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乱世殇之伶兰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铃兰自责深省,彻夜难以入眠。
她自觉,从始至终,都只是不过在嘴上说着不愿因自己而牵累他人而已,但入宫以来经历的这般大大小小的事故,又有哪一次不是因她莽撞行事而无端牵连了身边之人。
而这一次,她更是将娘亲拖累至此。
她记得,大约是五岁那年,举家返乡遭遇灾荒之时,她母女二人与父亲失散,此后唯有母亲独身倾力将其拉扯长大。
她对父亲的记忆少之又少,脑海之中不过只剩下些零零散散的片段,其他就都是听娘亲说给她听的了。
她幼时记忆之中的母亲却很清晰,肤白貌美、纤身玉手、轻声细语,与后来在芜菁村住下时见的那些邻居家的婶子、婆子们都不相同。且她依稀记得,他们返乡之前,家中住的大宅也是高门大院的,母亲房里还有可使唤的人。原先小时候她并不太懂得门第这些的分别,只是但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早年父亲在朝为官的缘故。
前些年里,她尚年幼,可也记得当时是因为母亲坚持留在芜菁村等父亲回来,便就此住下了。返乡时带着的盘缠使得差不多了,母亲便在镇上寻了些织绣缝补的活计维持家计,她那时还小,无法在银钱方面为母分担,只能多帮忙做些家中活计,而母亲只要力所能及之事,又是更愿亲力亲为的,虽然她也有帮忙,但母亲却并不太使她劳作。
一度,世道不济,外头的营生都不好做,镇子上织绣缝补的活计越来越少。赚不到银子,家中境况便越发困苦了,更有甚时竟到无米果腹的地步。她还清楚的记得,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她和母亲每日都是靠着挖番薯、摘野菜过活的。
那段时候,她其实已隐隐听过母亲夜咳,但她还不知道母亲那时已初发了病症。虽母亲或许已有自觉,可生活窘困,连填饱肚子都是奢望,更莫要再说到镇上去求医问药了。
也正是这期间,原本清浅的病症,却因无金问诊,一日拖复一日,延误了病情,终是熬成了痨症。
当时,若非她在后山上采野菜时,偶遇了同在山上采药的丘正攸和殷韶二人,她与她娘或许可能会熬不过最为艰难困苦的那一段时候。
待她娘病况稳定些许之后,他二人便离开了芜菁村。虽说走前悄悄留下了不少银两和药材,但也非可保日后永无忧虞。
那时她才满十三,自觉已有能力、也是时候该替母亲支撑起这个家了。经与母亲彻夜恳谈之后,又拜托了邻居家六婶子多加照拂家中,她这才独自往大城里去寻了活计。
可初到大城,她人生地不熟,又遇人不淑,险些遭人贩拐卖。亏得是一位官家少爷途经此地,路见不平、出手相助,这才保她无虞。
也正是因此机缘,她从那官家少爷随行的丫鬟口中得知了应城的郑府正在招工的事情,故才有幸应招入府为婢,也就此算是谋得了一份安稳的好差事。
那官家的少爷不是别人,正是今时的禁军都尉郑晟隆,而当时他身侧随行的丫鬟,便就是席洛香了。
想方入郑府之时,她什么都不懂得,多亏得洛香照拂,从旁香悉心教导。虽仍偶有错失,但郑晟隆也念她年少,从未曾严苛待她。
而洛香身为孤女,无亲无故。记得一年除夕,还曾陪她返乡探母,同食同宿、亲昵无间。那时二人在乡间一处嬉闹,一齐赶往镇上庙会游玩。当时就想,纵是亲生姊妹俩个,也不过就是如此了,由此才来得义结金兰一说。
在郑府的这两年中,不必再每日为吃穿犯愁,月例贴补家用有余,也够负担母亲的汤药费。母亲的病症也因坚持按时用药,稳定下了许多。
她总以为,近年一切都应已转好,日后不必再让母亲受苦了,可再看眼前......
如今,她被禁足于昭阳宫,此时母亲就在宫外天王寺。她纵使心中忧思惦念,却也不得见上一面。
而她的婚姻大事,又无端被王后利用作为拉拢夏国的手段。身份卑微的她,被缚强权之下,竟毫无反抗之力。
而且,就在今夜,当她还对三殿下没有出现在银杏林之事感到心慌无措,心头万绪纠结成团之时,她竟又在那副她自以为近亲而又熟悉的面容上,看到了冷若霜冻一般淡漠的神情。
然而,当再细细回想起当时情境之时,她的心中不禁又是一寒。或许,她已经不再缺定那样的表情是否能被称之为淡漠了。她虽然不愿承认,但她的确隐隐察觉到,那毫不留情的决绝之中,掺杂着的一丝恨意。
她的惊惶,是因不知那样强烈情绪的是于何时深种。
可若说及错处,她时至此刻仍未能想明白究竟是因何而起。
又或许,早在她踏入王宫的那一瞬间,从前原本正趋于安定的一切,就在一夜之间,全都慢慢发生着改变。
寂冷空垠的黑夜悄然淡去,远天之际泛起蒙蒙地微亮。
铃兰卷缩在床榻边,倚靠着床沿,疲惫不堪地合上了婆娑的泪眼。
铃兰自责深省,彻夜难以入眠。
她自觉,从始至终,都只是不过在嘴上说着不愿因自己而牵累他人而已,但入宫以来经历的这般大大小小的事故,又有哪一次不是因她莽撞行事而无端牵连了身边之人。
而这一次,她更是将娘亲拖累至此。
她记得,大约是五岁那年,举家返乡遭遇灾荒之时,她母女二人与父亲失散,此后唯有母亲独身倾力将其拉扯长大。
她对父亲的记忆少之又少,脑海之中不过只剩下些零零散散的片段,其他就都是听娘亲说给她听的了。
她幼时记忆之中的母亲却很清晰,肤白貌美、纤身玉手、轻声细语,与后来在芜菁村住下时见的那些邻居家的婶子、婆子们都不相同。且她依稀记得,他们返乡之前,家中住的大宅也是高门大院的,母亲房里还有可使唤的人。原先小时候她并不太懂得门第这些的分别,只是但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早年父亲在朝为官的缘故。
前些年里,她尚年幼,可也记得当时是因为母亲坚持留在芜菁村等父亲回来,便就此住下了。返乡时带着的盘缠使得差不多了,母亲便在镇上寻了些织绣缝补的活计维持家计,她那时还小,无法在银钱方面为母分担,只能多帮忙做些家中活计,而母亲只要力所能及之事,又是更愿亲力亲为的,虽然她也有帮忙,但母亲却并不太使她劳作。
一度,世道不济,外头的营生都不好做,镇子上织绣缝补的活计越来越少。赚不到银子,家中境况便越发困苦了,更有甚时竟到无米果腹的地步。她还清楚的记得,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她和母亲每日都是靠着挖番薯、摘野菜过活的。
那段时候,她其实已隐隐听过母亲夜咳,但她还不知道母亲那时已初发了病症。虽母亲或许已有自觉,可生活窘困,连填饱肚子都是奢望,更莫要再说到镇上去求医问药了。
也正是这期间,原本清浅的病症,却因无金问诊,一日拖复一日,延误了病情,终是熬成了痨症。
当时,若非她在后山上采野菜时,偶遇了同在山上采药的丘正攸和殷韶二人,她与她娘或许可能会熬不过最为艰难困苦的那一段时候。
待她娘病况稳定些许之后,他二人便离开了芜菁村。虽说走前悄悄留下了不少银两和药材,但也非可保日后永无忧虞。
那时她才满十三,自觉已有能力、也是时候该替母亲支撑起这个家了。经与母亲彻夜恳谈之后,又拜托了邻居家六婶子多加照拂家中,她这才独自往大城里去寻了活计。
可初到大城,她人生地不熟,又遇人不淑,险些遭人贩拐卖。亏得是一位官家少爷途经此地,路见不平、出手相助,这才保她无虞。
也正是因此机缘,她从那官家少爷随行的丫鬟口中得知了应城的郑府正在招工的事情,故才有幸应招入府为婢,也就此算是谋得了一份安稳的好差事。
那官家的少爷不是别人,正是今时的禁军都尉郑晟隆,而当时他身侧随行的丫鬟,便就是席洛香了。
想方入郑府之时,她什么都不懂得,多亏得洛香照拂,从旁香悉心教导。虽仍偶有错失,但郑晟隆也念她年少,从未曾严苛待她。
而洛香身为孤女,无亲无故。记得一年除夕,还曾陪她返乡探母,同食同宿、亲昵无间。那时二人在乡间一处嬉闹,一齐赶往镇上庙会游玩。当时就想,纵是亲生姊妹俩个,也不过就是如此了,由此才来得义结金兰一说。
在郑府的这两年中,不必再每日为吃穿犯愁,月例贴补家用有余,也够负担母亲的汤药费。母亲的病症也因坚持按时用药,稳定下了许多。
她总以为,近年一切都应已转好,日后不必再让母亲受苦了,可再看眼前......
如今,她被禁足于昭阳宫,此时母亲就在宫外天王寺。她纵使心中忧思惦念,却也不得见上一面。
而她的婚姻大事,又无端被王后利用作为拉拢夏国的手段。身份卑微的她,被缚强权之下,竟毫无反抗之力。
而且,就在今夜,当她还对三殿下没有出现在银杏林之事感到心慌无措,心头万绪纠结成团之时,她竟又在那副她自以为近亲而又熟悉的面容上,看到了冷若霜冻一般淡漠的神情。
然而,当再细细回想起当时情境之时,她的心中不禁又是一寒。或许,她已经不再缺定那样的表情是否能被称之为淡漠了。她虽然不愿承认,但她的确隐隐察觉到,那毫不留情的决绝之中,掺杂着的一丝恨意。
她的惊惶,是因不知那样强烈情绪的是于何时深种。
可若说及错处,她时至此刻仍未能想明白究竟是因何而起。
又或许,早在她踏入王宫的那一瞬间,从前原本正趋于安定的一切,就在一夜之间,全都慢慢发生着改变。
寂冷空垠的黑夜悄然淡去,远天之际泛起蒙蒙地微亮。
铃兰卷缩在床榻边,倚靠着床沿,疲惫不堪地合上了婆娑的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