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遇事犹豫不决一向是齐王的习惯,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大事。从当时的情况来说,貂勃顺水推舟的计划没有错。如果真的有错,那就是打破了既定的计划,让齐国陷入了被动当中。
齐国君臣对此争论不休,其中的焦点是秦国的反应。若是因此恶了秦国,那齐国就得罪了半数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鲁仲连入朝,一针见血地指出----齐国的形势不可能再差。不答应赵国,赵国大军旦夕可至。恶了秦国,隔着韩国、魏国,秦国也不能拿齐国怎么样。治国之道,在于求稳。今天的安危都保不住,何必去忧心明日的烦恼。
齐国王后也是这么认为。大的道理她不懂,但半部论语治天下,许多事情窥一斑可见全豹。伐秦能不能成行尚且两说,赵国的大军可就摆在边境呢!
最终,齐王决定一方面派遣使者回复貂勃,一方面派人通知秦国这件大事,诚恳地表示齐国加入其中肯定是出人不出力。
黑冰台的效率前所未有的快,当赵王喜气洋洋地送走上大夫貂勃的时候,秦王也得到了赵国的这一计划。
咸阳宫里,秦王笑了。在赵国密谋天下伐秦的这个关头,秦王不惊反笑。这让群臣既是讶异,又觉得心安了不少。国难当头,秦王笑总比惊慌失措要好。
其实,秦王却是知道自己不得已的苦衷。秦国大败之后恢复了些许的元气,但这不足以让秦国有底气和六国作对。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不敢前进的场面没有十几年是不会发生了。眼下,国内不少流言蜚语在传递,声称秦国因为暴政或者说严苛的法律遭到了上苍的惩罚,矛头直指自己。有些激进地则是诽谤自己胆小,被三晋吓破了胆。自己虽然下令追捕斩杀了一些,但流言却是变得愈发厉害。
如今,关内秦人的士气因为这次诽谤下降到了极点。王公大臣们虽然理解自己的苦衷、秦国的苦衷。却没有出言反驳。也许,他们也想看看,经历一系列变故后扛起秦国大旗的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信心和毅力走下去。
秦王的性格决定了迎难而上、愈挫愈勇的行事作风。如果真的因为赵王的一个提议就显露出慌张无措的一面,那就真的不是秦王了。既然你们说寡人胆小,那寡人就证明给你们看看,好好打一下你们的脸!
“诸位爱卿,赵王得寸进尺。前年,赵国大军屯扎在雁门,虎视眈眈,寡人不愿意我大秦的男儿白白牺牲,因此撤退到马邑固守。这是寡人的礼,赵王不思赶紧。反而意欲联合齐、魏、燕、韩、楚五国伐我关中。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大秦若是继续退让,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秦王义愤填膺地说道。
魏冉望了望群臣,眼看大家都用求助的目光看向自己,想要自己表态。心中微微一叹息。嘴上却是缓慢有力地说道:“王上,赵国不仁,屡次犯我秦国疆土。我大秦为天下计,一再忍让。但赵国亡我秦国之心不死,臣以为这一次一定要重创甚至全歼赵军,方能让列国知晓我秦国的厉害,让列国不敢对我大秦生出觊觎之心。”
秦王满意的点了点头。魏冉自从在公子市变乱中表明态度后,就一直很是懂得自己的心意。对自己提议的事情基本上是全力赞成,这让魏冉在秦王心里加分不少。
宗正嬴泗暗暗称赞秦王的果决,越是在低潮谣言四起的时候,秦王身为一国之君,越需要保持自己无上的权威。否则。国将不国,大家各行其是,国家就会彻底乱了套。且不说秦王决定的对与错,魏冉身为丞相,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无条件的支持。
况且。秦王的这次决定是极其正确的。赵国步步紧逼,秦国步步后退,等退到无路可退的时候,秦国的民心也就散了。到时,遣一上将军领十万精兵,秦国可破矣。
秦国向上的凝聚力和民心,就在于百战百胜无往不克的战绩。表面上看,每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都是开疆扩土。往深层次说,却是保证新兴地主阶级支持王室的先决条件。
“王上!各国休养生息不过是两年的时间!这两年齐国和楚国时有混战,谈不上恢复实力。燕国则是跟我们远隔千里,即使在我秦国身上侥幸得到些好处,也不会太大。因此,联军的主力其实是韩、赵、魏三军,尤其以北路的赵军,南路的韩军为甚。臣建议,即日起加固城防、河防,尤其是峣关,马虎不得!”
秦王对宗正嬴泗的建议很是赞成。齐国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泄露给自己,那肯定就是打着不和自己作对的想法。楚国虽然跟自己有血海深仇,但实力有限,只能跟在联军的后面跑跑腿。马上就是越冬了,燕国要提防东胡年复一年的骚扰,应该也不会派遣什么主力。
“武安君,你以为呢?赵国若是纠结齐六国之众,我大秦当如何应对?”秦王问向一直沉思不语的白起。
白起抬起头来,语气恭敬地说道:“王上,六国即使可以联合起来,伐我大秦,其困难势必层出不穷。联军劳师远征,补给不利,此乃一弊也!我军占据沿途重镇要塞,凭借地利,不说以一当百,以一敌十还是很有把握的,联军若想推进,势必伤亡惨重,此乃二弊也。六国人心不齐,欲贪利而不肯出力,互相推诿,战事必定有变。此乃三弊也!”
秦王笑了笑,打断了白起的讲话,说道:“如此说来,武安君以为我大秦此战必胜了?”
白起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又谨慎的说道:“没有发生战事之前,谁也不能保证一定会胜利!但臣以为,只要我大秦不主动犯错,这六国联军来多少,臣有机会灭掉多少!”
对于白起突然夸下海口,秦王大笑了三声,“如此,寡人应该希望联军多来一些喽!在家门口收割敌人的首级。我大秦的高爵位应该又会有不少!”
秦王的玩笑让不少人发自内心地笑了出来,大战来临前紧张的氛围一扫而空。秦王和武安君都在考虑如何加官进爵的事情了,这一战当是秦国的复仇之战。群臣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太子柱笑得也很开心,通过观察秦王。他知道了如何调动朝堂的氛围,让群臣如何为自己所用,贡献智慧。如果台上换做是自己在位的话,一定会神色沉重地征求群臣的意见----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六国联军!
秦王很喜欢这样的朝堂氛围,他关切地向太子柱问道:“太子,如何?武安君所说的看法你怎么认为?”
太子柱略一犹豫,整理了下自己的思路后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儿臣以为,武安君所言甚是。不过,赵国也有明智之士,如上卿蔺相如。他们应该看得出其中的深浅。若是赵王跋扈、一意孤行,他们劝说而赵王不听,儿臣以为我大秦可利用一二。若是他们对此事未置一词或者附议,儿臣以为,这里面肯定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秦王听后眉头一皱。自己想当然地以为赵国是接连大胜利,这才得意忘形,想要通过号令各国一起伐秦让列国承认他的霸主地位。却忽略了赵国是否会有更深层次的计划。
魏冉有些惊喜地看着太子柱,实话说,太子柱不同于他死去的王兄那般仁孝,只能说有些小聪明罢了。但也许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前的太子柱怕是知道自己没有机会继位。所以才干脆纵情山水为乐。谁想到随着公子市、公子悝的去世和他王兄的去世,他成了唯一的法定继承人 ,思考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少了玩世不恭,多了深谋远略。
... -->>
遇事犹豫不决一向是齐王的习惯,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大事。从当时的情况来说,貂勃顺水推舟的计划没有错。如果真的有错,那就是打破了既定的计划,让齐国陷入了被动当中。
齐国君臣对此争论不休,其中的焦点是秦国的反应。若是因此恶了秦国,那齐国就得罪了半数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鲁仲连入朝,一针见血地指出----齐国的形势不可能再差。不答应赵国,赵国大军旦夕可至。恶了秦国,隔着韩国、魏国,秦国也不能拿齐国怎么样。治国之道,在于求稳。今天的安危都保不住,何必去忧心明日的烦恼。
齐国王后也是这么认为。大的道理她不懂,但半部论语治天下,许多事情窥一斑可见全豹。伐秦能不能成行尚且两说,赵国的大军可就摆在边境呢!
最终,齐王决定一方面派遣使者回复貂勃,一方面派人通知秦国这件大事,诚恳地表示齐国加入其中肯定是出人不出力。
黑冰台的效率前所未有的快,当赵王喜气洋洋地送走上大夫貂勃的时候,秦王也得到了赵国的这一计划。
咸阳宫里,秦王笑了。在赵国密谋天下伐秦的这个关头,秦王不惊反笑。这让群臣既是讶异,又觉得心安了不少。国难当头,秦王笑总比惊慌失措要好。
其实,秦王却是知道自己不得已的苦衷。秦国大败之后恢复了些许的元气,但这不足以让秦国有底气和六国作对。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不敢前进的场面没有十几年是不会发生了。眼下,国内不少流言蜚语在传递,声称秦国因为暴政或者说严苛的法律遭到了上苍的惩罚,矛头直指自己。有些激进地则是诽谤自己胆小,被三晋吓破了胆。自己虽然下令追捕斩杀了一些,但流言却是变得愈发厉害。
如今,关内秦人的士气因为这次诽谤下降到了极点。王公大臣们虽然理解自己的苦衷、秦国的苦衷。却没有出言反驳。也许,他们也想看看,经历一系列变故后扛起秦国大旗的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信心和毅力走下去。
秦王的性格决定了迎难而上、愈挫愈勇的行事作风。如果真的因为赵王的一个提议就显露出慌张无措的一面,那就真的不是秦王了。既然你们说寡人胆小,那寡人就证明给你们看看,好好打一下你们的脸!
“诸位爱卿,赵王得寸进尺。前年,赵国大军屯扎在雁门,虎视眈眈,寡人不愿意我大秦的男儿白白牺牲,因此撤退到马邑固守。这是寡人的礼,赵王不思赶紧。反而意欲联合齐、魏、燕、韩、楚五国伐我关中。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大秦若是继续退让,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秦王义愤填膺地说道。
魏冉望了望群臣,眼看大家都用求助的目光看向自己,想要自己表态。心中微微一叹息。嘴上却是缓慢有力地说道:“王上,赵国不仁,屡次犯我秦国疆土。我大秦为天下计,一再忍让。但赵国亡我秦国之心不死,臣以为这一次一定要重创甚至全歼赵军,方能让列国知晓我秦国的厉害,让列国不敢对我大秦生出觊觎之心。”
秦王满意的点了点头。魏冉自从在公子市变乱中表明态度后,就一直很是懂得自己的心意。对自己提议的事情基本上是全力赞成,这让魏冉在秦王心里加分不少。
宗正嬴泗暗暗称赞秦王的果决,越是在低潮谣言四起的时候,秦王身为一国之君,越需要保持自己无上的权威。否则。国将不国,大家各行其是,国家就会彻底乱了套。且不说秦王决定的对与错,魏冉身为丞相,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无条件的支持。
况且。秦王的这次决定是极其正确的。赵国步步紧逼,秦国步步后退,等退到无路可退的时候,秦国的民心也就散了。到时,遣一上将军领十万精兵,秦国可破矣。
秦国向上的凝聚力和民心,就在于百战百胜无往不克的战绩。表面上看,每一次对外战争的胜利都是开疆扩土。往深层次说,却是保证新兴地主阶级支持王室的先决条件。
“王上!各国休养生息不过是两年的时间!这两年齐国和楚国时有混战,谈不上恢复实力。燕国则是跟我们远隔千里,即使在我秦国身上侥幸得到些好处,也不会太大。因此,联军的主力其实是韩、赵、魏三军,尤其以北路的赵军,南路的韩军为甚。臣建议,即日起加固城防、河防,尤其是峣关,马虎不得!”
秦王对宗正嬴泗的建议很是赞成。齐国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泄露给自己,那肯定就是打着不和自己作对的想法。楚国虽然跟自己有血海深仇,但实力有限,只能跟在联军的后面跑跑腿。马上就是越冬了,燕国要提防东胡年复一年的骚扰,应该也不会派遣什么主力。
“武安君,你以为呢?赵国若是纠结齐六国之众,我大秦当如何应对?”秦王问向一直沉思不语的白起。
白起抬起头来,语气恭敬地说道:“王上,六国即使可以联合起来,伐我大秦,其困难势必层出不穷。联军劳师远征,补给不利,此乃一弊也!我军占据沿途重镇要塞,凭借地利,不说以一当百,以一敌十还是很有把握的,联军若想推进,势必伤亡惨重,此乃二弊也。六国人心不齐,欲贪利而不肯出力,互相推诿,战事必定有变。此乃三弊也!”
秦王笑了笑,打断了白起的讲话,说道:“如此说来,武安君以为我大秦此战必胜了?”
白起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又谨慎的说道:“没有发生战事之前,谁也不能保证一定会胜利!但臣以为,只要我大秦不主动犯错,这六国联军来多少,臣有机会灭掉多少!”
对于白起突然夸下海口,秦王大笑了三声,“如此,寡人应该希望联军多来一些喽!在家门口收割敌人的首级。我大秦的高爵位应该又会有不少!”
秦王的玩笑让不少人发自内心地笑了出来,大战来临前紧张的氛围一扫而空。秦王和武安君都在考虑如何加官进爵的事情了,这一战当是秦国的复仇之战。群臣更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太子柱笑得也很开心,通过观察秦王。他知道了如何调动朝堂的氛围,让群臣如何为自己所用,贡献智慧。如果台上换做是自己在位的话,一定会神色沉重地征求群臣的意见----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六国联军!
秦王很喜欢这样的朝堂氛围,他关切地向太子柱问道:“太子,如何?武安君所说的看法你怎么认为?”
太子柱略一犹豫,整理了下自己的思路后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儿臣以为,武安君所言甚是。不过,赵国也有明智之士,如上卿蔺相如。他们应该看得出其中的深浅。若是赵王跋扈、一意孤行,他们劝说而赵王不听,儿臣以为我大秦可利用一二。若是他们对此事未置一词或者附议,儿臣以为,这里面肯定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秦王听后眉头一皱。自己想当然地以为赵国是接连大胜利,这才得意忘形,想要通过号令各国一起伐秦让列国承认他的霸主地位。却忽略了赵国是否会有更深层次的计划。
魏冉有些惊喜地看着太子柱,实话说,太子柱不同于他死去的王兄那般仁孝,只能说有些小聪明罢了。但也许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以前的太子柱怕是知道自己没有机会继位。所以才干脆纵情山水为乐。谁想到随着公子市、公子悝的去世和他王兄的去世,他成了唯一的法定继承人 ,思考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少了玩世不恭,多了深谋远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