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半岛烟盒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但自己伏案写作的时候,忽然整个世界一片漆黑,又停电了。自己正抱怨这该死的停电打断了自己的思路的时候,忽然想起书架上那个手电。它已经在书架上静静地躺了很长一段时间了,那是同事姐姐在外地出差的时间给我带回来的,送给我是为了我晚上走路用。
那个手电从姐姐送我到现在,我似乎一直都没用过它,只是偶尔到床底下找东西的时间才拿来用。没想到现在却可以派上用场了。
银白色的光,让我的思绪重新又清晰起来,让我又可以续写着在脑海里闪现的灵感。也许是平时习惯了日光灯的白炽,今天的手电筒的光忽然勾起了很多记忆深处的东西。
五岁那年,手电筒是对家的概念的扩展
小的时候,我住在农村老家,那年我大概是五岁的样子。那个时候,中国改革开放还没有几年,农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因为过惯了穷日子,所以平时在吃穿住用行上样样都精打细算,能不花钱的地方就绝不花钱,包括买手电。按照乡亲们的理论就是,我白天在地里耕田不用手电,晚上早点休息也不用手电,买了又有什么用呢?即使晚上要出去的话,天上还有星星月亮呢,再大不了就摸黑回家,反正回家的路自己闭了眼睛也可以走回来。
后来,村南的一个退休老教师从城里买回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正好在那个时间上映,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痴迷上了那部电视剧,晚上到了时间便会聚集在退休教师叫里看电视。大人们因为第二天要下地干活,所以一般在看了不久后就都回家休息了,只有我们这些小孩子可以兴致勃勃地一直看完。
那时候的农村根本就没有路灯,加上村民们都休息得很早,所以我回家的时候路上都是漆黑一片的,而且小时候的我挺胆小的,每次过家门口的那个胡同的时候总感觉吓得要哭似的。所以,一直都很想让爸爸买个手电给我,但始终没得到爸爸的同意,直到那天不小心踩到一块石头上歪了脚,疼得我几天都不能走动。爸爸看着我那肿得发亮的脚踝,狠下心给我买了一个手电筒,用来给我晚上回家照路。从那以后,回家的路总是那么清晰可见,手电筒柔和的光仿佛家里的灯一样,让我觉得有了很大的安全感。
高中时间,手电筒是对白昼的延续。
我所就读的高中是省级重点,对学习抓得非常紧,提倡的是书山题海战术,每天总是有做不完的题看不完的书,加上学校里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所以很多作业都是在宿舍里打着手电完成的。那个时候,几乎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手电筒和很多电池放在床头上,大的小的,各种各样,从某种程度来讲可以算作是高中学生宿舍的一大特色吧。每天下晚自习的时间,商店里的电池成了紧俏商品。有的同学去得晚了,买不到电池,就只好将旧电池用牙咬几下,然后利用那点光亮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同学床头上的电池都被咬得没了样子。后来,甚至听说隔壁寝室的李晓竟然把电池给咬破了,电池里那些让人闻起来很不愉快的液体流了他一嘴,害得他下床刷了四次牙,并且到医院里开了很多药回来。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咬电池了,而其他同学咬电池的动作也因此温柔了很多。
自己那个时间特别喜欢看文学名著,平时课程紧张,没时间满足我对名著的渴望,只好到晚上躲到被窝里打着手电来看。三年的中学生活,一节节电池陪伴我将中国的四大名著以及数十部外国名著全部读完了,这也成为我高中生活中最引以为豪的收获。
工作之后,手电筒是姐姐对我的关怀。
从读大学到参加工作,通宵不断的电似乎一下子让手电筒退出了我的生活。晚上在外面玩得再晚,回家的路也会被路灯照得通明。晚上想看书,日光灯可以通宵都亮着,哪怕你已经抱着书鼾声隆隆。姐姐送我这个礼物的时候,我都一直在想怎样去用它。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把它摆在书架的一角上冷落着。
前段时间,我新换了住处,回家的时候要经过一条漆黑的巷子,自己一直都懒得去买个手电用,经常都是摸黑回家的。有一次无意中说给姐姐听,没想到后来姐姐便利用出差的机会给我带回来这个手电筒,说是为了让我每天晚上能够安安全全地回家。因为每天都带着这个手电筒有点麻烦,所以就一直都没用它。
夏季未到,东楚晚报上刊登消息说,今夏黄石的电力供应仍然紧张,所以可能会在某个时段拉闸限电,今天晚上估计就是这种情况吧。不过,没电也好,正好可以让这个手电筒发挥一点作用。不管怎样,姐姐送给自己的礼物终究还是派上了用场,也不枉姐姐从浙江大老远地带回来的苦心。不过,大家可别以为这是个简单的手电筒哦,它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可以不用电池,所有的电源供应都是通过手电自身发电得来的。
现在,手电筒让我重新回到记忆深处。
停电,让我想起了被冷落在书架上很长时间的这位朋友,而这位朋友又用那熟悉的光线让我回想起很多记忆中的往事。此时的我,仿佛又回到了中学时代,在手电的微弱灯光下,畅游于文字的海洋中。手电筒的光线跟随着笔尖的移动将光线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视线和思维也因此得以集中,而不会象在亮堂的书房里写东西的时候,自己总是被纸笺以外的某种物品所干扰。现在的我的思维,被局限在仅仅四五平方厘米的光亮区,文字成了表达我思维的唯一方式。或许,在我的潜意识里,文学始终与灯光联系在一起吧。这种淡淡的光,让我重新又沐浴在绵绵的文字细雨中,感觉到的是舒畅与自在。似乎现在已经不再抱怨停电给自己写作思路带来的侵扰,相反却感激起来,它让我书写了另一种文字生活。
二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凌晨四点于新街口
正但自己伏案写作的时候,忽然整个世界一片漆黑,又停电了。自己正抱怨这该死的停电打断了自己的思路的时候,忽然想起书架上那个手电。它已经在书架上静静地躺了很长一段时间了,那是同事姐姐在外地出差的时间给我带回来的,送给我是为了我晚上走路用。
那个手电从姐姐送我到现在,我似乎一直都没用过它,只是偶尔到床底下找东西的时间才拿来用。没想到现在却可以派上用场了。
银白色的光,让我的思绪重新又清晰起来,让我又可以续写着在脑海里闪现的灵感。也许是平时习惯了日光灯的白炽,今天的手电筒的光忽然勾起了很多记忆深处的东西。
五岁那年,手电筒是对家的概念的扩展
小的时候,我住在农村老家,那年我大概是五岁的样子。那个时候,中国改革开放还没有几年,农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因为过惯了穷日子,所以平时在吃穿住用行上样样都精打细算,能不花钱的地方就绝不花钱,包括买手电。按照乡亲们的理论就是,我白天在地里耕田不用手电,晚上早点休息也不用手电,买了又有什么用呢?即使晚上要出去的话,天上还有星星月亮呢,再大不了就摸黑回家,反正回家的路自己闭了眼睛也可以走回来。
后来,村南的一个退休老教师从城里买回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正好在那个时间上映,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痴迷上了那部电视剧,晚上到了时间便会聚集在退休教师叫里看电视。大人们因为第二天要下地干活,所以一般在看了不久后就都回家休息了,只有我们这些小孩子可以兴致勃勃地一直看完。
那时候的农村根本就没有路灯,加上村民们都休息得很早,所以我回家的时候路上都是漆黑一片的,而且小时候的我挺胆小的,每次过家门口的那个胡同的时候总感觉吓得要哭似的。所以,一直都很想让爸爸买个手电给我,但始终没得到爸爸的同意,直到那天不小心踩到一块石头上歪了脚,疼得我几天都不能走动。爸爸看着我那肿得发亮的脚踝,狠下心给我买了一个手电筒,用来给我晚上回家照路。从那以后,回家的路总是那么清晰可见,手电筒柔和的光仿佛家里的灯一样,让我觉得有了很大的安全感。
高中时间,手电筒是对白昼的延续。
我所就读的高中是省级重点,对学习抓得非常紧,提倡的是书山题海战术,每天总是有做不完的题看不完的书,加上学校里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所以很多作业都是在宿舍里打着手电完成的。那个时候,几乎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手电筒和很多电池放在床头上,大的小的,各种各样,从某种程度来讲可以算作是高中学生宿舍的一大特色吧。每天下晚自习的时间,商店里的电池成了紧俏商品。有的同学去得晚了,买不到电池,就只好将旧电池用牙咬几下,然后利用那点光亮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同学床头上的电池都被咬得没了样子。后来,甚至听说隔壁寝室的李晓竟然把电池给咬破了,电池里那些让人闻起来很不愉快的液体流了他一嘴,害得他下床刷了四次牙,并且到医院里开了很多药回来。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咬电池了,而其他同学咬电池的动作也因此温柔了很多。
自己那个时间特别喜欢看文学名著,平时课程紧张,没时间满足我对名著的渴望,只好到晚上躲到被窝里打着手电来看。三年的中学生活,一节节电池陪伴我将中国的四大名著以及数十部外国名著全部读完了,这也成为我高中生活中最引以为豪的收获。
工作之后,手电筒是姐姐对我的关怀。
从读大学到参加工作,通宵不断的电似乎一下子让手电筒退出了我的生活。晚上在外面玩得再晚,回家的路也会被路灯照得通明。晚上想看书,日光灯可以通宵都亮着,哪怕你已经抱着书鼾声隆隆。姐姐送我这个礼物的时候,我都一直在想怎样去用它。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把它摆在书架的一角上冷落着。
前段时间,我新换了住处,回家的时候要经过一条漆黑的巷子,自己一直都懒得去买个手电用,经常都是摸黑回家的。有一次无意中说给姐姐听,没想到后来姐姐便利用出差的机会给我带回来这个手电筒,说是为了让我每天晚上能够安安全全地回家。因为每天都带着这个手电筒有点麻烦,所以就一直都没用它。
夏季未到,东楚晚报上刊登消息说,今夏黄石的电力供应仍然紧张,所以可能会在某个时段拉闸限电,今天晚上估计就是这种情况吧。不过,没电也好,正好可以让这个手电筒发挥一点作用。不管怎样,姐姐送给自己的礼物终究还是派上了用场,也不枉姐姐从浙江大老远地带回来的苦心。不过,大家可别以为这是个简单的手电筒哦,它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可以不用电池,所有的电源供应都是通过手电自身发电得来的。
现在,手电筒让我重新回到记忆深处。
停电,让我想起了被冷落在书架上很长时间的这位朋友,而这位朋友又用那熟悉的光线让我回想起很多记忆中的往事。此时的我,仿佛又回到了中学时代,在手电的微弱灯光下,畅游于文字的海洋中。手电筒的光线跟随着笔尖的移动将光线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视线和思维也因此得以集中,而不会象在亮堂的书房里写东西的时候,自己总是被纸笺以外的某种物品所干扰。现在的我的思维,被局限在仅仅四五平方厘米的光亮区,文字成了表达我思维的唯一方式。或许,在我的潜意识里,文学始终与灯光联系在一起吧。这种淡淡的光,让我重新又沐浴在绵绵的文字细雨中,感觉到的是舒畅与自在。似乎现在已经不再抱怨停电给自己写作思路带来的侵扰,相反却感激起来,它让我书写了另一种文字生活。
二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凌晨四点于新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