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招摇下黄河 (1/2)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百度宅男当崇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八月上旬。
陕西。
史可法站在府谷县的城外,望着黄河上游越来越多的皮筏子漂下来,不禁泪流满面。这些皮筏子,从今天晌午开始,就陆续的就有漂下来,到下午的时候,已经是越来越多,有了铺满黄河的架势。
上游会有皮筏子下来参加灾民的转运,这事,史可法早就知道了,可是,这皮筏子那一天到,史可法心里没底,更不敢跟灾民们提起,生怕万一说了,皮筏子又不能准时到,伤了灾民的情绪,所以,也就没敢把这件事跟灾民们说,直到今天看到一大批的皮筏子出现在了眼前,他才真正相信上游有皮筏子下来是真的了,他才相信,钦差徐光启在信中所言,是真的。
灾民们早已围着那些皮筏客嘘寒问暖,早已兴奋的围着那些皮筏客问东问西,帮着收拾,有的帮皮筏客把皮筏子脱上岸,有的则帮着抬皮筏子,把皮筏子晾晒起来,有的则奔走着互相转告这个好消息,整个河滩,一片沸腾。
皮筏子越聚越多,大有铺满黄河的架势,连河对岸的保德州也惊动了,无数的人站在河岸上,观看这难得一见的“奇观”。
移民官下面的书办等,早已开始登记那些皮筏客的腰牌,进行统计,整个场面,是沸腾的。
史可法站在府谷县的城墙上面,远远的望着这异常壮观的场景,不禁默默流泪,这种前所未有的移民,前所未有的史诗般的行动,真的是催人奋进,催人落泪。
“大人,大人,好消息,好消息啊”史可法的副手宋知节迈着飞快的步子,急速的奔到城墙上来,远远的就大喊道。城墙上的小兵看见了,投去羡慕和敬佩的目光,这司农司的人果然是厉害,居然会有如此之多的皮筏子出现在黄河上,怕是把上游所有的皮筏子都弄来了吧,司农司的人,真是有办法。
史可法连忙擦了擦眼角,装作什么事也没有的样子。
“大人,好消息,好消息啊”宋知节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
“知节,瞧你急的,皮筏子到了的事,本官可是有眼睛,看得到呢。”史可法微笑的说着,带着一点调侃的意味说到。
“大人,不是说这个呢,刚刚在皮筏子上接到了副钦差周大人的信使,是坐着皮筏子一起漂下来了,他说,周大人已经在上游开始大规模的招募皮筏客了,大规模的买皮筏子了,还准备到蒙古人那里去买牲口呢,大人,这下,羊皮筏子不缺了,连粮食,怕也不缺什么了,对了,那信使还说,周大人特意写了信给大人呢……老李,老李,快过来见过史大人……”宋知节兴奋得很,他跟的这个移民官,是东林党的将来要培养的人。东林党的头面人物,副钦差如今还专门来信照拂他,这说明他跟着这个史大人前途无量,怎么能不喜。
“小的李三拜见史大人。”那个信使奔上城墙,立刻给史可法行礼。
“好,周大人可有说什么?”史可法很满意的笑了笑,开始问这个信使。
“回大人,周大人交代小的,一定要把信送到,还吩咐小的告知大人,说移民的事无需着急,他已经在上游张罗开了,日后会源源不断的把皮筏子送下来,说大人大可放心了。大人这里来的灾民,可以最先转运走,周大人让大人无需着急……,周大人还交代,信里还有一些事,请史大人务必照办……”那姓李的信使说了一些,然后就把信件送上。
史可法接过信,查看了一下封印,完好无损,看了看字迹,也是周延儒的没错,撕开信件,仔细的阅读起来。
看完了信,史可法的眉头皱起来了。
“大人,周大人可在信里说了什么?”宋知节是史可法的副手,准备跟史可法打听一下消息,看副钦差到底跟自家的大人说了些什么,能多参与和知晓一些事,也算是把脚踏进了东林党的圈子了,这对他日后是有好处的,从吏变成官,这是一条很艰难的路。
“知节啊周大人在信中说,要把本县的灾民,尽快的全部运走,以免有难以预料之时发生,这些送下来的皮筏子,暂时不要分与其他州县,要组织一批皮筏子把本县的灾民直接运过潼关去……,路上不要停留……”史可法皱眉头的原因就是这转运灾民都是一站一站的接力,他府谷县的灾民,就只要运到兴县,或者葭州就可以了,运到那里的灾民,由那里的移民官负责往下转运,可是周延儒给他的信里说的可不光是说让他把灾民转运走,更是让他立刻组织一大批的皮筏子,直接把人运过潼关去……,这显然和当初的移民方案有悖。
宋知节也是摸不着门,想了半天道:“大人,这是何意?”宋知节也不是官场的积年,对这些摸棱两可,有着弯弯绕绕的东西,也不是很通透。
“呵呵……,周大人说,要我们招摇过市,用几百个皮筏子组成一只巨大的皮筏子船队,一次把人运过潼关,说是要做给黄河两岸的灾民看看,让黄河两岸的灾民看到我们几百皮筏子运人的场面,让沿途的灾民对我们的移民有更加坚定的信心,如此而已……”史可法笑着把信里的原话说了出来,周延儒给他的信里,就是这样说的,让他组织几百个皮筏子,一次性载着几千灾民,直接下到潼关去,至于理由,也很有说服力,就是要给在黄河两岸等待转运的灾民一个信号,一个信心,看:我们司农司是有能力把你们转运走的,我们司农司有无数的皮筏子……,这件事,按周延儒的说法,就是演戏给那些灾民看,招摇着下黄河。
史可法虽然觉得这个理由很充分,不过,更是感觉这是像给自己表功,有抢功劳的嫌疑,心中有些不喜。
“好事啊大人,这绝对是好事,周大人果然是考虑得周到,如此,也确实有必要,如今,陕西的灾民都指望着皮筏子救人呢,如果大人能够以几百个皮筏子组成一个庞大的皮筏子船队,如此一路漂下去,这场面可想而知,这沿途的灾民,才会知晓我们司农司移民的能力,才会对我们有更多的信心,我们司农司移民,才会事半功倍……,如此,我们移民起来,也才更加的轻松,……呵呵,何况,大人,如今,全陕都在制作羊皮筏子,都在做羊皮胎,呵呵,这羊皮胎,皮筏子运人的办法是大人提出来了,也该当由大人带头大肆的展示,宣传起来,让其他移民官,黄河沿岸的灾民知道大人的功绩啊,大人,这事,就交给知节去办吧,知节保证办得妥妥的……”宋知节很赞成周延儒的说法,招摇下黄河绝对有必要,这是一个表功的机会,现在全陕都在大肆的制作皮筏子,不过,估计都还没晒干,如果此时能有人用大批的皮筏子展示一下皮筏子运人的功能,显然,会造成很大的轰动,这功劳,肯定是大大的,也如周延儒所说,是一个展示司农司能力,也是一个增强灾民信心的好事,于是,当下就要去办,他宋知节可不想到手的功劳飞了,如果能在人前显摆一回,那是求之不得。
史可法虽然有些厌恶这种抢功劳,显耀自己自己的事,不过,也如宋知节说的,这也是一个增加黄河两岸灾民信心的好事,史可法点点头,道:“好,那此事就拜托知节了,把今天漂下来的几百个皮筏子,组成一个皮筏子船队,明日启程,一直漂过潼关去,沿途要大肆的宣传这种皮筏子的好处,就说,上游,还有无数的皮筏子要漂下来,我们司农司的人已经在上游大批的收购皮筏子了,还在制作更多的皮筏子,让黄河两岸的灾民看到我们的存在,看... -->>
八月上旬。
陕西。
史可法站在府谷县的城外,望着黄河上游越来越多的皮筏子漂下来,不禁泪流满面。这些皮筏子,从今天晌午开始,就陆续的就有漂下来,到下午的时候,已经是越来越多,有了铺满黄河的架势。
上游会有皮筏子下来参加灾民的转运,这事,史可法早就知道了,可是,这皮筏子那一天到,史可法心里没底,更不敢跟灾民们提起,生怕万一说了,皮筏子又不能准时到,伤了灾民的情绪,所以,也就没敢把这件事跟灾民们说,直到今天看到一大批的皮筏子出现在了眼前,他才真正相信上游有皮筏子下来是真的了,他才相信,钦差徐光启在信中所言,是真的。
灾民们早已围着那些皮筏客嘘寒问暖,早已兴奋的围着那些皮筏客问东问西,帮着收拾,有的帮皮筏客把皮筏子脱上岸,有的则帮着抬皮筏子,把皮筏子晾晒起来,有的则奔走着互相转告这个好消息,整个河滩,一片沸腾。
皮筏子越聚越多,大有铺满黄河的架势,连河对岸的保德州也惊动了,无数的人站在河岸上,观看这难得一见的“奇观”。
移民官下面的书办等,早已开始登记那些皮筏客的腰牌,进行统计,整个场面,是沸腾的。
史可法站在府谷县的城墙上面,远远的望着这异常壮观的场景,不禁默默流泪,这种前所未有的移民,前所未有的史诗般的行动,真的是催人奋进,催人落泪。
“大人,大人,好消息,好消息啊”史可法的副手宋知节迈着飞快的步子,急速的奔到城墙上来,远远的就大喊道。城墙上的小兵看见了,投去羡慕和敬佩的目光,这司农司的人果然是厉害,居然会有如此之多的皮筏子出现在黄河上,怕是把上游所有的皮筏子都弄来了吧,司农司的人,真是有办法。
史可法连忙擦了擦眼角,装作什么事也没有的样子。
“大人,好消息,好消息啊”宋知节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
“知节,瞧你急的,皮筏子到了的事,本官可是有眼睛,看得到呢。”史可法微笑的说着,带着一点调侃的意味说到。
“大人,不是说这个呢,刚刚在皮筏子上接到了副钦差周大人的信使,是坐着皮筏子一起漂下来了,他说,周大人已经在上游开始大规模的招募皮筏客了,大规模的买皮筏子了,还准备到蒙古人那里去买牲口呢,大人,这下,羊皮筏子不缺了,连粮食,怕也不缺什么了,对了,那信使还说,周大人特意写了信给大人呢……老李,老李,快过来见过史大人……”宋知节兴奋得很,他跟的这个移民官,是东林党的将来要培养的人。东林党的头面人物,副钦差如今还专门来信照拂他,这说明他跟着这个史大人前途无量,怎么能不喜。
“小的李三拜见史大人。”那个信使奔上城墙,立刻给史可法行礼。
“好,周大人可有说什么?”史可法很满意的笑了笑,开始问这个信使。
“回大人,周大人交代小的,一定要把信送到,还吩咐小的告知大人,说移民的事无需着急,他已经在上游张罗开了,日后会源源不断的把皮筏子送下来,说大人大可放心了。大人这里来的灾民,可以最先转运走,周大人让大人无需着急……,周大人还交代,信里还有一些事,请史大人务必照办……”那姓李的信使说了一些,然后就把信件送上。
史可法接过信,查看了一下封印,完好无损,看了看字迹,也是周延儒的没错,撕开信件,仔细的阅读起来。
看完了信,史可法的眉头皱起来了。
“大人,周大人可在信里说了什么?”宋知节是史可法的副手,准备跟史可法打听一下消息,看副钦差到底跟自家的大人说了些什么,能多参与和知晓一些事,也算是把脚踏进了东林党的圈子了,这对他日后是有好处的,从吏变成官,这是一条很艰难的路。
“知节啊周大人在信中说,要把本县的灾民,尽快的全部运走,以免有难以预料之时发生,这些送下来的皮筏子,暂时不要分与其他州县,要组织一批皮筏子把本县的灾民直接运过潼关去……,路上不要停留……”史可法皱眉头的原因就是这转运灾民都是一站一站的接力,他府谷县的灾民,就只要运到兴县,或者葭州就可以了,运到那里的灾民,由那里的移民官负责往下转运,可是周延儒给他的信里说的可不光是说让他把灾民转运走,更是让他立刻组织一大批的皮筏子,直接把人运过潼关去……,这显然和当初的移民方案有悖。
宋知节也是摸不着门,想了半天道:“大人,这是何意?”宋知节也不是官场的积年,对这些摸棱两可,有着弯弯绕绕的东西,也不是很通透。
“呵呵……,周大人说,要我们招摇过市,用几百个皮筏子组成一只巨大的皮筏子船队,一次把人运过潼关,说是要做给黄河两岸的灾民看看,让黄河两岸的灾民看到我们几百皮筏子运人的场面,让沿途的灾民对我们的移民有更加坚定的信心,如此而已……”史可法笑着把信里的原话说了出来,周延儒给他的信里,就是这样说的,让他组织几百个皮筏子,一次性载着几千灾民,直接下到潼关去,至于理由,也很有说服力,就是要给在黄河两岸等待转运的灾民一个信号,一个信心,看:我们司农司是有能力把你们转运走的,我们司农司有无数的皮筏子……,这件事,按周延儒的说法,就是演戏给那些灾民看,招摇着下黄河。
史可法虽然觉得这个理由很充分,不过,更是感觉这是像给自己表功,有抢功劳的嫌疑,心中有些不喜。
“好事啊大人,这绝对是好事,周大人果然是考虑得周到,如此,也确实有必要,如今,陕西的灾民都指望着皮筏子救人呢,如果大人能够以几百个皮筏子组成一个庞大的皮筏子船队,如此一路漂下去,这场面可想而知,这沿途的灾民,才会知晓我们司农司移民的能力,才会对我们有更多的信心,我们司农司移民,才会事半功倍……,如此,我们移民起来,也才更加的轻松,……呵呵,何况,大人,如今,全陕都在制作羊皮筏子,都在做羊皮胎,呵呵,这羊皮胎,皮筏子运人的办法是大人提出来了,也该当由大人带头大肆的展示,宣传起来,让其他移民官,黄河沿岸的灾民知道大人的功绩啊,大人,这事,就交给知节去办吧,知节保证办得妥妥的……”宋知节很赞成周延儒的说法,招摇下黄河绝对有必要,这是一个表功的机会,现在全陕都在大肆的制作皮筏子,不过,估计都还没晒干,如果此时能有人用大批的皮筏子展示一下皮筏子运人的功能,显然,会造成很大的轰动,这功劳,肯定是大大的,也如周延儒所说,是一个展示司农司能力,也是一个增强灾民信心的好事,于是,当下就要去办,他宋知节可不想到手的功劳飞了,如果能在人前显摆一回,那是求之不得。
史可法虽然有些厌恶这种抢功劳,显耀自己自己的事,不过,也如宋知节说的,这也是一个增加黄河两岸灾民信心的好事,史可法点点头,道:“好,那此事就拜托知节了,把今天漂下来的几百个皮筏子,组成一个皮筏子船队,明日启程,一直漂过潼关去,沿途要大肆的宣传这种皮筏子的好处,就说,上游,还有无数的皮筏子要漂下来,我们司农司的人已经在上游大批的收购皮筏子了,还在制作更多的皮筏子,让黄河两岸的灾民看到我们的存在,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