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六章 行路6 (1/2)
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五代末年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原城,晋河东节度使、中书令、北平王刘知远正与心腹们密议。
刘知远居中踞坐,他面色红紫,双目白多黑少,又是个轻言不发之人,容易让左右部下觉得他有不怒自威之态,因而不敢逾越不恭。
刘知远早年列于后唐明宗麾下,明宗与后梁朱温的军队交战时,明宗女婿石敬瑭因在一次战斗中为梁军所袭,刘知远将自己的马匹献给石敬瑭,自己则断后,由此,石敬瑭对刘知远一直感恩,刘知远也一直追随石氏左右。后来石敬瑭称帝后,刘知远便是当仁不让的佐命功臣。
及石重贵登极,刘知远却遭到新帝的排斥,加检校太师,进封北平王,调任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虽然挂上了个北面行营招讨使之名防备契丹,刘知远其实已经被排除在中枢权力圈外。
刘知远因而广募士卒,阳城之战,诸军散卒归之者有数千人,又听从部下郭威的献计,诛杀吐谷浑首领全家,得吐谷浑财畜,因此河东富强冠于诸镇,步骑兵力有五万人。
晋主石重贵与契丹交恶,刘知远明知这不是明智现实的决策,却不上表谏止,大有静观其变的意思。
事实果然不出刘知远所料,契丹在经过多次南侵无果之后,终于一举攻入汴州,石重贵也沦为阶下囚。刘知远已经料到契丹人不会长留中原,他一面上表向契丹称臣,其实暗地里积蓄力量,准备填补契丹人北返后的权力真空。
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议事堂中,坐着十余位心腹,他们当中最受刘知远仪重的是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四位,另外还有王章、白文珂、王峻等大小官佐。
“听说那耶律德光,已经在大梁穿上中国天子的龙袍,当起了中原的皇帝,沿用中原官制,号令天下。这该如何是好?”刘知远沉声问道。他在心腹们面前,并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苏逢吉还有些担忧:“如今但论兵强马壮,无人能及我河东之右,属下所虑的却是人心。若是天下诸侯皆服我河东,则大事可成。”
杨邠起身抱拳道:“主上何必担忧,耶律德光以为他能当得了中原皇帝,眼下他所能控制不过河北、京、洛罢了,四方藩镇有的不听其号令,有的只是面服心不服。况且,契丹人四处烧掠,不行汉法,早晚会激怒所有人。”
武节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亦道:“杨押牙说的是,主上,事不宜迟,我等愿奉主上为帝,号令天下!”
“我等愿拥主上为帝!”蕃汉孔目官郭威等人皆伏拜道。
刘知远内心极喜,起身将众将扶起,口中说道:“戎狄入汴,致中原无主。本王身受先帝隆恩,位及王爵,却未能力挽狂澜,心中实有愧疚也。”
郭威道:“末将听闻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皆避契丹,帅众奔唐。雄武节度使何重建斩契丹使者,以秦、成、阶三州降蜀。东南诸道贼兵泛滥。此皆是契丹不得人心所致,主上若是即日登极,必一呼百应,则大事可成也!”
郭威身材魁伟,孔武有力,又曾身经百战,他因脖子上刺着一只小雀儿,人称“郭雀儿”,向来为刘知远所倚重的少数人之一。
刘知远走到堂中,亲热地拍了拍郭威的臂膀,道:“郭兄弟之心,本王知也。用兵有轻重缓急,时机未到,诸君稍安勿躁!”
他忽然又问道:“听说东南兖海最近出了一个名叫‘义勇军’的,诸位可知详情?”
知客使王峻负责四方联络与贡献,也曾代表刘知远出使过汴州,觐见耶律德光,对河南一带消息知道的多一些,奏道:“回主上,东南群盗蜂起,听说那义勇军似乎专以劫掠东南诸贼为业。不过,据说义勇军是诸道首先斩杀辽使的,其他的属下所知不多。”
刘知远点点头:“此乃天下首义也!待他日时机成熟,本王必令诸道军兵就地诛杀辽人!”
正在此时,忽听堂外人声鼎沸,众人十分惊讶。刘知远脸色微怒:“郭威,去看看何人喧哗。”
时间不大,郭威匆匆地回来复命,禀报道:“回主上,军士们聚积在堂外,俱言契丹陷汴,执我天子,天下已无主。主天下者,非我主不能也!”
刘知远脸上的喜色一闪而过,他略思忖了一会,说道:“天子仍在,听说陛下被辽主勒令押往北廷,受尽凌辱,本王岂能坐视不管?我欲出兵井陉,迎谒陛下。尔等速去军营,劝说将士们稍安勿躁,虏势仍强,吾河东军威未振,不可鲁莽。”
左右诸人,皆知刘知远这话既是托辞,也是明智之举。河东出兵去截住被契丹人押往北庭的石重贵,现在恐怕有些晚了些,说明智,是因为刘知远还比较清醒,河东诸将们都在等待契丹众叛亲离不败自退的时候。
这年头,拥主帅为帝,是一件稳赚不赔的生意,成功了便升官发财,失败了只能是主帅倒霉顶缸,刘知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经过杨、史、郭等人的“劝说”,河东将士们这才消停了些。
郭威处理好了这些事情,便带着侍从离开军营,回城内私第。
他原本是刺史之子,然幼时双亲皆逝,依潞州常氏长大,一直是个穷光蛋,但长得孔武有力,武艺又不错,十八岁时投潞州留守李继韬部下为军卒,为李继韬所赏识。少年从军,既是为了出人头地,也是谋生手段。
不过,郭威年轻时爱打抱不平,好任侠用力,有一次在上党,当地一个屠夫向来是地头蛇,欺凌市人,郭威年轻气盛,便借着酒力去这位屠夫那里买肉,故意找茬。
这屠夫也是有种,他指着自己坦露的胸腹,问郭威:“你敢刺我吗?”
有此问,郭威毫不犹豫地从肉案上捡起一把刀,刺入那屠夫腹中,屠夫当场殒命。郭威杀人了,被人逮去见官,李继韬惜才,借故让郭威逃掉。
但年纪渐长后的郭威并非莽夫,因为他爱读书,虽然涉猎不多,但也读过《阃外春秋》,所谓以正守国,以奇用兵,较存亡治乱,记贤愚成败也。
一个爱读书的大兵,就将自己与其他老兵大兵小兵区别开来。
更何况,他后来又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柴氏。柴氏本是后唐庄宗宫中嫔御,明宗称帝后,一改庄宗时的乱政,只留下年老... -->>
太原城,晋河东节度使、中书令、北平王刘知远正与心腹们密议。
刘知远居中踞坐,他面色红紫,双目白多黑少,又是个轻言不发之人,容易让左右部下觉得他有不怒自威之态,因而不敢逾越不恭。
刘知远早年列于后唐明宗麾下,明宗与后梁朱温的军队交战时,明宗女婿石敬瑭因在一次战斗中为梁军所袭,刘知远将自己的马匹献给石敬瑭,自己则断后,由此,石敬瑭对刘知远一直感恩,刘知远也一直追随石氏左右。后来石敬瑭称帝后,刘知远便是当仁不让的佐命功臣。
及石重贵登极,刘知远却遭到新帝的排斥,加检校太师,进封北平王,调任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虽然挂上了个北面行营招讨使之名防备契丹,刘知远其实已经被排除在中枢权力圈外。
刘知远因而广募士卒,阳城之战,诸军散卒归之者有数千人,又听从部下郭威的献计,诛杀吐谷浑首领全家,得吐谷浑财畜,因此河东富强冠于诸镇,步骑兵力有五万人。
晋主石重贵与契丹交恶,刘知远明知这不是明智现实的决策,却不上表谏止,大有静观其变的意思。
事实果然不出刘知远所料,契丹在经过多次南侵无果之后,终于一举攻入汴州,石重贵也沦为阶下囚。刘知远已经料到契丹人不会长留中原,他一面上表向契丹称臣,其实暗地里积蓄力量,准备填补契丹人北返后的权力真空。
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议事堂中,坐着十余位心腹,他们当中最受刘知远仪重的是苏逢吉、杨邠、史弘肇、郭威四位,另外还有王章、白文珂、王峻等大小官佐。
“听说那耶律德光,已经在大梁穿上中国天子的龙袍,当起了中原的皇帝,沿用中原官制,号令天下。这该如何是好?”刘知远沉声问道。他在心腹们面前,并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苏逢吉还有些担忧:“如今但论兵强马壮,无人能及我河东之右,属下所虑的却是人心。若是天下诸侯皆服我河东,则大事可成。”
杨邠起身抱拳道:“主上何必担忧,耶律德光以为他能当得了中原皇帝,眼下他所能控制不过河北、京、洛罢了,四方藩镇有的不听其号令,有的只是面服心不服。况且,契丹人四处烧掠,不行汉法,早晚会激怒所有人。”
武节军都指挥使史弘肇亦道:“杨押牙说的是,主上,事不宜迟,我等愿奉主上为帝,号令天下!”
“我等愿拥主上为帝!”蕃汉孔目官郭威等人皆伏拜道。
刘知远内心极喜,起身将众将扶起,口中说道:“戎狄入汴,致中原无主。本王身受先帝隆恩,位及王爵,却未能力挽狂澜,心中实有愧疚也。”
郭威道:“末将听闻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皆避契丹,帅众奔唐。雄武节度使何重建斩契丹使者,以秦、成、阶三州降蜀。东南诸道贼兵泛滥。此皆是契丹不得人心所致,主上若是即日登极,必一呼百应,则大事可成也!”
郭威身材魁伟,孔武有力,又曾身经百战,他因脖子上刺着一只小雀儿,人称“郭雀儿”,向来为刘知远所倚重的少数人之一。
刘知远走到堂中,亲热地拍了拍郭威的臂膀,道:“郭兄弟之心,本王知也。用兵有轻重缓急,时机未到,诸君稍安勿躁!”
他忽然又问道:“听说东南兖海最近出了一个名叫‘义勇军’的,诸位可知详情?”
知客使王峻负责四方联络与贡献,也曾代表刘知远出使过汴州,觐见耶律德光,对河南一带消息知道的多一些,奏道:“回主上,东南群盗蜂起,听说那义勇军似乎专以劫掠东南诸贼为业。不过,据说义勇军是诸道首先斩杀辽使的,其他的属下所知不多。”
刘知远点点头:“此乃天下首义也!待他日时机成熟,本王必令诸道军兵就地诛杀辽人!”
正在此时,忽听堂外人声鼎沸,众人十分惊讶。刘知远脸色微怒:“郭威,去看看何人喧哗。”
时间不大,郭威匆匆地回来复命,禀报道:“回主上,军士们聚积在堂外,俱言契丹陷汴,执我天子,天下已无主。主天下者,非我主不能也!”
刘知远脸上的喜色一闪而过,他略思忖了一会,说道:“天子仍在,听说陛下被辽主勒令押往北廷,受尽凌辱,本王岂能坐视不管?我欲出兵井陉,迎谒陛下。尔等速去军营,劝说将士们稍安勿躁,虏势仍强,吾河东军威未振,不可鲁莽。”
左右诸人,皆知刘知远这话既是托辞,也是明智之举。河东出兵去截住被契丹人押往北庭的石重贵,现在恐怕有些晚了些,说明智,是因为刘知远还比较清醒,河东诸将们都在等待契丹众叛亲离不败自退的时候。
这年头,拥主帅为帝,是一件稳赚不赔的生意,成功了便升官发财,失败了只能是主帅倒霉顶缸,刘知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经过杨、史、郭等人的“劝说”,河东将士们这才消停了些。
郭威处理好了这些事情,便带着侍从离开军营,回城内私第。
他原本是刺史之子,然幼时双亲皆逝,依潞州常氏长大,一直是个穷光蛋,但长得孔武有力,武艺又不错,十八岁时投潞州留守李继韬部下为军卒,为李继韬所赏识。少年从军,既是为了出人头地,也是谋生手段。
不过,郭威年轻时爱打抱不平,好任侠用力,有一次在上党,当地一个屠夫向来是地头蛇,欺凌市人,郭威年轻气盛,便借着酒力去这位屠夫那里买肉,故意找茬。
这屠夫也是有种,他指着自己坦露的胸腹,问郭威:“你敢刺我吗?”
有此问,郭威毫不犹豫地从肉案上捡起一把刀,刺入那屠夫腹中,屠夫当场殒命。郭威杀人了,被人逮去见官,李继韬惜才,借故让郭威逃掉。
但年纪渐长后的郭威并非莽夫,因为他爱读书,虽然涉猎不多,但也读过《阃外春秋》,所谓以正守国,以奇用兵,较存亡治乱,记贤愚成败也。
一个爱读书的大兵,就将自己与其他老兵大兵小兵区别开来。
更何况,他后来又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柴氏。柴氏本是后唐庄宗宫中嫔御,明宗称帝后,一改庄宗时的乱政,只留下年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