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旧书大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略微沉思一下,姜立夫就讲了起来---
“话说四十多年前,我家里有数百册书。在那一穷二白的小山村里,我家算得上书香门第了。尽管书籍在那个年代不受追捧,但一本本或厚或薄、或大或小的书,却被保存得完好无缺。这应归功于我的爷爷。据爷爷说,这些书,大都是解放前购置的,早已绝版,有价无市。
那些年,村里隔三差五‘清毒草’。我们家理所当然成了‘重点关注对象’。为了护佑这份不可复制的珍贵财产,爷爷时时提心吊胆,绞尽脑汁藏书护书。或把书藏在红薯窖里,或藏在驴圈里,或搁在屋檐上,或在茅房的墙上凿个‘藏书洞’,或者干脆把书背到山里挖个坑埋了,终于使书们幸免于难,渡过了劫难。
无数个深夜,爷爷将大门拴上,屋门关紧,窗子堵了,点亮那盏昏黄的油灯,教我们读书识字。为了保险起见,读书的声音必须小之又小,每晚必须有一人值班。所谓值班,就是在院子里放哨,防止外人窥视窃听,一旦被‘揪辫子’,那可不得了。幸运的是,我们的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从未被发觉。
改革开放之后,一册册尘封的书籍堂而皇之地从地底下钻出来重见天日了。在爷爷的教导下,爸爸、叔叔、四个姑姑,还有矮小瘦弱的我,开始光明正大地接触这些古朴厚重的书了。《西游记》《三言两拍》、《三侠五义》《大八义》《包公案》《岳飞传》《三字经》《百家姓》……祖孙三代人,围着那架土里土气的书架,拼命吸吮知识的雨露,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句又一句顿挫的句子,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充实着我们的生活,生活虽拮据,精气神却很高。
此后数年,随着工作生活的不断变化,我和家人都有一份共同的感觉,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了,而书却读得越来越少了。以前,有事没事就站在书架前,端详着他们,抚摸着他们,虔诚地翻阅着他们,从他们身上吸取知识的力量,向他们请教人生的困惑,像是面对挚诚的朋友,彼此间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可现在呢,书架越来越高档,书的种类越来越繁多,而书却成了一种摆设,成了装点门面的普通物品,成了引以炫耀的一般物质。特别是那些家传的旧书,尽管没有将之丢弃,也在高大上的书架上给了他们一席之地,可他们却像一个个沉睡的智者,不知何时才能将之唤醒。
清明时节,我和长辈们聚在一起,祭奠爷爷,将自己的这份困惑告知了他们,没想到他们竟然与我有着相同的思考。为此,我深思熟虑后才打算开辟一个专栏,专门讲书话,讲旧书收藏,将曾经那份纯粹的读书氛围重新营造起来,让浓浓的书香浸润庭院,浸润心田,浸润人生……”
听完姜立夫的这些话,林逸愣住了。因为从这些话里,林逸清楚地看到了一个酷爱读书的真正读书人。甚至林逸还有一些汗颜,自己藏书虽多,又真正看过的有多少?很多不也是摆在架子上充门面,做摆设吗?
“所以林先生,你现在明白了吧,我为什么要找你,为什么要开辟这样一个专栏……随着电视,电脑,手机这些媒体的崛起,书籍文化,纸文化,以及它们承载着的文字已经渐渐没落,人们宁可拿着手机看书,也不愿意再捧着书本去读,人们宁愿用电脑打字,用手机打字,也不愿意再提笔写字。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很多宝贵知识,都是蕴藏在旧书中,蕴藏在中国古老的字里行间;我们如果不努力去开采,去挖掘,这些宝贝必将流失,到时候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这些珍本,还有珍本中承载的无价知识。”
姜立夫说完这些,就用眼睛看着林逸,等着他作出答复。
林逸心思起伏,不知道该如何答复对方。没错,貌似做个采访真的很简单,也是在做一件公益性的活动,可是林逸却知道这里面的“水深”,尤其像这种名记者的专栏,如果参与进去,就别想轻易出来。再说了,像这样一个能捧红人的书话专栏,一定有很多人挤破头皮想要挤进去,自己年纪轻轻就被抬这么高,让那些书话界的前辈情何以堪,让大的藏书家如何看待?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之间又喜欢互相轻视,自己又是否真的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眼看林逸还在犹豫不决,姜立夫就又说:“其实这也是你荣升‘四品玩家’的福利---帮你出名,帮你走红!”
在姜立夫看来,这或许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儿,林逸却苦笑,出名很多人都愿意,可是他偏偏想低调,原因很简单,人怕出名猪怕壮。
就在林逸为难之际,他的手机突然响了,一看号码,竟然是老姐林雪打来的。
接通电话,林雪第一句话就是:“宝儿出事儿啦---!”(未完待续。)
略微沉思一下,姜立夫就讲了起来---
“话说四十多年前,我家里有数百册书。在那一穷二白的小山村里,我家算得上书香门第了。尽管书籍在那个年代不受追捧,但一本本或厚或薄、或大或小的书,却被保存得完好无缺。这应归功于我的爷爷。据爷爷说,这些书,大都是解放前购置的,早已绝版,有价无市。
那些年,村里隔三差五‘清毒草’。我们家理所当然成了‘重点关注对象’。为了护佑这份不可复制的珍贵财产,爷爷时时提心吊胆,绞尽脑汁藏书护书。或把书藏在红薯窖里,或藏在驴圈里,或搁在屋檐上,或在茅房的墙上凿个‘藏书洞’,或者干脆把书背到山里挖个坑埋了,终于使书们幸免于难,渡过了劫难。
无数个深夜,爷爷将大门拴上,屋门关紧,窗子堵了,点亮那盏昏黄的油灯,教我们读书识字。为了保险起见,读书的声音必须小之又小,每晚必须有一人值班。所谓值班,就是在院子里放哨,防止外人窥视窃听,一旦被‘揪辫子’,那可不得了。幸运的是,我们的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从未被发觉。
改革开放之后,一册册尘封的书籍堂而皇之地从地底下钻出来重见天日了。在爷爷的教导下,爸爸、叔叔、四个姑姑,还有矮小瘦弱的我,开始光明正大地接触这些古朴厚重的书了。《西游记》《三言两拍》、《三侠五义》《大八义》《包公案》《岳飞传》《三字经》《百家姓》……祖孙三代人,围着那架土里土气的书架,拼命吸吮知识的雨露,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句又一句顿挫的句子,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充实着我们的生活,生活虽拮据,精气神却很高。
此后数年,随着工作生活的不断变化,我和家人都有一份共同的感觉,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了,而书却读得越来越少了。以前,有事没事就站在书架前,端详着他们,抚摸着他们,虔诚地翻阅着他们,从他们身上吸取知识的力量,向他们请教人生的困惑,像是面对挚诚的朋友,彼此间进行着无声的交流。可现在呢,书架越来越高档,书的种类越来越繁多,而书却成了一种摆设,成了装点门面的普通物品,成了引以炫耀的一般物质。特别是那些家传的旧书,尽管没有将之丢弃,也在高大上的书架上给了他们一席之地,可他们却像一个个沉睡的智者,不知何时才能将之唤醒。
清明时节,我和长辈们聚在一起,祭奠爷爷,将自己的这份困惑告知了他们,没想到他们竟然与我有着相同的思考。为此,我深思熟虑后才打算开辟一个专栏,专门讲书话,讲旧书收藏,将曾经那份纯粹的读书氛围重新营造起来,让浓浓的书香浸润庭院,浸润心田,浸润人生……”
听完姜立夫的这些话,林逸愣住了。因为从这些话里,林逸清楚地看到了一个酷爱读书的真正读书人。甚至林逸还有一些汗颜,自己藏书虽多,又真正看过的有多少?很多不也是摆在架子上充门面,做摆设吗?
“所以林先生,你现在明白了吧,我为什么要找你,为什么要开辟这样一个专栏……随着电视,电脑,手机这些媒体的崛起,书籍文化,纸文化,以及它们承载着的文字已经渐渐没落,人们宁可拿着手机看书,也不愿意再捧着书本去读,人们宁愿用电脑打字,用手机打字,也不愿意再提笔写字。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很多宝贵知识,都是蕴藏在旧书中,蕴藏在中国古老的字里行间;我们如果不努力去开采,去挖掘,这些宝贝必将流失,到时候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这些珍本,还有珍本中承载的无价知识。”
姜立夫说完这些,就用眼睛看着林逸,等着他作出答复。
林逸心思起伏,不知道该如何答复对方。没错,貌似做个采访真的很简单,也是在做一件公益性的活动,可是林逸却知道这里面的“水深”,尤其像这种名记者的专栏,如果参与进去,就别想轻易出来。再说了,像这样一个能捧红人的书话专栏,一定有很多人挤破头皮想要挤进去,自己年纪轻轻就被抬这么高,让那些书话界的前辈情何以堪,让大的藏书家如何看待?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之间又喜欢互相轻视,自己又是否真的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眼看林逸还在犹豫不决,姜立夫就又说:“其实这也是你荣升‘四品玩家’的福利---帮你出名,帮你走红!”
在姜立夫看来,这或许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儿,林逸却苦笑,出名很多人都愿意,可是他偏偏想低调,原因很简单,人怕出名猪怕壮。
就在林逸为难之际,他的手机突然响了,一看号码,竟然是老姐林雪打来的。
接通电话,林雪第一句话就是:“宝儿出事儿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