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北洋枭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锦州小凌河南女儿乡,这片原本只是城郊的土地这两个月来却是人来人往,大片穿着灰色军服的人来来回回,彷佛比锦州城里还热闹。
这里之所以能够出现这么多的北洋新军军人,那是因为赵东云把第三混成协的司令部设在了这里,同时也是第三混成协主力部队驻扎地。
锦州这地方,谁都知道它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属于必守之地,但是从历史上来说这锦州就没守住过,为什么?因为守锦州的话很容易被敌人彻底包围,一旦被包围的话,易守难攻这四个字就会变成插翅难飞,纵观历史的清军和明军的历次交战以及后世两党内战时,守锦州的部队下场都很苦逼,基本都是被全歼啊。
赵东云虽然古代历史家对这些战例不算熟悉,在这个时代里也不算什么超级将帅能够随随便便就能够决定胜败,然而他虽然不算什么名将但依旧继承了原身的大量军事知识,同时这两年里他也没放松,大量研读当代的军事理论书籍,除了大量研究德文和英文系列的军事书籍外,甚至为了研究拿破仑的战争理论,他还自学了法文。
当别人只看见赵东云才二十多岁就成为一协统领时,却是很少人能够看见赵东云几乎每天都在读书,赵东云甚至在研究德国现代参谋制度时,还顺手翻译了好几本德国的军事著作。赵东云在北洋体系内快速崛起,并不是依靠那些来自后世的记忆,更多的是依靠他自身的能力。
赵东云来到这个世界后,是接受了原来身体的记忆,这些记忆是深深刻在赵东云脑海里头的,再加上赵东云的一些后世观念以及这两年所研读的大量军事理论,说实话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单纯在军事理论上能够超过赵东云的还真找不出来几个来。
现在的赵东云怎么说呢,是个属于纸上谈兵的高手,说起理论来一套一套,不过具体经验就没有多少了,至于说身为名将的天份老实话赵东云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反正现在赵东云是看不出来自己有成为名将的天份。
对于这种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宇宙爆发率领七千大军就大破十万俄兵,但是却可以相信他在一些理论战术上做出合理的安排。
比如在锦州的布防上,赵东云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是也一眼看出来锦州这鬼地方一个搞不好就会让自己插翅难飞,所以从一开始他在锦州布防的重心就不是防守,而是撤退!
刚到锦州的时候他就派遣了两千余人的兵力驻扎松山,为什么啊,就是为了保住退路啊!
除了在松山布置重兵掩护右翼保障退路外,另外赵东云又是派遣骑兵深入小凌河以东进行巡逻侦查,防止可能到来的偷袭。
至于对锦州城本身的防守,说实话赵东云并没有多上心,他甚至放弃了在大小紫荆山这个战略要点布置重兵的想法,同时也放弃了在锦州城外围守城的做法,而是把兵力都收缩到了小凌河西岸,也就是女儿乡一带,只是在锦州城里部署了少量兵力而已。
这样做的原因其实也简单,因为如果把兵力都布置到大小紫荆山和小凌河东部的锦州城的话,那么守固然是轻松了,但是俄军要是来一个包围穿越,那赵东云估计就得在锦州城里自杀殉国了。
反正七千兵力怎么守也是守不住了,干脆就放弃外围阵地,甚至连锦州城也不要了,直接利用小凌河来防守,打一个河滩防守战,把炮兵部署到锦州南郊的高地上,把步兵和机枪沿着小凌河西岸部署,俄军如果想要正面渡河突破的话,赵东云有信心打掉他几千人。
如果俄军比他想象的还要谨慎,不惜耽误十天半个月去绕行的话,那么赵东云就自认倒霉,二话不说直接带着部队就退往宁远州建立第二道防线。
到时候看情况,如果俄军兵力少,那么赵东云就高喊为了国家和民族和俄军打上一仗,如果俄军五六万人跑过来,赵东云顶多也就是守上几天然后又是一路向西直奔山海关而去。
赵东云估摸着,等自己跑到山海关的时候,这时间怎么也过去了十天半个月了吧,北洋新军动员速度就算再慢,那时候估计援兵也来了。
如果那个时候朝廷还在吵开不开战,援兵迟迟不来的话,就别怪他再一次转身逃跑把山海关扔给俄国人了。
总之来这辽东,他就不是来和俄国人拼命的,所以能不打就不打,就算真的战争爆发了,那也是量力而行,打得过就干他一票,打不过直接战略转进,至于国土失陷之类的事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这听起来也许很窝囊,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的,要是给他十镇新军,他赵东云二话不说直接挥军奉天,关键是他有吗?
他没有!
他只有一个第三混成协,手下兵只有七千,炮不过十六门,机枪三十挺而已!
所以他在来到锦州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想过要死守锦州,所以才会出现把第三混成协的大
&nb... -->>
锦州小凌河南女儿乡,这片原本只是城郊的土地这两个月来却是人来人往,大片穿着灰色军服的人来来回回,彷佛比锦州城里还热闹。
这里之所以能够出现这么多的北洋新军军人,那是因为赵东云把第三混成协的司令部设在了这里,同时也是第三混成协主力部队驻扎地。
锦州这地方,谁都知道它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属于必守之地,但是从历史上来说这锦州就没守住过,为什么?因为守锦州的话很容易被敌人彻底包围,一旦被包围的话,易守难攻这四个字就会变成插翅难飞,纵观历史的清军和明军的历次交战以及后世两党内战时,守锦州的部队下场都很苦逼,基本都是被全歼啊。
赵东云虽然古代历史家对这些战例不算熟悉,在这个时代里也不算什么超级将帅能够随随便便就能够决定胜败,然而他虽然不算什么名将但依旧继承了原身的大量军事知识,同时这两年里他也没放松,大量研读当代的军事理论书籍,除了大量研究德文和英文系列的军事书籍外,甚至为了研究拿破仑的战争理论,他还自学了法文。
当别人只看见赵东云才二十多岁就成为一协统领时,却是很少人能够看见赵东云几乎每天都在读书,赵东云甚至在研究德国现代参谋制度时,还顺手翻译了好几本德国的军事著作。赵东云在北洋体系内快速崛起,并不是依靠那些来自后世的记忆,更多的是依靠他自身的能力。
赵东云来到这个世界后,是接受了原来身体的记忆,这些记忆是深深刻在赵东云脑海里头的,再加上赵东云的一些后世观念以及这两年所研读的大量军事理论,说实话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单纯在军事理论上能够超过赵东云的还真找不出来几个来。
现在的赵东云怎么说呢,是个属于纸上谈兵的高手,说起理论来一套一套,不过具体经验就没有多少了,至于说身为名将的天份老实话赵东云自己也不知道有没有,反正现在赵东云是看不出来自己有成为名将的天份。
对于这种的人你不能指望他宇宙爆发率领七千大军就大破十万俄兵,但是却可以相信他在一些理论战术上做出合理的安排。
比如在锦州的布防上,赵东云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是也一眼看出来锦州这鬼地方一个搞不好就会让自己插翅难飞,所以从一开始他在锦州布防的重心就不是防守,而是撤退!
刚到锦州的时候他就派遣了两千余人的兵力驻扎松山,为什么啊,就是为了保住退路啊!
除了在松山布置重兵掩护右翼保障退路外,另外赵东云又是派遣骑兵深入小凌河以东进行巡逻侦查,防止可能到来的偷袭。
至于对锦州城本身的防守,说实话赵东云并没有多上心,他甚至放弃了在大小紫荆山这个战略要点布置重兵的想法,同时也放弃了在锦州城外围守城的做法,而是把兵力都收缩到了小凌河西岸,也就是女儿乡一带,只是在锦州城里部署了少量兵力而已。
这样做的原因其实也简单,因为如果把兵力都布置到大小紫荆山和小凌河东部的锦州城的话,那么守固然是轻松了,但是俄军要是来一个包围穿越,那赵东云估计就得在锦州城里自杀殉国了。
反正七千兵力怎么守也是守不住了,干脆就放弃外围阵地,甚至连锦州城也不要了,直接利用小凌河来防守,打一个河滩防守战,把炮兵部署到锦州南郊的高地上,把步兵和机枪沿着小凌河西岸部署,俄军如果想要正面渡河突破的话,赵东云有信心打掉他几千人。
如果俄军比他想象的还要谨慎,不惜耽误十天半个月去绕行的话,那么赵东云就自认倒霉,二话不说直接带着部队就退往宁远州建立第二道防线。
到时候看情况,如果俄军兵力少,那么赵东云就高喊为了国家和民族和俄军打上一仗,如果俄军五六万人跑过来,赵东云顶多也就是守上几天然后又是一路向西直奔山海关而去。
赵东云估摸着,等自己跑到山海关的时候,这时间怎么也过去了十天半个月了吧,北洋新军动员速度就算再慢,那时候估计援兵也来了。
如果那个时候朝廷还在吵开不开战,援兵迟迟不来的话,就别怪他再一次转身逃跑把山海关扔给俄国人了。
总之来这辽东,他就不是来和俄国人拼命的,所以能不打就不打,就算真的战争爆发了,那也是量力而行,打得过就干他一票,打不过直接战略转进,至于国土失陷之类的事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这听起来也许很窝囊,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的,要是给他十镇新军,他赵东云二话不说直接挥军奉天,关键是他有吗?
他没有!
他只有一个第三混成协,手下兵只有七千,炮不过十六门,机枪三十挺而已!
所以他在来到锦州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想过要死守锦州,所以才会出现把第三混成协的大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