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两汉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陈胜称王也不是没一点好处,实际上效果也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在秦朝要完了。因为自从陈胜称王后,各郡县的苦力们都自动自发的上街,起来杀死当地的长官,来响应陈胜。
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于是陈胜准备充分利用这一形势,全国各地四面出击、多头并举,派出去的队伍连陈胜自己都数不过来。在这些队伍中,有些名气的有这么五路人马。
第一路是葛婴(也就是前边提到过的)带队向南去安徽地面上闹腾。
葛婴早在陈胜称王前已领着兵四处乱打,到八月份时,已打到安徽定远东南,把楚国原有的土地收复了一大半,因此一激动找了个楚国后裔叫芈襄疆,把立为楚王。笑话闹大了,陈胜7月底称楚王,来打招呼的人还在路上跑呢,谁让你老兄太能折腾,打这么远呢?打招呼的人还没赶到,你葛婴8月初莫名奇妙地又给弄出了楚王。没多长时间葛老兄也发现自己闹了个笑话,九月份就把芈襄疆杀掉,并慌忙跑去陈县向老大请罪。一口气跑到陈县,也没人慰问一下,连口水都没喝,直接被抓了起来砍了头。陈胜有些无厘头了,他虽闹了个笑话,但毕竟又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目前还正用的着他,可陈胜顾不了这么多。陈胜顾不上这些,但别人会顾得上的,自己种下的恶果还得自己消受。
第二路是吴广监军向西进军荥阳。
这次吴广在旅游前,结结实实郁闷了好几天。自从陈胜称王了,吴广心里有些不舒服。当初搞技术活、学狐狸叫,甚至杀人都是我干的,你只是动动嘴皮子、写三个字就当了王,我费那么大的劲怎么能不给个名份?要是没个名份,我一急把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捅出去,你也受不了,因此吴广向陈胜要官了。
这么一要,陈胜也有些恼火,但不给还不行,这个人是技术人才,并且是机要员,给的官大了自己舍不得,给的小了他又不愿意。思来想去陈胜准备给个比较响的职务,但比较难听——假王。真是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后来的韩信向刘邦要官时也说要当什么“假王”,看来陈胜的语言概括能力真的很强。
假王嘛,毕竟不是真的,只是代替自己说说话、办办事而已,并且听起来还比较牛气。可吴广是个大老粗,没顾得上品出其中的韵味,就高高兴兴地背着“假王”的称号出发了,目的地——荥阳,主要任务监军。就这一站地,“假王”同志再也难翻身了,因为在荥阳将发生一件事,让吴广很痛苦。
这位仁兄带队一路小跑,等到荥阳时候遇见难题了,因为这个地方的郡守名字叫李由,是李斯的长子,很有些能力。
大家可能会问李斯死了,他长子竟然没死?实际上李斯现在还没死,我前边为了展现胡亥的全貌,只是概括了一下,事实上李斯到目前为止依然健在,只是过的不很舒畅罢了。最终判李斯死刑的一个理由,就是在这个长子身上。
李由守着荥阳,就是不投降,并且时不时还领着人出来招呼招呼吴广。但吴广也很无奈,想尽办法就是难以跃过这座城池。既然灭不掉你,那就围着你。因此吴广下令把荥阳城围了起来,这一围就是几个月。
好了,我们就不陪吴大叔在这里喝风了,让他消停干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吧。
第三路的领队叫周章,进军咸阳。咸阳只是他此行定下来的目标,事实上还没弄明白城门口在哪就已经歇菜了。
早在秦灭六国前,周章这位仁兄曾在楚国名将项燕手下做事,干的工作很特殊,也很权威——占卜。过去人都比较迷信这个,每次打仗都要看看日子、定定时辰,可又没有天气预报什么的,只好去算卦。周章就是一个算卦先生。
现在陈胜起义了,周章兄连忙跑来应聘。和陈胜比起来,周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陈胜知道个啥啊,也不过就是个长工,走过的路还没周先生跨过的桥多呢。因此周章三忽悠两不忽悠,让陈胜高兴的不得了,当成自己的心腹大将,领兵几万进军咸阳。
到目前为止周章正用两条腿丈量土地,丈量结果到底准确不准确无人考证,但至少现在还没有什么离谱事情发生,在碰到那个真正的对手前,周章是幸福的。好了,现在就让他先ziyou自在的散步吧。
第四路军的带队的叫武臣,北收赵地。
这一路军实际是争取来的。在前三路军热热闹闹正在举行联欢庆祝时,有人眼红了。眼红的人就是陈余,“大王,你现在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打了,北边没人照顾,就叫我去吧。”听了陈余的话,陈胜又高兴了半天。自己正没时间料理那块地盘呢,去就去呗,反正也用不了多少人。
于是陈胜就任命自己的老朋友武臣为将军,另一个朋友邵sāo(这个名字起的真失败)为护军,同时安排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领兵三千,北取赵地。
对于这次人事安排,陈胜是满意的,武臣和邵sāo是自己多年的朋友,虽然张耳、陈余不是自己的嫡系,但毕竟只是两个校尉,兴不起多大浪。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正因为他这次人事安排,将彻底改变自己武装起义的总体格局,由自己的一头独大,变成豪强林立。主要是陈胜不注重背景调查,武臣和邵sāo不光是他的朋友,更是张耳和陈余的朋友。因为武臣和邵sāo都是陈县人,而不巧的是张耳和陈余已经在陈县待了很多年。并且张耳和陈余比他更善于交朋友,尤其那个张耳同志,只要是个人都能套上近乎,也正是这种膏药精神,让他能在刘邦手下混的有声有色,不过最终还是被废。
于是,第四支队伍出发了。武臣领着他的三千人的小分队从白马津(河南省滑县北)渡过黄河,一路收罗兵马,竟然让他七拼八凑的弄成了几万人的队伍。人多了面子也大了,就给自己起了个称号——“武信君”。管你叫什么随你的便,只要认的准是你这个人,就算叫猪头三也无妨。
武臣领着他七拼八凑的军队,连哄带拉的抢了赵国故地十多座城池,就在他准备一口气接着往下打的时候,一个人跑到他跟前——蒯彻,这是一个极为会说话的人,全凭一张嘴,混的有声有色,别人死的死、亡的亡,而这位老兄却总能逢凶化吉,屹立不倒。实际上也是一个很有眼光和头脑的人,史书上只留下他的几次言论,而每次言论的背后都蕴含着无比的智慧。
蒯彻在范阳县令那里吃饱喝足,然后拍拍县令的肩膀,“别抖,让我到武臣那卖两句嘴,你就能化险为夷。”就这样蒯彻跑来了。给武臣戴几个高帽之后,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言论,“范阳的县令怕死,打算投降,您如果不把他当做秦朝官吏而杀了他,而许给他官当,”他顿了一下,然后颇有深意地接着侃道,“燕、赵两国的故地不用打就能投降。”武臣没有来得及怀疑,已经高兴的不知所以然,满口答应,让蒯彻返回范阳进行交涉。事实上蒯彻没有说大话,武臣没费一枪一弹轻松取下三十多个城池。
赵地解放了,武臣也不愿意回去了。因为就在武臣轻松拿下那三十多个城池之时,张耳、陈余说话了,“陈胜对攻取土地的诸将多因谗言诋毁被诛杀。”这一句话就足够了,因为前一阵的葛婴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但总不能莫名其妙在这里住着吧,得有个名堂呀。名堂好找,只要有兵,封自己个王很简单,又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陈胜就是这么干的。很快武臣称赵王。
陈胜听说武臣自称赵王,非常恼火,准备灭了他全家。虽然灭武臣有困难,但杀他全家比较容易,因为武臣的家属就在陈县,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就在陈胜准备干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时,身边的得力助手房君阻止了他,提出了一个反对意见,这个意见简直一针见血,“秦国还没灭亡就杀武臣全家,等于又树立一个敌人,不如乘机派人祝贺他为往,并派他迅速带兵进攻秦朝。”如果武臣按这条建议办事,秦朝灭亡应该会更快一些,陈胜和武臣都可能闹腾更久一些,可毕竟没有那么多如果。
当使者跑去给武臣祝贺完,然后提出让起出兵攻秦时候,有人提出了异议,又是张耳、陈余,到目前为之这两个人好的如一个人一样,每次说话都是一起,并说的内容都相同。“楚王祝贺是权益之计,一但灭秦必将攻赵,大王不要出兵,应当北区燕、代之地,南取河南,等秦楚两家疲惫衰败之机,在天下实现自己大志。”
也许有私心的... -->>
陈胜称王也不是没一点好处,实际上效果也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在秦朝要完了。因为自从陈胜称王后,各郡县的苦力们都自动自发的上街,起来杀死当地的长官,来响应陈胜。
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于是陈胜准备充分利用这一形势,全国各地四面出击、多头并举,派出去的队伍连陈胜自己都数不过来。在这些队伍中,有些名气的有这么五路人马。
第一路是葛婴(也就是前边提到过的)带队向南去安徽地面上闹腾。
葛婴早在陈胜称王前已领着兵四处乱打,到八月份时,已打到安徽定远东南,把楚国原有的土地收复了一大半,因此一激动找了个楚国后裔叫芈襄疆,把立为楚王。笑话闹大了,陈胜7月底称楚王,来打招呼的人还在路上跑呢,谁让你老兄太能折腾,打这么远呢?打招呼的人还没赶到,你葛婴8月初莫名奇妙地又给弄出了楚王。没多长时间葛老兄也发现自己闹了个笑话,九月份就把芈襄疆杀掉,并慌忙跑去陈县向老大请罪。一口气跑到陈县,也没人慰问一下,连口水都没喝,直接被抓了起来砍了头。陈胜有些无厘头了,他虽闹了个笑话,但毕竟又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目前还正用的着他,可陈胜顾不了这么多。陈胜顾不上这些,但别人会顾得上的,自己种下的恶果还得自己消受。
第二路是吴广监军向西进军荥阳。
这次吴广在旅游前,结结实实郁闷了好几天。自从陈胜称王了,吴广心里有些不舒服。当初搞技术活、学狐狸叫,甚至杀人都是我干的,你只是动动嘴皮子、写三个字就当了王,我费那么大的劲怎么能不给个名份?要是没个名份,我一急把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捅出去,你也受不了,因此吴广向陈胜要官了。
这么一要,陈胜也有些恼火,但不给还不行,这个人是技术人才,并且是机要员,给的官大了自己舍不得,给的小了他又不愿意。思来想去陈胜准备给个比较响的职务,但比较难听——假王。真是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后来的韩信向刘邦要官时也说要当什么“假王”,看来陈胜的语言概括能力真的很强。
假王嘛,毕竟不是真的,只是代替自己说说话、办办事而已,并且听起来还比较牛气。可吴广是个大老粗,没顾得上品出其中的韵味,就高高兴兴地背着“假王”的称号出发了,目的地——荥阳,主要任务监军。就这一站地,“假王”同志再也难翻身了,因为在荥阳将发生一件事,让吴广很痛苦。
这位仁兄带队一路小跑,等到荥阳时候遇见难题了,因为这个地方的郡守名字叫李由,是李斯的长子,很有些能力。
大家可能会问李斯死了,他长子竟然没死?实际上李斯现在还没死,我前边为了展现胡亥的全貌,只是概括了一下,事实上李斯到目前为止依然健在,只是过的不很舒畅罢了。最终判李斯死刑的一个理由,就是在这个长子身上。
李由守着荥阳,就是不投降,并且时不时还领着人出来招呼招呼吴广。但吴广也很无奈,想尽办法就是难以跃过这座城池。既然灭不掉你,那就围着你。因此吴广下令把荥阳城围了起来,这一围就是几个月。
好了,我们就不陪吴大叔在这里喝风了,让他消停干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吧。
第三路的领队叫周章,进军咸阳。咸阳只是他此行定下来的目标,事实上还没弄明白城门口在哪就已经歇菜了。
早在秦灭六国前,周章这位仁兄曾在楚国名将项燕手下做事,干的工作很特殊,也很权威——占卜。过去人都比较迷信这个,每次打仗都要看看日子、定定时辰,可又没有天气预报什么的,只好去算卦。周章就是一个算卦先生。
现在陈胜起义了,周章兄连忙跑来应聘。和陈胜比起来,周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陈胜知道个啥啊,也不过就是个长工,走过的路还没周先生跨过的桥多呢。因此周章三忽悠两不忽悠,让陈胜高兴的不得了,当成自己的心腹大将,领兵几万进军咸阳。
到目前为止周章正用两条腿丈量土地,丈量结果到底准确不准确无人考证,但至少现在还没有什么离谱事情发生,在碰到那个真正的对手前,周章是幸福的。好了,现在就让他先ziyou自在的散步吧。
第四路军的带队的叫武臣,北收赵地。
这一路军实际是争取来的。在前三路军热热闹闹正在举行联欢庆祝时,有人眼红了。眼红的人就是陈余,“大王,你现在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打了,北边没人照顾,就叫我去吧。”听了陈余的话,陈胜又高兴了半天。自己正没时间料理那块地盘呢,去就去呗,反正也用不了多少人。
于是陈胜就任命自己的老朋友武臣为将军,另一个朋友邵sāo(这个名字起的真失败)为护军,同时安排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领兵三千,北取赵地。
对于这次人事安排,陈胜是满意的,武臣和邵sāo是自己多年的朋友,虽然张耳、陈余不是自己的嫡系,但毕竟只是两个校尉,兴不起多大浪。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正因为他这次人事安排,将彻底改变自己武装起义的总体格局,由自己的一头独大,变成豪强林立。主要是陈胜不注重背景调查,武臣和邵sāo不光是他的朋友,更是张耳和陈余的朋友。因为武臣和邵sāo都是陈县人,而不巧的是张耳和陈余已经在陈县待了很多年。并且张耳和陈余比他更善于交朋友,尤其那个张耳同志,只要是个人都能套上近乎,也正是这种膏药精神,让他能在刘邦手下混的有声有色,不过最终还是被废。
于是,第四支队伍出发了。武臣领着他的三千人的小分队从白马津(河南省滑县北)渡过黄河,一路收罗兵马,竟然让他七拼八凑的弄成了几万人的队伍。人多了面子也大了,就给自己起了个称号——“武信君”。管你叫什么随你的便,只要认的准是你这个人,就算叫猪头三也无妨。
武臣领着他七拼八凑的军队,连哄带拉的抢了赵国故地十多座城池,就在他准备一口气接着往下打的时候,一个人跑到他跟前——蒯彻,这是一个极为会说话的人,全凭一张嘴,混的有声有色,别人死的死、亡的亡,而这位老兄却总能逢凶化吉,屹立不倒。实际上也是一个很有眼光和头脑的人,史书上只留下他的几次言论,而每次言论的背后都蕴含着无比的智慧。
蒯彻在范阳县令那里吃饱喝足,然后拍拍县令的肩膀,“别抖,让我到武臣那卖两句嘴,你就能化险为夷。”就这样蒯彻跑来了。给武臣戴几个高帽之后,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言论,“范阳的县令怕死,打算投降,您如果不把他当做秦朝官吏而杀了他,而许给他官当,”他顿了一下,然后颇有深意地接着侃道,“燕、赵两国的故地不用打就能投降。”武臣没有来得及怀疑,已经高兴的不知所以然,满口答应,让蒯彻返回范阳进行交涉。事实上蒯彻没有说大话,武臣没费一枪一弹轻松取下三十多个城池。
赵地解放了,武臣也不愿意回去了。因为就在武臣轻松拿下那三十多个城池之时,张耳、陈余说话了,“陈胜对攻取土地的诸将多因谗言诋毁被诛杀。”这一句话就足够了,因为前一阵的葛婴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但总不能莫名其妙在这里住着吧,得有个名堂呀。名堂好找,只要有兵,封自己个王很简单,又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陈胜就是这么干的。很快武臣称赵王。
陈胜听说武臣自称赵王,非常恼火,准备灭了他全家。虽然灭武臣有困难,但杀他全家比较容易,因为武臣的家属就在陈县,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就在陈胜准备干这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时,身边的得力助手房君阻止了他,提出了一个反对意见,这个意见简直一针见血,“秦国还没灭亡就杀武臣全家,等于又树立一个敌人,不如乘机派人祝贺他为往,并派他迅速带兵进攻秦朝。”如果武臣按这条建议办事,秦朝灭亡应该会更快一些,陈胜和武臣都可能闹腾更久一些,可毕竟没有那么多如果。
当使者跑去给武臣祝贺完,然后提出让起出兵攻秦时候,有人提出了异议,又是张耳、陈余,到目前为之这两个人好的如一个人一样,每次说话都是一起,并说的内容都相同。“楚王祝贺是权益之计,一但灭秦必将攻赵,大王不要出兵,应当北区燕、代之地,南取河南,等秦楚两家疲惫衰败之机,在天下实现自己大志。”
也许有私心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