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语 (2/2)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bobo102003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意思是,孔子说:“花言巧语,和悦﹑谄媚、伪善的脸色,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人与人的交往经常是以谈话形式达成的,人们总是通过一两件小事来否定一个人,所以谈话就要学会把握分寸,缓慢谨慎不易出错,但过火就成了“巧言令色”
3)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将心比心,不要强迫别人做不愿做的事。要有容人之量,不要到处树敌。如:论语颜渊记载,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仲弓(冉子名雍字仲弓)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走出家门表现的神态就象在接待贵宾,役使他人时就象在承担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想承受的,也不要让别人来承受。在朝廷里不要有怨言,赋闲在家也不要有怨心。”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你说的去做吧。”
4)尊敬他人,做事勤恳慎重,对人忠心够朋友。如:论语子路记载,樊迟问仁,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段话意思是,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到仁。孔子说:“在家能像个家长的样子肃穆恭顺,处理公事时谨慎且有敬畏心,对待他人要忠诚恳切。这样做的话,既使到了夷狄,别人也不会舍弃你的。”
既使做不到“恭、敬、忠”也要表现得正直迟钝象个老好人,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
5)克制自己的欲望,学会忍让,不要急功近利。要先予后取,先人后己,要有与人共富贵的器量。也就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成功基础上。如1论语雍也记载,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段话意思是,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到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先经过艰难的努力然后获得,可以说是做到仁了。”如2论语雍也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段话意思是,子贡问孔子:“如果有人对百姓能广施恩惠,帮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怎么样?是否可说做到仁?”孔子说:“岂止是仁,简直就是圣了!即使尧舜也没有完全做到。至于说仁的境界,自己想有所做为也让别人有所做为,自己想发达也让别人发达。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就是行仁道的方法。”其他如3:孟子见梁惠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再如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克己复礼并不是放弃原则不辨善恶,也并不是泛滥地博爱,而是对朋友仁义对敌人冷酷。孔子说过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是“以德报怨”则是放弃原则不明是非。对人要爱憎分明,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7)克己复礼需要勤学苦练,也就是要身体力行的同时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加强文化修养,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就是说,文化水平上去了也能自发地学会爱人。但是仁是一种理论体系,仅自发地爱人是不够的。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行仁为先,学文次之。这也就是以德为首,德是人生于世的根本。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也就是只知道做仁者不知道采用灵活的方法并不能得到好的结果。仁者首先从爱人做起,养就好名望,然后再学文,让自己“敏”起来,不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仁德,还要让人知道自己的贤能,从而被当政者录用。既使不能入“仕”也要有一个好的名望,在国家混乱时因为有广泛的影响力而无忧生存。
五、仁德的表现方面,仁要表现出“恭、宽、信、敏、惠”要表现出“杀身以成仁”的精神。
仁德就要表现出“恭、宽、信、敏、惠”即对人恭敬有礼,待人宽厚,说话有信用,办事头脑灵活有技巧,能给他人带来实惠。
论语阳货中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到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种思想,就是仁了。”“请问是哪些。”孔子说:“这五种行为就是恭、宽、信、敏、惠。恭敬庄重就不会受到侮慢,宽厚待人就能得到人心,有信用就能得到别人重用,敏捷就会取得成功,恩惠就足以能役使别人。”
仁的高级要求是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把仁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修养,一种信念。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有志气的仁义之人,不会为了求生而损害仁德,有的人为了仁德正义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要构建一种人人讲仁义的秩序世界。孔子说“里仁为美”要相信群众,因为“仁”也只是一种为人的心态,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与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提法一样。
做一名仁者并不是说我们要做一个任凭人欺负的老好人,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以直报怨”拿出自身的血性来做事。在当今时代,仁者要做到会来事,会处理人际关系,做到与人和谐。但是会来事并不一定就是仁,奸猾之徒也很会事,这就要看一个人做事是否发自内心的了。
孔的“仁”是以关爱他人为出发点的,有着博爱的思想,但并不是无目的的一种行为,它讲回报,只是这种回报是在付出的基础之上的。孔子仁的理念里,有共赢理念,有人本思想,有近期目标,有远景规划。
仁者是无敌的,对普通人来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对当权者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种无敌在庄子中有一句话可以形象表达,即“内圣外王”
系统论语是本人黄释儒博客有关论语的定稿,共分20章。今后不再特别说明。
。”意思是,孔子说:“花言巧语,和悦﹑谄媚、伪善的脸色,这种人很少有仁德。”
人与人的交往经常是以谈话形式达成的,人们总是通过一两件小事来否定一个人,所以谈话就要学会把握分寸,缓慢谨慎不易出错,但过火就成了“巧言令色”
3)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将心比心,不要强迫别人做不愿做的事。要有容人之量,不要到处树敌。如:论语颜渊记载,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仲弓(冉子名雍字仲弓)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走出家门表现的神态就象在接待贵宾,役使他人时就象在承担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想承受的,也不要让别人来承受。在朝廷里不要有怨言,赋闲在家也不要有怨心。”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你说的去做吧。”
4)尊敬他人,做事勤恳慎重,对人忠心够朋友。如:论语子路记载,樊迟问仁,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这段话意思是,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到仁。孔子说:“在家能像个家长的样子肃穆恭顺,处理公事时谨慎且有敬畏心,对待他人要忠诚恳切。这样做的话,既使到了夷狄,别人也不会舍弃你的。”
既使做不到“恭、敬、忠”也要表现得正直迟钝象个老好人,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
5)克制自己的欲望,学会忍让,不要急功近利。要先予后取,先人后己,要有与人共富贵的器量。也就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成功基础上。如1论语雍也记载,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段话意思是,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到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先经过艰难的努力然后获得,可以说是做到仁了。”如2论语雍也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段话意思是,子贡问孔子:“如果有人对百姓能广施恩惠,帮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怎么样?是否可说做到仁?”孔子说:“岂止是仁,简直就是圣了!即使尧舜也没有完全做到。至于说仁的境界,自己想有所做为也让别人有所做为,自己想发达也让别人发达。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就是行仁道的方法。”其他如3:孟子见梁惠王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再如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克己复礼并不是放弃原则不辨善恶,也并不是泛滥地博爱,而是对朋友仁义对敌人冷酷。孔子说过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是“以德报怨”则是放弃原则不明是非。对人要爱憎分明,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7)克己复礼需要勤学苦练,也就是要身体力行的同时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加强文化修养,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就是说,文化水平上去了也能自发地学会爱人。但是仁是一种理论体系,仅自发地爱人是不够的。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行仁为先,学文次之。这也就是以德为首,德是人生于世的根本。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也就是只知道做仁者不知道采用灵活的方法并不能得到好的结果。仁者首先从爱人做起,养就好名望,然后再学文,让自己“敏”起来,不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仁德,还要让人知道自己的贤能,从而被当政者录用。既使不能入“仕”也要有一个好的名望,在国家混乱时因为有广泛的影响力而无忧生存。
五、仁德的表现方面,仁要表现出“恭、宽、信、敏、惠”要表现出“杀身以成仁”的精神。
仁德就要表现出“恭、宽、信、敏、惠”即对人恭敬有礼,待人宽厚,说话有信用,办事头脑灵活有技巧,能给他人带来实惠。
论语阳货中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到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推行五种思想,就是仁了。”“请问是哪些。”孔子说:“这五种行为就是恭、宽、信、敏、惠。恭敬庄重就不会受到侮慢,宽厚待人就能得到人心,有信用就能得到别人重用,敏捷就会取得成功,恩惠就足以能役使别人。”
仁的高级要求是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把仁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修养,一种信念。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有志气的仁义之人,不会为了求生而损害仁德,有的人为了仁德正义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要构建一种人人讲仁义的秩序世界。孔子说“里仁为美”要相信群众,因为“仁”也只是一种为人的心态,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与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提法一样。
做一名仁者并不是说我们要做一个任凭人欺负的老好人,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以直报怨”拿出自身的血性来做事。在当今时代,仁者要做到会来事,会处理人际关系,做到与人和谐。但是会来事并不一定就是仁,奸猾之徒也很会事,这就要看一个人做事是否发自内心的了。
孔的“仁”是以关爱他人为出发点的,有着博爱的思想,但并不是无目的的一种行为,它讲回报,只是这种回报是在付出的基础之上的。孔子仁的理念里,有共赢理念,有人本思想,有近期目标,有远景规划。
仁者是无敌的,对普通人来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对当权者来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种无敌在庄子中有一句话可以形象表达,即“内圣外王”
系统论语是本人黄释儒博客有关论语的定稿,共分20章。今后不再特别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