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2/2)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北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庶弟蔚,少清秀,有襟期伦理,涉观史传,兼属文词。昆季并尚风流,长裾广 袖,从容甚美,然颇涉疏放。唯蔚能自持公干理,甚有时誉。坐兄庶事徙平州。后 还,位尚书左中兵郎中,仍聘陈使副。江南以其父曾经将命,甚重焉。还,坐将人 度江私市,除名。后卒于秘书丞,士友悼惜之。
蔚弟若,聪敏,颇传家业,风采词令,有声鄴下。坐兄庶事徙临海。乾明初, 追还,后兼散骑常侍。大被亲狎,加仪同三司。若性滑稽,善讽诵,数奉旨咏诗, 并使说外间世事可笑乐者。凡所话谈,每多会旨。尝在省中,趋而前却,对答学奏 事之象,和士开闻而奏之。帝每狎弄之。武成以斛律金旧老,每朝,赐羊车上殿。 金曾使人奉启,若为舍人,误奏云在阙下,诏命出羊车。若重思,知金不至,窃言: “羊车、鹿车何所迎?”帝闻,亦笑而不责。又帝于后园讲武,令若为吴将,皇后 皆出,引若当前,观其进止俯仰。事罢,遣使谢之,厚加赏赐。韩长鸾等忌恶之, 密构其短,坐免官。未几,诏复本官。隋开皇中,卒于秦王府谘议。
谐弟邕,字修穆,幼而俊爽,有逸才。位高阳王雍友。几所交游,皆倍年俊秀。 卒,赠洛州刺史,谥曰文。
论曰:郭祚才干敏实,有世务之长。孝文经纶之始,独在勤劳之地。居官任事, 可称述焉。张彝风力謇謇,有王臣之气,衔命拥旄,风声克举。俱魏氏器能之臣乎! 遭随有命,二子俱逢世乱,悲哉!晏之、乾威,可谓亡焉不绝。邢峦以文武才策, 当军国之任,内参机揆,外寄折冲,其纬世之器欤!子才少有盛名,鼓动京洛,文 宗学府,独秀当年,举必任真,情无饰智,疏通简易,罕见其人,足为一代之模楷 也。及明崔甗之谤言,执侯景之奸使,昔人称孟轲为勇,于文简公见之。唯尝短崔 暹,颇为累德。阮籍未尝品藻人物,斯亦良有以焉。李崇风质英重,毅然秀立,任 当将相,望高朝野。平以高明干略,效智于时,出入当官,功名克著,赞务之材也。 谐风流文辩,盖人望乎!
<b>部分译文</b>
郭祚,字季祐,太原晋阳人,是北魏车骑将军郭淮的弟弟郭亮的后代。祖父郭逸,任本州的别驾,先后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司徒崔浩做妻子,一个女儿嫁给崔浩的兄弟、上党太守崔恬。太武帝时,崔浩受朝廷重用,因而,郭逸被任为徐州刺史。父亲郭洪之,受崔浩的株连被杀害,郭祚因逃跑才免于一死。他从小无依无靠,贫穷潦倒,姿容相貌并不惊人,家乡的人都不认识他。有一个女巫给他相面后认为他今后一定会大富大贵。郭祚博览经典史籍,学习崔浩的书籍,书信和文章都闻名当世。二十岁任州主簿,刺史孙小委任他做书记。太原太守王希彦,是他祖父郭逸的妻子的侄子,不断周济他,才使他振作。
孝文帝初年,郭祚被举荐为秀才,朝廷对策为上等,被任命为中书博士,转任为中书侍郎,又提升为尚书左丞。稍后,又任给事黄门侍郎。他清廉谨慎,昼夜都不懈怠,孝文帝很赏识他。跟随孝文帝南征,回来后任正黄门。孝文帝去长安,路经渭桥,见一座郭淮庙,问郭祚:“这里供奉的是你的祖宗吗?”他答道:“是我的七世伯祖。”孝文帝说:“先人贤能,后世俊哲,都出在一门。”郭祚说“:过去我的祖先渊博宏通,只侍奉魏文帝;我浅薄卑陋,遇上圣明的君主,自觉十分幸运。”孝文帝下令用由牛、羊、猪做成的最贵重的祭品祭祀郭淮庙,让郭祚自己撰写祭文。不久,他因参与迁都洛阳的筹划,赐爵为东光子。孝文帝曾到华林园,顺便观看过去的景阳山。郭祚建议“:山以仁爱静谧,水因智慧畅流。希望陛下整修这座山。”孝文帝说“:魏明帝因奢侈已失误在前,我为什么还要跟在他的后面学?”郭祚叹道“:真是高山仰止。”孝文帝接着说“:难道不是景行行之吗?”郭祚升迁任散骑常侍,仍任黄门一职。
这时,孝文帝锐意建立典章礼仪,加上铨选九品中正人才,又要迁都,一切都需创立。而不断征讨用兵,朝廷内外都需规划谋略,国家诸事纷繁。郭祚与黄门宋弁帮助孝文帝参谋运筹,根据每个人的才干,委以不同的重任。郭祚负责注释经书,他终于完成了这项辛苦而繁杂的任务。孝文帝因册立冯后的姐姐为昭仪,晚上在清徽后园宴请朝臣。孝文帝举起酒杯赐给郭祚和崔光,说:“郭祚忧劳勤勉于国事,从不欺骗我。崔光温和善良,见闻广博,是我朝儒林的俊秀。不劝他两人喝酒,应当劝谁呢?”他如此被孝文帝看重。一次,孝文帝任李彪为散骑常侍,郭祚入见孝文帝,孝文帝对他说“:我昨天误授给一个人官职。”郭祚说“:圣上的诏书颁发,怎么能允许有差错?”孝文帝沉吟许久说“:我自应受到责备,因为你的责备,我想另授给李彪一个别的官职。”不大一会儿,李彪有奏章送上,说:“伯石辞去公卿,子产很是厌恶。我想得到这个官职已经很久,不敢推辞。”孝文帝叹着气对郭祚说“:你的忠诚进谏,李彪的义正辞严,使我处境两难,不能再作决定。”便不撤换李彪。
孝文帝南征,郭祚以侍中的身份随从,又被任命为尚书,晋爵号为伯。孝文帝去世,咸阳王元禧等人奏请朝廷任郭祚兼任吏部尚书。宣武帝下诏说:奸吏逃避刑罚,就将他发配远方;如果长久躲着不出来,就让他的兄弟代替。郭祚启奏说“:如果因奸吏逃窜,流配他的兄弟,那么罪人的妻子,也应流配。这样,一人犯罪,祸及二家。我认为罪人既然逃跑,只流配他的妻子。逃跑者本人记名永远流配,有病也不免除。这样,奸途就会被堵塞。”宣武帝下诏采纳他的意见,不久,他正式任吏部尚书。郭祚自身廉洁清净,爱惜官位。铨选人才,授予官职时,即使人选合适,也必定犹豫很长时间,然后才下笔批示。下笔时便说“:这人便因此获得富贵了。”因此,事情往往被牵延耽误,因而当时常招致怨言。然而,所选拔的人都量才称职,人们又因此归功于他。
出任为使持节、镇北将军、瀛州刺史。太极殿建成,郭祚到京城朝拜,转任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遭逢荒歉,全境饥饿,郭祚怜爱灾民,多方救济。虽然决断优柔,被人称为繁琐缓慢,然而,地方男女都怀念他的恩泽。他被调入朝廷,任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并州大中正。
迁任尚书右仆射。当时,议定新的法令,下诏命郭祚与侍中、黄门一起讨论确定。朝廷旧例:令、仆射、中丞骑马,由骑卒传呼入宫,可以到马道。郭祚任仆射,认为这是对皇上不敬重的表现,报告给了宣武帝,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规定,君主在太极殿,大臣入宫,传呼开道至止车门;君主在朝堂,传呼开道至司马门。传呼开道不能在宫廷中进行,就从这里开始。朝廷下诏命郭祚以原来的官职兼任太子少师。他曾随宣武帝到东宫,太子元诩年龄很小,郭祚将一个黄扁瓜瓜送给他。当时,应诏左右赵桃弓与御史中尉王显互为表里,很被宣武帝所倚重。郭祚私下里趋奉他们。诽谤郭祚的人称为“桃弓仆射,黄扁瓜瓜少师。”
他向朝廷奏说“:过去考察官员的标准虽然颁布天下,像我这样愚蠢浅陋,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现在,需要确定官员升迁的事由情状,超越官阶的就应该酌量折减。景明初年定的标准,五年才能升一级半。正始年间,已故尚书、中山王元英上奏考察官员的标准,圣旨批道:‘可以以满三年为期限,多余的月数不必计算。’另外,去年因为前两种规定的内容不一样,奏请圣上裁决,圣旨说‘:升迁降免的规定,应按过去制定的制度决断。’现在不知道所说的过去的制度,究竟是指景明时候的,还是指正始时候的?景明时考察官吏的方法,是将东西两省的文武闲官分为三等,经过考核委任官职。而前任尚书卢昶却奏说,上等官员三年升半级。现在的考察标准又分成九等,前后说法不一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朝廷下诏说:“考绩在上中的,可以照顾以前的情况,任职在六年以上的升一级,三年以上的升半级,多余的年月不算。考绩在上下者,可以照顾以前的情况,任职在六年以上的升半级;不满六年的不算,可以算在下一次考察中。考绩在上下者,任职三年升一级。有官衔而无官职的官员的考察,按卢昶上奏的办法。”
不久,加任郭祚为散骑常侍。当时,朝廷下诏营建明堂和国学,郭祚上奏说:“现在,皇家的节仗向西挥动,开辟了岷、蜀一带;军队东进,平定了淮、荆大片土地;汉、沔之间,仍需加强防御。征集兵士和军需,既多且广;边境的许多堡垒,战火不断。不可以在战争频繁之际大兴土木。况且现在又是一年伊始,春耕即将开始。我认为应等到丰收和平的年份,根据物力人力再动工,很快就会建成。”朝廷同意他的意见。
宣武末年,郭祚经常被召入东宫,朝廷常秘密地给他许多赏赐,多达一百多万,还有许多贵重的丝绸锦绣。又赐给他剑和杖,恩宠深厚。升任为左仆射。原先,南梁将领康绚把守淮河,准备决堤淹灌扬州、徐州。郭祚上表说:“南梁的君主萧衍太狂妄,擅自截断河流,祸害百姓,这是他灭亡的征兆。应命扬州选一员猛将,率领本州兵马奔赴浮山,内外夹攻梁军。”朝臣们经过讨论同意他的建议,任他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雍州刺史、征西将军。
太和年以前,朝廷法纪严厉峻刻,大臣一有差失,便招致灭族杀身。李冲管理朝政,钦佩郭祚的才干见识,举荐他为左丞,又兼任黄门,他因此便感到满足。常常谈起自家是孤门独姓,早年经过崔浩案件的牵连,时常忧虑危机存亡,苦苦述说,辞色恳切,发自内心。李冲对他说“:人生自有命运安排,不是能逃避得了的。但是,当官应该明白畅达,有什么可怕的?”此后十多年,官位隆重,而上达进取之心,毫不松懈。他又靠东宫太子师傅的资格,辞去尚书的职务不干,志向在于获得封侯的赏赐,仪同的爵位。尚书令、任城王元澄替他奏闻朝廷。等到被封为征西将军、雍州刺史,虽喜得外任,却因封号不优隆,期望更大。执政大臣们颇感奇怪。
当时,领军于忠恃宠骄傲狂纵,崔光等人曲意奉迎。郭祚对他们非常厌恶,便派自己的儿子,太尉从事中郎郭景尚劝说高阳王元雍,把于忠调出朝廷,到州郡任职。于忠听了十分恼怒,假借皇帝的诏命把郭祚杀害。
张彝,字庆宾,清河东武城人。曾祖父张幸,任慕容超属下的东牟太守,归顺北魏,赐爵为平陆侯,位至青州刺史。祖父张淮之继承官位,又任青州刺史。父亲张灵真,早亡。
张彝性格坚强,有风骨气节,博览经典史书,继承了祖父的侯爵。与卢阳鸟、李安人结成朋友。往来上朝参见君主,三个人都同行,卢阳鸟任主客令,李安人与张彝都任散客令。张彝虽然年少,却性情豪放。出入宫庭昂首阔步,无所顾忌。文明太后喜欢恭敬谨慎的臣僚,每次会见他都是这样,便召集百官,当面斥责他,让他悔过改正,而他毫无悔改的表示。他擅长于督察,朝廷每次派员到下面巡视检查,他常常是其中的人选。他清廉谨慎,严肃威猛,所到之处,人人畏服,同行的官员也因此称赞他。升任主客令,循例降侯为伯,转太中大夫,仍任主客曹的事情,不久又被封为黄门。后来跟随孝文帝南征,因母亲去世解除官职。他守丧超过礼节的规定,送葬从平城到家乡一千多里路,他完全步行,不乘坐车马。累得容貌消瘦憔悴,被人们所称道。孝文帝到冀州,派使者吊唁慰问,任他为骁骑将军而重新起用,回到朝廷又恢复原来的职务。因参与筹划迁都立功,晋爵为侯。
宣武帝亲自治理朝政,罢除六辅的官员。张彝与尚书邢峦听说对官吏处分不按正常制度,心存畏惧,出京逃走。被御史中尉甄深弹劾,说他们“如果不是强人和凶手,为什么跑到旷野中去?”朝廷下诏严厉地斥责他们。不久,任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张彝平时崇尚典范,喜欢考察旧的制度和事例。到陇右任职后,更加认真探讨演习,于是官府的各种规矩,长官的仪仗,都赫然可观。羌、夏等少数民族都因为害怕他的威猛严整而表示服从。所辖之地安静无事,他被人们称赞为良吏。这年冬天,太极殿建成,他与郭祚等人都以勤勉谨慎的旧臣身份被朝廷征回参加贺典。他回到秦州,被晋封,号为抚军将军。上表请求解除州刺史的官职,朝廷不同意。
张彝治理陇中,有很多创建。树立新风,革掉旧俗,受到官民的爱戴敬仰。在那里为国家建造了一座名叫兴皇的寺院,所有犯罪的囚徒,根据罪行的轻重,罚他们到寺院工地上干活,不再让他们受皮鞭棍棒等刑具的拷打。这时,陈留公主正在守寡,张彝想娶她,公主也表示同意。仆射高肇也想与公主结婚,公主却不愿意。高肇十分恼怒,攻击张彝私立刑法,役使百姓。朝廷下诏派直后万贰兴火速到秦州调查。贰兴是高肇的亲信,欲致张彝于死地。然而,由于张彝清白守法,寻找他的过失却一无所得。朝廷派人代替了他的职务,调他回到洛阳,多年不安排职位。
张彝因中风,手脚不灵便,然而志气性情毫无改变。自己认真调治休养,勉强可以上朝参拜。过了很久,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加授金章紫绶。张彝喜好同知己交往,轻视那些人品低下的人,不合他心意的人,他视之蔑如。虽有病在家,而志向气节更高。向朝廷呈上自己撰写的历帝图五卷,起于伏羲,终于晋末,共十六个朝代,一百二十八位皇帝,历经三千二百七十年,记事五百八十九件。宣武帝很是称赞他的功劳。
张彝虽然年近六十,又加上中风,而自强不息,孜孜不倦。不管是官府和私人组织的讲解佛法的集会,还是官绅士大夫们作佛事,以及筵请僧道,斋戒讲演,他都积极参与。喜好善事,钦佩贤士,奖拔人物,南北各地新朋旧友,越来越多。他营造起规模宏大的宅第,十分华丽奢侈。对他的远房亲戚则颇为怠慢,不去关心照顾,因而,不断遭到他们的埋怨。对于荣誉地位,他总不能满足,多次上表述说自己在秦州建有开发汉中的功勋,希望朝廷给他增加赏赐,连续多年提出这种要求,引起了朝廷的反感。
他的第二子张仲王禹给朝廷呈上奏章,要求另外订立选拔官员的标准,将军人们排斥在外,不把他们列入高贵的等级。因此,军人们议论纷纷,叫喊辱骂,不绝于路。又在大街上张贴告示,约定时间聚集在一起,要杀死他的全家。张彝毫无畏惧躲避的意思,与他的儿子照样安住在家。神龟二年(519)二月,羽林武贲带领数千人,一起到尚书省吵骂,要抓获他的长子张始钧,没有抓到。军人们用石头砖瓦敲打大门,上上下下都很害怕,不敢出面制止。军人们举着火把,又抢去路上堆放的木柴,用木棍、石头为兵器,直冲到他的家里,将他拉到堂下,用力捶打,高喊着点燃了他家的房子。始钧、仲王禹兄弟俩从北面跳墙逃走。始均又回来救援他的父亲,向行凶的军人们下跪求饶,请求保留父亲的性命。张彝只剩下一口气,沙门寺与他家是近邻,用轿将他抬到庙中。看到和听到这件事的人,没有不惋惜和惊异的。他因此去世,朝廷只处决了羽林军中最凶悍的八个人,不能将所有的凶犯诛杀。为了安抚人心,其他人都被赦免。
邢峦,字洪宾,河间莫阝地人,魏朝太常邢贞的后代。同族的五世祖邢嘏,石勒多次聘请,他都没有接受。邢嘏没有儿子,邢峦的高祖邢盖从旁宗过继给他为后。邢盖的孙子邢颖,字宗敬,因才学出众驰名。太武帝时,他与范阳的卢玄等人一起被朝廷征用,后来被任命为中书侍郎,以通直常侍、平城子的身份出使南朝,回来后,因病回到家乡。过了很久,太武帝问:“回想邢颖这位长者,有学识道德,应到东宫辅导太子,现在在哪里?”司徒崔浩说“:邢颖有病在家休息。”太武帝派太医骑快马到他家诊治。终于不治去世。邢颖的儿子邢修年,就是邢峦的父亲。
邢峦从小喜爱学习,背着书箱到处寻求老师。坚守贫困,砥砺节操,博览群书,具有文才武略。须髯秀美,形貌魁伟,多次升迁至兼员外散骑常侍,出使南齐,归来,再升为中书侍郎,很被孝文帝看重,经常被赐坐论事。孝文帝因服药发散,到司空府的南面,看见邢峦的宅第,对邢峦说:“我早晨发散到了这里,见你的住宅才停止脚步。向东可以望见皇宫,令人感到恋恋不舍。”邢峦对答说:“陛下您修建中京,建立了万古不朽的大业。我想与我魏朝一起兴旺发达,难道能不营建长久性的住宅?”孝文帝对司空穆亮、仆射李冲说:“邢峦这句话,含意很深。”
后来,他被封为兼黄门侍郎,跟随孝文帝征讨汉北。邢峦驻扎在新野,去得稍晚。孝文帝说:“伯玉被天迷住了心窍,被鬼扰乱了头脑,坚守这座危险的城池,保护那个逆天而行的君主。我率军到这里以后,虽然没有将他擒获,城墙和护城河已被我军攻破,料想攻取整个城池也为时不远。我之所以不急于进攻,正是要等待你写一篇招降的露布呀。”不久,他任正黄门,兼御史中尉、瀛州大中正,迁任散骑常侍,兼尚书。
宣武帝时,邢峦上奏说:“先皇洞观古今,反对奢侈,服饰用具,崇尚俭朴,不看重雕金镂玉;所珍惜的是素雅整洁,不追求奇服异彩。所以,用纸绢做屏帷,用铜和铁做坐骑的辔头。用节俭训教群臣,用忧戚对待百姓。到了景明初年,继承前代升平兴旺的大业,四境和平清静,远远近近的国家都表示臣服。于是贡奉物品的使者一个接着一个,交易货物的商人争相到来。各种买卖,比往常多了一倍。虽然加强管理,但是,每年损失的金钱数以万计。国家的珍宝异货多得用不完,而货币的使用常常不足。如果不限制它的外流,恐怕无法维持正常的开支。从今以后,不是十分需要的财货,请不要接受。”宣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梁、秦两州的当政者夏侯道迁率汉中之地表示归附,朝廷下诏任邢峦为使持节、都督征讨梁汉诸军事,军队的进退征讨,允许他根据情况决定举措。邢峦率军队到达汉中,派兵讨伐敌兵,敌兵大多投降。北魏军队乘胜追赶到关城的下面。朝廷又下诏书,命他为使持节、梁秦二州刺史。这次开疆拓土,东西宽七百里,南北长一千里,获取十四郡,派军队戍守占领的州县,又挥军进逼涪城。他上表请求乘胜攻取全蜀,宣武帝不同意。
邢峦已经攻克巴西,派将领李仲迁守卫。李仲迁俘获南梁将军张法养的女儿。该女十分美艳,仲迁为之倾倒,动用军需,每天沉溺于酒色之中,来办公事的人都找不到他。邢峦对他非常恼恨。仲迁害怕,阴谋叛变,城里的人将他杀死,投降了南梁将军谯希远,巴西陷落。武兴氐人杨集起等率众反叛,邢峦派统军傅竖眼讨伐,将其平定。邢峦刚到汉中,风度从容优雅,接待豪右士绅,彬彬有礼;安抚百姓,施以恩惠。一年多以后,他因为即将离任,任意诛杀百姓,将他们削籍成为奴婢的有二百多人。再加上他还对商人们进行搜刮,舆论对他十分鄙视。朝廷授给他度支尚书一职。
这时,梁军侵犯徐州、兖州,朝廷仍派他为使持节、都督东讨诸军事、安东将军,尚书职务不变。宣武帝在东堂慰劳邢峦,说:“我知道将军你才回到京城不久,与家人刚刚团聚。然而,东南方面的战事,只有将军你才能承担重任。自古以来忠臣们也不是没有孝心啊。”邢峦说“:希望陛下不要忧虑东南方面的事情。”宣武帝高兴地说“:汉祖说‘:金吾将军进攻郾地,我就没什么担忧了。’现在将军你负责东南方面的军务,我还有什么忧虑呢?”邢峦率军到达东南骚乱地区,分别派兵攻讨。兖州被平定,又进围宿豫,也被讨平。宣武帝赐给邢峦玺书表示慰勉。
梁城的敌兵败走,中山王元英乘胜进攻钟离,朝廷又下诏让邢峦率军与他会合。邢峦认为:钟离形势十分险要,朝廷中有权势的贵官在那里指挥,如果敌军中有我方的内应,胜负尚难预料;如果没有内应,一定无法攻克。而且谚语说:“耕田的事去问农夫,织绢的事去问织妇。”我既然认为难于取胜,何必非去不可呢?他多次上表请求回来,宣武帝同意。元英果然败退。当时人们都佩服他的见识与谋略。
原先,侍中卢昶与邢峦关系不和,卢昶与元晖都被宣武帝宠信。御史中尉崔亮,是卢昶的同党,卢昶和元晖鼓动崔亮弹劾邢峦,事成之后,答应将他提升为侍中。崔亮便奏报邢峦在汉中抢掠良家人口为奴婢。邢峦恐惧,便把在汉中得到的巴西太守庞景仁的女儿化生等二十多人送给元晖。化生等人都是天生丽质,元晖十分高兴,因此背叛了卢昶,反过来替邢峦说话,对宣武帝说邢峦最近立有大功,抢掠的人口已经放出,不应再为此事问罪。宣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高肇也认为邢峦有攻克敌人的功劳,而却遭到卢昶的排斥,帮助邢峦申辩,所以,他才没有坐罪受罚。
豫州城一个叫白早生的人杀死刺史司马悦,献城投降南梁,派他的将领齐苟仁率众占据县瓠。朝廷下诏命邢峦为持节,率领羽林军精锐骑兵讨伐叛军。封他为平舒县伯,以奖赏他在宿豫立下的大功。宣武帝在东堂对他慰劳送行,问:“白早生会逃走呢,还是会坚守?何时能够平定?”邢峦答道:“现在,王师如果压境,豫州城内的士人百姓一定会幡然悔悟,重新归顺。把这座处于穷途末路的城池包围,断绝敌兵的逃路,过不了今年,一定会将白早生传首京城。望陛下不要挂虑在怀。”宣武帝笑着说“:你说的多么勇壮啊!我知道你家里双亲年迈,你多年辛劳在外。然而,忠孝不能两全,请不要推辞呀。”于是,邢峦率领八百名骑兵,星夜兼程,五天到达鲍口,进攻敌兵的大将胡孝智,乘胜到达县瓠,马上渡过汝水。不久,大兵接着到来,便把城池包围起来。朝廷下诏命他为使持节、假镇南将军、都督南讨诸军事。中山王元英南讨三关,也进抵县瓠。因后续部队没有到来,前面的敌兵又比较多,害怕而不敢进攻,便与邢峦分兵成犄角之势,向敌兵发起攻击。梁将齐苟仁等二十一人打开了城门投降,并斩杀白早生及其同党数十人,豫州平定。邢峦率师回京,宣武帝到东堂慰劳他。邢峦说“:这是靠陛下您的谋略和威望取得的胜利,元英等将士出力很多,我有什么功劳呢?”
邢峦自宿豫大捷到平定县瓠,志向行为都很端正,不再以获取财货为目的,凡是缴获的物品都充作军用,对百姓秋毫无犯。升任殿中尚书,加抚军将军职。在任上去世。他文武兼备,朝野上下对他都很仰望。去世后,大家都很沉痛惋惜。朝廷给他封职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开始,宣武帝想赠给他冀州刺史,黄门甄琛因为邢峦过去曾弹劾过自己,便说“:瀛州是邢峦的家乡,人们的感情想让他封在那里。”朝廷同意了。等到甄琛写成诏书,说是优赠邢峦为车骑将军、瀛州刺史,议论者都嘲笑他浅薄。
邢邵,字子才,小字叫吉。小时候因避讳,不再叫这个名字。五岁时,北魏吏部郎,清河人崔亮看见他十分惊奇,说“:这孩子今后当有大的作为,地位和声望都会很显著。”十岁就能写文章,很有才思,智慧聪明,记忆力强,每天能背诵万余言。族兄邢峦善于鉴别人的前程,对子弟们说:“我们家族中有这个孩子,他可不是一个平常的人。”邢邵少年时在洛阳,适逢天下太平无事,常常置身于风景名胜之中,专门以游山玩水、宴饮集会为乐事,不再勤于学业。曾经遇雨无法外出,去读汉书,五天就读了一遍。后来因倦于饮酒集会,才又搜寻经史研读,一目五行,一看便不遗忘。文章写得典雅秀丽,既富赡又迅捷。不到二十岁,就驰名于达官贵人和学士名流之中。曾经与右北平的阳固、河东的裴伯茂、从兄邢罘、河南的陆道晖等人到北海王元昕家里饮酒,一起吟诵诗篇,共得数十首,都放在主人的奴仆那里。第二天早晨奴仆外出,人们得不到诗稿,邢邵为他们一一背诵。这些人中有不记得自己写的诗句的,奴仆归来取回诗稿一看,竟一字不错。这些人将他比作王粲。吏部尚书、陇西人李神俊对他十分佩服器重,与他结成忘年之交。
进入仕途之后任魏宣武帝牵引灵车唱挽歌的挽郎,又被授予奉朝请,升任著作佐郎,深为领军元叉所礼遇。元叉新任尚书令,李神俊与陈郡的袁翻在庆贺的宴席上,元叉命邢邵替他给朝廷起草谢表。他倾刻写成,展示给诸位宾客。李神俊看了说:“邢邵写的这份奏书,足可以为元公增色。”
自孝明皇帝以后,文学之风十分兴盛。邢邵吟诗写赋的才能独步当时。每有文章写出,京城争相传抄,一时纸贵,高声朗读的声音传遍远近。当时袁翻和范阳的祖莹地位显赫,文笔的秀美,被先贤们称道。因为邢邵的文章瑰丽富赡,人们十分妒嫉。洛阳每当有达官显贵被任命新职,大多请邢邵代写谢表。曾有一位贵显的大官刚被朝廷授予职务,大肆宴请宾客,袁翻与邢邵都在坐。袁翻想着主人会委托他代写谢表,然而却请了邢邵,他因此很不高兴。经常对别人说“:邢家的这个小儿常替人家写奏章贺表,都是自买纸张,写好后给人家送去。”邢邵恐怕被袁翻陷害,便以有病为词辞去官职。尚书令元罗镇守青州,让邢邵任府司马。他在青州终日饮酒游乐,观尽山川林泉的景色。
永安初年,迁任中书侍郎,所写的诏书文体宏丽。尔朱荣进入洛阳,京师一片混乱,邢邵与弘农杨。。躲避到嵩山。普泰时,他任给事黄门侍郎,不久,任散骑常侍。太昌初年,朝廷令他任职内省,授给御史职务,命他负责尚书省门下事。朝廷凡任命重要官员,都要先问他是否可以,然后再去任命。他被授予卫将军、国子祭酒。因双亲年纪高迈,辞职还乡。朝廷下诏破例给他五名兵士,并让他一年入朝一次,遇事向他征询意见。他母亲去世,悲哀痛悼,超过常礼。后来,杨。。与魏收及邢邵请求朝廷办学,启奏说:
“学校,自虞和商时就开始兴盛。所以,可以在祭祀上天时配享,以显示它莫大的尊严;对社会发表各种文告,也离不开它,以申明整齐天下的规则。赡养老人,可以向他们征询有益的教导;培养读书人,能够传播经典的内容;兴办学校,可以使国家长治久安,美德千秋万代流传。二世而亡的秦国,改变尊崇学校的常道,坑杀读书人,毁灭学校,以使百姓变得愚昧。所以,天下分崩动乱,国运只有两代。汉代学校勃兴,又尊崇儒术。所以,在西京建有为帝王和宗室子弟读书的六学,在东都设有保存皇家图书册籍的大型府库。到了魏晋时期,战乱频繁,但在兵马征战中,学校并没有停止开办。我朝高祖孝文皇帝禀性圣明,来自天授,道德学问,照耀古今,在乡村设立学校,在全国布教诗书。但是,由于政务繁巨,多次率军征战,没有过多地考虑兴学办校,弓箭难于追回逝去的光阴。世宗宣武帝继位,承继先帝的意志,永平年中,大兴土木,建立学校。由于水旱灾害不断发生,加之时有征讨,学校虽然即将建成,却功亏一篑。传播礼乐的明堂,却成了荆棘茂盛的所在;弘扬德义的学校,却有牧童的踪迹。
“我又听说官吏要教给他本领,才能受职任事。任事之后,才发给他俸禄。这样,上面就没有关于不称职的官吏的议论,下面就不会产生官吏尸位其政的批评。现在国子监虽然有学官的名称,而却没有教授生徒的实绩,何异于附着在燕麦上的菟丝,和南箕北斗那样徒有虚名。”
灵太后看到奏表后下令说“:祭祀赏赐的礼节,是国家的根本。以往戎马不息,没有对学校社庙加以修缮。现在四方太平,任命有司负责修理。”邢邵迁任尚书令,加封侍中的职务。
当时,北魏与南梁通好,朝廷选拔赴梁使者。邢邵与魏收及其从子魏子明都被征召入朝。当时的文人,都在邢邵之下。但是,因为他不庄重威严,虽然名望很高,却难副其实,朝廷因而不让他出国。南梁人曾经问北魏的礼宾司官员:“邢邵应是北朝第一个有才学的人,为什么不让他任使者?”北魏的官员回答说:“邢邵才华实在无愧于当使者,但他的官位已经很高,恐怕不再适合。”南人又问:“郑伯猷原是护军,现在已当上将军,邢邵任国子监祭酒有什么不可以?”邢邵没有被选上赴梁的使者,便请求辞官回乡。
齐文襄帝高澄在京城辅助朝政,征请邢邵到自己的府第中做宾客,授予给事黄门侍郎,与温子升一起任侍读。文襄帝年富力强,刚管理朝政,崔暹常劝他礼貌地接待名士贤才,请教治国的得失。邢邵过去就很有名望,所以被征请。高澄十分敬重他,经常向他请教。邢邵过去就鄙视崔暹的不学无术,言谈之间,便说崔暹缺少知识和见解。高澄又将他的话告诉给了崔暹,并说:“这个人不能亲近。”崔暹对他怀恨在心。邢邵上表奏请孝静帝,起用他的妻兄李伯伦任司徒祭酒。任命的诏书已经发出,崔暹立即报告给高澄,高澄指责邢邵专擅权力,李伯伦的官职被撤销。邢邵从此又被朝廷疏远。
以后,任骠骑、西兖州刺史。在州中任职时有很好的政声,官衙旁边喊冤告状的人敲击的大鼓没有响过。吏卒们的作奸犯科,官员们的是非短长,他没有不知道的。定陶县距州城五十里,县令的妻子每天晚索上要人家一斗酒、一束干肉,邢邵夜晚把县令拘捕,天未明又把他放回,斥责他索要人家的东西,全州上下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在任上不过问生产的事,惟有到南兖州籴粮,让他们到济阳就食。邢邵修缮庵观庙宇,颇为宏丽壮观,他都为之题写匾额,有“清风观”、“明月楼”等。建筑时不动用公私财物,只役使兵卒。官吏百姓替他建立生祠,并刻碑歌颂他的功德。离职时,官民父老及老妪都追着为他送行,哭泣声不绝于路,到京城后任中书令。
旧制规定:一家生两个儿子,官府赏给五只羊;不要羊,给十匹绢。仆射崔暹奏请去掉这条规定。邢邵上表说“:这项规定不应取消。勾践在小小的越国还立有赏法:女子生三个儿子的,公家给她雇乳母。更何况今天国家之大却取消了这一条。舜将金隐藏在山里,就不认为国家穷困;现在,藏富于民,国家又会有什么损害呢?”另外,按照旧例。有司可以将囚徒关押,然后再交付廷尉。邢邵认为不能这样。便建议说:“设立官职,分别职责,各有分工。丞相不必去过问别人打架斗殴,掌管山泽草木的虞官不负责打仗的事。难道能让代替鬼神接受祭祀的人去兼任厨师的劳作,让一家之长去贪占鸡犬的功劳?”朝廷下诏将这两条建议都采纳了。
他被授予太常卿,兼任中书监,摄理国子祭酒。当时,朝臣大多只任一职,兼任两种官职的很少。邢邵身兼三职,并名列文人学士之首,世人都赞赏他。文宣帝到晋阳,路途中不断有天降甘露的祥瑞出现,朝臣们都写甘露颂,尚书让邢邵为这些文章作序。文宣帝去世,丧事的礼节大多向他询问,朝廷又令他撰写悼文。后来,朝廷授给他特进。去世。
邢邵性情清简静素,涵养较深,处事谨慎。兄弟和亲友之间,相处和睦。他博览典章经史,通晓古今。晚年留意于五经,穷究其中的要旨。婚丧嫁娶的礼节,不管公私,只要向他咨询,都会立即释去疑惑,因而成为世人的指南。每次公卿大臣会议,事关典章和掌故,邢邵挥笔马上写就,引证恰当。皇帝让他写诏书,倾刻便成,文词宏丽,文意深远,独步当时。他与济阴的温子升并为文人学士之冠,时人称他们为温、邢。巨鹿人魏收虽然天才勃发,而年龄和经历在他们二人之后,所以,温子升死后,世人才称为邢、魏。
虽然他名实相符,却不依恃才能地位轻视别人。生活简单随便,不修饰外表。官员们穿的服装,坐的车马,用的器具,他仅仅让它们充数,并不经常使用。有好房子不住,却经常住在一间小屋里。果品一类的食物挂在房梁上,等有客人来,取下来一块吃。天生的质朴简素,不管性格与自己相同或相反,都能相安无事。对于来访的人,不管贤能或愚笨,都尽心接待。他对着客人一边解开衣扣寻找虱子,一边与他们交谈。藏书很多,而却不去校对。看见别人校对书籍,笑着说“:为什么这样愚笨,天下书籍那么多,到死也读不完,哪有功夫去校对?有时间想想那些有错误的书,便是一件有趣的事。”他的妻弟李季节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对他说:“世间的人有很多不聪明,想找有错误的书哪里能得到?”他回答说“:如果不想得到,便不用再去读书。”
李崇,字继长,小名继伯,顿丘人。是文成帝的元皇后二哥李诞之的儿子。十四岁时被朝廷召见,封为主文中散,承袭陈留公的爵位,任镇西大将军。孝文帝初年,任荆州刺史,镇守上洛。朝廷命秦、陕二州派兵送他上任,他表示拒绝,说“:边地的人们相互失去和气,本来就怨恨刺史没有治理好。我现在奉诏前去代理,只需朝廷一道圣旨就行了,不用派兵护送,这会使人增加恐惧。”孝文帝同意,他只带数十名人马来到上洛,宣布朝廷的诏书进行抚绥安慰,人们马上止息了矛盾。边境的戍卒抓到南齐的人,他命令全部放还。南齐人感激他的恩德,便送回掠去的北魏荆州的二百多口人。两国边境和睦,不再有烽烟狼尘的警报。在荆州刺史任上四年,很有政绩。召回京师,朝廷给他十分优厚的赏赐。
他又任兖州刺史。这一带过去盗贼很多,李崇便在每个村庄建一座城楼,楼上悬挂一面鼓。盗贼出现时,猛烈击鼓,四周村庄的人们听到鼓声就出动把守道路要口。倾刻之间,鼓声传遍百里,险要关口都有人埋伏。盗贼一出来,就将他们擒获。各州都建城楼悬大鼓,就从李崇这里开始。以后循例封他为侯,改授为安东将军。孝文帝亲自南征,命李崇为副骠骑大将军、咸阳王元禧都督左翼诸军事。徐州投降北魏的郭陆聚众叛乱,有很多人响应,李崇派高平人卜冀州诈称犯罪,逃到郭陆那里,郭陆接纳了他,让他做自己的参谋,过了几个月,卜冀州斩下郭陆的人头送来,其他贼众溃散各处。李崇被任命为河南尹。
以后,孝文帝南讨汉阳,李崇任梁州刺史。氐族杨灵珍派兄弟杨婆罗与儿子杨双领步兵和骑兵一万余众,攻破武兴,与南齐结成联盟。朝廷下诏命李崇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军讨伐。他率军披荆斩棘,分路前进,出其不意,两面夹击敌兵。氐人都离开杨灵珍逃散,灵珍的人马顿时少了一大半,李崇挥军进占赤土。灵珍又派从弟杨建率五千人马屯扎龙门,亲率精锐将士一万据守鹫硖。在龙门以北数十里的地方砍伐树木,堵塞道路。在鹫硖的关口堆积大树,聚集石雷石,放在崖头上,用来抗拒官兵。李崇便命统军慕容拒率军五千人,从别的道路乘夜袭击龙门,将龙门攻破。李崇亲自进攻杨灵珍,灵珍连战失败,他的妻子被俘获。李崇到处设置疑兵,又攻克武兴。南齐梁州刺史阴广宗派参军郑猷、王思考率众救援杨灵珍,被李崇打得大败,并将杨婆罗斩首,杀死一千多人,俘获了郑猷等将领。杨灵珍逃到汉中。孝文帝在南阳看到报捷的奏章,十分高兴,说“:使我没有后顾之忧,是李崇的功劳啊!”任他为梁州刺史,亲手写下诏书说:“认真思谋经略,要除去那些必须除掉的,安抚那些可以教化的。百姓和朝廷都忧患的,要全部消灭。”杨灵珍偷偷占据白水,李崇将白水攻破,杨灵珍远远地逃走。
宣武初年,鲁阳蛮人柳北喜、鲁北燕等聚众反叛,各蛮族部落都起来响应,进逼湖阳。魏将游击将军李晖光镇守北城,尽力守卫。敌兵攻势十分猛烈,朝廷下诏命李崇为使持节、都督征蛮诸军事,讨伐蛮兵。蛮族军队有数万人,驻扎在形势险要的地方抗拒官军。李崇多次进攻,将他们打败,连斩鲁北燕等人,将一万多户蛮人迁徙到幽州、并州一带安置。
东荆州蛮人樊安在龙山聚众反叛,越位自称王号。梁武帝派兵接应他。魏军进攻失利,朝廷便以李崇为镇南将军、都督征蛮诸军事,率领步兵和骑兵进讨。李崇派将士们进攻敌人的营垒,连连告捷,活捉樊安。又进讨西荆,蛮族各军全部投降。不久,他兼任侍中、东道大使,黜退庸劣,提拔贤能,享有赏罚分明的美誉。朝廷任他为散骑常侍、征南将军、扬州刺史。
延昌初年,加封他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江西诸军事。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个三岁的小孩遇到贼兵丢失,好多年不知道下落。后来,看见小孩在同县赵奉伯家里。苟泰到官府告状,双方都说这是自己的孩子,并找来邻居作证,郡县的官吏无法断案。李崇让把双方和这个孩子各安置在别的地方,禁止他们见面。过了几十天,然后对他们说:“你的孩子有病,已经死去,可去奔丧致哀。”苟泰听了立即号啕痛哭,悲不自禁;赵奉伯听后只叹了几口气,毫无悲痛的意思。李崇察知,便把孩子交给苟泰,诘问赵奉伯为什么欺诈,赵奉伯招供说自己的孩子早先死了,所以冒认。
定州流人解庆宾兄弟俩,因犯罪被流放扬州。兄弟解思安不服刑役偷跑回来,解庆宾怕吏役追查责罚,便改变姓名籍贯,冒认城外死尸,声言兄弟思安被人杀害,拉回来埋葬。这具死尸很像思安的模样,看见的人都无法分辨。女巫阳氏自称遇见了鬼,叙说思安遇害的痛苦,和在阴间忍饥挨饿的情况。庆宾又诬告军兵苏显甫、李盖等人将思安杀害,向州府告状。苏、李二人经不住行刑时的痛楚,都承认了罪状。狱案将要判决,李崇怀疑,停止了审讯。他秘密派两个不被本州人所认识的吏役,假装从外地来,找到庆宾说:“我们住在北州,恰遇一个过路人也来住宿,一块说话,看他有别的思虑,便询问他的来历。他自称是逃避刑役的流兵,姓解名思安。当时我们想把他送到官府,他苦苦哀求,声称有一个哥哥叫庆宾,现在住在扬州相国城内,嫂子姓徐。您如果同情我,请替我家报个讯,申说我的委曲。家兄听了,一定重重地酬报。现在您去我家询问,如果去我哥哥那里而没有什么收获,再将我送官也不晚。所以,我们特来拜访,告诉您这个情况。您想报答,我们就放了您的弟弟。如果您不信,可跟我们一起去看看。”庆宾听完,脸上变了颜色,请求他们稍停一停。这两个人把情况报告给了李崇,李崇将解庆宾抓来审问,他招供了实情。又问李盖等人的情况,庆宾供说是诬告。数日之内,解思安也被人绑着押送回来。李崇把女巫找来,打了一百竹杖。
当时,有泉水流入八公山顶,寿春城内有鱼多次从地下涌出,野鸭成群结队飞入城中,与喜鹊争巢。五月,滂沱大雨连续下了十三天,洪水灌入城内,房舍全被淹没,李崇与兵士漂泊在城头上。水势继续上涨,他又将乘船附在城头的城墙上,城墙只剩下两块木板那么宽的地方没有被淹没。州府官员都劝李崇放弃州城到北山去,他说:“我蒙受国家的厚恩,守卫这个地方。淮南辽阔万里,安危系在我一人身上。我一旦离开这里,百姓倾刻四散逃去,扬州这一方土地恐怕不再成为国土。过去王尊慷慨大义,感动了黄河,我难道只爱惜自己的身躯性命,而留下千载的愧疚和遗憾吗?只可怜这里的庶民百姓,无辜死于洪水,可让他们坐木筏去寻求生路。我一定死守在这里。”这时,州人裴绚等接受南梁封给的豫州刺史职务,乘着大水,阴谋叛乱,李崇将他们击败消灭。他因洪水成灾,请求解除职务。朝廷下诏说“:夏天雨水泛滥,不是人力造成的,何必为此辞职呢?现在,水已退去,道路畅通,公私都恢复了旧业。可以训练军队,积蓄粮食,整修城池,慰劳抚恤士民,极尽安抚关怀的策略。”李崇又一次上表请求解职,朝廷不接受。这时,不是李崇淮南就不能保留。
李崇性情深沉,很有大将的谋略;待人宽厚,善于笼络部下。在扬州刺史任上共十年,经常供养勇壮士兵数千人。敌兵侵略边境,都被他们摧垮,号称为“卧彪”敌人十分惧怕。梁武帝对李崇久任淮南十分反感,多次设反间计,几乎无所不至。但宣武帝对他十分信赖,梁武帝的阴谋无法得逞,因而常常叹息说:“真佩服宣武帝对李崇的信任啊!”孝明帝元诩继位,赏赐给李崇衣服马匹。南梁派游击将军赵祖悦袭击并占据西硖石,又修筑外面的城墙,逼使沿淮河居住的人搬进城内,派遣将领昌义之、王神念率水军溯淮河西上,准备夺取寿春,梁将田道龙进犯边城,路长平攻打五门,胡兴茂谋取开、霍两地。扬州各军事要地都被梁军侵逼。李崇分派将领与敌人对阵。秘密安装二百多艘船,教他们练习水战,严阵以待。南梁霍州司马田休等进攻建安,李崇派统军李神将他打败,又命边城守将邵申贤率众扼断敌人退路,在濡水将逃敌打败,斩杀三千多人。灵太后送玺书对李崇慰劳。许昌县令兼纟宁麻守城主将陈平王勾引梁军,献城投降。李崇从秋天开始向朝廷求援,共写了十多道奏章,朝廷才派镇南将军崔亮救援硖石,命镇东将军萧宝夤在南梁的辖区内挖开淮河大堤东灌。朝廷因各路将领不互相配合,便派尚书李平兼右仆射,持节统领各军。李崇派部将李神乘战船百余艘,顺淮河与李平、崔亮合攻硖石。李神的水军攻克硖石东北的外城,梁守将祖悦兵力不足,表示投降。朝廷嘉奖李崇,给他晋封为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刺史和都督的职务不变。
李崇当官平和宽厚,明察是非,善于决断,然而贪图财货,接受贿赂,不断向商贩们搜刮聚敛。孝明帝与灵太后曾到左边的国库中巡视,王公大臣和嫔妃等随从的有一百多人,帝后命他们各尽自己的力气到府库中拿取布和绢,只要拿得动,都赐给他。有拿得多的超过二百匹,少的也拿了一百多匹。只有长乐公拿了二十匹,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世人们因此称赞他的廉洁。李崇与章武王元融因背负的布绢太多,跌倒在地上,李崇摔伤了腰,元融扭坏了脚。人们讽刺说:“陈留、章武,摔伤了腰,折断了股;贪取财货的败类,污秽了我朝的明主。”
蠕蠕族首领阿那瞔侵犯边境,朝廷下诏命李崇以原来的职务兼任都督北讨诸军事,讨伐敌兵。李崇在显阳殿拜辞,身穿盔甲战袍,志气昂扬奋发。虽已年高六十九岁,但气度雄风有如青年。孝明帝看了连连称赞,朝臣们也没有不赞叹的。李崇挥军出塞,驰驱三千余里,没有赶上退去的敌人而班师回来。
他请求将六个军镇改为州,太后不允许。
后来,北部军镇的破六韩拔陵举兵反叛,到处都响应他。征北将军、临淮王元。。在五原被叛兵打败;不久,安北将军李叔仁在白道也遭遇失败,叛兵气焰越来越盛。朝廷下诏命丞相、令、仆射、尚书、侍中、黄门等各级官员聚集显阳殿,说“:贼势蔓延,连寇恒、朔等地及金陵已被他们占有。朕日夜忧惧,各位应陈奏破敌良策。”吏部尚书元修义认为需要一名权大名重的大臣,率军进攻恒、朔,指挥军队,保卫国家。朝廷下诏说:“去年阿那王襄反叛,派李崇北征,他长驱塞北,返师在榆关,成为一时的盛举。朕认为李崇威望极高,有器识,有决断,想再派他去,统率三军,扬威于恒、朔一带,大家说可以吗?”仆射萧宝夤等奏说“:陛下的这个决定,很符合众人的愿望。”于是,朝廷下诏命李崇以本官加任使持节、开府、北讨大都督,抚军将军崔暹、镇军将军广阳王元深都受他的指挥。又下诏命李崇的儿子李神轨为平北将军,跟随李崇北征。李崇率军至五原,崔暹在白道以北被敌军打败,所以,敌军便全力进攻李崇的军队。李崇与广阳王元深奋力抗击,多次打败敌兵。双方相持到冬天,李崇率兵退回平城。元深上表奏劾李崇的长史祖莹靠弄虚作假为自己增加立功的级别,又侵吞军需物资。李崇受牵连被免去官爵,召回京城,军事指挥大权交给元深。
后来,徐州刺史元法僧献出彭城,叛投南梁。朝廷任安东王元鉴为徐州刺史,讨伐叛军,被元法僧打败,单人独骑逃了回来。朝廷又下诏恢复李崇的官爵,任他为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适逢李崇病重,朝廷便让卫将军、安丰王元延明代替他。
孝昌元年(525),去世。谥号武康。
李平,字云定,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长大后博览群书,喜好礼经、易经,很有文才。太和初年,任通直散骑侍郎,孝文帝对他十分器重。他请求到一个郡任职,孝文帝说:“你想治理一个地方来试试自己的才能吗?”任他为长乐太守。李平为政清静简淡,官吏和百姓都很怀念他。受征辟为河南行尹,豪门勋戚都害怕他。宣武帝即位,任他为黄门郎,迁任司徒左长史,行尹的职务不变。不久转为正尹,长史的官职不变。
宣武帝将到邺地视察,李平上表进谏,认为“嵩都创建,洛阳营造,虽然已经十年,但根基还不牢固。代人到洛阳,开初还很向往。家里的资产在迁移途中损失殆尽,牛羊大多死在路上,跨过了险峻的太行山,渡过了汹涌的黄河,辛苦备尝,好不容易到达京城,富裕人家的财产还损失一大半,贫苦百姓的情况更可以想像。加上历年来战事不断,百姓们无暇安居。自景明以来,才稍可得到休息。但农夫的家中没有一年的积蓄,修盖房子的人家中也只有数间小屋。百姓们没有不尽力于伊河和氵廛河一带的建设。现在,实在应该让庶民安居乐业,鼓励他们努力耕田,让国家积蓄够九年的粮食,每个家庭都可以应付水旱灾害的袭击。如果仍然限制和滋扰他们,那么,国家失掉的将会很多。”宣武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朝廷下诏命他以原来的官职管理相州的事务。宣武帝到邺城,亲自到他家,见到了他的几位儿子。不久,任命他为刺史。李平劝导农民耕田种桑,修建太学,选拔有学问的儒生充任讲学博士,从五郡的读书人中选拔聪明敏捷的进行教育。描绘孔子和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挂在讲堂内,亲自为每幅画像写像赞。前任刺史颇好鱼肉百姓,李平又画“履虎尾”和“践薄冰”两幅画,悬挂在客馆,写上颂文,以示警诫。被任命为度支尚书,领御史中尉的官衔。
冀州刺史、京兆王元愉在信都反叛,朝廷命李平为持节、都督北讨诸军事、行冀州刺史,讨伐元愉。宣武帝在乾殿慰劳他,并为他送行,说“:怎么会有今天?”说到元愉叛乱的事,唏嘘感叹,泪流满面。李平回答道:“元愉是鬼迷心窍,才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陛下不认为我不勇武,委任为总督的职责。如果他主动到军门稽首投降,我便把他送到大理寺按刑法处治;如果怙恶不悛,我便挥军鸣鼓进攻,完成陛下交给的重任。”他率军进至经县,叛军也向这里汇集。夜晚,蛮兵数千人攻打李平军营前面的营垒,箭射进了李平的军帐,李平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才安静下来。李平指挥军队到冀州城南十六里,大败敌兵,将他们向北追赶到城门处,包围了冀州城。元愉带一百多骑兵突围逃走,李平派统军叔孙头追赶他,离信都八十里,将元愉擒获。冀州平定,朝廷命他以本官领相州大中正职衔。
李平被尚书令高肇、侍御史王显忌恨。后来,王显代替李平为御史中尉,李平被加封为散骑常侍。王显纠劾李平在冀州隐瞒人口,高肇进一步捏造罪状,奏报朝廷解除了李平的职务。延昌初年,朝廷下诏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爵位,任定州和冀州两州的刺史。前来告状的,大多为积压多年没有处理的旧案。他奏报朝廷,不管积案的真伪,一律以景明年以前作为界限,于是,诉讼被止息。武川镇发生灾荒,镇将任款请求借贷,没有得到允许,擅自打开粮仓救济灾民。有司用私散官仓这条法律处罚他,免掉了他的官职。李平上疏奏说任款的目的是为了救济饥民,用心是好的,宣武帝原谅了他。
孝明帝继位初,任李平为吏部尚书。李平精明强干,所在声望颇高,但因性情急躁而常使自己受累。
原先,南梁派将领赵祖悦进逼寿春,魏镇南将军崔亮进攻敌兵,未能取胜。崔亮又与魏将李崇不和。朝廷下诏命李平以本官任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任尚书右仆射,统领各路军队。东西州的将领,都要受他指挥,如果任意行动,按军法从事。命李平的长子李奖为通直郎,跟从他一起去前线。于是,他率步兵和骑兵二千人奔赴寿春,严格地指挥李崇、崔亮,令水陆两路军队按时向敌人发动进攻。李崇、崔亮畏惧他,不敢违抗命令,因而互相配合。经过多日交战,打败敌军。安南将军崔延伯在下蔡建造一座桥梁,以阻挡敌人的援军。敌将王神念、昌义之等不能前来救援。赵祖悦死守困城,李平发起进攻,斩杀赵祖悦,将他的头颅送到洛阳。因立功他升任为尚书右仆射,加封散骑常侍衔。他回到京城洛阳,灵太后在宣光殿接见他,赐给他一根用黄金装饰的刀仗。
这时,南徐州给朝廷送来奏章说:南梁筑堰坝堵截淮水,经常为患。朝廷命公卿大臣讨论。李平认为不依靠武力,堰坝最终也会自己毁坏。果然梁人筑的堰坝被水冲破,灵太后十分高兴,设宴招待群臣,赦免李平过去的罪过,孝明帝亲手赐给他布绢一百匹。
去世,遗嘱让薄葬。
李谐,字虔和,从小就风采照人。赵郡的李搔曾在元叉那里见到他,归来对父亲李元忠说“:我在领军门下遇见一个神奇的人。”李元忠说“:一定是李谐。”一问,果然是他。李谐承袭了父亲李平的爵位彭城侯。他的文采被当时称道。历任中书侍郎。
天平末年,东魏准备与南梁和好,朝臣们议论要让崔瞱担任出使南梁的主要使者。崔瞱说:“文采与学识,我不推重李谐;而口才舌辩,李谐却远远地超过我。”于是,朝廷命李谐为兼常侍、卢元明兼吏部侍郎、李业兴兼通直常侍,出使南梁。梁武帝派朱异先看看客人,朱异极力夸赞李谐、卢元明的优点。李谐等人被梁武帝接见。离开时,梁武帝目送他们,对左右的人说:“我今天遇到了强手。你们常说北边没有人才,这几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又对朱异说“:他们的才能超过你介绍的。”当时,邺下评论风流人物,认为李谐以及陇西的李神俊、范阳的卢元明、北海的王元景、弘农的杨遵彦、清河的崔赡最为杰出。最初出使南梁,选拔使臣,李神俊官位已经很高,所以命李谐等五人出使。而杨遵彦中途患病回来,竟没有成行。南北和好,必定由优秀杰出的人才互相交往;受朝廷之命接待宾客,一定选拔当时卓越俊逸的朝臣担任,没有才华和能力的人不得参与其事。南梁的使者每次到来,邺下城内都要引起轰动。达官贵族的子弟都盛装艳服,着意修饰一番,前来聚观。国家对使者的馈赠很优厚,使者居住的馆驿前门庭若市。宴请使者的时候,齐文襄帝高澄派左右的人前去观看,主持礼宾的人每有精彩话语出口,文襄帝都鼓掌叫好。东魏的使者到南梁,也和南梁的使者到东魏一样受到热情款待。梁武帝亲自与使者交谈,相互间十分友好和尊重。李谐出使南梁后迁任秘书监。死在大司农任上。
李谐身材短小,手有六指。因为脖子上长了瘤子而不得不昂着头,因为跛脚而走路缓慢,因为口吃而说话慢条斯理。人们都说他善于运用自己的这三个缺陷。
李庶,为人端方,有雅量,喜好学习,颇有其父李谐的风采。历任尚书郎、司徒掾,处世以清晰明辨著名。经常担任宾司,接待梁朝的使者。南梁的使者徐陵十分佩服他的才华。李庶天生的不长胡须,崔谌跟他开玩笑说:“我教给你种胡须的办法,用锥子在嘴唇上扎满小孔,插上马尾就行了。”李庶回敬他说“:先用这个办法在你自己身上治治你的眉毛,如果你的眉毛治好了,然后我再种胡须。”人们传说崔谌家有违于人伦的恶疾,死了都葬在呼沱墓田,所以李庶这样说他,邢子才在旁边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魏书写成后,李庶与卢斐、王松年等人一起奏报其中失实的地方。魏收写王慧龙自称是太原人,又写王琼没有办事能力;把卢同附在卢玄传中;把李平写成陈留人,说他家境贫穷,这些都违背史实,所以,卢斐与李庶等人要告他的状。他们对杨。。说应当把魏收斩首。杨。。的党羽偏袒魏收,便向齐文宣帝反告了他们一状,李庶等人被剃去头发,抽了二百鞭,李庶死在临漳的监狱中。李庶的哥哥李岳十分痛惜弟弟的冤死,一生都不到临漳的城门。
李庶的妻子是元罗的女儿。他死后,兄长李岳让自己的妻子与元氏做伴住宿。过了五年,元氏改嫁给赵起。元氏曾梦见李庶对她说:“我福分薄,要托生在刘姓家中为女,明天早晨就要出生。他家很穷,恐怕不能养活我。你我还有夫妻的旧恩,所以来告诉你,你要向刘家将我要回。刘家住在七帝坊十字街南面,向东进入一条破旧的巷子就是。”元氏没有说话。李庶又说“:你好像怕赵起不同意,我会告诉他的。”于是,赵起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赵起醒来问妻子,两人说的一样,便拿着钱到刘家,如梦中所说得到了他家的女儿。等到养女长大,将她嫁了出去。
庶弟蔚,少清秀,有襟期伦理,涉观史传,兼属文词。昆季并尚风流,长裾广 袖,从容甚美,然颇涉疏放。唯蔚能自持公干理,甚有时誉。坐兄庶事徙平州。后 还,位尚书左中兵郎中,仍聘陈使副。江南以其父曾经将命,甚重焉。还,坐将人 度江私市,除名。后卒于秘书丞,士友悼惜之。
蔚弟若,聪敏,颇传家业,风采词令,有声鄴下。坐兄庶事徙临海。乾明初, 追还,后兼散骑常侍。大被亲狎,加仪同三司。若性滑稽,善讽诵,数奉旨咏诗, 并使说外间世事可笑乐者。凡所话谈,每多会旨。尝在省中,趋而前却,对答学奏 事之象,和士开闻而奏之。帝每狎弄之。武成以斛律金旧老,每朝,赐羊车上殿。 金曾使人奉启,若为舍人,误奏云在阙下,诏命出羊车。若重思,知金不至,窃言: “羊车、鹿车何所迎?”帝闻,亦笑而不责。又帝于后园讲武,令若为吴将,皇后 皆出,引若当前,观其进止俯仰。事罢,遣使谢之,厚加赏赐。韩长鸾等忌恶之, 密构其短,坐免官。未几,诏复本官。隋开皇中,卒于秦王府谘议。
谐弟邕,字修穆,幼而俊爽,有逸才。位高阳王雍友。几所交游,皆倍年俊秀。 卒,赠洛州刺史,谥曰文。
论曰:郭祚才干敏实,有世务之长。孝文经纶之始,独在勤劳之地。居官任事, 可称述焉。张彝风力謇謇,有王臣之气,衔命拥旄,风声克举。俱魏氏器能之臣乎! 遭随有命,二子俱逢世乱,悲哉!晏之、乾威,可谓亡焉不绝。邢峦以文武才策, 当军国之任,内参机揆,外寄折冲,其纬世之器欤!子才少有盛名,鼓动京洛,文 宗学府,独秀当年,举必任真,情无饰智,疏通简易,罕见其人,足为一代之模楷 也。及明崔甗之谤言,执侯景之奸使,昔人称孟轲为勇,于文简公见之。唯尝短崔 暹,颇为累德。阮籍未尝品藻人物,斯亦良有以焉。李崇风质英重,毅然秀立,任 当将相,望高朝野。平以高明干略,效智于时,出入当官,功名克著,赞务之材也。 谐风流文辩,盖人望乎!
<b>部分译文</b>
郭祚,字季祐,太原晋阳人,是北魏车骑将军郭淮的弟弟郭亮的后代。祖父郭逸,任本州的别驾,先后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司徒崔浩做妻子,一个女儿嫁给崔浩的兄弟、上党太守崔恬。太武帝时,崔浩受朝廷重用,因而,郭逸被任为徐州刺史。父亲郭洪之,受崔浩的株连被杀害,郭祚因逃跑才免于一死。他从小无依无靠,贫穷潦倒,姿容相貌并不惊人,家乡的人都不认识他。有一个女巫给他相面后认为他今后一定会大富大贵。郭祚博览经典史籍,学习崔浩的书籍,书信和文章都闻名当世。二十岁任州主簿,刺史孙小委任他做书记。太原太守王希彦,是他祖父郭逸的妻子的侄子,不断周济他,才使他振作。
孝文帝初年,郭祚被举荐为秀才,朝廷对策为上等,被任命为中书博士,转任为中书侍郎,又提升为尚书左丞。稍后,又任给事黄门侍郎。他清廉谨慎,昼夜都不懈怠,孝文帝很赏识他。跟随孝文帝南征,回来后任正黄门。孝文帝去长安,路经渭桥,见一座郭淮庙,问郭祚:“这里供奉的是你的祖宗吗?”他答道:“是我的七世伯祖。”孝文帝说:“先人贤能,后世俊哲,都出在一门。”郭祚说“:过去我的祖先渊博宏通,只侍奉魏文帝;我浅薄卑陋,遇上圣明的君主,自觉十分幸运。”孝文帝下令用由牛、羊、猪做成的最贵重的祭品祭祀郭淮庙,让郭祚自己撰写祭文。不久,他因参与迁都洛阳的筹划,赐爵为东光子。孝文帝曾到华林园,顺便观看过去的景阳山。郭祚建议“:山以仁爱静谧,水因智慧畅流。希望陛下整修这座山。”孝文帝说“:魏明帝因奢侈已失误在前,我为什么还要跟在他的后面学?”郭祚叹道“:真是高山仰止。”孝文帝接着说“:难道不是景行行之吗?”郭祚升迁任散骑常侍,仍任黄门一职。
这时,孝文帝锐意建立典章礼仪,加上铨选九品中正人才,又要迁都,一切都需创立。而不断征讨用兵,朝廷内外都需规划谋略,国家诸事纷繁。郭祚与黄门宋弁帮助孝文帝参谋运筹,根据每个人的才干,委以不同的重任。郭祚负责注释经书,他终于完成了这项辛苦而繁杂的任务。孝文帝因册立冯后的姐姐为昭仪,晚上在清徽后园宴请朝臣。孝文帝举起酒杯赐给郭祚和崔光,说:“郭祚忧劳勤勉于国事,从不欺骗我。崔光温和善良,见闻广博,是我朝儒林的俊秀。不劝他两人喝酒,应当劝谁呢?”他如此被孝文帝看重。一次,孝文帝任李彪为散骑常侍,郭祚入见孝文帝,孝文帝对他说“:我昨天误授给一个人官职。”郭祚说“:圣上的诏书颁发,怎么能允许有差错?”孝文帝沉吟许久说“:我自应受到责备,因为你的责备,我想另授给李彪一个别的官职。”不大一会儿,李彪有奏章送上,说:“伯石辞去公卿,子产很是厌恶。我想得到这个官职已经很久,不敢推辞。”孝文帝叹着气对郭祚说“:你的忠诚进谏,李彪的义正辞严,使我处境两难,不能再作决定。”便不撤换李彪。
孝文帝南征,郭祚以侍中的身份随从,又被任命为尚书,晋爵号为伯。孝文帝去世,咸阳王元禧等人奏请朝廷任郭祚兼任吏部尚书。宣武帝下诏说:奸吏逃避刑罚,就将他发配远方;如果长久躲着不出来,就让他的兄弟代替。郭祚启奏说“:如果因奸吏逃窜,流配他的兄弟,那么罪人的妻子,也应流配。这样,一人犯罪,祸及二家。我认为罪人既然逃跑,只流配他的妻子。逃跑者本人记名永远流配,有病也不免除。这样,奸途就会被堵塞。”宣武帝下诏采纳他的意见,不久,他正式任吏部尚书。郭祚自身廉洁清净,爱惜官位。铨选人才,授予官职时,即使人选合适,也必定犹豫很长时间,然后才下笔批示。下笔时便说“:这人便因此获得富贵了。”因此,事情往往被牵延耽误,因而当时常招致怨言。然而,所选拔的人都量才称职,人们又因此归功于他。
出任为使持节、镇北将军、瀛州刺史。太极殿建成,郭祚到京城朝拜,转任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遭逢荒歉,全境饥饿,郭祚怜爱灾民,多方救济。虽然决断优柔,被人称为繁琐缓慢,然而,地方男女都怀念他的恩泽。他被调入朝廷,任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并州大中正。
迁任尚书右仆射。当时,议定新的法令,下诏命郭祚与侍中、黄门一起讨论确定。朝廷旧例:令、仆射、中丞骑马,由骑卒传呼入宫,可以到马道。郭祚任仆射,认为这是对皇上不敬重的表现,报告给了宣武帝,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规定,君主在太极殿,大臣入宫,传呼开道至止车门;君主在朝堂,传呼开道至司马门。传呼开道不能在宫廷中进行,就从这里开始。朝廷下诏命郭祚以原来的官职兼任太子少师。他曾随宣武帝到东宫,太子元诩年龄很小,郭祚将一个黄扁瓜瓜送给他。当时,应诏左右赵桃弓与御史中尉王显互为表里,很被宣武帝所倚重。郭祚私下里趋奉他们。诽谤郭祚的人称为“桃弓仆射,黄扁瓜瓜少师。”
他向朝廷奏说“:过去考察官员的标准虽然颁布天下,像我这样愚蠢浅陋,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现在,需要确定官员升迁的事由情状,超越官阶的就应该酌量折减。景明初年定的标准,五年才能升一级半。正始年间,已故尚书、中山王元英上奏考察官员的标准,圣旨批道:‘可以以满三年为期限,多余的月数不必计算。’另外,去年因为前两种规定的内容不一样,奏请圣上裁决,圣旨说‘:升迁降免的规定,应按过去制定的制度决断。’现在不知道所说的过去的制度,究竟是指景明时候的,还是指正始时候的?景明时考察官吏的方法,是将东西两省的文武闲官分为三等,经过考核委任官职。而前任尚书卢昶却奏说,上等官员三年升半级。现在的考察标准又分成九等,前后说法不一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朝廷下诏说:“考绩在上中的,可以照顾以前的情况,任职在六年以上的升一级,三年以上的升半级,多余的年月不算。考绩在上下者,可以照顾以前的情况,任职在六年以上的升半级;不满六年的不算,可以算在下一次考察中。考绩在上下者,任职三年升一级。有官衔而无官职的官员的考察,按卢昶上奏的办法。”
不久,加任郭祚为散骑常侍。当时,朝廷下诏营建明堂和国学,郭祚上奏说:“现在,皇家的节仗向西挥动,开辟了岷、蜀一带;军队东进,平定了淮、荆大片土地;汉、沔之间,仍需加强防御。征集兵士和军需,既多且广;边境的许多堡垒,战火不断。不可以在战争频繁之际大兴土木。况且现在又是一年伊始,春耕即将开始。我认为应等到丰收和平的年份,根据物力人力再动工,很快就会建成。”朝廷同意他的意见。
宣武末年,郭祚经常被召入东宫,朝廷常秘密地给他许多赏赐,多达一百多万,还有许多贵重的丝绸锦绣。又赐给他剑和杖,恩宠深厚。升任为左仆射。原先,南梁将领康绚把守淮河,准备决堤淹灌扬州、徐州。郭祚上表说:“南梁的君主萧衍太狂妄,擅自截断河流,祸害百姓,这是他灭亡的征兆。应命扬州选一员猛将,率领本州兵马奔赴浮山,内外夹攻梁军。”朝臣们经过讨论同意他的建议,任他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雍州刺史、征西将军。
太和年以前,朝廷法纪严厉峻刻,大臣一有差失,便招致灭族杀身。李冲管理朝政,钦佩郭祚的才干见识,举荐他为左丞,又兼任黄门,他因此便感到满足。常常谈起自家是孤门独姓,早年经过崔浩案件的牵连,时常忧虑危机存亡,苦苦述说,辞色恳切,发自内心。李冲对他说“:人生自有命运安排,不是能逃避得了的。但是,当官应该明白畅达,有什么可怕的?”此后十多年,官位隆重,而上达进取之心,毫不松懈。他又靠东宫太子师傅的资格,辞去尚书的职务不干,志向在于获得封侯的赏赐,仪同的爵位。尚书令、任城王元澄替他奏闻朝廷。等到被封为征西将军、雍州刺史,虽喜得外任,却因封号不优隆,期望更大。执政大臣们颇感奇怪。
当时,领军于忠恃宠骄傲狂纵,崔光等人曲意奉迎。郭祚对他们非常厌恶,便派自己的儿子,太尉从事中郎郭景尚劝说高阳王元雍,把于忠调出朝廷,到州郡任职。于忠听了十分恼怒,假借皇帝的诏命把郭祚杀害。
张彝,字庆宾,清河东武城人。曾祖父张幸,任慕容超属下的东牟太守,归顺北魏,赐爵为平陆侯,位至青州刺史。祖父张淮之继承官位,又任青州刺史。父亲张灵真,早亡。
张彝性格坚强,有风骨气节,博览经典史书,继承了祖父的侯爵。与卢阳鸟、李安人结成朋友。往来上朝参见君主,三个人都同行,卢阳鸟任主客令,李安人与张彝都任散客令。张彝虽然年少,却性情豪放。出入宫庭昂首阔步,无所顾忌。文明太后喜欢恭敬谨慎的臣僚,每次会见他都是这样,便召集百官,当面斥责他,让他悔过改正,而他毫无悔改的表示。他擅长于督察,朝廷每次派员到下面巡视检查,他常常是其中的人选。他清廉谨慎,严肃威猛,所到之处,人人畏服,同行的官员也因此称赞他。升任主客令,循例降侯为伯,转太中大夫,仍任主客曹的事情,不久又被封为黄门。后来跟随孝文帝南征,因母亲去世解除官职。他守丧超过礼节的规定,送葬从平城到家乡一千多里路,他完全步行,不乘坐车马。累得容貌消瘦憔悴,被人们所称道。孝文帝到冀州,派使者吊唁慰问,任他为骁骑将军而重新起用,回到朝廷又恢复原来的职务。因参与筹划迁都立功,晋爵为侯。
宣武帝亲自治理朝政,罢除六辅的官员。张彝与尚书邢峦听说对官吏处分不按正常制度,心存畏惧,出京逃走。被御史中尉甄深弹劾,说他们“如果不是强人和凶手,为什么跑到旷野中去?”朝廷下诏严厉地斥责他们。不久,任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张彝平时崇尚典范,喜欢考察旧的制度和事例。到陇右任职后,更加认真探讨演习,于是官府的各种规矩,长官的仪仗,都赫然可观。羌、夏等少数民族都因为害怕他的威猛严整而表示服从。所辖之地安静无事,他被人们称赞为良吏。这年冬天,太极殿建成,他与郭祚等人都以勤勉谨慎的旧臣身份被朝廷征回参加贺典。他回到秦州,被晋封,号为抚军将军。上表请求解除州刺史的官职,朝廷不同意。
张彝治理陇中,有很多创建。树立新风,革掉旧俗,受到官民的爱戴敬仰。在那里为国家建造了一座名叫兴皇的寺院,所有犯罪的囚徒,根据罪行的轻重,罚他们到寺院工地上干活,不再让他们受皮鞭棍棒等刑具的拷打。这时,陈留公主正在守寡,张彝想娶她,公主也表示同意。仆射高肇也想与公主结婚,公主却不愿意。高肇十分恼怒,攻击张彝私立刑法,役使百姓。朝廷下诏派直后万贰兴火速到秦州调查。贰兴是高肇的亲信,欲致张彝于死地。然而,由于张彝清白守法,寻找他的过失却一无所得。朝廷派人代替了他的职务,调他回到洛阳,多年不安排职位。
张彝因中风,手脚不灵便,然而志气性情毫无改变。自己认真调治休养,勉强可以上朝参拜。过了很久,被任命为光禄大夫,加授金章紫绶。张彝喜好同知己交往,轻视那些人品低下的人,不合他心意的人,他视之蔑如。虽有病在家,而志向气节更高。向朝廷呈上自己撰写的历帝图五卷,起于伏羲,终于晋末,共十六个朝代,一百二十八位皇帝,历经三千二百七十年,记事五百八十九件。宣武帝很是称赞他的功劳。
张彝虽然年近六十,又加上中风,而自强不息,孜孜不倦。不管是官府和私人组织的讲解佛法的集会,还是官绅士大夫们作佛事,以及筵请僧道,斋戒讲演,他都积极参与。喜好善事,钦佩贤士,奖拔人物,南北各地新朋旧友,越来越多。他营造起规模宏大的宅第,十分华丽奢侈。对他的远房亲戚则颇为怠慢,不去关心照顾,因而,不断遭到他们的埋怨。对于荣誉地位,他总不能满足,多次上表述说自己在秦州建有开发汉中的功勋,希望朝廷给他增加赏赐,连续多年提出这种要求,引起了朝廷的反感。
他的第二子张仲王禹给朝廷呈上奏章,要求另外订立选拔官员的标准,将军人们排斥在外,不把他们列入高贵的等级。因此,军人们议论纷纷,叫喊辱骂,不绝于路。又在大街上张贴告示,约定时间聚集在一起,要杀死他的全家。张彝毫无畏惧躲避的意思,与他的儿子照样安住在家。神龟二年(519)二月,羽林武贲带领数千人,一起到尚书省吵骂,要抓获他的长子张始钧,没有抓到。军人们用石头砖瓦敲打大门,上上下下都很害怕,不敢出面制止。军人们举着火把,又抢去路上堆放的木柴,用木棍、石头为兵器,直冲到他的家里,将他拉到堂下,用力捶打,高喊着点燃了他家的房子。始钧、仲王禹兄弟俩从北面跳墙逃走。始均又回来救援他的父亲,向行凶的军人们下跪求饶,请求保留父亲的性命。张彝只剩下一口气,沙门寺与他家是近邻,用轿将他抬到庙中。看到和听到这件事的人,没有不惋惜和惊异的。他因此去世,朝廷只处决了羽林军中最凶悍的八个人,不能将所有的凶犯诛杀。为了安抚人心,其他人都被赦免。
邢峦,字洪宾,河间莫阝地人,魏朝太常邢贞的后代。同族的五世祖邢嘏,石勒多次聘请,他都没有接受。邢嘏没有儿子,邢峦的高祖邢盖从旁宗过继给他为后。邢盖的孙子邢颖,字宗敬,因才学出众驰名。太武帝时,他与范阳的卢玄等人一起被朝廷征用,后来被任命为中书侍郎,以通直常侍、平城子的身份出使南朝,回来后,因病回到家乡。过了很久,太武帝问:“回想邢颖这位长者,有学识道德,应到东宫辅导太子,现在在哪里?”司徒崔浩说“:邢颖有病在家休息。”太武帝派太医骑快马到他家诊治。终于不治去世。邢颖的儿子邢修年,就是邢峦的父亲。
邢峦从小喜爱学习,背着书箱到处寻求老师。坚守贫困,砥砺节操,博览群书,具有文才武略。须髯秀美,形貌魁伟,多次升迁至兼员外散骑常侍,出使南齐,归来,再升为中书侍郎,很被孝文帝看重,经常被赐坐论事。孝文帝因服药发散,到司空府的南面,看见邢峦的宅第,对邢峦说:“我早晨发散到了这里,见你的住宅才停止脚步。向东可以望见皇宫,令人感到恋恋不舍。”邢峦对答说:“陛下您修建中京,建立了万古不朽的大业。我想与我魏朝一起兴旺发达,难道能不营建长久性的住宅?”孝文帝对司空穆亮、仆射李冲说:“邢峦这句话,含意很深。”
后来,他被封为兼黄门侍郎,跟随孝文帝征讨汉北。邢峦驻扎在新野,去得稍晚。孝文帝说:“伯玉被天迷住了心窍,被鬼扰乱了头脑,坚守这座危险的城池,保护那个逆天而行的君主。我率军到这里以后,虽然没有将他擒获,城墙和护城河已被我军攻破,料想攻取整个城池也为时不远。我之所以不急于进攻,正是要等待你写一篇招降的露布呀。”不久,他任正黄门,兼御史中尉、瀛州大中正,迁任散骑常侍,兼尚书。
宣武帝时,邢峦上奏说:“先皇洞观古今,反对奢侈,服饰用具,崇尚俭朴,不看重雕金镂玉;所珍惜的是素雅整洁,不追求奇服异彩。所以,用纸绢做屏帷,用铜和铁做坐骑的辔头。用节俭训教群臣,用忧戚对待百姓。到了景明初年,继承前代升平兴旺的大业,四境和平清静,远远近近的国家都表示臣服。于是贡奉物品的使者一个接着一个,交易货物的商人争相到来。各种买卖,比往常多了一倍。虽然加强管理,但是,每年损失的金钱数以万计。国家的珍宝异货多得用不完,而货币的使用常常不足。如果不限制它的外流,恐怕无法维持正常的开支。从今以后,不是十分需要的财货,请不要接受。”宣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梁、秦两州的当政者夏侯道迁率汉中之地表示归附,朝廷下诏任邢峦为使持节、都督征讨梁汉诸军事,军队的进退征讨,允许他根据情况决定举措。邢峦率军队到达汉中,派兵讨伐敌兵,敌兵大多投降。北魏军队乘胜追赶到关城的下面。朝廷又下诏书,命他为使持节、梁秦二州刺史。这次开疆拓土,东西宽七百里,南北长一千里,获取十四郡,派军队戍守占领的州县,又挥军进逼涪城。他上表请求乘胜攻取全蜀,宣武帝不同意。
邢峦已经攻克巴西,派将领李仲迁守卫。李仲迁俘获南梁将军张法养的女儿。该女十分美艳,仲迁为之倾倒,动用军需,每天沉溺于酒色之中,来办公事的人都找不到他。邢峦对他非常恼恨。仲迁害怕,阴谋叛变,城里的人将他杀死,投降了南梁将军谯希远,巴西陷落。武兴氐人杨集起等率众反叛,邢峦派统军傅竖眼讨伐,将其平定。邢峦刚到汉中,风度从容优雅,接待豪右士绅,彬彬有礼;安抚百姓,施以恩惠。一年多以后,他因为即将离任,任意诛杀百姓,将他们削籍成为奴婢的有二百多人。再加上他还对商人们进行搜刮,舆论对他十分鄙视。朝廷授给他度支尚书一职。
这时,梁军侵犯徐州、兖州,朝廷仍派他为使持节、都督东讨诸军事、安东将军,尚书职务不变。宣武帝在东堂慰劳邢峦,说:“我知道将军你才回到京城不久,与家人刚刚团聚。然而,东南方面的战事,只有将军你才能承担重任。自古以来忠臣们也不是没有孝心啊。”邢峦说“:希望陛下不要忧虑东南方面的事情。”宣武帝高兴地说“:汉祖说‘:金吾将军进攻郾地,我就没什么担忧了。’现在将军你负责东南方面的军务,我还有什么忧虑呢?”邢峦率军到达东南骚乱地区,分别派兵攻讨。兖州被平定,又进围宿豫,也被讨平。宣武帝赐给邢峦玺书表示慰勉。
梁城的敌兵败走,中山王元英乘胜进攻钟离,朝廷又下诏让邢峦率军与他会合。邢峦认为:钟离形势十分险要,朝廷中有权势的贵官在那里指挥,如果敌军中有我方的内应,胜负尚难预料;如果没有内应,一定无法攻克。而且谚语说:“耕田的事去问农夫,织绢的事去问织妇。”我既然认为难于取胜,何必非去不可呢?他多次上表请求回来,宣武帝同意。元英果然败退。当时人们都佩服他的见识与谋略。
原先,侍中卢昶与邢峦关系不和,卢昶与元晖都被宣武帝宠信。御史中尉崔亮,是卢昶的同党,卢昶和元晖鼓动崔亮弹劾邢峦,事成之后,答应将他提升为侍中。崔亮便奏报邢峦在汉中抢掠良家人口为奴婢。邢峦恐惧,便把在汉中得到的巴西太守庞景仁的女儿化生等二十多人送给元晖。化生等人都是天生丽质,元晖十分高兴,因此背叛了卢昶,反过来替邢峦说话,对宣武帝说邢峦最近立有大功,抢掠的人口已经放出,不应再为此事问罪。宣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高肇也认为邢峦有攻克敌人的功劳,而却遭到卢昶的排斥,帮助邢峦申辩,所以,他才没有坐罪受罚。
豫州城一个叫白早生的人杀死刺史司马悦,献城投降南梁,派他的将领齐苟仁率众占据县瓠。朝廷下诏命邢峦为持节,率领羽林军精锐骑兵讨伐叛军。封他为平舒县伯,以奖赏他在宿豫立下的大功。宣武帝在东堂对他慰劳送行,问:“白早生会逃走呢,还是会坚守?何时能够平定?”邢峦答道:“现在,王师如果压境,豫州城内的士人百姓一定会幡然悔悟,重新归顺。把这座处于穷途末路的城池包围,断绝敌兵的逃路,过不了今年,一定会将白早生传首京城。望陛下不要挂虑在怀。”宣武帝笑着说“:你说的多么勇壮啊!我知道你家里双亲年迈,你多年辛劳在外。然而,忠孝不能两全,请不要推辞呀。”于是,邢峦率领八百名骑兵,星夜兼程,五天到达鲍口,进攻敌兵的大将胡孝智,乘胜到达县瓠,马上渡过汝水。不久,大兵接着到来,便把城池包围起来。朝廷下诏命他为使持节、假镇南将军、都督南讨诸军事。中山王元英南讨三关,也进抵县瓠。因后续部队没有到来,前面的敌兵又比较多,害怕而不敢进攻,便与邢峦分兵成犄角之势,向敌兵发起攻击。梁将齐苟仁等二十一人打开了城门投降,并斩杀白早生及其同党数十人,豫州平定。邢峦率师回京,宣武帝到东堂慰劳他。邢峦说“:这是靠陛下您的谋略和威望取得的胜利,元英等将士出力很多,我有什么功劳呢?”
邢峦自宿豫大捷到平定县瓠,志向行为都很端正,不再以获取财货为目的,凡是缴获的物品都充作军用,对百姓秋毫无犯。升任殿中尚书,加抚军将军职。在任上去世。他文武兼备,朝野上下对他都很仰望。去世后,大家都很沉痛惋惜。朝廷给他封职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开始,宣武帝想赠给他冀州刺史,黄门甄琛因为邢峦过去曾弹劾过自己,便说“:瀛州是邢峦的家乡,人们的感情想让他封在那里。”朝廷同意了。等到甄琛写成诏书,说是优赠邢峦为车骑将军、瀛州刺史,议论者都嘲笑他浅薄。
邢邵,字子才,小字叫吉。小时候因避讳,不再叫这个名字。五岁时,北魏吏部郎,清河人崔亮看见他十分惊奇,说“:这孩子今后当有大的作为,地位和声望都会很显著。”十岁就能写文章,很有才思,智慧聪明,记忆力强,每天能背诵万余言。族兄邢峦善于鉴别人的前程,对子弟们说:“我们家族中有这个孩子,他可不是一个平常的人。”邢邵少年时在洛阳,适逢天下太平无事,常常置身于风景名胜之中,专门以游山玩水、宴饮集会为乐事,不再勤于学业。曾经遇雨无法外出,去读汉书,五天就读了一遍。后来因倦于饮酒集会,才又搜寻经史研读,一目五行,一看便不遗忘。文章写得典雅秀丽,既富赡又迅捷。不到二十岁,就驰名于达官贵人和学士名流之中。曾经与右北平的阳固、河东的裴伯茂、从兄邢罘、河南的陆道晖等人到北海王元昕家里饮酒,一起吟诵诗篇,共得数十首,都放在主人的奴仆那里。第二天早晨奴仆外出,人们得不到诗稿,邢邵为他们一一背诵。这些人中有不记得自己写的诗句的,奴仆归来取回诗稿一看,竟一字不错。这些人将他比作王粲。吏部尚书、陇西人李神俊对他十分佩服器重,与他结成忘年之交。
进入仕途之后任魏宣武帝牵引灵车唱挽歌的挽郎,又被授予奉朝请,升任著作佐郎,深为领军元叉所礼遇。元叉新任尚书令,李神俊与陈郡的袁翻在庆贺的宴席上,元叉命邢邵替他给朝廷起草谢表。他倾刻写成,展示给诸位宾客。李神俊看了说:“邢邵写的这份奏书,足可以为元公增色。”
自孝明皇帝以后,文学之风十分兴盛。邢邵吟诗写赋的才能独步当时。每有文章写出,京城争相传抄,一时纸贵,高声朗读的声音传遍远近。当时袁翻和范阳的祖莹地位显赫,文笔的秀美,被先贤们称道。因为邢邵的文章瑰丽富赡,人们十分妒嫉。洛阳每当有达官显贵被任命新职,大多请邢邵代写谢表。曾有一位贵显的大官刚被朝廷授予职务,大肆宴请宾客,袁翻与邢邵都在坐。袁翻想着主人会委托他代写谢表,然而却请了邢邵,他因此很不高兴。经常对别人说“:邢家的这个小儿常替人家写奏章贺表,都是自买纸张,写好后给人家送去。”邢邵恐怕被袁翻陷害,便以有病为词辞去官职。尚书令元罗镇守青州,让邢邵任府司马。他在青州终日饮酒游乐,观尽山川林泉的景色。
永安初年,迁任中书侍郎,所写的诏书文体宏丽。尔朱荣进入洛阳,京师一片混乱,邢邵与弘农杨。。躲避到嵩山。普泰时,他任给事黄门侍郎,不久,任散骑常侍。太昌初年,朝廷令他任职内省,授给御史职务,命他负责尚书省门下事。朝廷凡任命重要官员,都要先问他是否可以,然后再去任命。他被授予卫将军、国子祭酒。因双亲年纪高迈,辞职还乡。朝廷下诏破例给他五名兵士,并让他一年入朝一次,遇事向他征询意见。他母亲去世,悲哀痛悼,超过常礼。后来,杨。。与魏收及邢邵请求朝廷办学,启奏说:
“学校,自虞和商时就开始兴盛。所以,可以在祭祀上天时配享,以显示它莫大的尊严;对社会发表各种文告,也离不开它,以申明整齐天下的规则。赡养老人,可以向他们征询有益的教导;培养读书人,能够传播经典的内容;兴办学校,可以使国家长治久安,美德千秋万代流传。二世而亡的秦国,改变尊崇学校的常道,坑杀读书人,毁灭学校,以使百姓变得愚昧。所以,天下分崩动乱,国运只有两代。汉代学校勃兴,又尊崇儒术。所以,在西京建有为帝王和宗室子弟读书的六学,在东都设有保存皇家图书册籍的大型府库。到了魏晋时期,战乱频繁,但在兵马征战中,学校并没有停止开办。我朝高祖孝文皇帝禀性圣明,来自天授,道德学问,照耀古今,在乡村设立学校,在全国布教诗书。但是,由于政务繁巨,多次率军征战,没有过多地考虑兴学办校,弓箭难于追回逝去的光阴。世宗宣武帝继位,承继先帝的意志,永平年中,大兴土木,建立学校。由于水旱灾害不断发生,加之时有征讨,学校虽然即将建成,却功亏一篑。传播礼乐的明堂,却成了荆棘茂盛的所在;弘扬德义的学校,却有牧童的踪迹。
“我又听说官吏要教给他本领,才能受职任事。任事之后,才发给他俸禄。这样,上面就没有关于不称职的官吏的议论,下面就不会产生官吏尸位其政的批评。现在国子监虽然有学官的名称,而却没有教授生徒的实绩,何异于附着在燕麦上的菟丝,和南箕北斗那样徒有虚名。”
灵太后看到奏表后下令说“:祭祀赏赐的礼节,是国家的根本。以往戎马不息,没有对学校社庙加以修缮。现在四方太平,任命有司负责修理。”邢邵迁任尚书令,加封侍中的职务。
当时,北魏与南梁通好,朝廷选拔赴梁使者。邢邵与魏收及其从子魏子明都被征召入朝。当时的文人,都在邢邵之下。但是,因为他不庄重威严,虽然名望很高,却难副其实,朝廷因而不让他出国。南梁人曾经问北魏的礼宾司官员:“邢邵应是北朝第一个有才学的人,为什么不让他任使者?”北魏的官员回答说:“邢邵才华实在无愧于当使者,但他的官位已经很高,恐怕不再适合。”南人又问:“郑伯猷原是护军,现在已当上将军,邢邵任国子监祭酒有什么不可以?”邢邵没有被选上赴梁的使者,便请求辞官回乡。
齐文襄帝高澄在京城辅助朝政,征请邢邵到自己的府第中做宾客,授予给事黄门侍郎,与温子升一起任侍读。文襄帝年富力强,刚管理朝政,崔暹常劝他礼貌地接待名士贤才,请教治国的得失。邢邵过去就很有名望,所以被征请。高澄十分敬重他,经常向他请教。邢邵过去就鄙视崔暹的不学无术,言谈之间,便说崔暹缺少知识和见解。高澄又将他的话告诉给了崔暹,并说:“这个人不能亲近。”崔暹对他怀恨在心。邢邵上表奏请孝静帝,起用他的妻兄李伯伦任司徒祭酒。任命的诏书已经发出,崔暹立即报告给高澄,高澄指责邢邵专擅权力,李伯伦的官职被撤销。邢邵从此又被朝廷疏远。
以后,任骠骑、西兖州刺史。在州中任职时有很好的政声,官衙旁边喊冤告状的人敲击的大鼓没有响过。吏卒们的作奸犯科,官员们的是非短长,他没有不知道的。定陶县距州城五十里,县令的妻子每天晚索上要人家一斗酒、一束干肉,邢邵夜晚把县令拘捕,天未明又把他放回,斥责他索要人家的东西,全州上下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在任上不过问生产的事,惟有到南兖州籴粮,让他们到济阳就食。邢邵修缮庵观庙宇,颇为宏丽壮观,他都为之题写匾额,有“清风观”、“明月楼”等。建筑时不动用公私财物,只役使兵卒。官吏百姓替他建立生祠,并刻碑歌颂他的功德。离职时,官民父老及老妪都追着为他送行,哭泣声不绝于路,到京城后任中书令。
旧制规定:一家生两个儿子,官府赏给五只羊;不要羊,给十匹绢。仆射崔暹奏请去掉这条规定。邢邵上表说“:这项规定不应取消。勾践在小小的越国还立有赏法:女子生三个儿子的,公家给她雇乳母。更何况今天国家之大却取消了这一条。舜将金隐藏在山里,就不认为国家穷困;现在,藏富于民,国家又会有什么损害呢?”另外,按照旧例。有司可以将囚徒关押,然后再交付廷尉。邢邵认为不能这样。便建议说:“设立官职,分别职责,各有分工。丞相不必去过问别人打架斗殴,掌管山泽草木的虞官不负责打仗的事。难道能让代替鬼神接受祭祀的人去兼任厨师的劳作,让一家之长去贪占鸡犬的功劳?”朝廷下诏将这两条建议都采纳了。
他被授予太常卿,兼任中书监,摄理国子祭酒。当时,朝臣大多只任一职,兼任两种官职的很少。邢邵身兼三职,并名列文人学士之首,世人都赞赏他。文宣帝到晋阳,路途中不断有天降甘露的祥瑞出现,朝臣们都写甘露颂,尚书让邢邵为这些文章作序。文宣帝去世,丧事的礼节大多向他询问,朝廷又令他撰写悼文。后来,朝廷授给他特进。去世。
邢邵性情清简静素,涵养较深,处事谨慎。兄弟和亲友之间,相处和睦。他博览典章经史,通晓古今。晚年留意于五经,穷究其中的要旨。婚丧嫁娶的礼节,不管公私,只要向他咨询,都会立即释去疑惑,因而成为世人的指南。每次公卿大臣会议,事关典章和掌故,邢邵挥笔马上写就,引证恰当。皇帝让他写诏书,倾刻便成,文词宏丽,文意深远,独步当时。他与济阴的温子升并为文人学士之冠,时人称他们为温、邢。巨鹿人魏收虽然天才勃发,而年龄和经历在他们二人之后,所以,温子升死后,世人才称为邢、魏。
虽然他名实相符,却不依恃才能地位轻视别人。生活简单随便,不修饰外表。官员们穿的服装,坐的车马,用的器具,他仅仅让它们充数,并不经常使用。有好房子不住,却经常住在一间小屋里。果品一类的食物挂在房梁上,等有客人来,取下来一块吃。天生的质朴简素,不管性格与自己相同或相反,都能相安无事。对于来访的人,不管贤能或愚笨,都尽心接待。他对着客人一边解开衣扣寻找虱子,一边与他们交谈。藏书很多,而却不去校对。看见别人校对书籍,笑着说“:为什么这样愚笨,天下书籍那么多,到死也读不完,哪有功夫去校对?有时间想想那些有错误的书,便是一件有趣的事。”他的妻弟李季节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对他说:“世间的人有很多不聪明,想找有错误的书哪里能得到?”他回答说“:如果不想得到,便不用再去读书。”
李崇,字继长,小名继伯,顿丘人。是文成帝的元皇后二哥李诞之的儿子。十四岁时被朝廷召见,封为主文中散,承袭陈留公的爵位,任镇西大将军。孝文帝初年,任荆州刺史,镇守上洛。朝廷命秦、陕二州派兵送他上任,他表示拒绝,说“:边地的人们相互失去和气,本来就怨恨刺史没有治理好。我现在奉诏前去代理,只需朝廷一道圣旨就行了,不用派兵护送,这会使人增加恐惧。”孝文帝同意,他只带数十名人马来到上洛,宣布朝廷的诏书进行抚绥安慰,人们马上止息了矛盾。边境的戍卒抓到南齐的人,他命令全部放还。南齐人感激他的恩德,便送回掠去的北魏荆州的二百多口人。两国边境和睦,不再有烽烟狼尘的警报。在荆州刺史任上四年,很有政绩。召回京师,朝廷给他十分优厚的赏赐。
他又任兖州刺史。这一带过去盗贼很多,李崇便在每个村庄建一座城楼,楼上悬挂一面鼓。盗贼出现时,猛烈击鼓,四周村庄的人们听到鼓声就出动把守道路要口。倾刻之间,鼓声传遍百里,险要关口都有人埋伏。盗贼一出来,就将他们擒获。各州都建城楼悬大鼓,就从李崇这里开始。以后循例封他为侯,改授为安东将军。孝文帝亲自南征,命李崇为副骠骑大将军、咸阳王元禧都督左翼诸军事。徐州投降北魏的郭陆聚众叛乱,有很多人响应,李崇派高平人卜冀州诈称犯罪,逃到郭陆那里,郭陆接纳了他,让他做自己的参谋,过了几个月,卜冀州斩下郭陆的人头送来,其他贼众溃散各处。李崇被任命为河南尹。
以后,孝文帝南讨汉阳,李崇任梁州刺史。氐族杨灵珍派兄弟杨婆罗与儿子杨双领步兵和骑兵一万余众,攻破武兴,与南齐结成联盟。朝廷下诏命李崇为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军讨伐。他率军披荆斩棘,分路前进,出其不意,两面夹击敌兵。氐人都离开杨灵珍逃散,灵珍的人马顿时少了一大半,李崇挥军进占赤土。灵珍又派从弟杨建率五千人马屯扎龙门,亲率精锐将士一万据守鹫硖。在龙门以北数十里的地方砍伐树木,堵塞道路。在鹫硖的关口堆积大树,聚集石雷石,放在崖头上,用来抗拒官兵。李崇便命统军慕容拒率军五千人,从别的道路乘夜袭击龙门,将龙门攻破。李崇亲自进攻杨灵珍,灵珍连战失败,他的妻子被俘获。李崇到处设置疑兵,又攻克武兴。南齐梁州刺史阴广宗派参军郑猷、王思考率众救援杨灵珍,被李崇打得大败,并将杨婆罗斩首,杀死一千多人,俘获了郑猷等将领。杨灵珍逃到汉中。孝文帝在南阳看到报捷的奏章,十分高兴,说“:使我没有后顾之忧,是李崇的功劳啊!”任他为梁州刺史,亲手写下诏书说:“认真思谋经略,要除去那些必须除掉的,安抚那些可以教化的。百姓和朝廷都忧患的,要全部消灭。”杨灵珍偷偷占据白水,李崇将白水攻破,杨灵珍远远地逃走。
宣武初年,鲁阳蛮人柳北喜、鲁北燕等聚众反叛,各蛮族部落都起来响应,进逼湖阳。魏将游击将军李晖光镇守北城,尽力守卫。敌兵攻势十分猛烈,朝廷下诏命李崇为使持节、都督征蛮诸军事,讨伐蛮兵。蛮族军队有数万人,驻扎在形势险要的地方抗拒官军。李崇多次进攻,将他们打败,连斩鲁北燕等人,将一万多户蛮人迁徙到幽州、并州一带安置。
东荆州蛮人樊安在龙山聚众反叛,越位自称王号。梁武帝派兵接应他。魏军进攻失利,朝廷便以李崇为镇南将军、都督征蛮诸军事,率领步兵和骑兵进讨。李崇派将士们进攻敌人的营垒,连连告捷,活捉樊安。又进讨西荆,蛮族各军全部投降。不久,他兼任侍中、东道大使,黜退庸劣,提拔贤能,享有赏罚分明的美誉。朝廷任他为散骑常侍、征南将军、扬州刺史。
延昌初年,加封他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江西诸军事。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个三岁的小孩遇到贼兵丢失,好多年不知道下落。后来,看见小孩在同县赵奉伯家里。苟泰到官府告状,双方都说这是自己的孩子,并找来邻居作证,郡县的官吏无法断案。李崇让把双方和这个孩子各安置在别的地方,禁止他们见面。过了几十天,然后对他们说:“你的孩子有病,已经死去,可去奔丧致哀。”苟泰听了立即号啕痛哭,悲不自禁;赵奉伯听后只叹了几口气,毫无悲痛的意思。李崇察知,便把孩子交给苟泰,诘问赵奉伯为什么欺诈,赵奉伯招供说自己的孩子早先死了,所以冒认。
定州流人解庆宾兄弟俩,因犯罪被流放扬州。兄弟解思安不服刑役偷跑回来,解庆宾怕吏役追查责罚,便改变姓名籍贯,冒认城外死尸,声言兄弟思安被人杀害,拉回来埋葬。这具死尸很像思安的模样,看见的人都无法分辨。女巫阳氏自称遇见了鬼,叙说思安遇害的痛苦,和在阴间忍饥挨饿的情况。庆宾又诬告军兵苏显甫、李盖等人将思安杀害,向州府告状。苏、李二人经不住行刑时的痛楚,都承认了罪状。狱案将要判决,李崇怀疑,停止了审讯。他秘密派两个不被本州人所认识的吏役,假装从外地来,找到庆宾说:“我们住在北州,恰遇一个过路人也来住宿,一块说话,看他有别的思虑,便询问他的来历。他自称是逃避刑役的流兵,姓解名思安。当时我们想把他送到官府,他苦苦哀求,声称有一个哥哥叫庆宾,现在住在扬州相国城内,嫂子姓徐。您如果同情我,请替我家报个讯,申说我的委曲。家兄听了,一定重重地酬报。现在您去我家询问,如果去我哥哥那里而没有什么收获,再将我送官也不晚。所以,我们特来拜访,告诉您这个情况。您想报答,我们就放了您的弟弟。如果您不信,可跟我们一起去看看。”庆宾听完,脸上变了颜色,请求他们稍停一停。这两个人把情况报告给了李崇,李崇将解庆宾抓来审问,他招供了实情。又问李盖等人的情况,庆宾供说是诬告。数日之内,解思安也被人绑着押送回来。李崇把女巫找来,打了一百竹杖。
当时,有泉水流入八公山顶,寿春城内有鱼多次从地下涌出,野鸭成群结队飞入城中,与喜鹊争巢。五月,滂沱大雨连续下了十三天,洪水灌入城内,房舍全被淹没,李崇与兵士漂泊在城头上。水势继续上涨,他又将乘船附在城头的城墙上,城墙只剩下两块木板那么宽的地方没有被淹没。州府官员都劝李崇放弃州城到北山去,他说:“我蒙受国家的厚恩,守卫这个地方。淮南辽阔万里,安危系在我一人身上。我一旦离开这里,百姓倾刻四散逃去,扬州这一方土地恐怕不再成为国土。过去王尊慷慨大义,感动了黄河,我难道只爱惜自己的身躯性命,而留下千载的愧疚和遗憾吗?只可怜这里的庶民百姓,无辜死于洪水,可让他们坐木筏去寻求生路。我一定死守在这里。”这时,州人裴绚等接受南梁封给的豫州刺史职务,乘着大水,阴谋叛乱,李崇将他们击败消灭。他因洪水成灾,请求解除职务。朝廷下诏说“:夏天雨水泛滥,不是人力造成的,何必为此辞职呢?现在,水已退去,道路畅通,公私都恢复了旧业。可以训练军队,积蓄粮食,整修城池,慰劳抚恤士民,极尽安抚关怀的策略。”李崇又一次上表请求解职,朝廷不接受。这时,不是李崇淮南就不能保留。
李崇性情深沉,很有大将的谋略;待人宽厚,善于笼络部下。在扬州刺史任上共十年,经常供养勇壮士兵数千人。敌兵侵略边境,都被他们摧垮,号称为“卧彪”敌人十分惧怕。梁武帝对李崇久任淮南十分反感,多次设反间计,几乎无所不至。但宣武帝对他十分信赖,梁武帝的阴谋无法得逞,因而常常叹息说:“真佩服宣武帝对李崇的信任啊!”孝明帝元诩继位,赏赐给李崇衣服马匹。南梁派游击将军赵祖悦袭击并占据西硖石,又修筑外面的城墙,逼使沿淮河居住的人搬进城内,派遣将领昌义之、王神念率水军溯淮河西上,准备夺取寿春,梁将田道龙进犯边城,路长平攻打五门,胡兴茂谋取开、霍两地。扬州各军事要地都被梁军侵逼。李崇分派将领与敌人对阵。秘密安装二百多艘船,教他们练习水战,严阵以待。南梁霍州司马田休等进攻建安,李崇派统军李神将他打败,又命边城守将邵申贤率众扼断敌人退路,在濡水将逃敌打败,斩杀三千多人。灵太后送玺书对李崇慰劳。许昌县令兼纟宁麻守城主将陈平王勾引梁军,献城投降。李崇从秋天开始向朝廷求援,共写了十多道奏章,朝廷才派镇南将军崔亮救援硖石,命镇东将军萧宝夤在南梁的辖区内挖开淮河大堤东灌。朝廷因各路将领不互相配合,便派尚书李平兼右仆射,持节统领各军。李崇派部将李神乘战船百余艘,顺淮河与李平、崔亮合攻硖石。李神的水军攻克硖石东北的外城,梁守将祖悦兵力不足,表示投降。朝廷嘉奖李崇,给他晋封为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刺史和都督的职务不变。
李崇当官平和宽厚,明察是非,善于决断,然而贪图财货,接受贿赂,不断向商贩们搜刮聚敛。孝明帝与灵太后曾到左边的国库中巡视,王公大臣和嫔妃等随从的有一百多人,帝后命他们各尽自己的力气到府库中拿取布和绢,只要拿得动,都赐给他。有拿得多的超过二百匹,少的也拿了一百多匹。只有长乐公拿了二十匹,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世人们因此称赞他的廉洁。李崇与章武王元融因背负的布绢太多,跌倒在地上,李崇摔伤了腰,元融扭坏了脚。人们讽刺说:“陈留、章武,摔伤了腰,折断了股;贪取财货的败类,污秽了我朝的明主。”
蠕蠕族首领阿那瞔侵犯边境,朝廷下诏命李崇以原来的职务兼任都督北讨诸军事,讨伐敌兵。李崇在显阳殿拜辞,身穿盔甲战袍,志气昂扬奋发。虽已年高六十九岁,但气度雄风有如青年。孝明帝看了连连称赞,朝臣们也没有不赞叹的。李崇挥军出塞,驰驱三千余里,没有赶上退去的敌人而班师回来。
他请求将六个军镇改为州,太后不允许。
后来,北部军镇的破六韩拔陵举兵反叛,到处都响应他。征北将军、临淮王元。。在五原被叛兵打败;不久,安北将军李叔仁在白道也遭遇失败,叛兵气焰越来越盛。朝廷下诏命丞相、令、仆射、尚书、侍中、黄门等各级官员聚集显阳殿,说“:贼势蔓延,连寇恒、朔等地及金陵已被他们占有。朕日夜忧惧,各位应陈奏破敌良策。”吏部尚书元修义认为需要一名权大名重的大臣,率军进攻恒、朔,指挥军队,保卫国家。朝廷下诏说:“去年阿那王襄反叛,派李崇北征,他长驱塞北,返师在榆关,成为一时的盛举。朕认为李崇威望极高,有器识,有决断,想再派他去,统率三军,扬威于恒、朔一带,大家说可以吗?”仆射萧宝夤等奏说“:陛下的这个决定,很符合众人的愿望。”于是,朝廷下诏命李崇以本官加任使持节、开府、北讨大都督,抚军将军崔暹、镇军将军广阳王元深都受他的指挥。又下诏命李崇的儿子李神轨为平北将军,跟随李崇北征。李崇率军至五原,崔暹在白道以北被敌军打败,所以,敌军便全力进攻李崇的军队。李崇与广阳王元深奋力抗击,多次打败敌兵。双方相持到冬天,李崇率兵退回平城。元深上表奏劾李崇的长史祖莹靠弄虚作假为自己增加立功的级别,又侵吞军需物资。李崇受牵连被免去官爵,召回京城,军事指挥大权交给元深。
后来,徐州刺史元法僧献出彭城,叛投南梁。朝廷任安东王元鉴为徐州刺史,讨伐叛军,被元法僧打败,单人独骑逃了回来。朝廷又下诏恢复李崇的官爵,任他为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适逢李崇病重,朝廷便让卫将军、安丰王元延明代替他。
孝昌元年(525),去世。谥号武康。
李平,字云定,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长大后博览群书,喜好礼经、易经,很有文才。太和初年,任通直散骑侍郎,孝文帝对他十分器重。他请求到一个郡任职,孝文帝说:“你想治理一个地方来试试自己的才能吗?”任他为长乐太守。李平为政清静简淡,官吏和百姓都很怀念他。受征辟为河南行尹,豪门勋戚都害怕他。宣武帝即位,任他为黄门郎,迁任司徒左长史,行尹的职务不变。不久转为正尹,长史的官职不变。
宣武帝将到邺地视察,李平上表进谏,认为“嵩都创建,洛阳营造,虽然已经十年,但根基还不牢固。代人到洛阳,开初还很向往。家里的资产在迁移途中损失殆尽,牛羊大多死在路上,跨过了险峻的太行山,渡过了汹涌的黄河,辛苦备尝,好不容易到达京城,富裕人家的财产还损失一大半,贫苦百姓的情况更可以想像。加上历年来战事不断,百姓们无暇安居。自景明以来,才稍可得到休息。但农夫的家中没有一年的积蓄,修盖房子的人家中也只有数间小屋。百姓们没有不尽力于伊河和氵廛河一带的建设。现在,实在应该让庶民安居乐业,鼓励他们努力耕田,让国家积蓄够九年的粮食,每个家庭都可以应付水旱灾害的袭击。如果仍然限制和滋扰他们,那么,国家失掉的将会很多。”宣武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朝廷下诏命他以原来的官职管理相州的事务。宣武帝到邺城,亲自到他家,见到了他的几位儿子。不久,任命他为刺史。李平劝导农民耕田种桑,修建太学,选拔有学问的儒生充任讲学博士,从五郡的读书人中选拔聪明敏捷的进行教育。描绘孔子和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挂在讲堂内,亲自为每幅画像写像赞。前任刺史颇好鱼肉百姓,李平又画“履虎尾”和“践薄冰”两幅画,悬挂在客馆,写上颂文,以示警诫。被任命为度支尚书,领御史中尉的官衔。
冀州刺史、京兆王元愉在信都反叛,朝廷命李平为持节、都督北讨诸军事、行冀州刺史,讨伐元愉。宣武帝在乾殿慰劳他,并为他送行,说“:怎么会有今天?”说到元愉叛乱的事,唏嘘感叹,泪流满面。李平回答道:“元愉是鬼迷心窍,才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陛下不认为我不勇武,委任为总督的职责。如果他主动到军门稽首投降,我便把他送到大理寺按刑法处治;如果怙恶不悛,我便挥军鸣鼓进攻,完成陛下交给的重任。”他率军进至经县,叛军也向这里汇集。夜晚,蛮兵数千人攻打李平军营前面的营垒,箭射进了李平的军帐,李平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过了一会儿才安静下来。李平指挥军队到冀州城南十六里,大败敌兵,将他们向北追赶到城门处,包围了冀州城。元愉带一百多骑兵突围逃走,李平派统军叔孙头追赶他,离信都八十里,将元愉擒获。冀州平定,朝廷命他以本官领相州大中正职衔。
李平被尚书令高肇、侍御史王显忌恨。后来,王显代替李平为御史中尉,李平被加封为散骑常侍。王显纠劾李平在冀州隐瞒人口,高肇进一步捏造罪状,奏报朝廷解除了李平的职务。延昌初年,朝廷下诏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爵位,任定州和冀州两州的刺史。前来告状的,大多为积压多年没有处理的旧案。他奏报朝廷,不管积案的真伪,一律以景明年以前作为界限,于是,诉讼被止息。武川镇发生灾荒,镇将任款请求借贷,没有得到允许,擅自打开粮仓救济灾民。有司用私散官仓这条法律处罚他,免掉了他的官职。李平上疏奏说任款的目的是为了救济饥民,用心是好的,宣武帝原谅了他。
孝明帝继位初,任李平为吏部尚书。李平精明强干,所在声望颇高,但因性情急躁而常使自己受累。
原先,南梁派将领赵祖悦进逼寿春,魏镇南将军崔亮进攻敌兵,未能取胜。崔亮又与魏将李崇不和。朝廷下诏命李平以本官任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任尚书右仆射,统领各路军队。东西州的将领,都要受他指挥,如果任意行动,按军法从事。命李平的长子李奖为通直郎,跟从他一起去前线。于是,他率步兵和骑兵二千人奔赴寿春,严格地指挥李崇、崔亮,令水陆两路军队按时向敌人发动进攻。李崇、崔亮畏惧他,不敢违抗命令,因而互相配合。经过多日交战,打败敌军。安南将军崔延伯在下蔡建造一座桥梁,以阻挡敌人的援军。敌将王神念、昌义之等不能前来救援。赵祖悦死守困城,李平发起进攻,斩杀赵祖悦,将他的头颅送到洛阳。因立功他升任为尚书右仆射,加封散骑常侍衔。他回到京城洛阳,灵太后在宣光殿接见他,赐给他一根用黄金装饰的刀仗。
这时,南徐州给朝廷送来奏章说:南梁筑堰坝堵截淮水,经常为患。朝廷命公卿大臣讨论。李平认为不依靠武力,堰坝最终也会自己毁坏。果然梁人筑的堰坝被水冲破,灵太后十分高兴,设宴招待群臣,赦免李平过去的罪过,孝明帝亲手赐给他布绢一百匹。
去世,遗嘱让薄葬。
李谐,字虔和,从小就风采照人。赵郡的李搔曾在元叉那里见到他,归来对父亲李元忠说“:我在领军门下遇见一个神奇的人。”李元忠说“:一定是李谐。”一问,果然是他。李谐承袭了父亲李平的爵位彭城侯。他的文采被当时称道。历任中书侍郎。
天平末年,东魏准备与南梁和好,朝臣们议论要让崔瞱担任出使南梁的主要使者。崔瞱说:“文采与学识,我不推重李谐;而口才舌辩,李谐却远远地超过我。”于是,朝廷命李谐为兼常侍、卢元明兼吏部侍郎、李业兴兼通直常侍,出使南梁。梁武帝派朱异先看看客人,朱异极力夸赞李谐、卢元明的优点。李谐等人被梁武帝接见。离开时,梁武帝目送他们,对左右的人说:“我今天遇到了强手。你们常说北边没有人才,这几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又对朱异说“:他们的才能超过你介绍的。”当时,邺下评论风流人物,认为李谐以及陇西的李神俊、范阳的卢元明、北海的王元景、弘农的杨遵彦、清河的崔赡最为杰出。最初出使南梁,选拔使臣,李神俊官位已经很高,所以命李谐等五人出使。而杨遵彦中途患病回来,竟没有成行。南北和好,必定由优秀杰出的人才互相交往;受朝廷之命接待宾客,一定选拔当时卓越俊逸的朝臣担任,没有才华和能力的人不得参与其事。南梁的使者每次到来,邺下城内都要引起轰动。达官贵族的子弟都盛装艳服,着意修饰一番,前来聚观。国家对使者的馈赠很优厚,使者居住的馆驿前门庭若市。宴请使者的时候,齐文襄帝高澄派左右的人前去观看,主持礼宾的人每有精彩话语出口,文襄帝都鼓掌叫好。东魏的使者到南梁,也和南梁的使者到东魏一样受到热情款待。梁武帝亲自与使者交谈,相互间十分友好和尊重。李谐出使南梁后迁任秘书监。死在大司农任上。
李谐身材短小,手有六指。因为脖子上长了瘤子而不得不昂着头,因为跛脚而走路缓慢,因为口吃而说话慢条斯理。人们都说他善于运用自己的这三个缺陷。
李庶,为人端方,有雅量,喜好学习,颇有其父李谐的风采。历任尚书郎、司徒掾,处世以清晰明辨著名。经常担任宾司,接待梁朝的使者。南梁的使者徐陵十分佩服他的才华。李庶天生的不长胡须,崔谌跟他开玩笑说:“我教给你种胡须的办法,用锥子在嘴唇上扎满小孔,插上马尾就行了。”李庶回敬他说“:先用这个办法在你自己身上治治你的眉毛,如果你的眉毛治好了,然后我再种胡须。”人们传说崔谌家有违于人伦的恶疾,死了都葬在呼沱墓田,所以李庶这样说他,邢子才在旁边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魏书写成后,李庶与卢斐、王松年等人一起奏报其中失实的地方。魏收写王慧龙自称是太原人,又写王琼没有办事能力;把卢同附在卢玄传中;把李平写成陈留人,说他家境贫穷,这些都违背史实,所以,卢斐与李庶等人要告他的状。他们对杨。。说应当把魏收斩首。杨。。的党羽偏袒魏收,便向齐文宣帝反告了他们一状,李庶等人被剃去头发,抽了二百鞭,李庶死在临漳的监狱中。李庶的哥哥李岳十分痛惜弟弟的冤死,一生都不到临漳的城门。
李庶的妻子是元罗的女儿。他死后,兄长李岳让自己的妻子与元氏做伴住宿。过了五年,元氏改嫁给赵起。元氏曾梦见李庶对她说:“我福分薄,要托生在刘姓家中为女,明天早晨就要出生。他家很穷,恐怕不能养活我。你我还有夫妻的旧恩,所以来告诉你,你要向刘家将我要回。刘家住在七帝坊十字街南面,向东进入一条破旧的巷子就是。”元氏没有说话。李庶又说“:你好像怕赵起不同意,我会告诉他的。”于是,赵起也做了一个同样的梦。赵起醒来问妻子,两人说的一样,便拿着钱到刘家,如梦中所说得到了他家的女儿。等到养女长大,将她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