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培养炮兵 (2/2)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八九式掷弹筒炮弹由特制的弹药袋携带,一个弹药袋可以携带8枚掷弹筒炮弹,一个二人掷弹筒小组可以携带16枚,当然也可以携带更多。
八九十式掷弹筒,发射时先由射手先拉动击发杆,然后由弹药手,将弹药从筒口装入,完成弹药的安装。
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将炮弹射出。
掷弹筒是小鬼子小队级别火力攻击的支柱,据说小鬼子大多数的掷弹筒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实战中400米以内的命中率,高达在85%到95%。
进攻战中,掷弹筒小组跟随一线步兵作战,主要打击敌军的机枪火力点,曾经在淞沪战场中,将某个旅的36具机枪火力,打掉了32具,给国军以极大的杀伤。
这和大家想象的不同,小鬼子在抗战八年中,并非如同所谓的小鬼子武士一样,动不动就挺着刺刀冲锋,而是以一种极阴险狡诈方式作战。
九七式81毫米曲射步兵炮,是二战期间日军的主力火炮,装备日军步兵大队,用来对付机枪阵地,敌军迫击炮阵地,以及战壕和据点 。
抗日战争爆发后,小鬼子野战部队的步兵大队,通常追加装备2门这型曲射炮,这种曲射步兵炮实际也就是迫击炮,但小鬼子把90毫米以下口径的迫击炮归类为步兵曲射炮,属于步兵武器,90毫米以上才叫迫击炮,属于炮兵武器。
81毫米迫击炮的基本参数:1937年服役,海军陆战队使用的81毫米迫击炮则在1935年就开始服役,小鬼子陆军使用时间之所以服役晚于海军。
主要原因是日本军部觉得陆军使用迫击炮攻击速度快,浪费炮弹多,而迫击炮炮弹造价高于掷弹筒炮弹很多,不如用不值钱的掷弹筒。
81毫米迫击炮口径:81.4毫米;炮管长:1269毫米;炮重量:22.4 kg;配属弹种:榴弹,纵火弹,烟雾弹,照明弹;火炮俯仰角:﹢45 to﹢85度;弹丸重量:3.33 kg;弹丸初速:196 m\/sec;最大射程:2850 米。
所以,陈振华选择了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因为此时也没有特别精确的刻度标尺,于是陈振华就用在小鬼子学校缴获的白纸以及直尺,包括绳子,做了一些简单的道具。
陈振华使用标尺,将刻度画在白纸上的同时,使用周围的柳树,截取了30根直木棍,让那30多人来分别去进行刻画,按照直尺毫米,来进行刻画,这样的一根长棍大约也就是半米的高度。
通过将这根棍,做成刻度标尺,而在刻度标尺上面,陈振华再次与大家讲解了一下,每一毫米的距离,意味着攻击距离能够达到多少米差距。
所以,借助这样的刻度标尺,迅速让这30名炮兵学员,得到了对于掷弹筒和迫击炮等火炮的深刻认知,当然在大家不熟悉的时候,陈振华要求三人一组,作为主炮手、副炮手和送弹手。
这样3人一组,组成的炮兵小组,协作起来,对于掷弹筒的操作也好,对于81毫米迫击炮的操作也好,就非常的娴熟和规范了。
当然,大家对于经过这样的学习,感觉到不可思议,当然,陈振华却没有太多的炮弹让大家来去实际操作。
所以,陈振华不厌其烦的来去测试众人,每3人一组,每次轮流操作,角色互换,当然掷弹筒有5具,而81毫米的迫击炮,只有2具,还是从储备处取过来的。
而陈振华并不敢将空间中的50具掷弹筒和10门81毫米的迫击炮取出来,这样对陈振华来说,可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但是好在小鬼子22日登陆吴淞口之后,似乎在第3师团和第11师团发动进攻之后,也减轻了对88师、87师以及36师的舰炮和普通火炮的攻击,因为小鬼子也缺乏充足的炮弹。
毕竟小鬼子的炮弹,也不是大风吹来的,所以一样要节省着使用,这样就让对峙在海军陆战队本部以及汇山码头和杨树浦码头的小鬼子和第九集团军的所有国军官兵都获得了相应的短暂性停火,大家都在战火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当然,在其它地方,比如吴淞口、罗甸等地点的战斗,则是如火如荼的激烈开展了,而陈振华知道自己此时也无能为力。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先将这一批炮兵教导出来,然后再想法设法,去获得更多的小鬼子的火炮和炮弹,从而来去逐渐建立大量的火炮实力。
当然,524团的团长韩显元也借助时机,积极的向88师乃至第九战区的司令张将军争取更多的火炮支持和火炮弹药,但是整个国军部队都缺少火炮,谁又能给予呢,最终不了了之。
反倒是88师的直属炮团,将一连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四一式山炮和三八式75毫米野炮全部带走,只给一连留下了一门九二式步兵炮和30发炮弹,美名其曰给524团留下的火炮种子。
就这样,陈振华在白天的时候,教导那30名炮兵如何操作火炮,每天晚上的时候,则给他们教导火炮的知识,以及火炮阵地的设置和防御知识,毕竟炮兵阵地也需要进行防备。
这样陈振华将火炮知识和射击技能,逐渐的将那30名官兵,全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教授完毕,但是仅仅能够做到发射炮弹,精准度则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好在,在战场上相差不大,将就着能用而已。
毕竟系统的火炮知识培训,还是需要师部的炮团官兵开展,而陈振华主要指导的是掷弹筒和迫击炮的使用。
到了每天晚上,陈振华则前往临时弹药储备库,搬运大量的大米,以及弹药,从而来供给前线一连官兵的需求。
八九式掷弹筒炮弹由特制的弹药袋携带,一个弹药袋可以携带8枚掷弹筒炮弹,一个二人掷弹筒小组可以携带16枚,当然也可以携带更多。
八九十式掷弹筒,发射时先由射手先拉动击发杆,然后由弹药手,将弹药从筒口装入,完成弹药的安装。
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将炮弹射出。
掷弹筒是小鬼子小队级别火力攻击的支柱,据说小鬼子大多数的掷弹筒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手,实战中400米以内的命中率,高达在85%到95%。
进攻战中,掷弹筒小组跟随一线步兵作战,主要打击敌军的机枪火力点,曾经在淞沪战场中,将某个旅的36具机枪火力,打掉了32具,给国军以极大的杀伤。
这和大家想象的不同,小鬼子在抗战八年中,并非如同所谓的小鬼子武士一样,动不动就挺着刺刀冲锋,而是以一种极阴险狡诈方式作战。
九七式81毫米曲射步兵炮,是二战期间日军的主力火炮,装备日军步兵大队,用来对付机枪阵地,敌军迫击炮阵地,以及战壕和据点 。
抗日战争爆发后,小鬼子野战部队的步兵大队,通常追加装备2门这型曲射炮,这种曲射步兵炮实际也就是迫击炮,但小鬼子把90毫米以下口径的迫击炮归类为步兵曲射炮,属于步兵武器,90毫米以上才叫迫击炮,属于炮兵武器。
81毫米迫击炮的基本参数:1937年服役,海军陆战队使用的81毫米迫击炮则在1935年就开始服役,小鬼子陆军使用时间之所以服役晚于海军。
主要原因是日本军部觉得陆军使用迫击炮攻击速度快,浪费炮弹多,而迫击炮炮弹造价高于掷弹筒炮弹很多,不如用不值钱的掷弹筒。
81毫米迫击炮口径:81.4毫米;炮管长:1269毫米;炮重量:22.4 kg;配属弹种:榴弹,纵火弹,烟雾弹,照明弹;火炮俯仰角:﹢45 to﹢85度;弹丸重量:3.33 kg;弹丸初速:196 m\/sec;最大射程:2850 米。
所以,陈振华选择了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因为此时也没有特别精确的刻度标尺,于是陈振华就用在小鬼子学校缴获的白纸以及直尺,包括绳子,做了一些简单的道具。
陈振华使用标尺,将刻度画在白纸上的同时,使用周围的柳树,截取了30根直木棍,让那30多人来分别去进行刻画,按照直尺毫米,来进行刻画,这样的一根长棍大约也就是半米的高度。
通过将这根棍,做成刻度标尺,而在刻度标尺上面,陈振华再次与大家讲解了一下,每一毫米的距离,意味着攻击距离能够达到多少米差距。
所以,借助这样的刻度标尺,迅速让这30名炮兵学员,得到了对于掷弹筒和迫击炮等火炮的深刻认知,当然在大家不熟悉的时候,陈振华要求三人一组,作为主炮手、副炮手和送弹手。
这样3人一组,组成的炮兵小组,协作起来,对于掷弹筒的操作也好,对于81毫米迫击炮的操作也好,就非常的娴熟和规范了。
当然,大家对于经过这样的学习,感觉到不可思议,当然,陈振华却没有太多的炮弹让大家来去实际操作。
所以,陈振华不厌其烦的来去测试众人,每3人一组,每次轮流操作,角色互换,当然掷弹筒有5具,而81毫米的迫击炮,只有2具,还是从储备处取过来的。
而陈振华并不敢将空间中的50具掷弹筒和10门81毫米的迫击炮取出来,这样对陈振华来说,可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但是好在小鬼子22日登陆吴淞口之后,似乎在第3师团和第11师团发动进攻之后,也减轻了对88师、87师以及36师的舰炮和普通火炮的攻击,因为小鬼子也缺乏充足的炮弹。
毕竟小鬼子的炮弹,也不是大风吹来的,所以一样要节省着使用,这样就让对峙在海军陆战队本部以及汇山码头和杨树浦码头的小鬼子和第九集团军的所有国军官兵都获得了相应的短暂性停火,大家都在战火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当然,在其它地方,比如吴淞口、罗甸等地点的战斗,则是如火如荼的激烈开展了,而陈振华知道自己此时也无能为力。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先将这一批炮兵教导出来,然后再想法设法,去获得更多的小鬼子的火炮和炮弹,从而来去逐渐建立大量的火炮实力。
当然,524团的团长韩显元也借助时机,积极的向88师乃至第九战区的司令张将军争取更多的火炮支持和火炮弹药,但是整个国军部队都缺少火炮,谁又能给予呢,最终不了了之。
反倒是88师的直属炮团,将一连缴获的九二式步兵炮、四一式山炮和三八式75毫米野炮全部带走,只给一连留下了一门九二式步兵炮和30发炮弹,美名其曰给524团留下的火炮种子。
就这样,陈振华在白天的时候,教导那30名炮兵如何操作火炮,每天晚上的时候,则给他们教导火炮的知识,以及火炮阵地的设置和防御知识,毕竟炮兵阵地也需要进行防备。
这样陈振华将火炮知识和射击技能,逐渐的将那30名官兵,全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教授完毕,但是仅仅能够做到发射炮弹,精准度则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好在,在战场上相差不大,将就着能用而已。
毕竟系统的火炮知识培训,还是需要师部的炮团官兵开展,而陈振华主要指导的是掷弹筒和迫击炮的使用。
到了每天晚上,陈振华则前往临时弹药储备库,搬运大量的大米,以及弹药,从而来供给前线一连官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