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世界演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金、木、水、火、土、谷六库的物资治理得很好,各方的土地美恶高下都评定出等级,能按照规定认真进贡纳税,赋税的等级都是根据三种不同的土壤等级来确定。还在华夏境内九州之中分封诸侯,赐给土地,赐给姓氏,并说:“要恭敬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违背天子的各种措施。”
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有堵有疏。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开凿出了黄河流域的各主要水系及其各支流,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人对大禹充满了敬仰之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微禹,余其鱼乎!”意思是没有禹大人,我们都变成了鱼鳖。人们感念他的功绩,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禹下令规定天子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甸服,即为天子服田役纳谷税的地区:王城百里以内要交纳收割的整棵庄稼,一百里以外到二百里以内要交纳禾穗,二百里以外到三百里以内要交纳谷粒,三百里以外到四百里以内要交纳粗米,四百里以外到五百里以内要交纳精米。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侯服,即为天子侦察顺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区:近甸服一百里以内是卿大夫的采邑,往外二百里以内为小的封国,再往处二(原文作“三”)百里以内为诸侯的封地。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绥服,即受天子安抚,推行教化的地区:近侯服三百里以内视情况来推行礼乐法度、文章教化,往外二百里以内要振兴武威,保卫天子。绥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要(yāo,腰)服,即受天子约束服从天子的地区:近绥服三百里以内要遵守教化,和平相处;往外二百里以内要遵守王法。要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荒服,即为天子守卫远边的荒远地区:近要服三百里以内荒凉落后,那里的人来去不受限制;再往外二百里以内可以随意居处,不受约束。
禹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应缴纳的贡物前来进贡,没有不恰当的。纵横五千里的领域,都受到安抚,直到离京师最远的边荒地区。那时,南方安抚到交阯,北方安抚到山戎,东北安抚到北发(发)、息慎,西方安抚到析枝、渠廋、氐、羌等西戎部族,东方安抚到长夷、岛夷等沿海部族,四海之内,共同称颂帝舜的功德。禹创制《箫韶》歌颂舜帝的德政。传说夔担任乐师演奏《箫韶》时,奏完九通,凤凰都被召来了。
皋陶此时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天下都学习禹的榜样。对于不听从命令的,就施以刑法。因此,舜的德教得到了大发扬。天下都推崇禹精于尺度和音乐,尊奉他为山川的神主,意思就是能代山川之神施行号令的帝王。
这样,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方到南方,天子的声威教化达到了四方荒远的边陲。于是舜帝为表彰禹治水有功而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
治水成功后禹对舜帝说:“我娶涂山氏的女儿时,新婚四天就离家赴职,生下启我也未曾抚育过,因此才能使平治水土的工作取得成功。我帮助帝王设置了五服,范围达到五千里,每州用了三万劳力,一直开辟到四方荒远的边境,在每五个诸侯国中设立一个首领,他们各尽职守,都有功绩。”
BC2308年,司空禹在治水途中讨伐不听调遣的曹魏一带的西戎部族,并将之降服。
BC2297年,洪水完全退却,治水获得圆满成功,大禹得到人们的爱戴。
BC2298年,舜将天下初步划定为十二个行政州。
BC2296年,舜下令在陶地建立行宫,给尧休息之用。
BC2295年,尧帝巡游后决定在陶地定居。
BC2288年,司空禹巡视十二个行政州。
BC2285年,尧帝在陶地逝世。终年142岁。百姓悲伤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内,四方各地没有人奏乐,为的是悼念帝尧。尧了解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配传给他天下,因此才姑且试着让给舜。让给舜,天下人就都得到利益而只对丹朱一人不利;传给丹朱,天下人就会遭殃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尧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所以最终还是把天下传给了舜。
BC2281年,守丧三年后,此时舜54岁,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舜带领有虞氏部落迁徙到了山西运城。
诸侯前来朝觐的却不到丹朱那里却去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舜说“这是天意呀”。
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金、木、水、火、土、谷六库的物资治理得很好,各方的土地美恶高下都评定出等级,能按照规定认真进贡纳税,赋税的等级都是根据三种不同的土壤等级来确定。还在华夏境内九州之中分封诸侯,赐给土地,赐给姓氏,并说:“要恭敬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违背天子的各种措施。”
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有堵有疏。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开凿出了黄河流域的各主要水系及其各支流,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人对大禹充满了敬仰之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微禹,余其鱼乎!”意思是没有禹大人,我们都变成了鱼鳖。人们感念他的功绩,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禹下令规定天子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甸服,即为天子服田役纳谷税的地区:王城百里以内要交纳收割的整棵庄稼,一百里以外到二百里以内要交纳禾穗,二百里以外到三百里以内要交纳谷粒,三百里以外到四百里以内要交纳粗米,四百里以外到五百里以内要交纳精米。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侯服,即为天子侦察顺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区:近甸服一百里以内是卿大夫的采邑,往外二百里以内为小的封国,再往处二(原文作“三”)百里以内为诸侯的封地。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绥服,即受天子安抚,推行教化的地区:近侯服三百里以内视情况来推行礼乐法度、文章教化,往外二百里以内要振兴武威,保卫天子。绥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要(yāo,腰)服,即受天子约束服从天子的地区:近绥服三百里以内要遵守教化,和平相处;往外二百里以内要遵守王法。要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荒服,即为天子守卫远边的荒远地区:近要服三百里以内荒凉落后,那里的人来去不受限制;再往外二百里以内可以随意居处,不受约束。
禹开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处湖泽,疏浚了九条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应缴纳的贡物前来进贡,没有不恰当的。纵横五千里的领域,都受到安抚,直到离京师最远的边荒地区。那时,南方安抚到交阯,北方安抚到山戎,东北安抚到北发(发)、息慎,西方安抚到析枝、渠廋、氐、羌等西戎部族,东方安抚到长夷、岛夷等沿海部族,四海之内,共同称颂帝舜的功德。禹创制《箫韶》歌颂舜帝的德政。传说夔担任乐师演奏《箫韶》时,奏完九通,凤凰都被召来了。
皋陶此时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天下都学习禹的榜样。对于不听从命令的,就施以刑法。因此,舜的德教得到了大发扬。天下都推崇禹精于尺度和音乐,尊奉他为山川的神主,意思就是能代山川之神施行号令的帝王。
这样,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方到南方,天子的声威教化达到了四方荒远的边陲。于是舜帝为表彰禹治水有功而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
治水成功后禹对舜帝说:“我娶涂山氏的女儿时,新婚四天就离家赴职,生下启我也未曾抚育过,因此才能使平治水土的工作取得成功。我帮助帝王设置了五服,范围达到五千里,每州用了三万劳力,一直开辟到四方荒远的边境,在每五个诸侯国中设立一个首领,他们各尽职守,都有功绩。”
BC2308年,司空禹在治水途中讨伐不听调遣的曹魏一带的西戎部族,并将之降服。
BC2297年,洪水完全退却,治水获得圆满成功,大禹得到人们的爱戴。
BC2298年,舜将天下初步划定为十二个行政州。
BC2296年,舜下令在陶地建立行宫,给尧休息之用。
BC2295年,尧帝巡游后决定在陶地定居。
BC2288年,司空禹巡视十二个行政州。
BC2285年,尧帝在陶地逝世。终年142岁。百姓悲伤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内,四方各地没有人奏乐,为的是悼念帝尧。尧了解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配传给他天下,因此才姑且试着让给舜。让给舜,天下人就都得到利益而只对丹朱一人不利;传给丹朱,天下人就会遭殃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处。尧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所以最终还是把天下传给了舜。
BC2281年,守丧三年后,此时舜54岁,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舜带领有虞氏部落迁徙到了山西运城。
诸侯前来朝觐的却不到丹朱那里却去到舜这里来,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去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舜说“这是天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