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冰涵梦淡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向列女传记载:“柳下既死,门人将诔之。妻曰:‘将诔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乃诔曰:‘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信诚而与人无害兮。屈柔从俗,不强察兮。蒙耻救民,德弥大兮。虽遇三黜,终不蔽兮。恺悌君子,永能厉兮。嗟呼惜哉,乃下世兮。庶几遐年,今遂逝兮。呜呼哀哉!魂神泄兮。夫子之谥,宜为惠兮。’门人从之以为诔,莫能窜一字。”柳下的妻子和门人均为其诔,诔文完整地记载下来,显然是完全真实的。这篇诔文虽然有谥,但却是以贱诔贵,属于“私谥”
古人对于诔与被诔尊卑长幼关系的界定,基本保持了阶段性一致。在谥诔主从关系上以谥议的存废为分水岭,在文体演进上以诔词和哀辞开始合一为分水岭,在时间上以两汉为分水岭,在作者群中以两汉时期的扬雄等人为分水岭,前者讲究诔者与被诔者的贵贱尊卑,后者以单纯的哀祭文为性质“贵贱长幼之节,亦不复论矣”这些都有史可考、有文可查,是很明确的。
父亲在世时喜读典籍,对历史上的骈体辞赋和我偶尔写作的骈体文都曾给予过赞许,他尤其喜欢红楼梦中的芙蓉女儿诔。在我的感觉中,诔这样一种文体,附丽着古老、悠远、永恒的文化气息,合乎父亲的喜好和为师者身份,能够充分表达我的崇敬、哀祭、悼惜之情,能够延展、弘扬父亲的精神和品德。这是我最终选择“诔”的一些理由。
2011年10月8日
附:
贤父诔
贤本父名,诚贤父也。若夫天道周星,悲吟却常逆人意而生。家父佩贤公,浠水县洗马镇人,于民国二十一年生于姜堰,辛卯年六月十四日寅时驾鹤仙去。八秩椿龄,憾篑其一;三世胞亲,痛塌其天。悲乎哉,痛矣哉,人生莫可为甚。余浅承家学,时弄笔墨,父生时亦颇多审鉴褒贬。值此七七之中宵,遥对茕茕之冷月,启锥心之笔,竭至诚之思,遥叩荒山冷清之塚,恭揖仙山神祇之位,谨达诚申愿,具诔文以告祭曰:
先严幼具慧聪,书塾潜心数载;少亡亲怙,师范锐意三秋。弱母纺绩耕田,羸躯托春晖夕照;少年芒鞋缀服,苦志续刺股悬梁。乡校往返,血渗百里之足程;母姑操劳,身殚两亲之弱力。麸糠野菜,聊充饥腹;窠圈园蔬,罄取学资。尝数言于我等诸儿女曰:倾己一生,实难报春晖于万一。盖平日疾痛甚时必呼其母。
及至学业届满,赴质罗田,欣作园丁,培桃育李。适值大鸣大放,潜孕大劫大难。激进者摇唇鼓动,新进者热血沸腾,以为责之所至,义所难违。乃效前贤,直言政陋。豁青春情抱,自然一心用命;出苦口良言,岂料片语遭殃。旋加右派之冠,突陷红羊之劫。书斋涂炭,贾生恨铸长沙;文革肃菁,金柱冤消不白。停职一年,耕田百日。流年蚀骨,问责无方。扬耙地之锄,耘稼喜熟;举驭犁之鞭,呼牛渐驯。诚乃行皆能学,学则能行。半世粉笔生涯,得个中之三昧;百年人生史册,集文章于一身。诗文不思名世,但暗置青箱;师道务求尽心,直恩牵海角。兹以简陋之辞诵而纪之曰:
衡门圭窦,向日蒸蒸,含英嚼华,兰桂温馨。
六月炎炎,坍塌椿庭。存亡分流,涕泣长零。
万山阴翳,义水悲鸣。之子归泽,重壤永隔。
斯身难替,淹留何益?朝颜夕语,惟通窀穸。
卧榻书台,躬身历历。翰墨余香,风掀在壁。
羸体犹搀,遑忡惊惕。椿萱并茂,双栖只一。
孤母倚门,谁奉晨夕?风缘隙来,桐阶檐滴。
一抔丘土,春秋流易;黄蚨金樽,囊醇不竭;
高标懿范,流芳不熄。异日重生,继为家室。
忆曩日踪颜,其为师则众望所归,其为父则慈威潜在,其为人则德誉咸称。思言而有则,行止而有容。日念英年,如嘉树亭亭之动;梦聆谆诲,似熏风拂拂之亲。至若天庭挺润时低,眉宇飞霞或蹙,实则温润于挫折中涵濡,坚凝于病痛中恒显。一生秉君子之风,不待人稍加冷厉;两膝承士人之节,不事权苟且逢迎。清风贯袖,青蚨未敢藏身;心底无私,老弱贯施援手。上司时褒勤睿,侪邻俱赞谦良。忠俭共守,德才兼生,非儿女之私誉也。
幼时含辛,至躯躬孱弱;盛年鱼祸,渐心力怠疲。大家生计,沉肩似铁;学考差离,忧责如焚。似此宁不致疾乎?虚耳尝闻蚁动,信犹未晚;相如辄喜渴消,诊以何迟?亲奉父医之为常,药之为食,不斋而绝肉,依榻而少眠,尔来四十年矣。父尝言油近尽灯将枯,诊何益痛无辜。儿屡屡温言劝勉,厉害相陈,伴父数上江城,八方求诊。母亲久惯辛劳,多病常侍病塌;小妹本为医士,常年细施药针。前春心痛,急送武昌。请名家施手术,安支架作心桥,俾使气脉纡萦、血流畅达。心脉旋归活络,合家喜叩上苍。然其食之无味,则人生无趣,则身心乏力。余从未听父恶之,未见父苦之,非苦痛之能忍耐,实恐致家人添烦增忧也。久耽清苦之虞,终抱膏肓之疾。柳生胰腺,命若游丝。三月卧床窝憋,病骨支离;一心任诊搓摩,虔心配合。自谓乐天知命,故而不忧;孰信地老天荒,何能不朽?惟愿一己魂灵之飘渺,佑万世骨肉之平安。
协和徒称刀利,无能措手;京汉谎认医高,枉使灰心。百制羹汤,愁咽半口;双扶床榻,累下千寻。迷洲千窟,何来却死之香?举国万家,不获返魂之药。呜呼,直至临终,亦未尝予家人医者加一分烦难、发半句悲鸣,与医者护者一一握手,含笑告别,于一众泪眼中与世长辞。高标见疾,贤良不容天道;碧野弥悲,云水证见慈恩。
祭祖昏车,昨犹我驾;辑诗成册,今倩谁批?朋故起俞钟之悲,林泉失猿鹤之望。老母鹤发飘萧,洒西风泪雨;儿女晨昏守望,冀咳喘前门。壁柜之药剩犹存,案头之书翻未合。菜圃非向来之人,椒豇委顿;桥边差徜徉之伴,翁媪唏嘘。
初抱遗躯,背心尚热;渐开新穸,骨盒犹沉。冷暖无凭,何须独踞荒山?阴阳有路,莫忘常回旧地。既血肉于熊熊中涅槃,便魂灵于寂寂中羽化。浮生已苦,晋仙府尽沾福泽;国学毋忘,入司勋定夺机缘。清名未泯,于口碑诗册长存;懿德不消,同碧水青山恒在!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2011年8月31日
。刘向列女传记载:“柳下既死,门人将诔之。妻曰:‘将诔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乃诔曰:‘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信诚而与人无害兮。屈柔从俗,不强察兮。蒙耻救民,德弥大兮。虽遇三黜,终不蔽兮。恺悌君子,永能厉兮。嗟呼惜哉,乃下世兮。庶几遐年,今遂逝兮。呜呼哀哉!魂神泄兮。夫子之谥,宜为惠兮。’门人从之以为诔,莫能窜一字。”柳下的妻子和门人均为其诔,诔文完整地记载下来,显然是完全真实的。这篇诔文虽然有谥,但却是以贱诔贵,属于“私谥”
古人对于诔与被诔尊卑长幼关系的界定,基本保持了阶段性一致。在谥诔主从关系上以谥议的存废为分水岭,在文体演进上以诔词和哀辞开始合一为分水岭,在时间上以两汉为分水岭,在作者群中以两汉时期的扬雄等人为分水岭,前者讲究诔者与被诔者的贵贱尊卑,后者以单纯的哀祭文为性质“贵贱长幼之节,亦不复论矣”这些都有史可考、有文可查,是很明确的。
父亲在世时喜读典籍,对历史上的骈体辞赋和我偶尔写作的骈体文都曾给予过赞许,他尤其喜欢红楼梦中的芙蓉女儿诔。在我的感觉中,诔这样一种文体,附丽着古老、悠远、永恒的文化气息,合乎父亲的喜好和为师者身份,能够充分表达我的崇敬、哀祭、悼惜之情,能够延展、弘扬父亲的精神和品德。这是我最终选择“诔”的一些理由。
2011年10月8日
附:
贤父诔
贤本父名,诚贤父也。若夫天道周星,悲吟却常逆人意而生。家父佩贤公,浠水县洗马镇人,于民国二十一年生于姜堰,辛卯年六月十四日寅时驾鹤仙去。八秩椿龄,憾篑其一;三世胞亲,痛塌其天。悲乎哉,痛矣哉,人生莫可为甚。余浅承家学,时弄笔墨,父生时亦颇多审鉴褒贬。值此七七之中宵,遥对茕茕之冷月,启锥心之笔,竭至诚之思,遥叩荒山冷清之塚,恭揖仙山神祇之位,谨达诚申愿,具诔文以告祭曰:
先严幼具慧聪,书塾潜心数载;少亡亲怙,师范锐意三秋。弱母纺绩耕田,羸躯托春晖夕照;少年芒鞋缀服,苦志续刺股悬梁。乡校往返,血渗百里之足程;母姑操劳,身殚两亲之弱力。麸糠野菜,聊充饥腹;窠圈园蔬,罄取学资。尝数言于我等诸儿女曰:倾己一生,实难报春晖于万一。盖平日疾痛甚时必呼其母。
及至学业届满,赴质罗田,欣作园丁,培桃育李。适值大鸣大放,潜孕大劫大难。激进者摇唇鼓动,新进者热血沸腾,以为责之所至,义所难违。乃效前贤,直言政陋。豁青春情抱,自然一心用命;出苦口良言,岂料片语遭殃。旋加右派之冠,突陷红羊之劫。书斋涂炭,贾生恨铸长沙;文革肃菁,金柱冤消不白。停职一年,耕田百日。流年蚀骨,问责无方。扬耙地之锄,耘稼喜熟;举驭犁之鞭,呼牛渐驯。诚乃行皆能学,学则能行。半世粉笔生涯,得个中之三昧;百年人生史册,集文章于一身。诗文不思名世,但暗置青箱;师道务求尽心,直恩牵海角。兹以简陋之辞诵而纪之曰:
衡门圭窦,向日蒸蒸,含英嚼华,兰桂温馨。
六月炎炎,坍塌椿庭。存亡分流,涕泣长零。
万山阴翳,义水悲鸣。之子归泽,重壤永隔。
斯身难替,淹留何益?朝颜夕语,惟通窀穸。
卧榻书台,躬身历历。翰墨余香,风掀在壁。
羸体犹搀,遑忡惊惕。椿萱并茂,双栖只一。
孤母倚门,谁奉晨夕?风缘隙来,桐阶檐滴。
一抔丘土,春秋流易;黄蚨金樽,囊醇不竭;
高标懿范,流芳不熄。异日重生,继为家室。
忆曩日踪颜,其为师则众望所归,其为父则慈威潜在,其为人则德誉咸称。思言而有则,行止而有容。日念英年,如嘉树亭亭之动;梦聆谆诲,似熏风拂拂之亲。至若天庭挺润时低,眉宇飞霞或蹙,实则温润于挫折中涵濡,坚凝于病痛中恒显。一生秉君子之风,不待人稍加冷厉;两膝承士人之节,不事权苟且逢迎。清风贯袖,青蚨未敢藏身;心底无私,老弱贯施援手。上司时褒勤睿,侪邻俱赞谦良。忠俭共守,德才兼生,非儿女之私誉也。
幼时含辛,至躯躬孱弱;盛年鱼祸,渐心力怠疲。大家生计,沉肩似铁;学考差离,忧责如焚。似此宁不致疾乎?虚耳尝闻蚁动,信犹未晚;相如辄喜渴消,诊以何迟?亲奉父医之为常,药之为食,不斋而绝肉,依榻而少眠,尔来四十年矣。父尝言油近尽灯将枯,诊何益痛无辜。儿屡屡温言劝勉,厉害相陈,伴父数上江城,八方求诊。母亲久惯辛劳,多病常侍病塌;小妹本为医士,常年细施药针。前春心痛,急送武昌。请名家施手术,安支架作心桥,俾使气脉纡萦、血流畅达。心脉旋归活络,合家喜叩上苍。然其食之无味,则人生无趣,则身心乏力。余从未听父恶之,未见父苦之,非苦痛之能忍耐,实恐致家人添烦增忧也。久耽清苦之虞,终抱膏肓之疾。柳生胰腺,命若游丝。三月卧床窝憋,病骨支离;一心任诊搓摩,虔心配合。自谓乐天知命,故而不忧;孰信地老天荒,何能不朽?惟愿一己魂灵之飘渺,佑万世骨肉之平安。
协和徒称刀利,无能措手;京汉谎认医高,枉使灰心。百制羹汤,愁咽半口;双扶床榻,累下千寻。迷洲千窟,何来却死之香?举国万家,不获返魂之药。呜呼,直至临终,亦未尝予家人医者加一分烦难、发半句悲鸣,与医者护者一一握手,含笑告别,于一众泪眼中与世长辞。高标见疾,贤良不容天道;碧野弥悲,云水证见慈恩。
祭祖昏车,昨犹我驾;辑诗成册,今倩谁批?朋故起俞钟之悲,林泉失猿鹤之望。老母鹤发飘萧,洒西风泪雨;儿女晨昏守望,冀咳喘前门。壁柜之药剩犹存,案头之书翻未合。菜圃非向来之人,椒豇委顿;桥边差徜徉之伴,翁媪唏嘘。
初抱遗躯,背心尚热;渐开新穸,骨盒犹沉。冷暖无凭,何须独踞荒山?阴阳有路,莫忘常回旧地。既血肉于熊熊中涅槃,便魂灵于寂寂中羽化。浮生已苦,晋仙府尽沾福泽;国学毋忘,入司勋定夺机缘。清名未泯,于口碑诗册长存;懿德不消,同碧水青山恒在!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2011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