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纪行 (1/2)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chunyu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久前,从无锡回杭州途经湖州,有幸去了中国湖笔博物馆、赵孟頫纪念馆以及其别业“莲花庄”本来打算居留一天,可内容太多,无法把玩得尽兴,就小住下来。在开阔眼界之际,感触颇多,拉杂地记述之,待来日一一反刍。
一、湖笔的沧桑
湖笔是我国的传统书画工艺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自古以来,一直与宣纸、端砚和徽墨一起并称文房四宝,并列为文房之首。不仅是中华民族书画文化的瑰宝,而且为促进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明嘉靖吴兴掌故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善琏建有笔祖“蒙恬祠”
清康熙史载“今善琏村制笔者必祀恬为笔祖”并塑像供奉。俞平伯的曾祖朴学大师俞樾(曲园)春在堂随笔里记载:“湖州之善琏村,皆以笔为世业,笔工不忘所始,故有祠字以祀蒙恬公,香水颇盛。蒙公本秦将,乃以有功翰墨,千秋食庙。”
湖州民间何以要供奉秦将蒙恬呢?传说,蒙恬押解饷银经过善琏,不仅将银子送给贫苦的百姓,还留下来教百姓制笔。
有一次,他在路上拣到一撮羊毛,顺手插在竹管上就去看望卜香莲(后人称“笔娘娘”)。卜姑娘是在一次落水时,被蒙恬搭救上来的,后来俩人就产生了感情。卜姑娘看到他手上拿了一支笔,就找来白布和锅灰让他写字。
可是,蒙恬在北方是用鹿毛写字的,如今这羊毛又软又油,写了几笔就将笔搁在窗户上了。第二天,姑娘在窗外石灰池中拾起了落下的毛笔,用梳子梳齐,用簪子把没有锋颖的毛剔去又交给了蒙恬。由于石灰水的浸泡,去了油脂,又经过梳理整毫,这笔就格外好使了。蒙恬说:“楚把笔称聿,燕称弗。现在就在聿字上加个竹字头,叫它‘弗聿笔’吧。”
秦末汉初,湖州善琏的湖笔逐渐传播到江苏、北京等地,湖笔的制作技艺在各地得以生根开花,各地著名笔庄都以经营善琏湖笔为主,笔庄老板也大多是善琏迁移出去的制笔高手。
湖笔选料精细,制作精湛,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号称“湖颖四德”被书画家誉为“毛颖之冠”制作湖笔的主要原料是山羊毛、野兔毛、黄鼬尾毛,以纯、净、冬、宿为上品。
笔工按粗细、长短、软硬、曲直、圆扁等分拣成几十个不同规格的毛毫,用以制作各种不同的湖笔。湖笔种类繁多,大致分为羊毫、紫毫、狼毫、兼毫四大类。目前湖笔已达二百多个品种。
周恩来总理生前常指名要用湖笔作为对外文化交流和联系国际友人的赠品,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都曾获得过特制湖笔。
1961年,湖州“王一品斋笔庄”创立220周年之际,陈毅、郭沫若、老舍、谢觉哉、吴昌硕、沙孟海、启功、潘天寿、傅抱石、唐云、吴作人、叶浅予、丰子恺、程十发、沈尹默等书坛名人都留下了赞誉之墨宝。
郭老写了一首七律,赞扬湖笔的精致,在进入大厅处赫然令人瞩目:
湖笔争传一品王,书来墨迹助堂堂
蓼滩碧浪流新韵,空谷幽兰送远香。
垂统以还二百二,求精当作强中强
宏文今日超秦汉,妙手千家写报章。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画作品是:吴昌硕79岁的水墨画作,笔意酣畅淋漓,大气磅礴;吴作人的大漠行,寥寥数笔,勾勒出凝重,力透纸背的4只骆驼,从苍凉里如闻驼铃破空而来;唐云的画幅很小,只有一竿竹和一只啼鸟,却不失深邃意境的工笔;潘天寿隶书的“笔锐圆健”4个大字,尽现思古雅韵与墨趣;老舍的书法是我头次所见,1964年元月写的“笔扫千品风流此代,苍生一品誉遍中华”不知道是否他自戕前的绝笔,还是其旷世作品的自我写照!
在欣赏完湖笔博物馆,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湖笔的发明,恐怕我们读书人,仍然只能象孔子韦编三绝般辛苦地读书,仍然只能在甲骨里摸索、在钟鼎前膜拜,目光只能呆滞于秦篆汉瓦之上了!
心里默默祷告着,千万不要让我象江淹那样、因为失去笔的厚睐而“江郎才尽”要学习李白由于梦见笔而得到“梦笔生花”!
二、师古传承的文人书画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自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一世孙,湖州人。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诗文清远。
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赵孟頫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书法家。后世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
绘画尤精,工释像、山水、树石、花竹、人马。主张“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宋法度,董其昌评论:“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开创了元代新画风。
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和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篆书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能在继承传统上下苦功夫。
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对唐代韩干画马颇有心得,尝自题画马云:“我自幼好画马,自谓颇尽物之性”能以飞白作石,金错刀作墨竹,又为古人之鲜有。
由于他的聪明才智和诗、书、画、印的超绝,曾受元代帝王荣宠,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父敏。著有尚书注、琴原、乐原、松雪斋集。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赵孟頫的这首“题画诗”已成为我国书画界的座右铭。
在赵孟頫出生之前,湖州曾经有擅长画竹子最著名的文同(文与可)和诗词书画俱佳的苏轼做过官、短期滞留过。文与可与苏轼表兄弟,苏轼对文人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苏轼韩干画马赞里,他形容这幅名画中的马“萧然如贤大夫、贵公子,相与解带脱帽,临水而濯缨”而且“遂欲高举远引,友麋鹿而终天年,则不可得矣;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而无营”在书戴嵩画牛里: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文中著名画家戴嵩遭到牧童的批评,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注:戴嵩,唐代著名画家。擅画田园风景,尤工画牛,后人称其得“野性筋骨之妙”与韩幹画马并称“韩马戴牛”)
在文与可病逝后的1075年,苏轼在湖州曝晒书画,见到了“湖州画派”代表人物文与可赠送自己的一幅水墨偃竹的遗作,写了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
不久前,从无锡回杭州途经湖州,有幸去了中国湖笔博物馆、赵孟頫纪念馆以及其别业“莲花庄”本来打算居留一天,可内容太多,无法把玩得尽兴,就小住下来。在开阔眼界之际,感触颇多,拉杂地记述之,待来日一一反刍。
一、湖笔的沧桑
湖笔是我国的传统书画工艺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自古以来,一直与宣纸、端砚和徽墨一起并称文房四宝,并列为文房之首。不仅是中华民族书画文化的瑰宝,而且为促进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明嘉靖吴兴掌故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善琏建有笔祖“蒙恬祠”
清康熙史载“今善琏村制笔者必祀恬为笔祖”并塑像供奉。俞平伯的曾祖朴学大师俞樾(曲园)春在堂随笔里记载:“湖州之善琏村,皆以笔为世业,笔工不忘所始,故有祠字以祀蒙恬公,香水颇盛。蒙公本秦将,乃以有功翰墨,千秋食庙。”
湖州民间何以要供奉秦将蒙恬呢?传说,蒙恬押解饷银经过善琏,不仅将银子送给贫苦的百姓,还留下来教百姓制笔。
有一次,他在路上拣到一撮羊毛,顺手插在竹管上就去看望卜香莲(后人称“笔娘娘”)。卜姑娘是在一次落水时,被蒙恬搭救上来的,后来俩人就产生了感情。卜姑娘看到他手上拿了一支笔,就找来白布和锅灰让他写字。
可是,蒙恬在北方是用鹿毛写字的,如今这羊毛又软又油,写了几笔就将笔搁在窗户上了。第二天,姑娘在窗外石灰池中拾起了落下的毛笔,用梳子梳齐,用簪子把没有锋颖的毛剔去又交给了蒙恬。由于石灰水的浸泡,去了油脂,又经过梳理整毫,这笔就格外好使了。蒙恬说:“楚把笔称聿,燕称弗。现在就在聿字上加个竹字头,叫它‘弗聿笔’吧。”
秦末汉初,湖州善琏的湖笔逐渐传播到江苏、北京等地,湖笔的制作技艺在各地得以生根开花,各地著名笔庄都以经营善琏湖笔为主,笔庄老板也大多是善琏迁移出去的制笔高手。
湖笔选料精细,制作精湛,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色,号称“湖颖四德”被书画家誉为“毛颖之冠”制作湖笔的主要原料是山羊毛、野兔毛、黄鼬尾毛,以纯、净、冬、宿为上品。
笔工按粗细、长短、软硬、曲直、圆扁等分拣成几十个不同规格的毛毫,用以制作各种不同的湖笔。湖笔种类繁多,大致分为羊毫、紫毫、狼毫、兼毫四大类。目前湖笔已达二百多个品种。
周恩来总理生前常指名要用湖笔作为对外文化交流和联系国际友人的赠品,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都曾获得过特制湖笔。
1961年,湖州“王一品斋笔庄”创立220周年之际,陈毅、郭沫若、老舍、谢觉哉、吴昌硕、沙孟海、启功、潘天寿、傅抱石、唐云、吴作人、叶浅予、丰子恺、程十发、沈尹默等书坛名人都留下了赞誉之墨宝。
郭老写了一首七律,赞扬湖笔的精致,在进入大厅处赫然令人瞩目:
湖笔争传一品王,书来墨迹助堂堂
蓼滩碧浪流新韵,空谷幽兰送远香。
垂统以还二百二,求精当作强中强
宏文今日超秦汉,妙手千家写报章。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书画作品是:吴昌硕79岁的水墨画作,笔意酣畅淋漓,大气磅礴;吴作人的大漠行,寥寥数笔,勾勒出凝重,力透纸背的4只骆驼,从苍凉里如闻驼铃破空而来;唐云的画幅很小,只有一竿竹和一只啼鸟,却不失深邃意境的工笔;潘天寿隶书的“笔锐圆健”4个大字,尽现思古雅韵与墨趣;老舍的书法是我头次所见,1964年元月写的“笔扫千品风流此代,苍生一品誉遍中华”不知道是否他自戕前的绝笔,还是其旷世作品的自我写照!
在欣赏完湖笔博物馆,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湖笔的发明,恐怕我们读书人,仍然只能象孔子韦编三绝般辛苦地读书,仍然只能在甲骨里摸索、在钟鼎前膜拜,目光只能呆滞于秦篆汉瓦之上了!
心里默默祷告着,千万不要让我象江淹那样、因为失去笔的厚睐而“江郎才尽”要学习李白由于梦见笔而得到“梦笔生花”!
二、师古传承的文人书画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自号松雪道人,宋太祖十一世孙,湖州人。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诗文清远。
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赵孟頫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书法家。后世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
绘画尤精,工释像、山水、树石、花竹、人马。主张“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宋法度,董其昌评论:“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开创了元代新画风。
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和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篆书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能在继承传统上下苦功夫。
工墨竹、花鸟,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以飞白法画石,以书法用笔写竹。对唐代韩干画马颇有心得,尝自题画马云:“我自幼好画马,自谓颇尽物之性”能以飞白作石,金错刀作墨竹,又为古人之鲜有。
由于他的聪明才智和诗、书、画、印的超绝,曾受元代帝王荣宠,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父敏。著有尚书注、琴原、乐原、松雪斋集。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赵孟頫的这首“题画诗”已成为我国书画界的座右铭。
在赵孟頫出生之前,湖州曾经有擅长画竹子最著名的文同(文与可)和诗词书画俱佳的苏轼做过官、短期滞留过。文与可与苏轼表兄弟,苏轼对文人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苏轼韩干画马赞里,他形容这幅名画中的马“萧然如贤大夫、贵公子,相与解带脱帽,临水而濯缨”而且“遂欲高举远引,友麋鹿而终天年,则不可得矣;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而无营”在书戴嵩画牛里: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文中著名画家戴嵩遭到牧童的批评,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注:戴嵩,唐代著名画家。擅画田园风景,尤工画牛,后人称其得“野性筋骨之妙”与韩幹画马并称“韩马戴牛”)
在文与可病逝后的1075年,苏轼在湖州曝晒书画,见到了“湖州画派”代表人物文与可赠送自己的一幅水墨偃竹的遗作,写了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