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影帝的诞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乔纳森·贝茨已经是第四次走进电影院观看搏击俱乐部了-文-
放映开始前一分钟,趁着头顶的灯光还亮着,他打量了一下四周,当看到可容纳两百多人的放映厅里大约还有四成座位是空着的时候,缓慢的眨了眨眼,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样的上座率。
首映的时候,乔纳森·贝茨去的电影院整个都是爆满的,售票窗口外排起了长龙,电影院内外全都贴满了搏击俱乐部的海报,午夜场的电影票都被抢购一空,可见其火爆程度;
第二遍观看的时候,虽然放映厅还是那么多,但上座率已经不足两成,乔纳森在买票的时候,亲眼看见出行的一家里,一个执意要看搏击俱乐部的少年被他母亲劝服,而改买了其他电影的票,原因是“这部电影会教坏年轻人”。而原先贴满整个电影院的海报已经全被撕下了,乔纳森在外面巷子的垃圾桶旁找到了很多,他拣出其中还完整的那些拿回去珍藏。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搏击俱乐部给一些看过它的人带去了极大的恐慌——那些看过电影后感到愤怒的人,对影片进行了大肆的抨击,尤其是45岁年龄以上的那一代,也就是在战后婴儿潮出生那一代人,他们是这个现代社会的中坚构成部分和既得利益者,同时也不再具备改变的时间和机会,因此会尤其愤怒,就像凯文·史派西主演的美国丽人上映后同样招来了美国中产阶级、尤其是中产阶级男性的批评不满一样,因为电影几乎是在揭开他们血淋淋的精神伤疤。
而搏击俱乐部造成的影响,远比美国丽人要严重的多,因为前者有着远比后者多的血腥暴力镜头,早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上映的时候,电影得到的评价就有点两极分化,大部分媒体都称搏击俱乐部令他们想到了发条橙,但那时还是赞誉多过抨击,现在影片公映之后,里面一些敏感的镜头,立刻就刺痛了某部分观影群体的神经。
尤其是在电影里出现过一个搏击俱乐部的成员挑衅一名神父,并把圣经浇湿的镜头,这引起了教徒们的强烈反感,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为首的一些报纸,更是直接加入到了反对电影的浪潮中去。
有人说这部电影充满了黑暗和暴力,没有一点温情的东西,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在鼓吹法西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尤其是年纪偏大的中产阶级家长们,他们本身就讨厌这部电影,又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看了电影后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他们激烈的抗议反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民风保守的堪萨斯州参议院萨姆·布朗巴克在上的新闻节目时,用搏击俱乐部作比大肆抨击好莱坞电影里的暴力倾向。
乔纳森·贝茨第三次来电影院的时候,迫于社会压力,电影院已经将放映厅的数量和场次都大大减少,但上座率却比第二次的时候明显增多,达到了四成甚至还多一点,而且观看搏击俱乐部的年轻人开始增多,对影片的接受度和忠诚度也明显增高,不少年轻观众甚至在刚刚看完第一遍电影后,转身又去买了第二场的电影票。
也是从这时起,关于搏击俱乐部的讨论出现了更多新鲜的、不用的甚至是客观中立的声音,搏击俱乐部也越来越多的被人拿来和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发条橙相提并论——1971年上映的发条橙是电影史上最奇特的经典之一,探讨了人类的自由意愿等诸多哲学问题,为了凸显剥夺他人善恶自由选择权利的政府科学机构比恶棍更恶这一主题,电影里充斥着大量的暴力与色/情镜头,影片前二十多分钟甚至都在渲染男主角亚历克斯作恶时的场面,使得当年电影上映时,很多人看了开头就再也看不下去愤而离开,部分媒体称这是电影界的毒瘤,政客们说电影在黑化政府歌颂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者对影片深恶痛绝,家长们恐惧孩子会跟着影片学坏,在发条橙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同时,却是影片在英国被禁上映将近三十年,直到今年春天斯坦利·库布里克去世,才开始有影片解禁的风声传出。
而现在搏击俱乐部所遭受的待遇,就和当年的发条橙非常相似,媒体的评价南辕北辙,赞扬的如纽约客,称电影是“对商业社会、对消费主义的一次有力抨击”,贬低的像是华盛顿邮报直接控诉影片里充满“法西斯主义倾向”,稍微中立一点的就属纽约时报的“搏击俱乐部敢于批判现代社会的精神可嘉,但非常容易被人误解为无政府主义。”
不过大约是出于好奇和逆反心理,社会上对搏击俱乐部的抨击越厉害,在年轻人中间,电影倒是越来越流行了,特别是大学生和刚刚走入社会的上班族群体,简直一窝蜂的涌到了电影院中去,这也使得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形成壁垒分明的两派,一派抱着朝圣者般的心态,走出电影院后极度兴奋,另一派则还没散场就已经离开,说影片不知所谓。
现在的第四遍观看,乔纳森能明显感觉出来电影的上座率又开始回温了,这大概得益于电影在年轻人中间的迅速流行,而且不仅仅是在美国,在欧洲搏击俱乐部同样获得了大批年轻人的追捧,其中因为英国上映的版本比美国版本少了两处较为血腥的场景,还引起了英国众多年轻影迷的抗议。
至于为什么搏击俱乐部能在年轻人中迅速传播,大概是因为电影真的很酷?
虽然并没有赛车追逐、枪弹射击之类的惊险场面,但刺激场景却并不比一般的动作大片少,尤其是影片中那些真实拍摄的搏击场景,拳拳到肉的刺激、血浆喷溅的激烈,让人在头皮发麻忍不住尖叫出声的同时,又感觉从内到外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就像是……就像是他们对这个汉堡加地铁代表一种人、法国餐厅加超跑代表另一种人的社会的不满被发泄出来了!
而在搏击俱乐部,没有人有名字,也没有任何人拥有金钱、地位、权利这些名字后面附加的东西,在俱乐部,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们通过放弃物质生活,通过搏击解放心灵,寻找自我——这也正是一部分年轻观众所担心和渴望的,他们不愿被禁锢在这个消费主义的商业社会中,他们害怕自己迷失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里,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的现状,甚至是改变世界。
搏击俱乐部实在是一部太过特殊的电影了,无论是电影与众不同的倒叙风格、导演tv似的拍摄技巧,还是十足震撼的影片结局,都给年轻观众带去极大的刺激感,乔纳森·贝茨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片尾结局的时候,嘴巴都忍不住张大了。
而现在,每再看一遍电影,乔纳森都有新的不同的感悟。
他发现大卫·芬奇其实从一开始就通过台词说出了他最想说的话“大企业早晚会命名一切东西,ib星球、微软银河系、星巴克星球”,这就是导演对商业独/裁的不满,而打字间里包括主角杰克在内每个人手里的星巴克咖啡杯、他们机械重复的复印动作,也在印证过度商业的社会里人们独特个性的丧失。
还有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泰勒在飞机上和杰克第一次正式见面之前,其实早已在影片里出现了四次,一次在杰克公司的打字间里,一次在医院里,一次在睾/丸癌互助协会里,一次在杰克与玛拉沟通不畅、玛拉转身离开后,只不过这四次出现都只是短短一秒,或者连一秒都不到,所以乔纳森·贝茨直到看到第四遍电影时,才确定自己已经捕捉到了所有闪现。
当然,对于结局,导演更是早就有所暗示,而且这些暗示贯穿整部电影始终,直到谜底——泰勒就是杰克,他们其实是分裂成两个人格的一个人同——最终被解开,那些看到了暗示却还是不解的人终于恍然大悟。
乔纳森·贝茨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结局时被震的目瞪口呆的样子,然后等他第二次、第三次走进电影院的时候,已经能够收集到所有导演给出的线索了,包括之前泰勒出现的那四次闪现,其实都是导演对于“泰勒其实是不真实”的暗示,因为在杰克遇到泰勒之前,泰勒怎么可能会频频闪现在杰克出现过的场景里呢?这当然代表着泰勒这个人其实是被想象出来的,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像是杰克的很多句台词里,那些说他和泰勒的公文包一模一样、有时泰勒会替他说话等等的自言自语,都是“泰勒其实就是杰克”的暗示,最清楚同时也是最不容易被发现一个,是杰克在自己家被烧后,打给泰勒对方没接,但立刻接到泰勒回拨过来的电话时,他身后公用电话亭上其实贴着一张“此电话只能打不能接”的提示——这已经证明泰勒回拨的那个电话,其实是杰克臆想中的产物了。
第一遍观影的震撼过后,剩下的几次变成了乔纳森·贝茨的思考与探秘之旅,他沉醉于杰克与泰勒不同的人格魅力中,又屡屡为他们其实是一个人而感到惊奇,他喜欢在每一次观看到片尾的时候听到其他观众讶然的惊叫,电影高节奏的情节设置和大量隐藏的细节让他无论看多少遍都不会觉得影片枯燥,并且每次观看都能产生新的想法。
对多重人格精神分裂者的描写刻画、对唯消费之上的社会的抨击、对现代社会信仰缺失的探讨、甚至是原本处社会主导地位的男性在女权主义兴起同时产生的无力和焦灼心理,以及更加复杂深刻的心理活动,搏击俱乐部全部都有描写到。
至于那些让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都为之争论不休的,搏击俱乐部是否歌颂了无政府主义,乔纳森一开始也是为搏击俱乐部对泰勒的个人崇拜,以及那些血腥的画面感到不适的,他甚至一度在想“威廉·布兰德利为什么要接这样一部电影?”,但是后来他发现,虽然影片中的暴力场面是多了点,但导演毫无疑问的是对暴力持否定态度的,大卫·芬奇早已给出了答案——影片中搏击俱乐部成员们的四处破坏让杰克心生恐惧,他想尽一切办法拦截俱乐部的恐怖活动,在发现泰勒其实就是他本人后,甚至不惜用朝自己开枪的方式,杀害另一个自己泰勒来阻止,这正是导演对陷入疯狂的极端个人主义或者说无政府主义的否定。
或许大卫·芬奇对画面美感的追求让他过度渲染了一些暴力,但他绝对没有在歌颂他们,他只是将这些社会黑暗面血淋淋的呈现在所有观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判断。
这就是搏击俱乐部会遭到社会诸多误解的原因,也是诸如乔纳森·贝茨这样的年轻人会爱上它的原因之一,这部电影简直像是在他们面前展开了一个包括化学、生物、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在内的诸多谜题,而这样的谜题,往往是年轻人最喜爱的。
‘或许那些中年人也会喜欢这部电影的,如果他们肯多看一遍,并静静的想一想的话。’抱着这样的想法,乔纳森·贝茨打开了idb网站的评论页面,敲击着键盘,写下了一个标题:大卫·芬奇的暗示,你发现了几个?
或许他无法改变那些已经下了结论的专业影评人的想法,比如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这位全美著名的影评人已经看懂了搏击俱乐部在讲什么,但还是说出了“或许有很多人喜欢,但不包括我。”这样的话,不过,乔纳森想他总能为这部电影争取到更多的观众,并吸引他们中的一部分去看第二遍、第三遍,乔纳森相信,第一遍搏击俱乐部带来的或许是对结局的震惊和不解,但只要再多看一遍,就肯定能从电影里汲取到更多更深刻的思想。
……
“我是真的没想到会这么快又来上奥普拉的节目,而且是和你一起。”站在美国广播公司ab旗下芝加哥电视台的演播厅后台,布拉德·皮特望着只有几台灯光的摄影棚棚顶,突然说道。
“巧的是,我也是一样的想法。”和布拉德·皮特并排站立的威廉轻轻点了下头,听着一墙之隔外奥普拉·温芙瑞和观众正在互动的声音,不经意间看向皮特,两人的视线交汇,彼此目光里都有几分感慨和复杂。
威廉和布拉德·皮特都不是第一次来奥普拉脱口秀,两人以前在这里都做过一期个人专访,也都收获了极好的宣传效果,但这次作为特别嘉宾一起参加节目,的的确确是头一次,也是两人之前怎么也预料不到的。
这次脱口秀宣传是二十世纪福克斯一手促成的,无他,除了七千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外,福克斯还花了大笔美元在宣传上,结果由于电影上映后收获的巨大争议和部分极端影迷的抵制,影片目前的北美票房还没有制作成本高,全球票房加在一起也不够回本。
这是一场足以让福克斯电影部门负责人都辞职走人的危机,如果影片的票房和口碑最终还是被挽救失败的话。
坏事不会只来一件。本来关于搏击俱乐部是否有“无政府主义”或“法西斯倾向”的讨论还甚嚣尘上,随着媒体影迷的狂热讨论和年轻观众的热情追捧,中立声音和好的言论增多,电影自首映后就被蒙上的阴影终于开始一点一点变淡,好不容易票房出现了一点回暖迹象,却又有媒体开始“揭露真相”大炒搏击俱乐部两位主演的不合新闻,称布拉德·皮特和威廉·布兰德利“从进组第一天就看对方不顺眼,拍摄期间数次大打出手,互相敌视针对,主演不合电影怎么可能会拍的好?搏击俱乐部现在的悲惨境遇,皮特和布兰德利都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好了,本来搏击俱乐部... -->>
乔纳森·贝茨已经是第四次走进电影院观看搏击俱乐部了-文-
放映开始前一分钟,趁着头顶的灯光还亮着,他打量了一下四周,当看到可容纳两百多人的放映厅里大约还有四成座位是空着的时候,缓慢的眨了眨眼,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样的上座率。
首映的时候,乔纳森·贝茨去的电影院整个都是爆满的,售票窗口外排起了长龙,电影院内外全都贴满了搏击俱乐部的海报,午夜场的电影票都被抢购一空,可见其火爆程度;
第二遍观看的时候,虽然放映厅还是那么多,但上座率已经不足两成,乔纳森在买票的时候,亲眼看见出行的一家里,一个执意要看搏击俱乐部的少年被他母亲劝服,而改买了其他电影的票,原因是“这部电影会教坏年轻人”。而原先贴满整个电影院的海报已经全被撕下了,乔纳森在外面巷子的垃圾桶旁找到了很多,他拣出其中还完整的那些拿回去珍藏。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搏击俱乐部给一些看过它的人带去了极大的恐慌——那些看过电影后感到愤怒的人,对影片进行了大肆的抨击,尤其是45岁年龄以上的那一代,也就是在战后婴儿潮出生那一代人,他们是这个现代社会的中坚构成部分和既得利益者,同时也不再具备改变的时间和机会,因此会尤其愤怒,就像凯文·史派西主演的美国丽人上映后同样招来了美国中产阶级、尤其是中产阶级男性的批评不满一样,因为电影几乎是在揭开他们血淋淋的精神伤疤。
而搏击俱乐部造成的影响,远比美国丽人要严重的多,因为前者有着远比后者多的血腥暴力镜头,早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上映的时候,电影得到的评价就有点两极分化,大部分媒体都称搏击俱乐部令他们想到了发条橙,但那时还是赞誉多过抨击,现在影片公映之后,里面一些敏感的镜头,立刻就刺痛了某部分观影群体的神经。
尤其是在电影里出现过一个搏击俱乐部的成员挑衅一名神父,并把圣经浇湿的镜头,这引起了教徒们的强烈反感,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为首的一些报纸,更是直接加入到了反对电影的浪潮中去。
有人说这部电影充满了黑暗和暴力,没有一点温情的东西,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在鼓吹法西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尤其是年纪偏大的中产阶级家长们,他们本身就讨厌这部电影,又非常担心自己的孩子看了电影后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他们激烈的抗议反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民风保守的堪萨斯州参议院萨姆·布朗巴克在上的新闻节目时,用搏击俱乐部作比大肆抨击好莱坞电影里的暴力倾向。
乔纳森·贝茨第三次来电影院的时候,迫于社会压力,电影院已经将放映厅的数量和场次都大大减少,但上座率却比第二次的时候明显增多,达到了四成甚至还多一点,而且观看搏击俱乐部的年轻人开始增多,对影片的接受度和忠诚度也明显增高,不少年轻观众甚至在刚刚看完第一遍电影后,转身又去买了第二场的电影票。
也是从这时起,关于搏击俱乐部的讨论出现了更多新鲜的、不用的甚至是客观中立的声音,搏击俱乐部也越来越多的被人拿来和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电影发条橙相提并论——1971年上映的发条橙是电影史上最奇特的经典之一,探讨了人类的自由意愿等诸多哲学问题,为了凸显剥夺他人善恶自由选择权利的政府科学机构比恶棍更恶这一主题,电影里充斥着大量的暴力与色/情镜头,影片前二十多分钟甚至都在渲染男主角亚历克斯作恶时的场面,使得当年电影上映时,很多人看了开头就再也看不下去愤而离开,部分媒体称这是电影界的毒瘤,政客们说电影在黑化政府歌颂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者对影片深恶痛绝,家长们恐惧孩子会跟着影片学坏,在发条橙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同时,却是影片在英国被禁上映将近三十年,直到今年春天斯坦利·库布里克去世,才开始有影片解禁的风声传出。
而现在搏击俱乐部所遭受的待遇,就和当年的发条橙非常相似,媒体的评价南辕北辙,赞扬的如纽约客,称电影是“对商业社会、对消费主义的一次有力抨击”,贬低的像是华盛顿邮报直接控诉影片里充满“法西斯主义倾向”,稍微中立一点的就属纽约时报的“搏击俱乐部敢于批判现代社会的精神可嘉,但非常容易被人误解为无政府主义。”
不过大约是出于好奇和逆反心理,社会上对搏击俱乐部的抨击越厉害,在年轻人中间,电影倒是越来越流行了,特别是大学生和刚刚走入社会的上班族群体,简直一窝蜂的涌到了电影院中去,这也使得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形成壁垒分明的两派,一派抱着朝圣者般的心态,走出电影院后极度兴奋,另一派则还没散场就已经离开,说影片不知所谓。
现在的第四遍观看,乔纳森能明显感觉出来电影的上座率又开始回温了,这大概得益于电影在年轻人中间的迅速流行,而且不仅仅是在美国,在欧洲搏击俱乐部同样获得了大批年轻人的追捧,其中因为英国上映的版本比美国版本少了两处较为血腥的场景,还引起了英国众多年轻影迷的抗议。
至于为什么搏击俱乐部能在年轻人中迅速传播,大概是因为电影真的很酷?
虽然并没有赛车追逐、枪弹射击之类的惊险场面,但刺激场景却并不比一般的动作大片少,尤其是影片中那些真实拍摄的搏击场景,拳拳到肉的刺激、血浆喷溅的激烈,让人在头皮发麻忍不住尖叫出声的同时,又感觉从内到外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就像是……就像是他们对这个汉堡加地铁代表一种人、法国餐厅加超跑代表另一种人的社会的不满被发泄出来了!
而在搏击俱乐部,没有人有名字,也没有任何人拥有金钱、地位、权利这些名字后面附加的东西,在俱乐部,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他们通过放弃物质生活,通过搏击解放心灵,寻找自我——这也正是一部分年轻观众所担心和渴望的,他们不愿被禁锢在这个消费主义的商业社会中,他们害怕自己迷失在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里,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的现状,甚至是改变世界。
搏击俱乐部实在是一部太过特殊的电影了,无论是电影与众不同的倒叙风格、导演tv似的拍摄技巧,还是十足震撼的影片结局,都给年轻观众带去极大的刺激感,乔纳森·贝茨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片尾结局的时候,嘴巴都忍不住张大了。
而现在,每再看一遍电影,乔纳森都有新的不同的感悟。
他发现大卫·芬奇其实从一开始就通过台词说出了他最想说的话“大企业早晚会命名一切东西,ib星球、微软银河系、星巴克星球”,这就是导演对商业独/裁的不满,而打字间里包括主角杰克在内每个人手里的星巴克咖啡杯、他们机械重复的复印动作,也在印证过度商业的社会里人们独特个性的丧失。
还有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泰勒在飞机上和杰克第一次正式见面之前,其实早已在影片里出现了四次,一次在杰克公司的打字间里,一次在医院里,一次在睾/丸癌互助协会里,一次在杰克与玛拉沟通不畅、玛拉转身离开后,只不过这四次出现都只是短短一秒,或者连一秒都不到,所以乔纳森·贝茨直到看到第四遍电影时,才确定自己已经捕捉到了所有闪现。
当然,对于结局,导演更是早就有所暗示,而且这些暗示贯穿整部电影始终,直到谜底——泰勒就是杰克,他们其实是分裂成两个人格的一个人同——最终被解开,那些看到了暗示却还是不解的人终于恍然大悟。
乔纳森·贝茨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结局时被震的目瞪口呆的样子,然后等他第二次、第三次走进电影院的时候,已经能够收集到所有导演给出的线索了,包括之前泰勒出现的那四次闪现,其实都是导演对于“泰勒其实是不真实”的暗示,因为在杰克遇到泰勒之前,泰勒怎么可能会频频闪现在杰克出现过的场景里呢?这当然代表着泰勒这个人其实是被想象出来的,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像是杰克的很多句台词里,那些说他和泰勒的公文包一模一样、有时泰勒会替他说话等等的自言自语,都是“泰勒其实就是杰克”的暗示,最清楚同时也是最不容易被发现一个,是杰克在自己家被烧后,打给泰勒对方没接,但立刻接到泰勒回拨过来的电话时,他身后公用电话亭上其实贴着一张“此电话只能打不能接”的提示——这已经证明泰勒回拨的那个电话,其实是杰克臆想中的产物了。
第一遍观影的震撼过后,剩下的几次变成了乔纳森·贝茨的思考与探秘之旅,他沉醉于杰克与泰勒不同的人格魅力中,又屡屡为他们其实是一个人而感到惊奇,他喜欢在每一次观看到片尾的时候听到其他观众讶然的惊叫,电影高节奏的情节设置和大量隐藏的细节让他无论看多少遍都不会觉得影片枯燥,并且每次观看都能产生新的想法。
对多重人格精神分裂者的描写刻画、对唯消费之上的社会的抨击、对现代社会信仰缺失的探讨、甚至是原本处社会主导地位的男性在女权主义兴起同时产生的无力和焦灼心理,以及更加复杂深刻的心理活动,搏击俱乐部全部都有描写到。
至于那些让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都为之争论不休的,搏击俱乐部是否歌颂了无政府主义,乔纳森一开始也是为搏击俱乐部对泰勒的个人崇拜,以及那些血腥的画面感到不适的,他甚至一度在想“威廉·布兰德利为什么要接这样一部电影?”,但是后来他发现,虽然影片中的暴力场面是多了点,但导演毫无疑问的是对暴力持否定态度的,大卫·芬奇早已给出了答案——影片中搏击俱乐部成员们的四处破坏让杰克心生恐惧,他想尽一切办法拦截俱乐部的恐怖活动,在发现泰勒其实就是他本人后,甚至不惜用朝自己开枪的方式,杀害另一个自己泰勒来阻止,这正是导演对陷入疯狂的极端个人主义或者说无政府主义的否定。
或许大卫·芬奇对画面美感的追求让他过度渲染了一些暴力,但他绝对没有在歌颂他们,他只是将这些社会黑暗面血淋淋的呈现在所有观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判断。
这就是搏击俱乐部会遭到社会诸多误解的原因,也是诸如乔纳森·贝茨这样的年轻人会爱上它的原因之一,这部电影简直像是在他们面前展开了一个包括化学、生物、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在内的诸多谜题,而这样的谜题,往往是年轻人最喜爱的。
‘或许那些中年人也会喜欢这部电影的,如果他们肯多看一遍,并静静的想一想的话。’抱着这样的想法,乔纳森·贝茨打开了idb网站的评论页面,敲击着键盘,写下了一个标题:大卫·芬奇的暗示,你发现了几个?
或许他无法改变那些已经下了结论的专业影评人的想法,比如芝加哥太阳报的罗杰·艾伯特,这位全美著名的影评人已经看懂了搏击俱乐部在讲什么,但还是说出了“或许有很多人喜欢,但不包括我。”这样的话,不过,乔纳森想他总能为这部电影争取到更多的观众,并吸引他们中的一部分去看第二遍、第三遍,乔纳森相信,第一遍搏击俱乐部带来的或许是对结局的震惊和不解,但只要再多看一遍,就肯定能从电影里汲取到更多更深刻的思想。
……
“我是真的没想到会这么快又来上奥普拉的节目,而且是和你一起。”站在美国广播公司ab旗下芝加哥电视台的演播厅后台,布拉德·皮特望着只有几台灯光的摄影棚棚顶,突然说道。
“巧的是,我也是一样的想法。”和布拉德·皮特并排站立的威廉轻轻点了下头,听着一墙之隔外奥普拉·温芙瑞和观众正在互动的声音,不经意间看向皮特,两人的视线交汇,彼此目光里都有几分感慨和复杂。
威廉和布拉德·皮特都不是第一次来奥普拉脱口秀,两人以前在这里都做过一期个人专访,也都收获了极好的宣传效果,但这次作为特别嘉宾一起参加节目,的的确确是头一次,也是两人之前怎么也预料不到的。
这次脱口秀宣传是二十世纪福克斯一手促成的,无他,除了七千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外,福克斯还花了大笔美元在宣传上,结果由于电影上映后收获的巨大争议和部分极端影迷的抵制,影片目前的北美票房还没有制作成本高,全球票房加在一起也不够回本。
这是一场足以让福克斯电影部门负责人都辞职走人的危机,如果影片的票房和口碑最终还是被挽救失败的话。
坏事不会只来一件。本来关于搏击俱乐部是否有“无政府主义”或“法西斯倾向”的讨论还甚嚣尘上,随着媒体影迷的狂热讨论和年轻观众的热情追捧,中立声音和好的言论增多,电影自首映后就被蒙上的阴影终于开始一点一点变淡,好不容易票房出现了一点回暖迹象,却又有媒体开始“揭露真相”大炒搏击俱乐部两位主演的不合新闻,称布拉德·皮特和威廉·布兰德利“从进组第一天就看对方不顺眼,拍摄期间数次大打出手,互相敌视针对,主演不合电影怎么可能会拍的好?搏击俱乐部现在的悲惨境遇,皮特和布兰德利都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好了,本来搏击俱乐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