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重生之大科学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北京采取守势,攻守之间不求有功,但求能扼住北洋系和同盟会扩展之势,让他们安稳一段时日。”果然不出众人所料,黎元洪北上的火车还没到正定府,总统府就发布消息,称黎元洪、段祺瑞在张振武一案中虽然并无大的过错,但在程序、证据上难免存在小的瑕疵,应当略施薄惩以垂范后世。鉴于黎元洪之前已经宣布主动辞去副总统、湖北都督、参谋总长等职务,现予留任副总统一职,参谋总长由黄兴暂领;免去段祺瑞陆军总长职务,权代湖北都督,陆军总长暂由段芝贵代理。命令刚一公布,就引起了全国震动。首先,不知袁世凯是急于求成,还是有意为之,这道命令在颁布之前居然没有获得参议院和国务院的副署。虽然命令之后缀了一句“所有任命将交由参议院、国务院予以追认”,但所有人都知道,命令一旦颁布就是木已成舟,参议院、国务院总不可能打大总统的脸吧?唐绍仪倒也硬气,闻听消息后马上留下一份辞呈,迅速离开北京前往上海。不过唐绍仪与袁世凯共事多年,知道他行事手段毒辣,所以他在辞呈只是委婉表示自己身体不适,恳请给假5日出京调治,只是总理职务关系重大,不能一日无人,请求大总统从国务员里指派一人暂时代理。但谁来代理或继任总理一职呢?引得众人议论纷纷。从目前内阁组成来看,有四个人最有可能:代表超然内阁的外交总长陆徵祥,代表铁杆袁系的内务总长赵秉钧,代表新中国党的教育总长孙元起,以及代表同盟会的农林总长宋教仁。事实上,除了凭空出现的孙元起外,在真实历史中陆徵祥和赵秉钧都曾出任过国务总理,即便是英年早逝的宋教仁,在遇害前距离国务总理也只有一步之遥。袁世凯自然希望自己的亲信赵秉钧出任内阁总理,那样才能真正达到“府院一体”,却又怕在参议院通不过,毕竟在此之前刚刚摆了参议院一道。所以只好一面做出物色人选、改组内阁的姿态,一面声称内阁总理等孙中山、黎元洪、黄克强等到京后协商解决。其次,命令下达不久,段祺瑞就在河南、湖北交界的信阳宣布接受大总统府任免,随即乘火车南下武昌,而原先驻扎在河南的北洋军各部重心也随之南移,对湖北呈半包围之势,并秣马厉兵,随时准备入鄂作战。豫鄂之间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大战好像一触即发。由于襄阳、郧阳都与河南接壤,方维、蒋作宾等人不敢掉以轻心,连忙将攻略荆州府的湖北第一混成旅抽调至枣阳、光化一带,监视防御当面河南省的北洋军。原先对垒的鄂军不仅没有乘此良机大举反攻,反而也渐次撤回原先的驻防地,提高警惕,密切注视段祺瑞南下后的政局变化。作为事件核心人物的黎元洪,闻听消息后思来想去,自忖南归之路已被阻断,返回湖北希望渺茫,但又不愿前往北京主动跳入樊笼,被袁世凯玩弄于股掌之间,便在正定府停车驻足,然后通电全国,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大总统府的惩罚,辞去湖北都督一职;但自身罪愆过重,非辞职所能消解,愿借副总统之名出洋周游列国,劝说各国承认成立未久的中华民国,以此将功赎过。袁世凯生怕他到海外之后与孙中山、黄克强等勾结在一块儿,或者在列强元首面前大放厥词诋毁自己,哪肯同意他出国?当下频频发电称赞他首义功勋,劝他尽快北上共商国是;与此同时,又命直隶驻军在正定周边严防死守,绝不能让黎元洪金蝉脱壳,在恰当时候甚至可以把黎元洪强拥上火车,直接送到北京。至于黄兴,本来是不打算来北京凑热闹的,奈何孙中山被袁世凯迷惑得神魂颠倒,一天一个电报催他北上。黄兴拗不过孙中山的盛情,只好带着李书城、张孝准等亲信离沪北上。他还在途中,就接到了袁世凯任命他暂领参谋总长的命令。在委任书中,袁世凯极尽阿谀之能事,称赞黄兴“奔走国是二十年,提倡共和,改革政体,热心毅力百折不回,出生入死艰苦卓绝,凡所经历中外公知,名冠军界众论翕然”,几乎把黄兴捧到了天上。然而黄兴早就看穿了袁世凯的心肝脾肺肾,对于暂领参谋总长之事敬谢不敏。或许这也是袁世凯想要的结果吧?(未完待续……)RT
北京采取守势,攻守之间不求有功,但求能扼住北洋系和同盟会扩展之势,让他们安稳一段时日。”果然不出众人所料,黎元洪北上的火车还没到正定府,总统府就发布消息,称黎元洪、段祺瑞在张振武一案中虽然并无大的过错,但在程序、证据上难免存在小的瑕疵,应当略施薄惩以垂范后世。鉴于黎元洪之前已经宣布主动辞去副总统、湖北都督、参谋总长等职务,现予留任副总统一职,参谋总长由黄兴暂领;免去段祺瑞陆军总长职务,权代湖北都督,陆军总长暂由段芝贵代理。命令刚一公布,就引起了全国震动。首先,不知袁世凯是急于求成,还是有意为之,这道命令在颁布之前居然没有获得参议院和国务院的副署。虽然命令之后缀了一句“所有任命将交由参议院、国务院予以追认”,但所有人都知道,命令一旦颁布就是木已成舟,参议院、国务院总不可能打大总统的脸吧?唐绍仪倒也硬气,闻听消息后马上留下一份辞呈,迅速离开北京前往上海。不过唐绍仪与袁世凯共事多年,知道他行事手段毒辣,所以他在辞呈只是委婉表示自己身体不适,恳请给假5日出京调治,只是总理职务关系重大,不能一日无人,请求大总统从国务员里指派一人暂时代理。但谁来代理或继任总理一职呢?引得众人议论纷纷。从目前内阁组成来看,有四个人最有可能:代表超然内阁的外交总长陆徵祥,代表铁杆袁系的内务总长赵秉钧,代表新中国党的教育总长孙元起,以及代表同盟会的农林总长宋教仁。事实上,除了凭空出现的孙元起外,在真实历史中陆徵祥和赵秉钧都曾出任过国务总理,即便是英年早逝的宋教仁,在遇害前距离国务总理也只有一步之遥。袁世凯自然希望自己的亲信赵秉钧出任内阁总理,那样才能真正达到“府院一体”,却又怕在参议院通不过,毕竟在此之前刚刚摆了参议院一道。所以只好一面做出物色人选、改组内阁的姿态,一面声称内阁总理等孙中山、黎元洪、黄克强等到京后协商解决。其次,命令下达不久,段祺瑞就在河南、湖北交界的信阳宣布接受大总统府任免,随即乘火车南下武昌,而原先驻扎在河南的北洋军各部重心也随之南移,对湖北呈半包围之势,并秣马厉兵,随时准备入鄂作战。豫鄂之间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大战好像一触即发。由于襄阳、郧阳都与河南接壤,方维、蒋作宾等人不敢掉以轻心,连忙将攻略荆州府的湖北第一混成旅抽调至枣阳、光化一带,监视防御当面河南省的北洋军。原先对垒的鄂军不仅没有乘此良机大举反攻,反而也渐次撤回原先的驻防地,提高警惕,密切注视段祺瑞南下后的政局变化。作为事件核心人物的黎元洪,闻听消息后思来想去,自忖南归之路已被阻断,返回湖北希望渺茫,但又不愿前往北京主动跳入樊笼,被袁世凯玩弄于股掌之间,便在正定府停车驻足,然后通电全国,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大总统府的惩罚,辞去湖北都督一职;但自身罪愆过重,非辞职所能消解,愿借副总统之名出洋周游列国,劝说各国承认成立未久的中华民国,以此将功赎过。袁世凯生怕他到海外之后与孙中山、黄克强等勾结在一块儿,或者在列强元首面前大放厥词诋毁自己,哪肯同意他出国?当下频频发电称赞他首义功勋,劝他尽快北上共商国是;与此同时,又命直隶驻军在正定周边严防死守,绝不能让黎元洪金蝉脱壳,在恰当时候甚至可以把黎元洪强拥上火车,直接送到北京。至于黄兴,本来是不打算来北京凑热闹的,奈何孙中山被袁世凯迷惑得神魂颠倒,一天一个电报催他北上。黄兴拗不过孙中山的盛情,只好带着李书城、张孝准等亲信离沪北上。他还在途中,就接到了袁世凯任命他暂领参谋总长的命令。在委任书中,袁世凯极尽阿谀之能事,称赞黄兴“奔走国是二十年,提倡共和,改革政体,热心毅力百折不回,出生入死艰苦卓绝,凡所经历中外公知,名冠军界众论翕然”,几乎把黄兴捧到了天上。然而黄兴早就看穿了袁世凯的心肝脾肺肾,对于暂领参谋总长之事敬谢不敏。或许这也是袁世凯想要的结果吧?(未完待续……)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