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续南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暂时张出恭等并不打制新的火器,整天忙各种零部件都忙不完,现在杨河还打算改装鸟铳,那就更分身乏术了。
他们需打制新的铜栓,一百杆鸟铳都需要改装,那是个很大的工作量。
依口径不同,这些铜栓还大小不同,但共同特点,就是各铜栓塞住后膛,需要承受很高的膛压,各铜栓需要的强度都很大。
最好的办法是冲压,但现在没办法,铸造强度又似乎颇有不足,而且各铳大小不一,不能用统一的模具,就只能手工打制细磨了。
好在杨河搞来一副游标卡尺,在测量大小方面,张出恭等人会轻松些。
还有……
“独头弹?”
张出逊惊讶的道。
杨河点头,他在木板上画出形状,解释功用,让张出恭兄弟三人的眼睛又亮起来。
杨河让三兄弟打制三副模具制造这独头弹,给张出恭,还有那溃兵管枫与呼延晟使用。
说实话他现在火器队都是业余之人,就是罗显爵等都显得颇不专业,不过新加入的两个溃兵管枫与呼延晟似乎打得一手好铳,就让他二人与张出恭使用准确度较高的独头弹吧。
同时杨河心中暗叹,这火器的大小口径不一,对后勤的压力太大了,一副模具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三副。
杨河让三兄弟优先解决使用独头弹人的铜栓,余下的火器兵,就慢慢等吧。
好在他买了两百斤黄铜,原料方面倒足够,还有一些木炭,加上庄中原存,作为燃料充足。
其实最好用焦煤,但现在杨河没有办法,财力、物力、人才,是制约他发展的障碍,就算他满脑子的后世科技知识,然现实条件如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杨河让兄弟三人再打制两片燧发枪弹簧片,余下的兵,都使用火绳点火吧。
还有,张出恭换下的原火绳枪龙头部件一样可以用,换到别的鸟铳上面去。
此时很多火绳枪有一个弊端,就是火门的引药点燃后,冲击力往往会让火绳脱离龙头。
其实这也不是弊端,而是偷工减料的结果。
很多火绳龙头只有一个孔,孔洞约只有小手指的一半长,火绳只是穿套在上面罢了,若日本的鸟铳就是这样。
这样松松套着,火药的冲击力,当然会使火绳往后冲击脱离。
精良的火绳龙头其实还有一个步骤,就是龙头上有一个插梢似的东西,往下移按,就可以将火绳挤得紧紧的。
张出恭的火绳龙头上,就有这样一个插梢,再强的火药的冲击力,也不会使火绳往后冲击脱离。
当然若用手扯,很轻松就可扯了。
杨河看过买来的那批鸟铳,就有一些火器龙头上缺少插梢,需要补充零件。
……
又五日后。
雪正在下,天空颇为阴沉。
杨河站着,哗哗的雪花不断落在他的幞头上,斗篷上,一片的雪白。
一阵风卷着雪而来,让人身体不由瑟瑟颤抖。
杨河抬头看天,感受着空气中的寒意,心想:“时日渐寒,却是下雪了。”
他眯着眼看了一会,又看向场中,这时“虎”的一声大喝,颇有几分气势。
一阵整齐的唰唰响,军靴踏在细沙上的声音,队兵们正在行进,他们持盾扛矛,每人脸上都是红通通的,脚步高高抬起,重重落下,一些细沙混着积雪被踏得乱溅。
杨河凝神看着,半响,他点了点头,现在队伍行进有些样子,众队兵随着鼓点前行有点军队的架式。
却是队列移动转动惨不忍睹下,杨河借鉴了袁世凯的做法,在各人右手上绑了条红带,这下正统的文盲队兵们就分得清左右了。
然后他们的队列训练就飞快的进展。
胡就业与曾有遇在后缩头缩脑的跺脚,韩大侠与张出恭几人站在身后,个个身体挺得笔直,风雪中一动不动,雪花不时落在他们毡帽上,斗篷上,一大片的积雪。
杨大臣提着棍子,站在杨河身旁,虎视眈眈。
这时又听胡就义叫了一声:“向右转,踏步行进。”
又是一声整齐的大喝:“虎。”
众青壮都使出吃奶的力气咆哮,却是杨河按照戚家军中的训练,每有喝令,皆应“虎”字。
三应“虎”声,后世虎虎虎,应该是倭人抄袭戚继光。
一个鼓手胸前挂了一个破鼓,他敲起了鼓:“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鼓点声简单,但很有节奏,然后众队兵就随着鼓点前进,他们一色的棉手套,刀盾手按腰刀,长矛手持靠长矛,很有节奏的踏步声。
不论老人新人,都似乎成了一个整齐,打碎了什么,融入了什么。
他们个个踏步着,脚步高高抬起,整齐落下,大寒的天气每人都不觉得冷,甚至很多人走得满头大汗。
足够的营养,合理的操练,他们农户气质慢慢褪变,转化为军人。
张出恭激动的在后说一句:“相公,如此操练下去,强军可期。”
杨河淡淡点了点头,精钢就是这样练成的,不断锻打,去除杂质,最终得到好钢。
这些青壮队兵的气质已经显现。
他向后招了招手,一阵铁甲的锵锵声,却是陈仇敖穿了一套明甲上来,八瓣帽儿铁尖盔,下方的铁甲与臂手,甲片皆以精铁打制,又有满是细碎甲叶的顿项围住脖子,同时腰间还有袍肚。
袍肚在唐宋时比较多见,但到了明后期,除了锦衣卫大汉将军,余者将士很少使用,因为此时多为暗甲。
但杨河认为很有必要,袍肚的使用可以增强着装的美感,同时可防止腰间所佩刀剑、弓箭等器械与金属甲片摩擦而发生损伤,有一定的功用性。
所以他又增设了袍肚。
陈仇敖按着腰刀上来,他沉重的步履踏在雪地上,一步一个脚印。
甲片皆涂红漆,隐在披风斗篷中,若隐若现,非常悦目。
杨河抬起手,胡就义看到,忙大喝一声:“止步。”
又是一声整齐的“虎”声,众青壮停了下来。
杨河看着众人,扬声道:“你们好好操练,若成绩优异,便可获得铁甲,加入突击队。”
一时所有人目光都看在陈仇敖身上。
很多人双目放光,铁甲啊。
队中已经开始练习兵器,杨河认为循序渐进很重要,从简单到难,所以他们刀盾手暂时就学一招,挡。
用长牌挡住敌手的一切攻击,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为身后的长矛手作掩护,只偶尔用腰刀刺劈几下。
因为长牌较重,所以入选刀盾手者,也是身体比较粗壮的人。
长矛手也是学一招,刺。
兵种配合很重要,任何单独的刀盾兵、长矛兵都不行,特别长矛兵,被敌人近了身,那就是悲剧。
戚继光曾说:“夫长器必短用,何则?长枪架手易老,若不知短用之法,一发不中,或中不在吃紧处,被他短兵一入,收退不及,便为长所误,即与赤手同矣,须是兼身步齐进。其单手一枪,此谓之孤注,此杨家枪之弊也。”
他... -->>
暂时张出恭等并不打制新的火器,整天忙各种零部件都忙不完,现在杨河还打算改装鸟铳,那就更分身乏术了。
他们需打制新的铜栓,一百杆鸟铳都需要改装,那是个很大的工作量。
依口径不同,这些铜栓还大小不同,但共同特点,就是各铜栓塞住后膛,需要承受很高的膛压,各铜栓需要的强度都很大。
最好的办法是冲压,但现在没办法,铸造强度又似乎颇有不足,而且各铳大小不一,不能用统一的模具,就只能手工打制细磨了。
好在杨河搞来一副游标卡尺,在测量大小方面,张出恭等人会轻松些。
还有……
“独头弹?”
张出逊惊讶的道。
杨河点头,他在木板上画出形状,解释功用,让张出恭兄弟三人的眼睛又亮起来。
杨河让三兄弟打制三副模具制造这独头弹,给张出恭,还有那溃兵管枫与呼延晟使用。
说实话他现在火器队都是业余之人,就是罗显爵等都显得颇不专业,不过新加入的两个溃兵管枫与呼延晟似乎打得一手好铳,就让他二人与张出恭使用准确度较高的独头弹吧。
同时杨河心中暗叹,这火器的大小口径不一,对后勤的压力太大了,一副模具可以解决的问题,非要三副。
杨河让三兄弟优先解决使用独头弹人的铜栓,余下的火器兵,就慢慢等吧。
好在他买了两百斤黄铜,原料方面倒足够,还有一些木炭,加上庄中原存,作为燃料充足。
其实最好用焦煤,但现在杨河没有办法,财力、物力、人才,是制约他发展的障碍,就算他满脑子的后世科技知识,然现实条件如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杨河让兄弟三人再打制两片燧发枪弹簧片,余下的兵,都使用火绳点火吧。
还有,张出恭换下的原火绳枪龙头部件一样可以用,换到别的鸟铳上面去。
此时很多火绳枪有一个弊端,就是火门的引药点燃后,冲击力往往会让火绳脱离龙头。
其实这也不是弊端,而是偷工减料的结果。
很多火绳龙头只有一个孔,孔洞约只有小手指的一半长,火绳只是穿套在上面罢了,若日本的鸟铳就是这样。
这样松松套着,火药的冲击力,当然会使火绳往后冲击脱离。
精良的火绳龙头其实还有一个步骤,就是龙头上有一个插梢似的东西,往下移按,就可以将火绳挤得紧紧的。
张出恭的火绳龙头上,就有这样一个插梢,再强的火药的冲击力,也不会使火绳往后冲击脱离。
当然若用手扯,很轻松就可扯了。
杨河看过买来的那批鸟铳,就有一些火器龙头上缺少插梢,需要补充零件。
……
又五日后。
雪正在下,天空颇为阴沉。
杨河站着,哗哗的雪花不断落在他的幞头上,斗篷上,一片的雪白。
一阵风卷着雪而来,让人身体不由瑟瑟颤抖。
杨河抬头看天,感受着空气中的寒意,心想:“时日渐寒,却是下雪了。”
他眯着眼看了一会,又看向场中,这时“虎”的一声大喝,颇有几分气势。
一阵整齐的唰唰响,军靴踏在细沙上的声音,队兵们正在行进,他们持盾扛矛,每人脸上都是红通通的,脚步高高抬起,重重落下,一些细沙混着积雪被踏得乱溅。
杨河凝神看着,半响,他点了点头,现在队伍行进有些样子,众队兵随着鼓点前行有点军队的架式。
却是队列移动转动惨不忍睹下,杨河借鉴了袁世凯的做法,在各人右手上绑了条红带,这下正统的文盲队兵们就分得清左右了。
然后他们的队列训练就飞快的进展。
胡就业与曾有遇在后缩头缩脑的跺脚,韩大侠与张出恭几人站在身后,个个身体挺得笔直,风雪中一动不动,雪花不时落在他们毡帽上,斗篷上,一大片的积雪。
杨大臣提着棍子,站在杨河身旁,虎视眈眈。
这时又听胡就义叫了一声:“向右转,踏步行进。”
又是一声整齐的大喝:“虎。”
众青壮都使出吃奶的力气咆哮,却是杨河按照戚家军中的训练,每有喝令,皆应“虎”字。
三应“虎”声,后世虎虎虎,应该是倭人抄袭戚继光。
一个鼓手胸前挂了一个破鼓,他敲起了鼓:“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鼓点声简单,但很有节奏,然后众队兵就随着鼓点前进,他们一色的棉手套,刀盾手按腰刀,长矛手持靠长矛,很有节奏的踏步声。
不论老人新人,都似乎成了一个整齐,打碎了什么,融入了什么。
他们个个踏步着,脚步高高抬起,整齐落下,大寒的天气每人都不觉得冷,甚至很多人走得满头大汗。
足够的营养,合理的操练,他们农户气质慢慢褪变,转化为军人。
张出恭激动的在后说一句:“相公,如此操练下去,强军可期。”
杨河淡淡点了点头,精钢就是这样练成的,不断锻打,去除杂质,最终得到好钢。
这些青壮队兵的气质已经显现。
他向后招了招手,一阵铁甲的锵锵声,却是陈仇敖穿了一套明甲上来,八瓣帽儿铁尖盔,下方的铁甲与臂手,甲片皆以精铁打制,又有满是细碎甲叶的顿项围住脖子,同时腰间还有袍肚。
袍肚在唐宋时比较多见,但到了明后期,除了锦衣卫大汉将军,余者将士很少使用,因为此时多为暗甲。
但杨河认为很有必要,袍肚的使用可以增强着装的美感,同时可防止腰间所佩刀剑、弓箭等器械与金属甲片摩擦而发生损伤,有一定的功用性。
所以他又增设了袍肚。
陈仇敖按着腰刀上来,他沉重的步履踏在雪地上,一步一个脚印。
甲片皆涂红漆,隐在披风斗篷中,若隐若现,非常悦目。
杨河抬起手,胡就义看到,忙大喝一声:“止步。”
又是一声整齐的“虎”声,众青壮停了下来。
杨河看着众人,扬声道:“你们好好操练,若成绩优异,便可获得铁甲,加入突击队。”
一时所有人目光都看在陈仇敖身上。
很多人双目放光,铁甲啊。
队中已经开始练习兵器,杨河认为循序渐进很重要,从简单到难,所以他们刀盾手暂时就学一招,挡。
用长牌挡住敌手的一切攻击,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为身后的长矛手作掩护,只偶尔用腰刀刺劈几下。
因为长牌较重,所以入选刀盾手者,也是身体比较粗壮的人。
长矛手也是学一招,刺。
兵种配合很重要,任何单独的刀盾兵、长矛兵都不行,特别长矛兵,被敌人近了身,那就是悲剧。
戚继光曾说:“夫长器必短用,何则?长枪架手易老,若不知短用之法,一发不中,或中不在吃紧处,被他短兵一入,收退不及,便为长所误,即与赤手同矣,须是兼身步齐进。其单手一枪,此谓之孤注,此杨家枪之弊也。”
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