大有机会拜坛。舍弟是内行,他们也常请神,每次舍弟都派司职的。”
“原来如此!”安泰又问:“令弟在坛上是什么司值?”
“他是‘下手’。”
扶乩是用木制的乩笔,在铺沙的乩盘中写出字来,为降坛之神代言;木笔两端延伸成了个丁字形,左右二人各以中指顶住横棒的两端,在右者名为“上手”负责操纵;在左者名为“下手”必须配合上手移动,当乩动如飞时,下手配合如果不够严密,就会出错。
安泰那个乩坛,有两名手下,但都欠敏捷,所以听的曹震的话,心中一动,随即说道:“几时带了令弟,到舍间来玩儿吗。”
“是,是。理当来拜会。”
“不敢当,”安泰问说:“知道舍间在那儿吗?”
“要请教。”
“舍间在东城为将军胡同西口路北第二家。”
“那不离大兴县衙门挺近吗?”
“对了!”安泰欣然答说。
“往北各一条胡同就是大兴县。你可一定来。”
“是,是!就这几天带舍弟去请安。”
“好说,好说!”安泰将接到手里的大酒碗转给曹震。
一入座,曹震就问起扶乩。他只听说曹雪芹颇好此道,以为必然确信冥冥之中,自有乩仙,不到曹雪芹脱口答道:“假的!”
这就不但曹震,连锦儿也忍不住要质问了“既然是假的,你怎么一直迷这玩意呢?”她说:“世界上从没有明明知道是假的,还当真的一样,你又不是痴了。”
“好玩儿嘛!”曹雪芹略作回忆,不自觉的破颜而笑“看扶乩的人、或者问世的人受窘,是在时间很好笑的事。”
“好嘛!”锦儿兴味盎然的“你到将来听听。”
“慢,慢!”曹震此时还没有听笑话的心情,向爱妻摇手说道:“我先跟雪芹谈谈正经。”所谓“谈正经”就是要问明何以见得扶乩是假;如何假法,为什么要做假?
“要问为什么作假,原因可多着呢!拿我来说,我扶乩作假是好玩,随便高兴要什么人降坛。”曹雪芹说:“有一会轮到我扶乩,有人告诉我,来客中有个姓秦的,不信扶乩,存心要来找碴,最好把他撵走。我说‘容易。’到焚符招仙以后,我判了一手降坛诗“饮酒读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到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那不是岳飞的诗吗?”曹震插了一句嘴。
“不错。相传是他的诗。有人便问:‘尊神是岳武穆?’我判道:‘然也’。接下来乩笔如狂,却没有字;这表示降坛的乩仙在发威,问事的人面色如土,赶紧磕头。我把乩笔停一停又判:“会之后人,何得在此?”大家恍然大悟,主人家赶紧跟姓秦的说好话,把他请了出去。你们想,好玩不好玩?“曹震听得哈哈大笑,锦儿却不明白,怔怔得问说:“这有什么好笑?”
“有‘会之后人’在座,才会有岳武穆降坛。”曹震为她解释“会之就是秦桧的号。在河南姓岳的跟姓秦的是不打交道的,那年我跟老太爷起早进京,经过汤阴,亲眼看见一个赶车的,听说车上进京会试的举子姓秦,无锡人,当时就停车,非让姓秦的下车不可。后来那姓秦的还中了状元。”
“原来是你故意捣鬼!”锦儿看着曹雪芹,笑骂了一句:“真缺德。”
“像我这样还算是好的,有的恶作剧揭人隐私,真能叫人下不了台。”曹雪芹又说:“乩坛人花样很多。专有一般江湖游士,装神弄鬼,弄得好为主人家奉为上宾;弄得不好,混一顿吃喝,早早走路。”
曹震将他这段话,一字不遗的都听了进去;心中寻思,安泰家必定也养着这样的几个游士,而且可想得到的,必是高手,不然不至于会让理亲王如此迷信。
“怎么叫弄得不好?”锦儿问说:“是弄假让人拆穿了?”
“对,那些人有个秘本,上面都是些吞吞吐吐的话,看起来暗藏玄机,其实是故弄玄虚。”曹雪芹又说:“那些人的手段,高下就在出不出毛病,出了毛病能不能补救。”
“你倒举个例子,看看是怎么出了毛病?”
曹雪芹想了一下说:“好!我说个故事你听。”他说:有一回文友雅集请来一个生客扶乩;乩仙的降坛诗是两首七绝,第一首是:沉香亭子好春天,斗酒题诗可百篇,妃子妙年亲捧砚,至今衣染御炉烟。第二首是:满林枫叶蓟门秋,五百年前忆旧游,偶与瑶池仙子遇,相携且上酒家楼。
“原来是李谪仙!”
乩笔判道:“然也。”
“大仙,”突然有人抗声说道:“降坛诗与大仙生平行谊,不甚相符,是何缘故?”
乩笔又判:“何言不符?”
“第一,”那人屈着手指数“照杜工部‘醉中八仙歌’形容,大仙斗酒诗百篇,不在沉香亭;第二,‘妃子’自然是杨贵妃,马嵬坡香消玉碎时,已经三十八岁,在沉香亭为大仙捧砚那时,已经不是妙年了;第三,大仙生平足迹未到蓟门,怎么说‘忽忆旧游’;第四,唐玄宗天宝到现在,也不知五百年。大仙是不是记错了。”
大家一听驳的有理,都目注乩盘,看李太白如何做答?哪知乩笔停了半天,只判得四个字,用了半句陶渊明的诗:“我醉欲眠。”扶乩的人却真如中了酒一般双颊如火,连耳朵后面都红了。
“照你说来,都是假的。”锦儿不服气得问:“莫非就从来没有应验过?”
“当然有,这跟测字一样,偶尔触机,如有神助,说的话准得很;而且准得离奇,准得意想不到。这也就是扶乩好玩的地方。”
“扶乩怎么好玩?”监厨回来的翠宝在门外接口。
有了三四分酒意的曹雪芹,谈兴来了“我讲件妙事给你们听。”他略想一想说:“有个姓陈的翰林——”这姓陈的是翰林院编修,有一天扶乩问前程,乩仙判下一首诗:“春风一笑手扶筇,桃李花开泼眼浓,好是寻香双蛱蝶,粉墙缠过巧相逢。”陈编修猜想了一夜,始终莫测高深,也就丢开了。过了半个月“翰詹大考”定制詹事府少詹事以下,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数年一“大考”题目出自钦命,有翰林院掌院及特简的大学士、尚书阅卷,高下共分四等,一等超擢;二等内记名,有应升之缺出,提请升补;三等罚俸;四等降调。如果连四等都够不上,足见文字荒疏,就要“勒令致休”回家吃老米饭去了。
陈编修考在四等,降调知县。大家说乩仙那首诗的第二句应验“桃李花开泼眼浓,”是用河阳一县花的故事—汉置河阳县在今河南孟县附近,县中遍种桃花,而晋朝的美男子潘岳曾坐宰河阳,这两件是摆在一起,传为美谈,也成了做县官的一个典故。
新进士朝考,如果不能入翰林,用为部员或知县;陈编修散馆留馆,历时三年,又当了四年编修,不道回头去当风尘俗吏的知县,七年辛苦,付之东流,失意可想。因而同年纷纷慰问。到的陈家,门上拄了一支拐杖来应门,一问起来,第一句诗也应验了。原来主仆的想法不同。陈编修是个穷翰林,听差长随,跟着受罪;如果外方做地方官,此辈的生路就来了。尤其是门上称为“门稿”百姓打官司呈递状子,照例要送“门包”最少也需二两银子;倘或是富家出了命案,或者与人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