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贵女谋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家。
有的人家听到端王的死讯立刻俯首认罪,辩解自己没有参与谋反,有的人家则吓得魂不附体,一句话都说不完整了。
从最后一家出来,天上飘落了小雪,东瑜这才恍然,好像快要过年了,可今年这个新年,注定没有欢声笑语,只有随之而来的清算。
勤王之兵是赶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到的京城,真正的河北营指挥使石川带着五万大军到达京城,这可是皇上的嫡系,听到他的消息,皇后才真正松了口气,随即吩咐杨敏之把京城的防务交给石川,让他带人去西北迎回康王和安成郡王。
杨敏之出发后的第六天,已经是大年初五,在半路上遇到了正折回的徐景焕和安成郡王,杨敏之大喜,赶忙问他们是如何脱身的。
不管是徐景焕还是安成郡王都十分憔悴疲倦,只简单的说了徐景焕带着人潜入了古城关,和安成郡王里应外合活捉了宋三奇,救出了康王,本来打算立刻回京,谁知道路上却有大批死士截杀,为了解决这些人,又费了一番功夫。
杨敏之知道其中定是万分凶险,忙说了京城的局势让他们安心,安成郡王听到皇上和端王的死讯顿时呆住了,杨敏之觉得奇怪,徐景焕在旁边轻声道:“康王爷,也去了。”
杨敏之的神色顿时肃穆起来,皇上去了,康王身为长子便是皇位继承人,可如今康王也去了,那继承人就变成了康王的长子,也就是安成郡王了。
杨敏之没做声,倒是徐景焕道:“先回京再说吧,只怕京城也缺少一个主持大局的人,早些回去早些能稳定人心。”一行人紧赶慢赶,赶在元宵节前进了京。
皇后见了安成郡王,忍了这么长时间的眼泪这才落了下来,及听说康王的死讯,一时撑不过居然晕了过去。
安成郡王仿佛一瞬间成熟了许多,先命人把皇后扶回去照顾,又叫徐景焕回家休息一段日子再进宫:“还有许多事情要你协助呢。”
徐景焕也不客气,他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闻言便拉着董子澄回了徐家休息。
安成郡王站在藏书楼安置归魂钟的城楼上向远处眺望,京城满目苍夷,仿佛一瞬间从英姿勃发的少年变成垂暮的老者,想起去年这个时候,京城是张灯结彩庆元宵,宫里也是一片欢声笑语,只是短短一年的功夫,却是天翻地覆,祖父死了,父亲死了,皇叔也死了,在这场争斗中,真的是两败俱伤。
从今以后,这份责任便交到了他的手里,他只觉得无比沉重,又茫然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忽然有人站到了他旁边,安成郡王转头,居然看到了徐妙筠,不由目瞪口呆,徐妙筠轻声道:“我来瞧泰宁公主的,听说你在这儿,来瞧瞧。”
安成郡王望着她,徐妙筠瘦了,可精神却不错,望着他的眼神里满是担忧。
安成郡王本来想坦然的说自己没事,让徐妙筠不要担心,可话还没说出口,徐妙筠便踮起了脚,伸手抱住了他的头,安慰似的拍拍他的后背:“一切都会过去的。”
安成郡王一愣,眼眶一热缓缓抱住了徐妙筠,少女的身体软软的,一股馨香盈鼻,和在西北的腥天血地一比,是那么干净那么动人。
他手一紧,将徐妙筠腾空抱了起来,徐妙筠惊呼一声,却抱紧了他:“放我下来呀。”
安成郡王轻轻一笑,把人放了下来,徐妙筠脸色红红的:“我天天想着,跟着祖母念经,希望你和哥哥能平安回来,现在你们回来了就好了,哥哥回到家倒头就睡,定是累极了,你有没有好好休息?”
安成郡王摇头:“我睡不着。”
徐妙筠顿时着急起来:“怎么能不休息呢?还在这儿吹冷风,快点去睡一觉,好多事情等着你办呢。”
安成郡王看着她,只是不说话,让徐妙筠不好意思起来,两个人就这么站着,默默无言,直到徐妙筠打了个寒颤,安成郡王这才拉着她下了城楼。
徐妙筠说是进宫看泰宁公主,可就是担心安成郡王,找了个借口进宫,见他精神不错,没有意志消沉,这才放下心来,当即便要出宫,安成郡王亲自把她送出了宫,在宫门口见她上了马车,这才折了回去。
他先去了太后那儿,太后到底上了年纪,虽然素日里精神不错,可如今大受打击,一个儿子两个孙子都没了,让她一下了支持不住,病倒在床上,见安成郡王去看她,她才打起了几分精神,可听声音还是十分虚弱:“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安成郡王握着太后枯瘦的手,声音却越发镇定起来:“如今要紧的是皇祖父和父王的丧事,等办完丧事,再清算谋逆余党,等一系列事情忙完了,再说新皇继位的事。”
太后却摇头:“你错了,应该先定下储君的名分,这样办起事情来才名正言顺。”
安成郡王有些抵触:“老祖宗,皇祖父和父王刚刚去世,我若是立刻继位,心中有愧。”
太后的声音严厉起来:“你是皇长孙,为什么要有愧?你若不继位,难道要廉王或者瑞王继位么?你这个孩子,哀家知道你有心结,可你也要掂量着轻重,如今形势不容人,你稍微软弱一点,别人不说,单郑祥妃就起了好几个念头。”
安成郡王无法,只得点头应许:“我答应您就是了,老祖宗,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太后咳嗽了两声,道:“你放心,哀家总要撑到你登基。”
安成郡王又把冯逸荃,程阁老,苏阁老,郑阁老,梁阁老,何阁老诸人请进宫,让他们商议着拟个章程,昭告天下,大意是说,端王谋反,害死了康王,气死了皇上,如今由皇长孙安成郡王继位为新君。
又召集了文武大臣。
文臣还好说,对安成郡王是竭力拥护,言听计从,那些武将却多是端王一党的人,如今要是整个清洗一遍,势必会造成朝野震动,总不能到时候大朝会的时候放眼望去都是文臣吧,若是立刻提拔新人,一时间也找不到那么多人。
倒是徐景焕出了个主意,把一堆书信堆在午门前,对文武百官说这是从端王府搜出来的,端王与朝中大臣的密信,本该严惩,但想到诸位以往的功劳,如今付之一炬,望大家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此举一行,不管有无参与谋逆或是否知情,都抱了侥幸之心,自然都忠心耿耿拥立新君,希望戴罪立功,如此一来,朝中的事情便稳住了。
接下来便是皇上和康王的丧事,皇上的陵墓是一早修建好的,如今按着国丧的礼仪一步步走过去,不过是守灵和祭祀,这都是按着规矩来的,累是累了点,可也不用劳心,再加上瑞王和廉王也都承认了安成郡王,规规矩矩的在宫里守丧,这也让京城的勋贵们暗暗松了口气。
比较难办的是康王的丧事,康王爷死的时候还是王爷的身份,按规矩丧事便要遵循王爷的丧仪,可安成郡王是新君,若是让康王以王爷的丧仪下葬,又怠慢了,若是直接以皇帝之礼下葬,又违了规矩。
在这件事情上,武官没有发言的权利,文官又怕触了新君逆鳞,又不肯坏了祖宗规矩,这件事便耽搁下来了,最后还是太后拖着病体发话,先以王爷之礼在康王府下葬,等安成郡王继位,再追封为太上皇,以皇帝之礼重新安排祭祀,这件事才算解决了。RS
人家。
有的人家听到端王的死讯立刻俯首认罪,辩解自己没有参与谋反,有的人家则吓得魂不附体,一句话都说不完整了。
从最后一家出来,天上飘落了小雪,东瑜这才恍然,好像快要过年了,可今年这个新年,注定没有欢声笑语,只有随之而来的清算。
勤王之兵是赶在大年三十那一天到的京城,真正的河北营指挥使石川带着五万大军到达京城,这可是皇上的嫡系,听到他的消息,皇后才真正松了口气,随即吩咐杨敏之把京城的防务交给石川,让他带人去西北迎回康王和安成郡王。
杨敏之出发后的第六天,已经是大年初五,在半路上遇到了正折回的徐景焕和安成郡王,杨敏之大喜,赶忙问他们是如何脱身的。
不管是徐景焕还是安成郡王都十分憔悴疲倦,只简单的说了徐景焕带着人潜入了古城关,和安成郡王里应外合活捉了宋三奇,救出了康王,本来打算立刻回京,谁知道路上却有大批死士截杀,为了解决这些人,又费了一番功夫。
杨敏之知道其中定是万分凶险,忙说了京城的局势让他们安心,安成郡王听到皇上和端王的死讯顿时呆住了,杨敏之觉得奇怪,徐景焕在旁边轻声道:“康王爷,也去了。”
杨敏之的神色顿时肃穆起来,皇上去了,康王身为长子便是皇位继承人,可如今康王也去了,那继承人就变成了康王的长子,也就是安成郡王了。
杨敏之没做声,倒是徐景焕道:“先回京再说吧,只怕京城也缺少一个主持大局的人,早些回去早些能稳定人心。”一行人紧赶慢赶,赶在元宵节前进了京。
皇后见了安成郡王,忍了这么长时间的眼泪这才落了下来,及听说康王的死讯,一时撑不过居然晕了过去。
安成郡王仿佛一瞬间成熟了许多,先命人把皇后扶回去照顾,又叫徐景焕回家休息一段日子再进宫:“还有许多事情要你协助呢。”
徐景焕也不客气,他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闻言便拉着董子澄回了徐家休息。
安成郡王站在藏书楼安置归魂钟的城楼上向远处眺望,京城满目苍夷,仿佛一瞬间从英姿勃发的少年变成垂暮的老者,想起去年这个时候,京城是张灯结彩庆元宵,宫里也是一片欢声笑语,只是短短一年的功夫,却是天翻地覆,祖父死了,父亲死了,皇叔也死了,在这场争斗中,真的是两败俱伤。
从今以后,这份责任便交到了他的手里,他只觉得无比沉重,又茫然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忽然有人站到了他旁边,安成郡王转头,居然看到了徐妙筠,不由目瞪口呆,徐妙筠轻声道:“我来瞧泰宁公主的,听说你在这儿,来瞧瞧。”
安成郡王望着她,徐妙筠瘦了,可精神却不错,望着他的眼神里满是担忧。
安成郡王本来想坦然的说自己没事,让徐妙筠不要担心,可话还没说出口,徐妙筠便踮起了脚,伸手抱住了他的头,安慰似的拍拍他的后背:“一切都会过去的。”
安成郡王一愣,眼眶一热缓缓抱住了徐妙筠,少女的身体软软的,一股馨香盈鼻,和在西北的腥天血地一比,是那么干净那么动人。
他手一紧,将徐妙筠腾空抱了起来,徐妙筠惊呼一声,却抱紧了他:“放我下来呀。”
安成郡王轻轻一笑,把人放了下来,徐妙筠脸色红红的:“我天天想着,跟着祖母念经,希望你和哥哥能平安回来,现在你们回来了就好了,哥哥回到家倒头就睡,定是累极了,你有没有好好休息?”
安成郡王摇头:“我睡不着。”
徐妙筠顿时着急起来:“怎么能不休息呢?还在这儿吹冷风,快点去睡一觉,好多事情等着你办呢。”
安成郡王看着她,只是不说话,让徐妙筠不好意思起来,两个人就这么站着,默默无言,直到徐妙筠打了个寒颤,安成郡王这才拉着她下了城楼。
徐妙筠说是进宫看泰宁公主,可就是担心安成郡王,找了个借口进宫,见他精神不错,没有意志消沉,这才放下心来,当即便要出宫,安成郡王亲自把她送出了宫,在宫门口见她上了马车,这才折了回去。
他先去了太后那儿,太后到底上了年纪,虽然素日里精神不错,可如今大受打击,一个儿子两个孙子都没了,让她一下了支持不住,病倒在床上,见安成郡王去看她,她才打起了几分精神,可听声音还是十分虚弱:“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安成郡王握着太后枯瘦的手,声音却越发镇定起来:“如今要紧的是皇祖父和父王的丧事,等办完丧事,再清算谋逆余党,等一系列事情忙完了,再说新皇继位的事。”
太后却摇头:“你错了,应该先定下储君的名分,这样办起事情来才名正言顺。”
安成郡王有些抵触:“老祖宗,皇祖父和父王刚刚去世,我若是立刻继位,心中有愧。”
太后的声音严厉起来:“你是皇长孙,为什么要有愧?你若不继位,难道要廉王或者瑞王继位么?你这个孩子,哀家知道你有心结,可你也要掂量着轻重,如今形势不容人,你稍微软弱一点,别人不说,单郑祥妃就起了好几个念头。”
安成郡王无法,只得点头应许:“我答应您就是了,老祖宗,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太后咳嗽了两声,道:“你放心,哀家总要撑到你登基。”
安成郡王又把冯逸荃,程阁老,苏阁老,郑阁老,梁阁老,何阁老诸人请进宫,让他们商议着拟个章程,昭告天下,大意是说,端王谋反,害死了康王,气死了皇上,如今由皇长孙安成郡王继位为新君。
又召集了文武大臣。
文臣还好说,对安成郡王是竭力拥护,言听计从,那些武将却多是端王一党的人,如今要是整个清洗一遍,势必会造成朝野震动,总不能到时候大朝会的时候放眼望去都是文臣吧,若是立刻提拔新人,一时间也找不到那么多人。
倒是徐景焕出了个主意,把一堆书信堆在午门前,对文武百官说这是从端王府搜出来的,端王与朝中大臣的密信,本该严惩,但想到诸位以往的功劳,如今付之一炬,望大家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此举一行,不管有无参与谋逆或是否知情,都抱了侥幸之心,自然都忠心耿耿拥立新君,希望戴罪立功,如此一来,朝中的事情便稳住了。
接下来便是皇上和康王的丧事,皇上的陵墓是一早修建好的,如今按着国丧的礼仪一步步走过去,不过是守灵和祭祀,这都是按着规矩来的,累是累了点,可也不用劳心,再加上瑞王和廉王也都承认了安成郡王,规规矩矩的在宫里守丧,这也让京城的勋贵们暗暗松了口气。
比较难办的是康王的丧事,康王爷死的时候还是王爷的身份,按规矩丧事便要遵循王爷的丧仪,可安成郡王是新君,若是让康王以王爷的丧仪下葬,又怠慢了,若是直接以皇帝之礼下葬,又违了规矩。
在这件事情上,武官没有发言的权利,文官又怕触了新君逆鳞,又不肯坏了祖宗规矩,这件事便耽搁下来了,最后还是太后拖着病体发话,先以王爷之礼在康王府下葬,等安成郡王继位,再追封为太上皇,以皇帝之礼重新安排祭祀,这件事才算解决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