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大宋新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海三也曾听过风尘三侠的评话,这在大宋已经是评话家热衷的段子之一,只是各人说的细节有些不同罢了。
张海三听了茅庚由风尘三侠故事引出的密辛,一时将信将疑:
“评话中讲,那个高人,哦,那个蚯蚓---蚯蚓客当年率领千艘海船,十万兵士,杀进几千里之外的扶余国,在那里自立为王,这段评话在下是听说过的。想不到那---那蚯蚓客远渡之前竟然在新化这里隐居过,真是闻所未闻。”
茅庚一听这张哥儿居然真的听过虬髯客的评话,既然大宋就有虬髯客的故事流传,而且说什么“千艘战船,十万兵士”,夸张之言,甚至远过自己编的故事。茅庚不知《虬髯客传》其实是五代时杜光庭所撰,经大宋的评话家发挥,自然流传甚广。
许是张海三听书时误将虬髯客听成了蚯蚓客,此时嘴里一口一个蚯蚓客,茅庚拼命忍住,才没有笑出声来,想想还是纠正道:
“张兄,不是蚯蚓,是虬髯。”
一边用鸭毛笔写出一个“虬(qiu)”字,“髯(ran)”字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该如何写,只好挠头道:
“这是虬字,那个髯字,在下也记不起---那个该如何写了,王老先生想必---那个是会写的。本来叫蚯蚓客---那个倒也差不离---那个是这么个谐音,但人家是高人,还是叫正宗的---那个虬髯客的好。”
张海三虽也学过评话,不过学得非常有限,虬髯客这段评话并未学过。听评话的时候听成了蚯蚓客那也难怪,张海三也觉得蚯蚓客这名字甚是古怪,所以适才听茅庚说故事时说到虬髯客发音不似“蚯蚓”,便也含糊着只称高人。但是后来一说到评话,就忍不住将心中熟记的“蚯蚓客”三字说了出来。
张海三听了茅庚纠正,也只是自嘲一笑,心说茅庚师门既是与这虬髯客有些渊源,维护虬髯客也是应有之意。不过张海三关心的不是虬髯或者蚯蚓,而是茅庚道出的密辛:
“茅兄是说虬髯---虬髯客真在这里隐居过?新化这里真有金矿?还是一个大金矿?”
金矿当然不会有!这本就是凭空捏造的一个故事。茅庚刚才的话里故意说成是师门推测,其目的是只要有这么个传说就好,人们将信将疑之际,不信没有人想去尝试挖金矿。而且这话真真假假,虬髯客的传说受众极广,冷水江那里又的确有发光的石头——辉锑矿,也能挖出烧不透的石墨,也许逐渐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个金矿传说。茅庚不介意新化百姓四处挖坑,一不小心挖出煤炭也是一宝啊,四处挖坑的结果也许真就能挖出埋在这里地底下的矿藏,包括辉锑矿和石墨。自己要的就是所谓“金矿”的“伴生物”——辉锑矿和石墨。
茅庚以肯定的口气说道:
“这也是师门的---那个推测,不过你想啊,既然人家能带着---那个大队人马跑到---那个海外立国,没有雄厚的财富,只怕是断然---那个无法创下---那个宏大基业。故而,或许此地真的是---那个---是有这么一个大金矿,就在张兄说的---那个江水很冷的地方附近。”
茅庚又觉得话不能说得太满,还得留下退路,于是补充道:
“当然这也是依据零散记载得出的---那个推测,究竟有还是没有---那个大金矿,师门也不能断定。”
张海三一时还是难以相信,但又惟愿此事是真的,呆呆的半响才嘀咕道:
“或许,或许真的是有。”
茅庚抛出这个钓饵,心里其实也有些没谱,但是每当觉得自己在说谎而有意退缩的时候,心中便有一个强劲的声音在提醒自己:为了将来南宋不至于沦于蒙古人之手,在手段方面大可变通一点。想想后世的辩论会上,还有正方堂而皇之地宣称:为了高尚的目标,无妨使用卑劣的手段!所以这不算什么。再说新化人到处挖坑挖出大把矿产之后,到时大发其财,那时真要感谢这个传言才对!
想到此处,心情大为轻松。茅庚也不再多在这上面纠缠,心想多说无益,让张海三自己去琢磨吧,有的时候让人自己多琢磨,反而越琢磨越觉得事情可能是真的。
传言是需要一个发酵过程的,茅庚压根就不指望马上就传言汹汹,也不指望马上就找到矿脉。钓鱼嘛,抛出钓饵,就得有足够的耐心等候,时间一久,总会有效果的,茅庚如此想道。
接着,茅庚就转移话题,请张海三帮忙找些石灰石和铁矿石,以及找一些白色的泥土,再就是买些煤炭——现在这年代叫石炭。
茅庚决意先烧制水泥样品,编造的那个金矿诱惑有无效果实在不好说,脚踏实地才是王道。为此自己得糊一个微型耐火炉,加工一个微型木制鼓风机,然后将石灰石敲碎磨粉,再配上粘土、铁矿粉和煤粉,便可以试烧水泥了。
张海三热情很高,他还以为茅庚要炼丹呢,二话不说就去张罗了。
当然也不能让文元闲着,除了让他跟着张海三跑腿,还得买一些必要的工具,比如锤子什么的,以及开火做饭的一些家什。反正文元与人打交道十分圆熟,茅庚自己懒得去寻东问西,这些要开口与人打交道的事情一概交与了文元。
文元只是在张海三走开的时候偷偷问了茅庚,问金矿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因为关于茅庚有师伯的故事还是文元原创,这会儿茅庚一口一个师伯,文元想既然这师伯之事是子虚乌有,所以金矿之事焉知不是糊弄人!但... -->>
张海三也曾听过风尘三侠的评话,这在大宋已经是评话家热衷的段子之一,只是各人说的细节有些不同罢了。
张海三听了茅庚由风尘三侠故事引出的密辛,一时将信将疑:
“评话中讲,那个高人,哦,那个蚯蚓---蚯蚓客当年率领千艘海船,十万兵士,杀进几千里之外的扶余国,在那里自立为王,这段评话在下是听说过的。想不到那---那蚯蚓客远渡之前竟然在新化这里隐居过,真是闻所未闻。”
茅庚一听这张哥儿居然真的听过虬髯客的评话,既然大宋就有虬髯客的故事流传,而且说什么“千艘战船,十万兵士”,夸张之言,甚至远过自己编的故事。茅庚不知《虬髯客传》其实是五代时杜光庭所撰,经大宋的评话家发挥,自然流传甚广。
许是张海三听书时误将虬髯客听成了蚯蚓客,此时嘴里一口一个蚯蚓客,茅庚拼命忍住,才没有笑出声来,想想还是纠正道:
“张兄,不是蚯蚓,是虬髯。”
一边用鸭毛笔写出一个“虬(qiu)”字,“髯(ran)”字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该如何写,只好挠头道:
“这是虬字,那个髯字,在下也记不起---那个该如何写了,王老先生想必---那个是会写的。本来叫蚯蚓客---那个倒也差不离---那个是这么个谐音,但人家是高人,还是叫正宗的---那个虬髯客的好。”
张海三虽也学过评话,不过学得非常有限,虬髯客这段评话并未学过。听评话的时候听成了蚯蚓客那也难怪,张海三也觉得蚯蚓客这名字甚是古怪,所以适才听茅庚说故事时说到虬髯客发音不似“蚯蚓”,便也含糊着只称高人。但是后来一说到评话,就忍不住将心中熟记的“蚯蚓客”三字说了出来。
张海三听了茅庚纠正,也只是自嘲一笑,心说茅庚师门既是与这虬髯客有些渊源,维护虬髯客也是应有之意。不过张海三关心的不是虬髯或者蚯蚓,而是茅庚道出的密辛:
“茅兄是说虬髯---虬髯客真在这里隐居过?新化这里真有金矿?还是一个大金矿?”
金矿当然不会有!这本就是凭空捏造的一个故事。茅庚刚才的话里故意说成是师门推测,其目的是只要有这么个传说就好,人们将信将疑之际,不信没有人想去尝试挖金矿。而且这话真真假假,虬髯客的传说受众极广,冷水江那里又的确有发光的石头——辉锑矿,也能挖出烧不透的石墨,也许逐渐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个金矿传说。茅庚不介意新化百姓四处挖坑,一不小心挖出煤炭也是一宝啊,四处挖坑的结果也许真就能挖出埋在这里地底下的矿藏,包括辉锑矿和石墨。自己要的就是所谓“金矿”的“伴生物”——辉锑矿和石墨。
茅庚以肯定的口气说道:
“这也是师门的---那个推测,不过你想啊,既然人家能带着---那个大队人马跑到---那个海外立国,没有雄厚的财富,只怕是断然---那个无法创下---那个宏大基业。故而,或许此地真的是---那个---是有这么一个大金矿,就在张兄说的---那个江水很冷的地方附近。”
茅庚又觉得话不能说得太满,还得留下退路,于是补充道:
“当然这也是依据零散记载得出的---那个推测,究竟有还是没有---那个大金矿,师门也不能断定。”
张海三一时还是难以相信,但又惟愿此事是真的,呆呆的半响才嘀咕道:
“或许,或许真的是有。”
茅庚抛出这个钓饵,心里其实也有些没谱,但是每当觉得自己在说谎而有意退缩的时候,心中便有一个强劲的声音在提醒自己:为了将来南宋不至于沦于蒙古人之手,在手段方面大可变通一点。想想后世的辩论会上,还有正方堂而皇之地宣称:为了高尚的目标,无妨使用卑劣的手段!所以这不算什么。再说新化人到处挖坑挖出大把矿产之后,到时大发其财,那时真要感谢这个传言才对!
想到此处,心情大为轻松。茅庚也不再多在这上面纠缠,心想多说无益,让张海三自己去琢磨吧,有的时候让人自己多琢磨,反而越琢磨越觉得事情可能是真的。
传言是需要一个发酵过程的,茅庚压根就不指望马上就传言汹汹,也不指望马上就找到矿脉。钓鱼嘛,抛出钓饵,就得有足够的耐心等候,时间一久,总会有效果的,茅庚如此想道。
接着,茅庚就转移话题,请张海三帮忙找些石灰石和铁矿石,以及找一些白色的泥土,再就是买些煤炭——现在这年代叫石炭。
茅庚决意先烧制水泥样品,编造的那个金矿诱惑有无效果实在不好说,脚踏实地才是王道。为此自己得糊一个微型耐火炉,加工一个微型木制鼓风机,然后将石灰石敲碎磨粉,再配上粘土、铁矿粉和煤粉,便可以试烧水泥了。
张海三热情很高,他还以为茅庚要炼丹呢,二话不说就去张罗了。
当然也不能让文元闲着,除了让他跟着张海三跑腿,还得买一些必要的工具,比如锤子什么的,以及开火做饭的一些家什。反正文元与人打交道十分圆熟,茅庚自己懒得去寻东问西,这些要开口与人打交道的事情一概交与了文元。
文元只是在张海三走开的时候偷偷问了茅庚,问金矿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因为关于茅庚有师伯的故事还是文元原创,这会儿茅庚一口一个师伯,文元想既然这师伯之事是子虚乌有,所以金矿之事焉知不是糊弄人!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