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大魏食货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陈祚明
子桓笔姿轻俊,能转能藏,是其所优。转则变宕不恒,藏则含蕴无尽。其源出於《十九首》,淡逸处弥佳。乐府雄壮之调,非其本长,间学孟德。惟《大墙上蒿》、《艳歌何尝》二首,谐臻其极,愈多局张之迹。气不充,故局;力不及,故张。然极其体量,亦克赴之。至於丰神婉合,掩映多姿,觉亦擅独造之胜。魏文帝诗如西子捧心,俛首不言,而回眸动盼,无非可怜之绪。倾国倾城,在绝代佳人,本无意动人,人自不能定情耳。
《短歌行》思亲之作,哀情徘徊。用鸣鹿飞鸟比体甚切。一意承接,异於孟德者矣。
《秋胡行》二首(“尧任舜禹”篇)言志稍类孟德,而语便近。(“泛泛绿池”篇)“有美一人”岂卞太后所见侍御者耶?所怀如此,体安得高。然故婉转有风致。
《善哉行》二首(“上山采薇”篇)章法条递,风情婀娜,殊觉其佳。孟德诗乃使人不知为佳,此体所以高。子桓兄弟诗非不甚佳,然固已逊乃父一格矣。此首客行之感,言之酸楚。发端四句,情在景室之中。“忧来无方”,言忧始深。意中有一事可忧,便能举以示人,忧有域也。惟不能示人之忧,戚戚自知,究乃并己亦不自知其何故,耳触目接,无非伤感,是之谓“无方”。非“无方”二字不能写之。“高山”二句,兴语,高古。末解正是忧深。“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与此同意。驰驱定不能忘忧,然忧终不可忘,反不如姑且驱驰耳。(“有美一人”篇)即《秋胡行》次首之旨而申畅之。“离鸟”六句,言愁深至。诗所以贵比兴者,质言之不足,比兴言之则婉转详尽。“延颈鼓翼”,写辗转反侧之状至矣。
《煌煌京洛行》意取功名善全之士,比意新警,刻意作高古之调,杂引前人,并以舒其议论,故事事无不生动,此可以得使事之法矣。此等处极摹乃父。
《十五》,汗漫萧蓼,结句有致。
《善哉行於讲堂作》,强学孟德做语苦心,亦未必自然,亦未安。调未能健,差得不弱。
《铜雀园》,[淫鱼]二句,生动。[东]、[西]、[南]三字已变宕出之,又伏一[北]字於淫鱼飞鸟之下,何其故作态度若此。虽非一篇中所重,未为佳处,然正是有意为之。藏排比字面於中,而使人不觉,令识者览之,作一笑也。於何知之?於其用[南]字知之。
《折杨柳行》,音节高古。[四五日]语便作致,速则太速,迟则太迟,此之谓速矣。[茫茫非所识],正使果尔,亦复何叹?此意含蓄,校下文所辨尤深。子桓言神仙则妄言也,疑神仙则但疑也,不似孟德有沉吟之心。凡诗中言神仙有二途:高士真切怀想,失意人有托而逃。如此,则芝丹鸾鹄,都非浮响。舍是妄谭,皆所谓躭词章,无意旨者。故诗以由衷为贵矣。
《燕歌行》二首([秋风萧瑟天气凉]篇)此七言一字一韵体,又与《柏梁》不同。《柏梁》一句一意,此连绪相承。后人作七古,句句用韵,须仿此法。盖句句用韵者,其情掩抑低徊,中肠催切,故不及为激昂奔放之调,卽篇中所谓[短歌微吟不能长]也。故此体之语,须柔脆徘徊,声欲止而情自流,绪相寻而言若绝。后人仿此体多不能佳,往往以粗直语杂於其间,失靡靡之态也。([别日何易会日难]篇)次篇便不及首篇之婉约,然犹不失风韵。
《陌上桑》极仿孟德,荒荒苍苍,其情悲苦。[稍稍]句佳,足知从军之久。
《秋胡行》前后屡呼应,章法圆警,一日三秋之思,言之极为切至。
《上留田行》此与《日重光》同一体。中间三字,文势却不可驻,须极流走,使紧接乃佳。此篇语亦古质不羣。
《大墙上蒿行》大墙上生蒿,荣华无久时,以比人生寿命不得长,乃反极陈为乐快意,淋漓铺叙,情极畅,词极雅。无端写剑一段,文情横姿。[驳犀]二句,生动之甚。又无端说冠一段,长短不齐,咸自谓美,本排而变,多非有余,少非不足,并擅。淋漓如此,淋漓之极,忽然为乐苦迟,使人不觉自悲。如作赋者劝百而讽一,劝不百,讽不切。文欲跌宕灵快,立言之体自应尔也。如此言悲,乃真足悲。雍门言琴,不先列不能使君悲一层便不畅,文势欲飞舞生动,不得此法,未有能飞舞者。写剑说冠所以为无端者,人所快意,在身所衣、口所食及浮生美色耳,今列衣食於前,才各一语,藏... -->>
陈祚明
子桓笔姿轻俊,能转能藏,是其所优。转则变宕不恒,藏则含蕴无尽。其源出於《十九首》,淡逸处弥佳。乐府雄壮之调,非其本长,间学孟德。惟《大墙上蒿》、《艳歌何尝》二首,谐臻其极,愈多局张之迹。气不充,故局;力不及,故张。然极其体量,亦克赴之。至於丰神婉合,掩映多姿,觉亦擅独造之胜。魏文帝诗如西子捧心,俛首不言,而回眸动盼,无非可怜之绪。倾国倾城,在绝代佳人,本无意动人,人自不能定情耳。
《短歌行》思亲之作,哀情徘徊。用鸣鹿飞鸟比体甚切。一意承接,异於孟德者矣。
《秋胡行》二首(“尧任舜禹”篇)言志稍类孟德,而语便近。(“泛泛绿池”篇)“有美一人”岂卞太后所见侍御者耶?所怀如此,体安得高。然故婉转有风致。
《善哉行》二首(“上山采薇”篇)章法条递,风情婀娜,殊觉其佳。孟德诗乃使人不知为佳,此体所以高。子桓兄弟诗非不甚佳,然固已逊乃父一格矣。此首客行之感,言之酸楚。发端四句,情在景室之中。“忧来无方”,言忧始深。意中有一事可忧,便能举以示人,忧有域也。惟不能示人之忧,戚戚自知,究乃并己亦不自知其何故,耳触目接,无非伤感,是之谓“无方”。非“无方”二字不能写之。“高山”二句,兴语,高古。末解正是忧深。“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与此同意。驰驱定不能忘忧,然忧终不可忘,反不如姑且驱驰耳。(“有美一人”篇)即《秋胡行》次首之旨而申畅之。“离鸟”六句,言愁深至。诗所以贵比兴者,质言之不足,比兴言之则婉转详尽。“延颈鼓翼”,写辗转反侧之状至矣。
《煌煌京洛行》意取功名善全之士,比意新警,刻意作高古之调,杂引前人,并以舒其议论,故事事无不生动,此可以得使事之法矣。此等处极摹乃父。
《十五》,汗漫萧蓼,结句有致。
《善哉行於讲堂作》,强学孟德做语苦心,亦未必自然,亦未安。调未能健,差得不弱。
《铜雀园》,[淫鱼]二句,生动。[东]、[西]、[南]三字已变宕出之,又伏一[北]字於淫鱼飞鸟之下,何其故作态度若此。虽非一篇中所重,未为佳处,然正是有意为之。藏排比字面於中,而使人不觉,令识者览之,作一笑也。於何知之?於其用[南]字知之。
《折杨柳行》,音节高古。[四五日]语便作致,速则太速,迟则太迟,此之谓速矣。[茫茫非所识],正使果尔,亦复何叹?此意含蓄,校下文所辨尤深。子桓言神仙则妄言也,疑神仙则但疑也,不似孟德有沉吟之心。凡诗中言神仙有二途:高士真切怀想,失意人有托而逃。如此,则芝丹鸾鹄,都非浮响。舍是妄谭,皆所谓躭词章,无意旨者。故诗以由衷为贵矣。
《燕歌行》二首([秋风萧瑟天气凉]篇)此七言一字一韵体,又与《柏梁》不同。《柏梁》一句一意,此连绪相承。后人作七古,句句用韵,须仿此法。盖句句用韵者,其情掩抑低徊,中肠催切,故不及为激昂奔放之调,卽篇中所谓[短歌微吟不能长]也。故此体之语,须柔脆徘徊,声欲止而情自流,绪相寻而言若绝。后人仿此体多不能佳,往往以粗直语杂於其间,失靡靡之态也。([别日何易会日难]篇)次篇便不及首篇之婉约,然犹不失风韵。
《陌上桑》极仿孟德,荒荒苍苍,其情悲苦。[稍稍]句佳,足知从军之久。
《秋胡行》前后屡呼应,章法圆警,一日三秋之思,言之极为切至。
《上留田行》此与《日重光》同一体。中间三字,文势却不可驻,须极流走,使紧接乃佳。此篇语亦古质不羣。
《大墙上蒿行》大墙上生蒿,荣华无久时,以比人生寿命不得长,乃反极陈为乐快意,淋漓铺叙,情极畅,词极雅。无端写剑一段,文情横姿。[驳犀]二句,生动之甚。又无端说冠一段,长短不齐,咸自谓美,本排而变,多非有余,少非不足,并擅。淋漓如此,淋漓之极,忽然为乐苦迟,使人不觉自悲。如作赋者劝百而讽一,劝不百,讽不切。文欲跌宕灵快,立言之体自应尔也。如此言悲,乃真足悲。雍门言琴,不先列不能使君悲一层便不畅,文势欲飞舞生动,不得此法,未有能飞舞者。写剑说冠所以为无端者,人所快意,在身所衣、口所食及浮生美色耳,今列衣食於前,才各一语,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