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没时间了快上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子一事,不必再提。某家可是在大行皇帝面前发过誓言的。”赵昆直接否定了当皇帝的意见。“昔日魏王曾自述其志,言‘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某深以为然。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如今先帝大行,某当效周文、魏武,不可行王莽、刘裕之事。除非走投无路,四面楚歌,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
这话一出,厅内众人神色不一。赵昆也不在意,以他如今的武力和手里的军队,他开口定了调子以后,宇文阀内是不可能有反对的声音的。
话虽如此,他看着下面颇有些想法的众人,还是进一步解释了一番。
“诸位,大隋立国到现在才多少年?朝野势力汉胡夹杂,犬牙交错,杨坚活着的时候尚且连明面上君臣一心、上下齐力都做不到。如今不甘人下者更比比皆是,天下土崩,我宇文氏并不占据绝对优势。倘若背着篡位的名声弄到皇位,也犹如空中楼阁,看似高大,实则危如累卵。不如做尹、霍,效仿魏武旧事,先讨平天下,在这个过程中徐徐图之。”
“不过承基说的也有一部分正确,那就是某家武功虽高,宇文氏也兵权在手,却找不出一个有足够声望的人。与其跟那些人在这个朝堂上争来争去,倒不如另立炉灶,也省得空耗精力。而新朝只需要背上一个已经完蛋的隋室的逆臣名声,反正这时代兵权在谁手上,谁就可控制大局,在个人武力上除非有某家这样的盖世武功,亦不过是一个超卓的武士或刺客而已。但是,想要夺鼎,大义和声望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最少有这个东西比没有能省很多力气。至于眼下,相比于另立新朝,诸位不觉得在旧朝这个势力犬牙交错的烂泥滩议立新帝,更能看清谁是我们的人,谁是中间派,谁是反对者吗?”
……
赵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通口胡之后,算是统一了大家的意见。其实他只是懒得太过折腾而已——这个时候当皇帝太麻烦了,何况这个世界又不是那种常驻的,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赵昆就会走出最后一步,把这条时间线变成蜜罐。
————————————
宇文太师打算看看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可是外面的很多人都不给他面子。
江都十宫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是封锁不住的。而且皇帝死了,也不能秘不发丧啊?再怎么封锁消息,这种事情封锁不了也不能封锁。因此,独孤策声名大阵,被天下反隋“义士”吹成一道旗帜的同时,江南两只义军都不大安分。
杜伏威派自己的拍档辅公佑攻打丹阳,而李子通闻讯率也大军攻打扬州。
大业末年,左才相自称博山公,占据齐郡长白山反叛,李子通依附于他,凭其武力得到左才相的倚重。后来左才相猜忌李子通,李子通就离开他,率领部众渡过淮河与杜伏威汇合。不过李子通策划刺杀杜伏威,他派兵袭击杜伏威,一拍两散,大家各自发展。隋朝将军来整率官军攻打杜伏威,将杜伏威击败,又攻打李子通并将他击败。李子通率领剩余的部众奔往海陵,又招得士卒二万人,自称将军,大业十一年又旋即自封楚王。
至于杜伏威,少年成名,整合江南好几只义军,纵横淮南,一度屯兵六合,威胁江都,江都留守派校尉宋颢前来镇压,杜伏威用计将其引入芦苇荡中,放火将其烧死,随后还屠了安宜城。后来隋军的主力前来讨伐,打的杜伏威打败而归,幸亏扬州等地百姓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他才能坚持下去,更占据了高邮、历阳等重镇,并在历阳自称总管,封辅公祏为长史。
对于这种流寇,赵昆本并不放在眼里——只要隋朝政府还没有崩溃,正规军的精锐打流寇还是很好打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是李密的瓦岗军。贼寇仗着人多和悍不畏死,吃掉承平日久不堪战的地方守备部队很正常,可是他们连张须陀那样的地方部队打起来都吃力无比,对上隋军精锐中的精锐,骁果,又能如何?只要军心没有散,后勤有保障,他根本不担心。
精兵非常不容易积攒。不是随便一个男丁就可以成为精锐的,有战斗力的士卒十分难得。一般人臂力也就拉二三十斤,合格的精兵至少应该拉开一石二的强弓并且作战,体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需要身强力壮的身体,还需要长期的训练以及实战经验的积累。不是随便几个月一两年训练就能打硬仗的。
谁知道赵昆没有去找流寇的麻烦,流寇反而找上门来了。赵昆闻讯,勃然大怒。两路兵马里李子通来的最快,他首先带领一万多兵马迎战李子通,丹阳那边则是派宇文士及领兵支援。
两军交战,李子通见隋军人少,以为隋军仓促迎战,又因为杨广的死而兵无战心,信心满满。谁知赵昆亲率宇文阀的亲骑当先,以一万骁果迎战,一战击破敌军阵营,从中央洞穿李子通军阵营半里地,长驱直入无人能挡,烧掉了中军大旗;主将李子通率亲兵死战,被赵昆一枪刺穿了胸口。李子通军大溃,投降者不计其数。
而在丹阳那边,杨广死前,赵昆就已经派遣了原本的右御卫将军、江都太守陈棱驻守丹阳,又招抚了丹阳的义军首领乐伯通,没等到宇文士及的援兵到达,辅公佑就已经被打的大败,仗着武功带领残部逃了回去。
陈棱是一员宿将,曾经远征流求,杨玄感作乱时期又率众万余人击平黎阳,斩杀杨玄感所署的刺史元务本。后来陈棱奉诏前往江南营造战舰,至彭城,孟让带领“义军”号称十万人,占据都梁宫,在淮水狙击隋军。陈棱从下流暗中渡江前往至江都,率兵袭击孟让,大破。
杨广最后一次巡幸江都的时候,李子通据海陵,左才相掠淮北,杜伏威屯六合,众各数万。虎牙郎将公孙上哲为了保护江都安全,帅兵出击,被杜伏威打的全军覆没,于是陈棱率领宿卫兵出站,屡战屡胜。如果不是因为正逢荒年,杨广又带着车架和大军到达扬州,弄得百姓负担太重,纷纷揭竿而起,给杜伏威增加了无数兵源,他早就完蛋了。
不过陈棱对杨广十分忠心,正是因为如此,赵昆才把他放到... -->>
“天子一事,不必再提。某家可是在大行皇帝面前发过誓言的。”赵昆直接否定了当皇帝的意见。“昔日魏王曾自述其志,言‘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某深以为然。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如今先帝大行,某当效周文、魏武,不可行王莽、刘裕之事。除非走投无路,四面楚歌,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
这话一出,厅内众人神色不一。赵昆也不在意,以他如今的武力和手里的军队,他开口定了调子以后,宇文阀内是不可能有反对的声音的。
话虽如此,他看着下面颇有些想法的众人,还是进一步解释了一番。
“诸位,大隋立国到现在才多少年?朝野势力汉胡夹杂,犬牙交错,杨坚活着的时候尚且连明面上君臣一心、上下齐力都做不到。如今不甘人下者更比比皆是,天下土崩,我宇文氏并不占据绝对优势。倘若背着篡位的名声弄到皇位,也犹如空中楼阁,看似高大,实则危如累卵。不如做尹、霍,效仿魏武旧事,先讨平天下,在这个过程中徐徐图之。”
“不过承基说的也有一部分正确,那就是某家武功虽高,宇文氏也兵权在手,却找不出一个有足够声望的人。与其跟那些人在这个朝堂上争来争去,倒不如另立炉灶,也省得空耗精力。而新朝只需要背上一个已经完蛋的隋室的逆臣名声,反正这时代兵权在谁手上,谁就可控制大局,在个人武力上除非有某家这样的盖世武功,亦不过是一个超卓的武士或刺客而已。但是,想要夺鼎,大义和声望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最少有这个东西比没有能省很多力气。至于眼下,相比于另立新朝,诸位不觉得在旧朝这个势力犬牙交错的烂泥滩议立新帝,更能看清谁是我们的人,谁是中间派,谁是反对者吗?”
……
赵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通口胡之后,算是统一了大家的意见。其实他只是懒得太过折腾而已——这个时候当皇帝太麻烦了,何况这个世界又不是那种常驻的,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赵昆就会走出最后一步,把这条时间线变成蜜罐。
————————————
宇文太师打算看看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可是外面的很多人都不给他面子。
江都十宫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是封锁不住的。而且皇帝死了,也不能秘不发丧啊?再怎么封锁消息,这种事情封锁不了也不能封锁。因此,独孤策声名大阵,被天下反隋“义士”吹成一道旗帜的同时,江南两只义军都不大安分。
杜伏威派自己的拍档辅公佑攻打丹阳,而李子通闻讯率也大军攻打扬州。
大业末年,左才相自称博山公,占据齐郡长白山反叛,李子通依附于他,凭其武力得到左才相的倚重。后来左才相猜忌李子通,李子通就离开他,率领部众渡过淮河与杜伏威汇合。不过李子通策划刺杀杜伏威,他派兵袭击杜伏威,一拍两散,大家各自发展。隋朝将军来整率官军攻打杜伏威,将杜伏威击败,又攻打李子通并将他击败。李子通率领剩余的部众奔往海陵,又招得士卒二万人,自称将军,大业十一年又旋即自封楚王。
至于杜伏威,少年成名,整合江南好几只义军,纵横淮南,一度屯兵六合,威胁江都,江都留守派校尉宋颢前来镇压,杜伏威用计将其引入芦苇荡中,放火将其烧死,随后还屠了安宜城。后来隋军的主力前来讨伐,打的杜伏威打败而归,幸亏扬州等地百姓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他才能坚持下去,更占据了高邮、历阳等重镇,并在历阳自称总管,封辅公祏为长史。
对于这种流寇,赵昆本并不放在眼里——只要隋朝政府还没有崩溃,正规军的精锐打流寇还是很好打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是李密的瓦岗军。贼寇仗着人多和悍不畏死,吃掉承平日久不堪战的地方守备部队很正常,可是他们连张须陀那样的地方部队打起来都吃力无比,对上隋军精锐中的精锐,骁果,又能如何?只要军心没有散,后勤有保障,他根本不担心。
精兵非常不容易积攒。不是随便一个男丁就可以成为精锐的,有战斗力的士卒十分难得。一般人臂力也就拉二三十斤,合格的精兵至少应该拉开一石二的强弓并且作战,体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需要身强力壮的身体,还需要长期的训练以及实战经验的积累。不是随便几个月一两年训练就能打硬仗的。
谁知道赵昆没有去找流寇的麻烦,流寇反而找上门来了。赵昆闻讯,勃然大怒。两路兵马里李子通来的最快,他首先带领一万多兵马迎战李子通,丹阳那边则是派宇文士及领兵支援。
两军交战,李子通见隋军人少,以为隋军仓促迎战,又因为杨广的死而兵无战心,信心满满。谁知赵昆亲率宇文阀的亲骑当先,以一万骁果迎战,一战击破敌军阵营,从中央洞穿李子通军阵营半里地,长驱直入无人能挡,烧掉了中军大旗;主将李子通率亲兵死战,被赵昆一枪刺穿了胸口。李子通军大溃,投降者不计其数。
而在丹阳那边,杨广死前,赵昆就已经派遣了原本的右御卫将军、江都太守陈棱驻守丹阳,又招抚了丹阳的义军首领乐伯通,没等到宇文士及的援兵到达,辅公佑就已经被打的大败,仗着武功带领残部逃了回去。
陈棱是一员宿将,曾经远征流求,杨玄感作乱时期又率众万余人击平黎阳,斩杀杨玄感所署的刺史元务本。后来陈棱奉诏前往江南营造战舰,至彭城,孟让带领“义军”号称十万人,占据都梁宫,在淮水狙击隋军。陈棱从下流暗中渡江前往至江都,率兵袭击孟让,大破。
杨广最后一次巡幸江都的时候,李子通据海陵,左才相掠淮北,杜伏威屯六合,众各数万。虎牙郎将公孙上哲为了保护江都安全,帅兵出击,被杜伏威打的全军覆没,于是陈棱率领宿卫兵出站,屡战屡胜。如果不是因为正逢荒年,杨广又带着车架和大军到达扬州,弄得百姓负担太重,纷纷揭竿而起,给杜伏威增加了无数兵源,他早就完蛋了。
不过陈棱对杨广十分忠心,正是因为如此,赵昆才把他放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