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小红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四爷年轻时就心机深沉腹黑出了名了,年老之后锋芒内敛,性格变得温柔敦和起来,却终归还是个心眼儿十分复杂,尤其擅长盘算的人。大中华各朝历代帝君,论起心计最多最复杂,大概没人能够超出雍正帝之上。
当年雍正皇帝对弘晈所犯的罪失,摆明是上纲上线小题大作,故意把罪名的性质往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上头去牵强附会。
这倒也没有冤枉了弘晈。胤祥之子,毓敏名义上的父亲弘晈,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是明显暴露出了猜疑怀恨的怨气,他不只心里怨恨,还付诸了一点点行动。所以这就不算是秦始皇以腹诽之罪强加于人。只不过,弘晈所犯的这桩过失,性质严重,事情却小得不能再小。
不就是假装不懂科学给小孩子误喂了老山参,事情被闹起来之后又赶紧灭了一个奶妈一个丫鬟的口嘛……这能有多大个事儿!
胤禛年轻时号称酷吏,岁数大了之后是有名的暴君,但他却自诩是个挺讲道理的人。虽然他整死过很多蒙冤之人,但皇帝杀人的时候每次都有雄辩的借口。这位皇帝这辈子办过最不漂亮的两个冤案就是查嗣庭案和年羹尧案。查嗣庭的“维止”等于“雍正”无头,显然是严重的反社会*罪行,按旧社会的传统必须砍头。按照毓敏从21世纪带来的观念习惯,这其实有点控方证据不足的意思。不过。古人理所应当比现代人加倍忌讳这个,毓敏还是可以理解皇帝的立场,倘若治乱世不用重典。“维止”首开先河之后,倘若没人被杀,效尤者一定会蜂起云涌。
反观四爷处置年羹尧的手法就很含蓄。年羹尧最初获罪的原因是非常搞笑的,他在告事折子上写了“夕惕朝乾”这个词意,但是四爷所知的官方辞典里头,这个成语应该是“朝乾夕惕”,又或者乾字可以通假前字。写做“朝前夕惕”,就是个早上起床很谨慎小心。晚上临睡也很谨慎仔细的意思。
因为年羹尧把“朝乾夕惕”用倒装修辞法写做了“夕惕朝乾”,皇帝便发怒斥责年大将军大不敬之罪,贬了他的官位,罚他去江南当个杭州将军。去西湖边上养生思过。是年羹尧自己想不开,不肯痛痛快快去杭州赴任,这才激化了君臣矛盾,终于惨死。
其实毓敏是觉得“四面八方”之类的成语本来就可以是“四方八面”,这种倒装是文艺界再寻常不过的习惯。雍正为了个“朝乾夕惕”写作了“夕惕朝乾”,就搞死了自己的舅子、媳妇、儿子、女儿……这实在是有点儿敏感过度。但是四爷这么大发雷霆其实也是有考据的,年羹尧所获之罪,其实还是和查嗣庭同样的原因。
倘若查嗣庭的出身不是一门五进士叔侄七翰林的话,在高考作文之中写一千遍“维民所止”也不会被砍头。可是。查氏他是超级有学问的老学究啊,他不可能完全是无心的。翰林是干什么的?翰林就是帮皇帝写诏书的人啊!蛮族皇帝的口谕自然是粗俗无比的家常白话,要想传檄诏告天下。就得包装文辞,这就是翰林的活了。
在毓敏看来,翰林院的大学士这就有点好像cctv的中央办公厅新闻发言人。敢于抛头露面对着天下万民和世界诸国公开发言宣讲的人,他说话遣词应该是非常考究的。所以寻常草根不会因为维止二字被杀,偏偏高考出题的翰林院主考官学政大人就该被杀。
寻常官吏的告事折子上完全可以写大白话,不用矫情贩卖成语。譬如曹霑的爸爸上奏的折子内容就曾经萌萌哒用乡俗村语写道:“罪臣某,有事密奏皇上:江宁织造府昔年所藏某宝。真真的是丢失了遗落了,不知道哪儿去了。某正在努力去找,却不晓得能不能够找得到。总之某是待罪之人,总是努力想要立功赎罪的,却害怕能力不济,到最后办不成这桩差事。总之某一片真心忠君爱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这样的折子里头,曹霑爸爸是不可以写:“某赤胆忠心天日昭昭”,只因“天日昭昭”这个典用在此处就等于是投诉说皇帝是赵构冤枉了你这岳飞。这折子里甚至也不能够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为那是诸葛亮对刘阿斗说过的话,你怎么敢把当今皇帝必做阿斗呢。所以曹家老爷的奏折上一味只说自个儿“一片真心忠君爱国”,却并不提及此心天日可鉴之类的信誓旦旦之辞。
连曹頫都懂的事儿,查嗣庭如何不懂?年羹尧如何不懂?“朝前夕惕”四个字本来就是讲做臣子的谨小慎微、毕恭毕敬,一日之内早中晚三次君子日参省乎己。既然谨慎,干嘛还要把把“朝乾夕惕”倒装写做了“夕惕朝乾”?年大将军你是陈心调戏皇上的意思吗?这就好比小学生作文时写道:“我发誓下次作业一定认真再也不写挫别字了!”……“挫”别字……同样的白字写在其他地方,并不特别得罪观... -->>
四爷年轻时就心机深沉腹黑出了名了,年老之后锋芒内敛,性格变得温柔敦和起来,却终归还是个心眼儿十分复杂,尤其擅长盘算的人。大中华各朝历代帝君,论起心计最多最复杂,大概没人能够超出雍正帝之上。
当年雍正皇帝对弘晈所犯的罪失,摆明是上纲上线小题大作,故意把罪名的性质往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上头去牵强附会。
这倒也没有冤枉了弘晈。胤祥之子,毓敏名义上的父亲弘晈,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是明显暴露出了猜疑怀恨的怨气,他不只心里怨恨,还付诸了一点点行动。所以这就不算是秦始皇以腹诽之罪强加于人。只不过,弘晈所犯的这桩过失,性质严重,事情却小得不能再小。
不就是假装不懂科学给小孩子误喂了老山参,事情被闹起来之后又赶紧灭了一个奶妈一个丫鬟的口嘛……这能有多大个事儿!
胤禛年轻时号称酷吏,岁数大了之后是有名的暴君,但他却自诩是个挺讲道理的人。虽然他整死过很多蒙冤之人,但皇帝杀人的时候每次都有雄辩的借口。这位皇帝这辈子办过最不漂亮的两个冤案就是查嗣庭案和年羹尧案。查嗣庭的“维止”等于“雍正”无头,显然是严重的反社会*罪行,按旧社会的传统必须砍头。按照毓敏从21世纪带来的观念习惯,这其实有点控方证据不足的意思。不过。古人理所应当比现代人加倍忌讳这个,毓敏还是可以理解皇帝的立场,倘若治乱世不用重典。“维止”首开先河之后,倘若没人被杀,效尤者一定会蜂起云涌。
反观四爷处置年羹尧的手法就很含蓄。年羹尧最初获罪的原因是非常搞笑的,他在告事折子上写了“夕惕朝乾”这个词意,但是四爷所知的官方辞典里头,这个成语应该是“朝乾夕惕”,又或者乾字可以通假前字。写做“朝前夕惕”,就是个早上起床很谨慎小心。晚上临睡也很谨慎仔细的意思。
因为年羹尧把“朝乾夕惕”用倒装修辞法写做了“夕惕朝乾”,皇帝便发怒斥责年大将军大不敬之罪,贬了他的官位,罚他去江南当个杭州将军。去西湖边上养生思过。是年羹尧自己想不开,不肯痛痛快快去杭州赴任,这才激化了君臣矛盾,终于惨死。
其实毓敏是觉得“四面八方”之类的成语本来就可以是“四方八面”,这种倒装是文艺界再寻常不过的习惯。雍正为了个“朝乾夕惕”写作了“夕惕朝乾”,就搞死了自己的舅子、媳妇、儿子、女儿……这实在是有点儿敏感过度。但是四爷这么大发雷霆其实也是有考据的,年羹尧所获之罪,其实还是和查嗣庭同样的原因。
倘若查嗣庭的出身不是一门五进士叔侄七翰林的话,在高考作文之中写一千遍“维民所止”也不会被砍头。可是。查氏他是超级有学问的老学究啊,他不可能完全是无心的。翰林是干什么的?翰林就是帮皇帝写诏书的人啊!蛮族皇帝的口谕自然是粗俗无比的家常白话,要想传檄诏告天下。就得包装文辞,这就是翰林的活了。
在毓敏看来,翰林院的大学士这就有点好像cctv的中央办公厅新闻发言人。敢于抛头露面对着天下万民和世界诸国公开发言宣讲的人,他说话遣词应该是非常考究的。所以寻常草根不会因为维止二字被杀,偏偏高考出题的翰林院主考官学政大人就该被杀。
寻常官吏的告事折子上完全可以写大白话,不用矫情贩卖成语。譬如曹霑的爸爸上奏的折子内容就曾经萌萌哒用乡俗村语写道:“罪臣某,有事密奏皇上:江宁织造府昔年所藏某宝。真真的是丢失了遗落了,不知道哪儿去了。某正在努力去找,却不晓得能不能够找得到。总之某是待罪之人,总是努力想要立功赎罪的,却害怕能力不济,到最后办不成这桩差事。总之某一片真心忠君爱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这样的折子里头,曹霑爸爸是不可以写:“某赤胆忠心天日昭昭”,只因“天日昭昭”这个典用在此处就等于是投诉说皇帝是赵构冤枉了你这岳飞。这折子里甚至也不能够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为那是诸葛亮对刘阿斗说过的话,你怎么敢把当今皇帝必做阿斗呢。所以曹家老爷的奏折上一味只说自个儿“一片真心忠君爱国”,却并不提及此心天日可鉴之类的信誓旦旦之辞。
连曹頫都懂的事儿,查嗣庭如何不懂?年羹尧如何不懂?“朝前夕惕”四个字本来就是讲做臣子的谨小慎微、毕恭毕敬,一日之内早中晚三次君子日参省乎己。既然谨慎,干嘛还要把把“朝乾夕惕”倒装写做了“夕惕朝乾”?年大将军你是陈心调戏皇上的意思吗?这就好比小学生作文时写道:“我发誓下次作业一定认真再也不写挫别字了!”……“挫”别字……同样的白字写在其他地方,并不特别得罪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