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红楼之孤家寡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承庆帝如今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全放到了良种上,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在有利于一部分人的同时,自然也会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从来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够讨好所有人的。比如说良种问题,如果真的出现了一种抗灾害,还高产量的良种,那么,势必会增大普通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他们可以在丰年就积攒上大量的粮食,即便是灾年,也不会因此颗粒无收,不得不卖房卖地,甚至卖儿鬻女。可是同样的,这对于那些豪族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这明显会增加土地兼并的成本,自然也就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即便如此,承庆帝想了半天,还是决定继续做下去,说句老实话,真正的有识之士也明白,土地兼并虽说很难逆转,但是一旦超出了一定的程度,势必会引起那些吃不起饭的老百姓的反弹,到了那个时候,首当其冲的就是当地的大户,其次才是官府衙门。毕竟,比起官府衙门来,那些大户的保卫力量可弱得太多了。承庆帝再一想,这事是延续大晋国祚的事情,关系到徒家千秋万代的事情,就算真的影响到自己下头那些臣子怎么了?三令五申不许兼并土地,藏匿隐户,既然做了,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因此,很快下了决定,好在朝堂里面虽然产生了一些争议,最后大家还是达成了共识,就算有人心里头不乐意,不过,还是抗不过大势的,你要是死犟着,皇帝回头就能命人跑你们家去丈量田亩,清查隐户去!
虽说达成了一致,不过找寻良种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承庆帝将提议拿出来跟内阁商议讨论了一番之后,总算是拿出了切实的悬赏方案。海商出海一趟,只要不遭遇风浪导致船只倾覆,否则的话,利润都是十倍百倍的,也因为如此,海关订制的税率也非常高,而且,会根据不同的商品制定不同的税率,你也可以想办法逃税,但是若是被发现了,那么,你这艘船上的货物就别想要了。因此,内阁直接提出,根据种子的种类、数量和种植方法,对这些商船实施减税,最高可减免一半。对于这些商船来说,哪怕只减半成,就有可能增加数万两的利润,何况,很有可能减免一半!而且,需要又不是什么奇珍异宝,就是一些作物种子而已,不占什么地方,重量也不大,随便找个干燥一点的舱房一放就行了,费不了什么事,这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勾当了,由不得那些海商不心动。
很快,朝廷关于这件事情的公文直接发到了各个海关,然后就被抄录了不知道多少份,发到了各个商船上,一下子引起了轰动。
作者有话要说:
☆、第40章
这件事同样给徒景年带来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因为承庆帝并没有隐瞒他的功劳,而是带着点炫耀,说这事是徒景年第一个想起来的,朝臣自然众口一词,言道太子小小年纪,就知道心系百姓,实在是国家之福,社稷之福云云。
徒景年对此也是乐见其成,他需要一些东西来保证自己的地位,比如说名望。当然,这个名望不能压过皇帝,否则的话,这不是福气,而是祸害。承庆帝这个人也算得上是明君,但是,是明君不代表会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一直明智正确,明君闹出来的事情会更加严重,比如说汉武帝,唐太宗,做这些皇帝的太子,那真是太艰辛了。当然,如果上头是个二货昏君,日子也不会好过,因为,明君起码要顾忌自己的名声,先想办法把太子搞臭了,或者引诱太子做点什么不该做的,比如说逼宫造反什么的,但是昏君纯粹是脑子一上头,就能直接下决定了。就像是晋惠帝他们家那位儿子,说句老实话,没他那儿子,他还能不能做皇帝还是个问题呢,他老爹要不是瞅着孙子聪明伶俐,怎么可能犯傻弄个傻子做皇帝,结果,老爹死了没多久,晋惠帝就被人撺掇着把儿子给干掉了。
徒景年需要的就是一个光辉灿烂的名声,当然,不能真的完美无瑕,完美无瑕的那是圣人。要是弄个王莽那样走路都能用尺子量,一点过失都没有的,担心的就是皇帝了,王莽谦恭未篡时啊!你这么辛苦经营名声,可见有悖逆之心,那就该死!
何况,徒景年也不可能真的一直保持那种规行矩步的状态,来自后世的灵魂天生对一些规矩有着蔑视之意,徒景年自个也不乐意装一辈子,好不容易重活一次,可不是来受罪的。
当然,这些想得有点早,在大多数人看来,目前徒景年还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太子,聪明但是不自负,性情平和并不骄纵,能够听得进别人的话,却不会人云亦云,如今更是发现,太子不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人,对民生还是很关注的,那么,这样就已经很好了,只要接下来不长歪,大臣们也不乐意掺和到夺嫡这种高风险的事情里面,有个确定的效忠对象,对谁都好!不说前朝,光是本朝,因为残酷的夺嫡之争,多少原本官声不错,前途无量的官员栽进去了啊,别说自己,连家族都要被牵连。
很多时候不是他们想掺和,而是不得不掺和。遇上个不靠谱的太子,或者说,皇帝不喜欢太子,明显喜欢别的儿子,起了易储的心思,原先认定了太子的人难道就要立刻反水?虽说气节这玩意未必如何值钱,但是,你背叛了一个,人家就会担心你也会背叛第二个好不好?就算是你肯抛弃这么多年自己喝家族的投资反水了,人家信吗?他们自个身后还跟着一大帮等着主子黄袍加身好分到好处的呢,一下子多出一群人来想要分润好处,人家也不干啊!因此,除了一些投机分子之外,大多数臣子比谁都希望皇权能够平平稳稳的过渡,这样的话,下一任继承人因为名分比较正,也不会对朝堂进行多大的清洗,就算想要提拔自己人,也会缓缓图之,不会不给老臣面子。
如此一来,作为嫡长子名分很正,又是一直接受的帝王式教育,下面最大的皇子也比他小五六岁呢,而且出身也不高,再往后,只有差距更大的道理,因此,只要徒景年持身正,不胡作非为,大多数人都是得保着这个太子的。当然,大家也没几个人想到承庆帝寿命比较长的情况,说实在的,徒家开国以来,除了太祖他老人家活到了花甲之年,一般的也就是四五十岁,做个二十几年的皇帝便差不多了,大家也没觉得承庆帝是不是会活成人瑞,因此,起码在这个时候,就算是后来蹦跶得非常起劲的甄家,现在的想法也无非是让甄昭容早点生个儿子,将来做个亲王而已。
虽说徒景年没到着急的时候,但是,苏家那边却开始着急了。因为来年就要选秀,苏家已经将女儿的名字报上了户部,这也让许多人惊讶了一番。如果说是苏皇后的亲妹妹,那么,说是苏家找个女儿进宫照看太子还算说得过去,偏偏是个跟苏皇后几乎没怎么相处过的小堂妹,还是苏家那位提不起来的二爷的女儿,自然叫一些明眼人看出来,苏家打了别的什么的主意。因此,很多人对苏家不免有了一些微词。
当然,苏家内部对此也是有些争端的,只不过苏牧既然答应了下来,自然镇压了下面的意见,这事又已经定了下来,哪怕是徒景年的两个亲舅舅也认了。
承庆帝对此早就下了决心,因为徒景年和苏皇后的关系,他也不想对苏家下手,但是苏家居然存了两头下注的心思,哪怕承庆帝明白世家这一套,心里还是有些腻味,苏家觉得皇家对他们还不够客气吗?一个承恩公不够,还想来第二个,这是拿皇家当冤大头了啊!不过,承庆帝这边也不是吃干饭的,他早就打定了主意,也让苏家知道一点厉害。
这是苏皇后过世之后的第一次选秀,已经有确切消息传出来,这次的秀女中将会有一个是皇后,因此,倒是叫不少人家跃跃欲试,家中没有合适女儿的人家却是连连惋惜不已。
本朝选秀制度其实很人性化,大选选的是四品官员家的女儿,而且也不是强迫性的,家中独女不需要参选,就算家中女儿比较多的,如果你不想让她进宫,那么,一方面可以赶在选秀之前给女儿订亲,这也是最普遍的办法,如果你舍不得女儿早早出嫁呢,请安折子上陈个情,报个免选也是很容易通过的!像苏家这次打的就是个擦边球,苏均身上也没职位,也没爵位,就一个举人的功名,如今就是仗着苏家没有分家,因此,报上去的时候,说的是承恩公府的五姑娘,只要苏牧认,那就没问题。
至于别的人家,也是各显神通,上赶着将庶女记在嫡母名下的,过继侄女的,应有尽有。虽说本朝对外戚管得有点严,比如说不许当官,不过其实主要就是皇后皇太后的娘家,他们就是封个承恩公的爵位,担任一些闲职什么的。另外公主的驸马,郡主县主的仪宾,算是宗室,就算任职,也就是在宗人府了,问题是宗人府里正宗的徒家人还没地方安放呢,何况外姓人。因此,驸马、仪宾多半就是勋贵人家或者是王府的亲戚家的子弟,文不成武不就,没什么大出息,也就是靠着宗人府的俸禄之类的混日子而已,闹不出什么大事来。
但是,自古至今,想要攀龙附凤的人家都不会少,谁家都希望出个卫子夫,再不济,也好出个母以子贵的王皇后,这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因此,哪怕希望渺茫,很多有资格送女儿参加大选的人家都会争先恐后地将女儿送去选秀,要不然,皇宫里... -->>
承庆帝如今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全放到了良种上,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在有利于一部分人的同时,自然也会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从来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够讨好所有人的。比如说良种问题,如果真的出现了一种抗灾害,还高产量的良种,那么,势必会增大普通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他们可以在丰年就积攒上大量的粮食,即便是灾年,也不会因此颗粒无收,不得不卖房卖地,甚至卖儿鬻女。可是同样的,这对于那些豪族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这明显会增加土地兼并的成本,自然也就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即便如此,承庆帝想了半天,还是决定继续做下去,说句老实话,真正的有识之士也明白,土地兼并虽说很难逆转,但是一旦超出了一定的程度,势必会引起那些吃不起饭的老百姓的反弹,到了那个时候,首当其冲的就是当地的大户,其次才是官府衙门。毕竟,比起官府衙门来,那些大户的保卫力量可弱得太多了。承庆帝再一想,这事是延续大晋国祚的事情,关系到徒家千秋万代的事情,就算真的影响到自己下头那些臣子怎么了?三令五申不许兼并土地,藏匿隐户,既然做了,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因此,很快下了决定,好在朝堂里面虽然产生了一些争议,最后大家还是达成了共识,就算有人心里头不乐意,不过,还是抗不过大势的,你要是死犟着,皇帝回头就能命人跑你们家去丈量田亩,清查隐户去!
虽说达成了一致,不过找寻良种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承庆帝将提议拿出来跟内阁商议讨论了一番之后,总算是拿出了切实的悬赏方案。海商出海一趟,只要不遭遇风浪导致船只倾覆,否则的话,利润都是十倍百倍的,也因为如此,海关订制的税率也非常高,而且,会根据不同的商品制定不同的税率,你也可以想办法逃税,但是若是被发现了,那么,你这艘船上的货物就别想要了。因此,内阁直接提出,根据种子的种类、数量和种植方法,对这些商船实施减税,最高可减免一半。对于这些商船来说,哪怕只减半成,就有可能增加数万两的利润,何况,很有可能减免一半!而且,需要又不是什么奇珍异宝,就是一些作物种子而已,不占什么地方,重量也不大,随便找个干燥一点的舱房一放就行了,费不了什么事,这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勾当了,由不得那些海商不心动。
很快,朝廷关于这件事情的公文直接发到了各个海关,然后就被抄录了不知道多少份,发到了各个商船上,一下子引起了轰动。
作者有话要说:
☆、第40章
这件事同样给徒景年带来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因为承庆帝并没有隐瞒他的功劳,而是带着点炫耀,说这事是徒景年第一个想起来的,朝臣自然众口一词,言道太子小小年纪,就知道心系百姓,实在是国家之福,社稷之福云云。
徒景年对此也是乐见其成,他需要一些东西来保证自己的地位,比如说名望。当然,这个名望不能压过皇帝,否则的话,这不是福气,而是祸害。承庆帝这个人也算得上是明君,但是,是明君不代表会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一直明智正确,明君闹出来的事情会更加严重,比如说汉武帝,唐太宗,做这些皇帝的太子,那真是太艰辛了。当然,如果上头是个二货昏君,日子也不会好过,因为,明君起码要顾忌自己的名声,先想办法把太子搞臭了,或者引诱太子做点什么不该做的,比如说逼宫造反什么的,但是昏君纯粹是脑子一上头,就能直接下决定了。就像是晋惠帝他们家那位儿子,说句老实话,没他那儿子,他还能不能做皇帝还是个问题呢,他老爹要不是瞅着孙子聪明伶俐,怎么可能犯傻弄个傻子做皇帝,结果,老爹死了没多久,晋惠帝就被人撺掇着把儿子给干掉了。
徒景年需要的就是一个光辉灿烂的名声,当然,不能真的完美无瑕,完美无瑕的那是圣人。要是弄个王莽那样走路都能用尺子量,一点过失都没有的,担心的就是皇帝了,王莽谦恭未篡时啊!你这么辛苦经营名声,可见有悖逆之心,那就该死!
何况,徒景年也不可能真的一直保持那种规行矩步的状态,来自后世的灵魂天生对一些规矩有着蔑视之意,徒景年自个也不乐意装一辈子,好不容易重活一次,可不是来受罪的。
当然,这些想得有点早,在大多数人看来,目前徒景年还算是一个比较称职的太子,聪明但是不自负,性情平和并不骄纵,能够听得进别人的话,却不会人云亦云,如今更是发现,太子不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人,对民生还是很关注的,那么,这样就已经很好了,只要接下来不长歪,大臣们也不乐意掺和到夺嫡这种高风险的事情里面,有个确定的效忠对象,对谁都好!不说前朝,光是本朝,因为残酷的夺嫡之争,多少原本官声不错,前途无量的官员栽进去了啊,别说自己,连家族都要被牵连。
很多时候不是他们想掺和,而是不得不掺和。遇上个不靠谱的太子,或者说,皇帝不喜欢太子,明显喜欢别的儿子,起了易储的心思,原先认定了太子的人难道就要立刻反水?虽说气节这玩意未必如何值钱,但是,你背叛了一个,人家就会担心你也会背叛第二个好不好?就算是你肯抛弃这么多年自己喝家族的投资反水了,人家信吗?他们自个身后还跟着一大帮等着主子黄袍加身好分到好处的呢,一下子多出一群人来想要分润好处,人家也不干啊!因此,除了一些投机分子之外,大多数臣子比谁都希望皇权能够平平稳稳的过渡,这样的话,下一任继承人因为名分比较正,也不会对朝堂进行多大的清洗,就算想要提拔自己人,也会缓缓图之,不会不给老臣面子。
如此一来,作为嫡长子名分很正,又是一直接受的帝王式教育,下面最大的皇子也比他小五六岁呢,而且出身也不高,再往后,只有差距更大的道理,因此,只要徒景年持身正,不胡作非为,大多数人都是得保着这个太子的。当然,大家也没几个人想到承庆帝寿命比较长的情况,说实在的,徒家开国以来,除了太祖他老人家活到了花甲之年,一般的也就是四五十岁,做个二十几年的皇帝便差不多了,大家也没觉得承庆帝是不是会活成人瑞,因此,起码在这个时候,就算是后来蹦跶得非常起劲的甄家,现在的想法也无非是让甄昭容早点生个儿子,将来做个亲王而已。
虽说徒景年没到着急的时候,但是,苏家那边却开始着急了。因为来年就要选秀,苏家已经将女儿的名字报上了户部,这也让许多人惊讶了一番。如果说是苏皇后的亲妹妹,那么,说是苏家找个女儿进宫照看太子还算说得过去,偏偏是个跟苏皇后几乎没怎么相处过的小堂妹,还是苏家那位提不起来的二爷的女儿,自然叫一些明眼人看出来,苏家打了别的什么的主意。因此,很多人对苏家不免有了一些微词。
当然,苏家内部对此也是有些争端的,只不过苏牧既然答应了下来,自然镇压了下面的意见,这事又已经定了下来,哪怕是徒景年的两个亲舅舅也认了。
承庆帝对此早就下了决心,因为徒景年和苏皇后的关系,他也不想对苏家下手,但是苏家居然存了两头下注的心思,哪怕承庆帝明白世家这一套,心里还是有些腻味,苏家觉得皇家对他们还不够客气吗?一个承恩公不够,还想来第二个,这是拿皇家当冤大头了啊!不过,承庆帝这边也不是吃干饭的,他早就打定了主意,也让苏家知道一点厉害。
这是苏皇后过世之后的第一次选秀,已经有确切消息传出来,这次的秀女中将会有一个是皇后,因此,倒是叫不少人家跃跃欲试,家中没有合适女儿的人家却是连连惋惜不已。
本朝选秀制度其实很人性化,大选选的是四品官员家的女儿,而且也不是强迫性的,家中独女不需要参选,就算家中女儿比较多的,如果你不想让她进宫,那么,一方面可以赶在选秀之前给女儿订亲,这也是最普遍的办法,如果你舍不得女儿早早出嫁呢,请安折子上陈个情,报个免选也是很容易通过的!像苏家这次打的就是个擦边球,苏均身上也没职位,也没爵位,就一个举人的功名,如今就是仗着苏家没有分家,因此,报上去的时候,说的是承恩公府的五姑娘,只要苏牧认,那就没问题。
至于别的人家,也是各显神通,上赶着将庶女记在嫡母名下的,过继侄女的,应有尽有。虽说本朝对外戚管得有点严,比如说不许当官,不过其实主要就是皇后皇太后的娘家,他们就是封个承恩公的爵位,担任一些闲职什么的。另外公主的驸马,郡主县主的仪宾,算是宗室,就算任职,也就是在宗人府了,问题是宗人府里正宗的徒家人还没地方安放呢,何况外姓人。因此,驸马、仪宾多半就是勋贵人家或者是王府的亲戚家的子弟,文不成武不就,没什么大出息,也就是靠着宗人府的俸禄之类的混日子而已,闹不出什么大事来。
但是,自古至今,想要攀龙附凤的人家都不会少,谁家都希望出个卫子夫,再不济,也好出个母以子贵的王皇后,这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因此,哪怕希望渺茫,很多有资格送女儿参加大选的人家都会争先恐后地将女儿送去选秀,要不然,皇宫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