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核武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坦克团就能有效撕开敌军防线,发起大规模的陆军阵地进攻。
以这样的军事体系去同德国的装甲集团军群对抗,那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也不能算是帝国陆军体系的最强实力,但以轻装甲步兵和牵引火炮为主体协同作战,在摩托化步兵、空军和部分主战坦克集群的支持下,用来对付意军和北非战场倒是绰绰有余。
以这样的编制,四到五个集团军加上英法殖民军就能有效的控制整个非洲,实际的投入规模也要远小于主力的装甲集团军群。
这场战争中,军费肯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即便是帝国也要充分的有效合理的使用军费开支,但在同德军的主力对决中,想要省钱是不可能的。
这些问题,中央军部已经有了比较妥善的军事方案。
在这天的上午,宋彪皇帝就同蒋方震总参谋长将整个方案大体确立下来,争取将整个战争的总军费开支控制在350亿中圆的规模,两年半的时间,30个月内结束战争。
这毕竟是世界大战,在总兵员接近1500万规模的情况下,350亿中圆的军费能否够用确实是一个问题,不是招满1500万人即可,你还要发枪发炮,配置飞机、坦克、装甲车以及其他一切各种开支。
在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里,中央内阁一直在想办法筹集军费,国库目前有130亿中圆的财政盈余可以直接用于军费开支,其中包含了一部分出售中央国家资产的收益,未来三年时间里,每年财政拨款大约可以保持在70亿中圆的规模,基上勉强够支付此次战争的军费开支。
加上出售战争公债,最好还是要争取筹集到400亿的军费,多退少补,因为这里面还要考虑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央军部还要继续保持对其他盟国的财政支持,中央银行也要大量购买英法国债。
所有的开支加起来,整个战争期间的总军事费用很可能是一个天数字,这和打日就不一样了,别看第三次中日战争持续了两年之久,实际总开支其实并不大,而且这些开支很大一部分是装备费用,基也能用于此次对德战争。
正因为这很可能是一个天数字,帝国就更加要逼迫英法在战后偿还这些开支。
帝国还得留一手啊。如果大战结束后,美国乘机采用金元攻势横扫欧洲,帝国同样要有办法将美国排除出去,最低的限度也是在美国对英法实施同等租借条款和借贷扶持的基础上,仗打完了也给美国一部分好处,拉拢美国继续压制欧洲,主导权则必须在帝国手里。
战争结束之后,帝国手中最好要保证有一百亿中圆的财政留存,可以用于欧洲复建计划。以此避免美国主导这一进程,平白无故的让美国夺取了欧洲经济的控制权。
蒋方震中午就回去处理军务,宋彪皇帝将顾维钧总理留下来,又将财政大臣陈瑾召入宫中,提前就战后秩序和金融霸权问题进行讨论。帝国想要打赢纳粹轴心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战后继续压制美国。
所以,这个事情必须是两手准备,尽早结束战争,将大量的国债和财政留存控制在手中,尽可能保存帝国对美国的金融和产业压制。
换而言之,最好的办法还是要使用核武器。越早越好。
在宋彪皇帝明确表态之后,帝国对意大利正式宣战之事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中央内阁总理大臣有权利直接签署战争令,一旦总理签署这一命令。并经宋皇帝批准,则无需再经国会商议。
顾维钧总理再也不能维持此前的模糊战略,只能强硬出面在国会答辩,要求对意大利正式宣战。现在根不需要寻求国会的批准,但后续还是需要国会的支持。所以,统一国内思想成了非常重要的议题,各样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也随之大规模的启动。
面对这种情况,德波两国大使紧急出面同外务部商谈,希望帝国能够继续保持原有的不参战立场,当前局势下,中、美、西班牙、巴西、伊朗、土耳其等国都没有参战,这里面各国实际上都有偏向,美国因为军售问题,相对保持着对同盟国和轴心国的平衡,瑞典出于自保因素,也是略偏向于轴心国,土耳其则是明显偏向于轴心国,这些国家中除了中美,其他都还算是影响较小的国家,不足轻重。
如果美国忽然参战,不管加入哪一方都会直接导致战场出现巨大的转折,但是美国和中国相比,影响力还是要小太多。
确切的说,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就基等于英法德意波等国之和。
中国一旦正式参战,整个亚盟都会牵涉其中,而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其他重要合作国,比如南美洲的巴西、智利,欧洲的西班牙,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等国都将可能直接卷入战争,甚至可以牵动整个南美洲都加入到战争中。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
纳粹德国确实是计划挑战中华帝国在世界范围的霸主地位,建立日耳曼人的世界霸权地位,但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计划,在十年内都不可能达成这一目标。
当然,中华帝国也确实不可能给纳粹德国这个时间周期和机会。
美国可以作壁上观,坐等德国挑战中国给它带来的新的历史机遇,中国是绝对不能等。
顾维钧在国会发表政策谈话,表示出明确的要参战的意图后,德国和波兰都立刻派遣大使紧急启动谈判,希望通过外交斡旋继续阻止中国参战,因为中国一旦参战,轴心国目前的实力是很可能扛不住的。
别看大英帝国很悲惨,它毕竟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这样的坚强后盾,它和印度也仍然保持着宗主国和殖民国的关系。
大英帝国在全球依然拥有最多的殖民地,拥有庞大战争资源储备,而中国是整个亚盟的领导者,拥有匹敌整个欧洲的人口、资源和工业实力,以及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实力和科技实力。
只要中国正式参战,英国就一定会陪着中国打到底,真和中英打起长周期的消耗战,德国也未必扛得住。
谈啊。
该谈还是要谈。
外务部还是派遣副外长同德国、波兰谈判,这个价码提的非常高,第一,德国必须彻底退出法国,承认自由法国政府;第二,轴心国必须彻底退出非洲;第三,轴心国必须退出俄罗斯。
法国是纳粹德国土之外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俄罗斯是纳粹德国的资源基地和工业基地,这两个地方拱手让出,德国就没有继续挑战帝国霸权的机会。
这个谈判基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到了9月18日,帝国虽然还没有正式宣战,但是驻扎埃塞俄比亚的两个集团军已经进驻埃及,空军也开始大规模的进攻驻扎在利比亚的意军,中央海军航空联合舰队则从亚丁港和北马港出发,绕道南非进入大西洋。
帝国海军的第一站就是刚果,占领刚果之后等葡萄牙确定被拉拢到同盟国阵营,全舰队才会进驻葡萄牙里斯港口,此后进入地中海,一举消灭意大利海军。
绕了一大圈就是为了两件事,一是在西非占据刚果这个基地,二是用军事实力逼迫西班牙和葡萄牙彻底倒向盟军阵营。
帝国大军进攻的大幕已然拉开了,一个新时代也即将到来。
坦克团就能有效撕开敌军防线,发起大规模的陆军阵地进攻。
以这样的军事体系去同德国的装甲集团军群对抗,那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也不能算是帝国陆军体系的最强实力,但以轻装甲步兵和牵引火炮为主体协同作战,在摩托化步兵、空军和部分主战坦克集群的支持下,用来对付意军和北非战场倒是绰绰有余。
以这样的编制,四到五个集团军加上英法殖民军就能有效的控制整个非洲,实际的投入规模也要远小于主力的装甲集团军群。
这场战争中,军费肯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即便是帝国也要充分的有效合理的使用军费开支,但在同德军的主力对决中,想要省钱是不可能的。
这些问题,中央军部已经有了比较妥善的军事方案。
在这天的上午,宋彪皇帝就同蒋方震总参谋长将整个方案大体确立下来,争取将整个战争的总军费开支控制在350亿中圆的规模,两年半的时间,30个月内结束战争。
这毕竟是世界大战,在总兵员接近1500万规模的情况下,350亿中圆的军费能否够用确实是一个问题,不是招满1500万人即可,你还要发枪发炮,配置飞机、坦克、装甲车以及其他一切各种开支。
在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里,中央内阁一直在想办法筹集军费,国库目前有130亿中圆的财政盈余可以直接用于军费开支,其中包含了一部分出售中央国家资产的收益,未来三年时间里,每年财政拨款大约可以保持在70亿中圆的规模,基上勉强够支付此次战争的军费开支。
加上出售战争公债,最好还是要争取筹集到400亿的军费,多退少补,因为这里面还要考虑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中央军部还要继续保持对其他盟国的财政支持,中央银行也要大量购买英法国债。
所有的开支加起来,整个战争期间的总军事费用很可能是一个天数字,这和打日就不一样了,别看第三次中日战争持续了两年之久,实际总开支其实并不大,而且这些开支很大一部分是装备费用,基也能用于此次对德战争。
正因为这很可能是一个天数字,帝国就更加要逼迫英法在战后偿还这些开支。
帝国还得留一手啊。如果大战结束后,美国乘机采用金元攻势横扫欧洲,帝国同样要有办法将美国排除出去,最低的限度也是在美国对英法实施同等租借条款和借贷扶持的基础上,仗打完了也给美国一部分好处,拉拢美国继续压制欧洲,主导权则必须在帝国手里。
战争结束之后,帝国手中最好要保证有一百亿中圆的财政留存,可以用于欧洲复建计划。以此避免美国主导这一进程,平白无故的让美国夺取了欧洲经济的控制权。
蒋方震中午就回去处理军务,宋彪皇帝将顾维钧总理留下来,又将财政大臣陈瑾召入宫中,提前就战后秩序和金融霸权问题进行讨论。帝国想要打赢纳粹轴心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战后继续压制美国。
所以,这个事情必须是两手准备,尽早结束战争,将大量的国债和财政留存控制在手中,尽可能保存帝国对美国的金融和产业压制。
换而言之,最好的办法还是要使用核武器。越早越好。
在宋彪皇帝明确表态之后,帝国对意大利正式宣战之事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中央内阁总理大臣有权利直接签署战争令,一旦总理签署这一命令。并经宋皇帝批准,则无需再经国会商议。
顾维钧总理再也不能维持此前的模糊战略,只能强硬出面在国会答辩,要求对意大利正式宣战。现在根不需要寻求国会的批准,但后续还是需要国会的支持。所以,统一国内思想成了非常重要的议题,各样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也随之大规模的启动。
面对这种情况,德波两国大使紧急出面同外务部商谈,希望帝国能够继续保持原有的不参战立场,当前局势下,中、美、西班牙、巴西、伊朗、土耳其等国都没有参战,这里面各国实际上都有偏向,美国因为军售问题,相对保持着对同盟国和轴心国的平衡,瑞典出于自保因素,也是略偏向于轴心国,土耳其则是明显偏向于轴心国,这些国家中除了中美,其他都还算是影响较小的国家,不足轻重。
如果美国忽然参战,不管加入哪一方都会直接导致战场出现巨大的转折,但是美国和中国相比,影响力还是要小太多。
确切的说,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就基等于英法德意波等国之和。
中国一旦正式参战,整个亚盟都会牵涉其中,而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其他重要合作国,比如南美洲的巴西、智利,欧洲的西班牙,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等国都将可能直接卷入战争,甚至可以牵动整个南美洲都加入到战争中。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事情。
纳粹德国确实是计划挑战中华帝国在世界范围的霸主地位,建立日耳曼人的世界霸权地位,但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计划,在十年内都不可能达成这一目标。
当然,中华帝国也确实不可能给纳粹德国这个时间周期和机会。
美国可以作壁上观,坐等德国挑战中国给它带来的新的历史机遇,中国是绝对不能等。
顾维钧在国会发表政策谈话,表示出明确的要参战的意图后,德国和波兰都立刻派遣大使紧急启动谈判,希望通过外交斡旋继续阻止中国参战,因为中国一旦参战,轴心国目前的实力是很可能扛不住的。
别看大英帝国很悲惨,它毕竟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这样的坚强后盾,它和印度也仍然保持着宗主国和殖民国的关系。
大英帝国在全球依然拥有最多的殖民地,拥有庞大战争资源储备,而中国是整个亚盟的领导者,拥有匹敌整个欧洲的人口、资源和工业实力,以及世界上最强大的金融实力和科技实力。
只要中国正式参战,英国就一定会陪着中国打到底,真和中英打起长周期的消耗战,德国也未必扛得住。
谈啊。
该谈还是要谈。
外务部还是派遣副外长同德国、波兰谈判,这个价码提的非常高,第一,德国必须彻底退出法国,承认自由法国政府;第二,轴心国必须彻底退出非洲;第三,轴心国必须退出俄罗斯。
法国是纳粹德国土之外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俄罗斯是纳粹德国的资源基地和工业基地,这两个地方拱手让出,德国就没有继续挑战帝国霸权的机会。
这个谈判基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到了9月18日,帝国虽然还没有正式宣战,但是驻扎埃塞俄比亚的两个集团军已经进驻埃及,空军也开始大规模的进攻驻扎在利比亚的意军,中央海军航空联合舰队则从亚丁港和北马港出发,绕道南非进入大西洋。
帝国海军的第一站就是刚果,占领刚果之后等葡萄牙确定被拉拢到同盟国阵营,全舰队才会进驻葡萄牙里斯港口,此后进入地中海,一举消灭意大利海军。
绕了一大圈就是为了两件事,一是在西非占据刚果这个基地,二是用军事实力逼迫西班牙和葡萄牙彻底倒向盟军阵营。
帝国大军进攻的大幕已然拉开了,一个新时代也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