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中文网 qqxsw.mx,舂晓粉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小时候,奶奶在西庄包了一片地,种了满园的秋黄瓜。
黄瓜刚开花的时候,满架子都是黄黄嫩嫩皱皱巴巴的小花儿,在绿叶映衬的秋凉里抖着,怪可怜的,也怪好看的。我就记得在东邻有我的宁宁姐姐,她是邻家美丽的女孩子,一副娇娇弱弱的样子。我后来一想到宁宁姐姐就容易联想起奶奶给我讲的婴宁的故事,我跟小叔叔总是跟在她身后一起喊她“婴宁,婴宁,笑个不停!”仿佛她名字里有个宁,便就是婴宁了似的。宁宁比我大两岁,很喜欢跟我们一道听奶奶讲故事,也很喜欢戴花儿。我小叔叔就总选着黄瓜花的谎花儿给她戴一头,我就觉得宁宁姐姐真好看,就吵着要小叔叔给我也戴一头。小叔叔总是捧一捧花儿朝着我一撒就算完事,于是黄花落满了头。
秋天到了的时候我喜欢跟我小叔叔到菜地里玩,我们躲在菜地里看聊斋的小画书儿,身边野生着一片又一片的“灯笼儿”正值秋凉就都熟紫滚圆,指肚大小,摘一个,放进嘴里尝尝,甜甜的,市场上也有的卖,一堆一堆的,还起了个洋名儿,叫什么“花姑娘儿”小叔叔比我大五岁,所以特别没有长辈的样儿,很喜欢跟我一样趴到地上看蛐蛐打架,要不就看蚯蚓翻土,有一种土,拧七拧八的样子,跟缩到最小的假山似的,我们管它叫做“蚯蚓屎”我喜欢玩这个土,小叔叔也喜欢,并跟我一起做恶作剧,一起把奇形怪状的“蚯蚓屎”捏成了细土,撒在小伙伴的脖子里,痒痒的,凉凉的,有一次就把宁宁姐姐逗哭了,找着她妈妈给我奶奶那里告状,我们就藏起来,一上午躲到黄瓜地里不敢出来,奶奶喊我们也不应,那一年我八岁。
后来宁宁姐姐还是跟我们一道玩儿,虽然老是嘟着嘴,有时候还拣小坷拉扔我小叔叔,可是每当我小叔叔不跟她一样还特别从小河沟里围了沙子捉小鱼给她的时候她就往往很喜欢,用一个塑料瓶儿盛着,看着几尾细线头儿大的小小鱼儿游还高兴地大声嚷嚷“娘,娘,这是秋儿给逮的小鱼!”她娘就笑了,说“你看几尾鱼就让你高兴成这样”我奶奶那里听见了,就笑着说“你看闺女这么高兴,那赶长成了就给俺秋儿做媳妇儿吧。”小叔叔居然听了这话很害臊,宁宁姐姐还小,但也约略知道媳妇儿这话要不得,于是就吵着说“俺不给秋子做媳妇儿,俺不给秋子做媳妇儿”我小叔叔听了这话就气愤愤起来,于是隔着堰垄大喊“谁还愿意要你来,谁还愿意要你来!”
后来宁宁是委屈地哭,小叔叔放了学但只拉着我出去玩,她只在她家门前看着,一脸羡慕。于是宁宁背地就悄悄跟我说“萧萧,你跟你小叔叔说,其实俺是愿意给他做媳妇儿的”小叔叔听到我说了这消息,这才从此原谅了她。
宁宁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在外面工作的父亲把他们全家都转了出去,搬家去济南,宁宁就去济南读书了。我小叔叔那时候因为耳朵总是疼在住院观察,所以没有去送,是宁宁把自己一套新的聊斋志异小画册拿给我叫我代送给我小叔叔,还奖给我一支红篮铅笔。那时候没有电话,宁宁走了就再没有消息。那时候我小叔叔是读高一吧,他拿着宁宁的小画册很郑重地跟我保证,萧萧,你看叔叔好了耳朵就一定考出去也到济南去读书。
可是后来,小叔叔的耳朵失聪了。
小叔叔没法听课,高中也没有念成,因为贫穷,根本用不起价格昂贵的助听器。我经常看着奶奶背着人掉眼泪,经常说,我就这一个儿呀,他以后可怎么过?后来才知道,我奶奶,本是我爷爷后来娶来的奶奶,那时候我爸爸还在少年,也知道不高兴爷爷的婚事。因此我们一家除了我是不大肯跟爷爷一家走动的,可是我那时侯还小,根本不懂这些事。
我渐渐长大,而小叔叔也逐渐到了该议婚的年龄,你可以想见,一个聋子,父母年纪又大,还是种菜园子的,家境不好,该是多么难找媳妇。而我骄傲的小叔叔,他是断断不肯随便讲究的,他模样清俊,眼光忧郁,他把自己埋在书的海洋里,独自读很多书,他从少年起就保存着一整套的聊斋志异的小画书,只有我知道,他是为什么。在没有听觉的世界里,我是小叔叔唯一的知音,他只肯跟我笔谈,而我不在家的时候,他就自个沉默无闻。我知道,小叔叔唯一的幻想,他是多么希望能找回童年的伙伴,宁宁在他的心目中,是一个曾经多么完美的女性形象。
春天,在杏花开起来的时候,小叔叔就接替了奶奶种黄瓜。
小叔叔因为有文化,看很多关于黄瓜种植的书籍,所以就特别有科学经验,他种的黄瓜个大,匀亭,肉嫩,味质鲜甜,咬一口,崩脆崩脆。所以,这些年小叔就渐渐有了些名气,都知道东村里西庄上李聋子的黄瓜栽得好。“李聋子”于是成了我小叔的代号,可是,每见我小叔买了新书的时候,他总是在扉页上工整认真的写下自己的大名“李子秋”
有一天,有一封署着李子秋大名的信件落在小叔的手里了,很娟秀的笔迹,信的邮戳是北京。小叔看了信很激动,把信宝贝似的夹在书里,然后写回信,我看看信封,是宁宁的信,小叔很激动地告诉我宁宁在北京上农业大学了呢,问我现在怎么样还把电话号码给我了,让我给她电话呢,哎约,这么多年了,宁宁还记得我。我说你怎么回信呢?告诉她说你耳朵坏了?小叔叔说自然要告诉她,人家已经是有男朋友的人了,在信里都说来着。小叔说这话的神态居然很平静,仿佛往事随着岁月的流失就不复存在。但自那以后,小叔跟宁宁的通信便频繁了起来,我问你都写什么呢,他就回答说谈谈黄瓜的种植呗。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可是小叔的精神状态就渐渐高昂,那种潇洒不羁的神态又回来了。
有这么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奶奶正忙着熬姜汤,脸上紧张的什么似的,一问才知道小叔叔从黄瓜地的机井里救上个媳妇来了。我到里屋一看,她还昏迷不醒着,人很秀气,十八九岁的样子,看模样比我也大不到哪里去。后来她醒了就总是哭,说一口云南话,听不大懂,连比画带写字的才弄明白,她是云南姑娘,因为家里穷,让人家买来做老婆的。因为男人有四十多岁了,所以姑娘不愿意就跑出来寻死,从哪个村跑出来的自己也不知道。让我奶奶救救她。我们都掉泪了,为姑娘的命运不平。小叔就报了案,办案人员就出来审理,可是那家人家也是有姑娘的父亲签字的,姑娘家本是因为家里穷才卖了姑娘。所以那家人家即使答... -->>
小时候,奶奶在西庄包了一片地,种了满园的秋黄瓜。
黄瓜刚开花的时候,满架子都是黄黄嫩嫩皱皱巴巴的小花儿,在绿叶映衬的秋凉里抖着,怪可怜的,也怪好看的。我就记得在东邻有我的宁宁姐姐,她是邻家美丽的女孩子,一副娇娇弱弱的样子。我后来一想到宁宁姐姐就容易联想起奶奶给我讲的婴宁的故事,我跟小叔叔总是跟在她身后一起喊她“婴宁,婴宁,笑个不停!”仿佛她名字里有个宁,便就是婴宁了似的。宁宁比我大两岁,很喜欢跟我们一道听奶奶讲故事,也很喜欢戴花儿。我小叔叔就总选着黄瓜花的谎花儿给她戴一头,我就觉得宁宁姐姐真好看,就吵着要小叔叔给我也戴一头。小叔叔总是捧一捧花儿朝着我一撒就算完事,于是黄花落满了头。
秋天到了的时候我喜欢跟我小叔叔到菜地里玩,我们躲在菜地里看聊斋的小画书儿,身边野生着一片又一片的“灯笼儿”正值秋凉就都熟紫滚圆,指肚大小,摘一个,放进嘴里尝尝,甜甜的,市场上也有的卖,一堆一堆的,还起了个洋名儿,叫什么“花姑娘儿”小叔叔比我大五岁,所以特别没有长辈的样儿,很喜欢跟我一样趴到地上看蛐蛐打架,要不就看蚯蚓翻土,有一种土,拧七拧八的样子,跟缩到最小的假山似的,我们管它叫做“蚯蚓屎”我喜欢玩这个土,小叔叔也喜欢,并跟我一起做恶作剧,一起把奇形怪状的“蚯蚓屎”捏成了细土,撒在小伙伴的脖子里,痒痒的,凉凉的,有一次就把宁宁姐姐逗哭了,找着她妈妈给我奶奶那里告状,我们就藏起来,一上午躲到黄瓜地里不敢出来,奶奶喊我们也不应,那一年我八岁。
后来宁宁姐姐还是跟我们一道玩儿,虽然老是嘟着嘴,有时候还拣小坷拉扔我小叔叔,可是每当我小叔叔不跟她一样还特别从小河沟里围了沙子捉小鱼给她的时候她就往往很喜欢,用一个塑料瓶儿盛着,看着几尾细线头儿大的小小鱼儿游还高兴地大声嚷嚷“娘,娘,这是秋儿给逮的小鱼!”她娘就笑了,说“你看几尾鱼就让你高兴成这样”我奶奶那里听见了,就笑着说“你看闺女这么高兴,那赶长成了就给俺秋儿做媳妇儿吧。”小叔叔居然听了这话很害臊,宁宁姐姐还小,但也约略知道媳妇儿这话要不得,于是就吵着说“俺不给秋子做媳妇儿,俺不给秋子做媳妇儿”我小叔叔听了这话就气愤愤起来,于是隔着堰垄大喊“谁还愿意要你来,谁还愿意要你来!”
后来宁宁是委屈地哭,小叔叔放了学但只拉着我出去玩,她只在她家门前看着,一脸羡慕。于是宁宁背地就悄悄跟我说“萧萧,你跟你小叔叔说,其实俺是愿意给他做媳妇儿的”小叔叔听到我说了这消息,这才从此原谅了她。
宁宁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在外面工作的父亲把他们全家都转了出去,搬家去济南,宁宁就去济南读书了。我小叔叔那时候因为耳朵总是疼在住院观察,所以没有去送,是宁宁把自己一套新的聊斋志异小画册拿给我叫我代送给我小叔叔,还奖给我一支红篮铅笔。那时候没有电话,宁宁走了就再没有消息。那时候我小叔叔是读高一吧,他拿着宁宁的小画册很郑重地跟我保证,萧萧,你看叔叔好了耳朵就一定考出去也到济南去读书。
可是后来,小叔叔的耳朵失聪了。
小叔叔没法听课,高中也没有念成,因为贫穷,根本用不起价格昂贵的助听器。我经常看着奶奶背着人掉眼泪,经常说,我就这一个儿呀,他以后可怎么过?后来才知道,我奶奶,本是我爷爷后来娶来的奶奶,那时候我爸爸还在少年,也知道不高兴爷爷的婚事。因此我们一家除了我是不大肯跟爷爷一家走动的,可是我那时侯还小,根本不懂这些事。
我渐渐长大,而小叔叔也逐渐到了该议婚的年龄,你可以想见,一个聋子,父母年纪又大,还是种菜园子的,家境不好,该是多么难找媳妇。而我骄傲的小叔叔,他是断断不肯随便讲究的,他模样清俊,眼光忧郁,他把自己埋在书的海洋里,独自读很多书,他从少年起就保存着一整套的聊斋志异的小画书,只有我知道,他是为什么。在没有听觉的世界里,我是小叔叔唯一的知音,他只肯跟我笔谈,而我不在家的时候,他就自个沉默无闻。我知道,小叔叔唯一的幻想,他是多么希望能找回童年的伙伴,宁宁在他的心目中,是一个曾经多么完美的女性形象。
春天,在杏花开起来的时候,小叔叔就接替了奶奶种黄瓜。
小叔叔因为有文化,看很多关于黄瓜种植的书籍,所以就特别有科学经验,他种的黄瓜个大,匀亭,肉嫩,味质鲜甜,咬一口,崩脆崩脆。所以,这些年小叔就渐渐有了些名气,都知道东村里西庄上李聋子的黄瓜栽得好。“李聋子”于是成了我小叔的代号,可是,每见我小叔买了新书的时候,他总是在扉页上工整认真的写下自己的大名“李子秋”
有一天,有一封署着李子秋大名的信件落在小叔的手里了,很娟秀的笔迹,信的邮戳是北京。小叔看了信很激动,把信宝贝似的夹在书里,然后写回信,我看看信封,是宁宁的信,小叔很激动地告诉我宁宁在北京上农业大学了呢,问我现在怎么样还把电话号码给我了,让我给她电话呢,哎约,这么多年了,宁宁还记得我。我说你怎么回信呢?告诉她说你耳朵坏了?小叔叔说自然要告诉她,人家已经是有男朋友的人了,在信里都说来着。小叔说这话的神态居然很平静,仿佛往事随着岁月的流失就不复存在。但自那以后,小叔跟宁宁的通信便频繁了起来,我问你都写什么呢,他就回答说谈谈黄瓜的种植呗。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可是小叔的精神状态就渐渐高昂,那种潇洒不羁的神态又回来了。
有这么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奶奶正忙着熬姜汤,脸上紧张的什么似的,一问才知道小叔叔从黄瓜地的机井里救上个媳妇来了。我到里屋一看,她还昏迷不醒着,人很秀气,十八九岁的样子,看模样比我也大不到哪里去。后来她醒了就总是哭,说一口云南话,听不大懂,连比画带写字的才弄明白,她是云南姑娘,因为家里穷,让人家买来做老婆的。因为男人有四十多岁了,所以姑娘不愿意就跑出来寻死,从哪个村跑出来的自己也不知道。让我奶奶救救她。我们都掉泪了,为姑娘的命运不平。小叔就报了案,办案人员就出来审理,可是那家人家也是有姑娘的父亲签字的,姑娘家本是因为家里穷才卖了姑娘。所以那家人家即使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