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克虏伯的装甲材料很快就到了。”马玥对孙纲说道,“听说水师现派了两条船去拉的。”
“我还愁呢,德国人上次不卖咱们船,这次能卖给咱们大炮和装甲吗?”孙纲高兴地说道,“想不到老头子这么容易就搞定了。”
“你不知道吧?老头子和克虏伯,那可是多少年的老关系了。”马玥说道,
“真的假的?这我还真不知道。”孙纲吃惊地说道,
听了马玥从军情处收集来的信息,孙纲才知道,原来,克虏伯家族和“东方俾斯麦”还有这么深的渊源。
早在1866年6月27日,中国的第一个外交使团访问德国,代表团成员张泰回国后向李鸿章报告了他对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深刻印象——“他热情、好客,不像英国人、法国人那样藐视我们的长衫,马褂和长辫,他彬彬有礼地用盛宴款待我们这些中国人。”对于为普鲁士赢得普法战争立下大功的“加农炮之王”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李鸿章早已钦佩不已。他让手下准备了一份世界各国炮厂的大炮质量一览表。经过认真的审阅,选择和比较后,他认为,克虏伯家族的大炮优于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大炮,将来一有战事,“稍有优,则利钝悬殊”。1871年,李鸿章在科隆商人费雷德里茨-佩尔的鼓动下,一口气向克虏伯家族买下328门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大炮,布防在大沽口,北塘,山海关等炮台,首先稳固北京城的防务安全。1874年,正当李鸿章踌躇满志地运作洋务,“讲求洋品”,庆幸中国有“开花大炮”时,日本军队突然武装侵占台湾。原来李鸿章还想与日本联手抗击西方列强进犯中国,这“一厢情愿”的美梦被无情的现实击碎后,李鸿章有着强烈的愤怒和报复心态。他一方面请德事代表团与德国伏尔?造船厂签订了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济远”舰的建造合同。之所以选择这家军舰厂,主要原因是李鸿章认为该厂生产的军舰的龙骨,护甲钢板厚度和舰面的主炮,副炮,弹药,穿甲弹等均为克虏伯兵工厂生产。其中“定远”,“镇远”等主炮都是克虏伯兵工厂305毫米的双联装巨炮,射程远,火力强大。当时日本海军最先进的军舰“扶桑”,“金刚”等都无法与其比肩。1886年8月,“定远”,“镇远”从德国的伏尔?造船厂千里迢迢到华后,李鸿章就命令海军提督丁汝昌驾舰和北洋海军其他等军舰集结,先远航海参崴,然后回转日本海域,向日本海军显示大清国北洋海军的军威!该行动令日本政界,军界高层惊恐不已,一片哗然!李鸿章当年命令中国的新军舰长驱直入日本海域,虽然也“长长地出了一口民族之恶气!”但却暴露了实力,让日本决策层有了制造特种军舰的准备。(德国埃森克虏伯历史档案馆的资料显示:1887年初春,一个庞大的日本军事代表团来到德国埃森克虏伯火炮射击场观看了口径巨大的305毫米克虏伯大炮的试射,得到现场所有的大炮资料和数据后,他们马上高薪聘请法火商非常担心失去中国这个大主顾,这一次中堂大人又找上门来,克虏伯兵工厂当然喜出望外,李鸿章通过中国驻德公使许景澄开出了采购清单,包括要塞炮,海岸炮,行营炮,舰炮,装甲材料,大开花弹,穿甲弹等等,让克虏伯赚得盆满钵满,李鸿章趁机提出让中**工技师赴德学习弹药信管设计制造(主要是为了孙纲的那个“穿甲弹”计划),并帮忙联系学习鱼雷的制造和引进相应的设备,克虏伯公司也都答应了。
由于李鸿章从克虏伯那里弄来了240毫米大口径速射舰炮(当时速射炮所能达到的最大口径),让法国加纳公司派来修炮的人员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生怕失去这单大生意,他们“竭尽全力地谋求改进和完善,力求让中国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在把法国人“折磨”得“欲仙欲死”后,经过了多次试射,所有的故障都被排除了,并加上了可以让炮身快速复位的新式复进装置,最快理论射速达到了3分钟一发,孙纲观看后表示“十分满意”,法国加纳公司一帮人那些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龙扬”号的主炮型号,就算这么定了下来。
由于制造装甲的材料到手了,白里安终于开始了他“划时代”的设计,把装甲设计融入到了舰体构造当中去,由于克虏伯装甲要比美国的哈维钢装甲重许多,白里安又坚持要给“龙扬”号采用全防护设计,孙纲很是担心中国的第一级战列舰到时候会成为了一个大大的海上铁罐头(为了强调战舰的生存能力,法国人在好多战舰设计上都执着地采用全防护设计,舰体其他部位的装甲厚度比水线装甲带薄不了多少,比如说给沙俄海军建造的“太子”号战列舰,11000吨的战舰上竟然安装了4000吨的装甲,占了总吨位的36%以上!生存能力是没说的,跑不跑得快就两句话了,而14000多吨的“君权”级战列舰装甲重量最多占总吨位的32%),所以他反复向白里安强调全防护可以,但是不要牺牲太多的速度,怎么也得让“龙扬”号有不低于18节的航速。
也许是他的唠叨伤了大师的自尊,白里安是这样回答他的,“我会让您看到,您的战列舰将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航速和最强的防护,她将成为她的敌人永远的噩梦,只要他们想起她来,就会浑身战栗,她将成为中国人的骄傲,同时,也是法国船舶设计史上辉煌的一页,也许有一天,世界的历史会因她而改变。”
孙纲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两年,大师的“预言”就变成了现实。
“克虏伯的装甲材料很快就到了。”马玥对孙纲说道,“听说水师现派了两条船去拉的。”
“我还愁呢,德国人上次不卖咱们船,这次能卖给咱们大炮和装甲吗?”孙纲高兴地说道,“想不到老头子这么容易就搞定了。”
“你不知道吧?老头子和克虏伯,那可是多少年的老关系了。”马玥说道,
“真的假的?这我还真不知道。”孙纲吃惊地说道,
听了马玥从军情处收集来的信息,孙纲才知道,原来,克虏伯家族和“东方俾斯麦”还有这么深的渊源。
早在1866年6月27日,中国的第一个外交使团访问德国,代表团成员张泰回国后向李鸿章报告了他对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深刻印象——“他热情、好客,不像英国人、法国人那样藐视我们的长衫,马褂和长辫,他彬彬有礼地用盛宴款待我们这些中国人。”对于为普鲁士赢得普法战争立下大功的“加农炮之王”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李鸿章早已钦佩不已。他让手下准备了一份世界各国炮厂的大炮质量一览表。经过认真的审阅,选择和比较后,他认为,克虏伯家族的大炮优于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大炮,将来一有战事,“稍有优,则利钝悬殊”。1871年,李鸿章在科隆商人费雷德里茨-佩尔的鼓动下,一口气向克虏伯家族买下328门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大炮,布防在大沽口,北塘,山海关等炮台,首先稳固北京城的防务安全。1874年,正当李鸿章踌躇满志地运作洋务,“讲求洋品”,庆幸中国有“开花大炮”时,日本军队突然武装侵占台湾。原来李鸿章还想与日本联手抗击西方列强进犯中国,这“一厢情愿”的美梦被无情的现实击碎后,李鸿章有着强烈的愤怒和报复心态。他一方面请德事代表团与德国伏尔?造船厂签订了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济远”舰的建造合同。之所以选择这家军舰厂,主要原因是李鸿章认为该厂生产的军舰的龙骨,护甲钢板厚度和舰面的主炮,副炮,弹药,穿甲弹等均为克虏伯兵工厂生产。其中“定远”,“镇远”等主炮都是克虏伯兵工厂305毫米的双联装巨炮,射程远,火力强大。当时日本海军最先进的军舰“扶桑”,“金刚”等都无法与其比肩。1886年8月,“定远”,“镇远”从德国的伏尔?造船厂千里迢迢到华后,李鸿章就命令海军提督丁汝昌驾舰和北洋海军其他等军舰集结,先远航海参崴,然后回转日本海域,向日本海军显示大清国北洋海军的军威!该行动令日本政界,军界高层惊恐不已,一片哗然!李鸿章当年命令中国的新军舰长驱直入日本海域,虽然也“长长地出了一口民族之恶气!”但却暴露了实力,让日本决策层有了制造特种军舰的准备。(德国埃森克虏伯历史档案馆的资料显示:1887年初春,一个庞大的日本军事代表团来到德国埃森克虏伯火炮射击场观看了口径巨大的305毫米克虏伯大炮的试射,得到现场所有的大炮资料和数据后,他们马上高薪聘请法火商非常担心失去中国这个大主顾,这一次中堂大人又找上门来,克虏伯兵工厂当然喜出望外,李鸿章通过中国驻德公使许景澄开出了采购清单,包括要塞炮,海岸炮,行营炮,舰炮,装甲材料,大开花弹,穿甲弹等等,让克虏伯赚得盆满钵满,李鸿章趁机提出让中**工技师赴德学习弹药信管设计制造(主要是为了孙纲的那个“穿甲弹”计划),并帮忙联系学习鱼雷的制造和引进相应的设备,克虏伯公司也都答应了。
由于李鸿章从克虏伯那里弄来了240毫米大口径速射舰炮(当时速射炮所能达到的最大口径),让法国加纳公司派来修炮的人员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生怕失去这单大生意,他们“竭尽全力地谋求改进和完善,力求让中国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在把法国人“折磨”得“欲仙欲死”后,经过了多次试射,所有的故障都被排除了,并加上了可以让炮身快速复位的新式复进装置,最快理论射速达到了3分钟一发,孙纲观看后表示“十分满意”,法国加纳公司一帮人那些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龙扬”号的主炮型号,就算这么定了下来。
由于制造装甲的材料到手了,白里安终于开始了他“划时代”的设计,把装甲设计融入到了舰体构造当中去,由于克虏伯装甲要比美国的哈维钢装甲重许多,白里安又坚持要给“龙扬”号采用全防护设计,孙纲很是担心中国的第一级战列舰到时候会成为了一个大大的海上铁罐头(为了强调战舰的生存能力,法国人在好多战舰设计上都执着地采用全防护设计,舰体其他部位的装甲厚度比水线装甲带薄不了多少,比如说给沙俄海军建造的“太子”号战列舰,11000吨的战舰上竟然安装了4000吨的装甲,占了总吨位的36%以上!生存能力是没说的,跑不跑得快就两句话了,而14000多吨的“君权”级战列舰装甲重量最多占总吨位的32%),所以他反复向白里安强调全防护可以,但是不要牺牲太多的速度,怎么也得让“龙扬”号有不低于18节的航速。
也许是他的唠叨伤了大师的自尊,白里安是这样回答他的,“我会让您看到,您的战列舰将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航速和最强的防护,她将成为她的敌人永远的噩梦,只要他们想起她来,就会浑身战栗,她将成为中国人的骄傲,同时,也是法国船舶设计史上辉煌的一页,也许有一天,世界的历史会因她而改变。”
孙纲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两年,大师的“预言”就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