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回到唐朝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的东宫和汉王府强势,卫王府势单力薄,此时正值组建新军之际,如果不搞好殿下,卫王和太子之间的平衡关系,又如何分配新军中各方的势力呢?”
李恪还是不明白,有点茫然,“组建新军,父皇已经下旨让大家写条陈,推荐人才,怎么能把三方的势力牵扯进去呢?”
许敬宗笑道,“殿下,组建新军,朝廷推举人才,难道背后就没有各方的实力在支持吗?远的不说,就拿我们汉王府来说,如果支持苏定方,那些亲近殿下的朝臣即使不支持,也不会反对。”
许敬宗如此一说,李恪终于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王珪、杜淹和韦挺都是建成身边的旧臣,而且三人关系极好。现在,三人中有两个已经有官职在身,他们就可以有举荐的权利。再者,王珪又是李泰的老师,只要李泰有能力让王珪为自己所用,有王珪和杜淹的支持,再加上朝中一些以前跟三人亲近的人,李泰的势力也就会有所暴涨,足以抗衡东宫还有他的汉王府。
但是,李恪突然又眉头微蹙,半响不语。因为,如果真的这样,那不就意味着李世民已经知道了他们几人都在暗中培植势力,都在为储位做斗争吗?要真是这样,今后的日子可不好过,自己做事要小心才是。
然而,李恪又想到,李世民是不支持自己的儿子为了太子的位置你争我夺,所以,他为什么要扶植李泰在朝中的势力呢?这和前面他的想法不是自相矛盾吗?想到这里,李恪感觉思绪很乱,捋不清头绪。
马周知道李恪想什么,沉吟片刻后道,“殿下,自古君王,没有一个帝王不是在皇子和大臣中寻找平衡,皇上也不例外。虽然,皇上不喜欢殿下、卫王和太子等人为了储位而你争我夺,但他更不希望你们任何一方的势力太过庞大。所以,皇上才会让你们三方的实力达到一个平衡,只有如此,朝堂上才会不至于出现某一方能左右朝局的形式出现。因此,皇上如此做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殿下也不必担忧。”
“恩。”听到马周的解释,李恪再一细想,觉得马周的话很对。李世民扶植李泰在朝政的势力,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就是不希望他们任何一方的势力太过庞大而左右朝局,才会未雨绸缪,如此行事。
“可是——”李恪沉吟道,“就一个王珪和一个杜淹,能达到你说的那种效果吗?”
“殿下,你可能对王珪此人不太了解,所以才会如此想。”马周笑道,“其实,王珪的背景并非只是建成旧臣那么简单。”
“噢?”李恪惊讶道。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县人氏,出自太原王氏的高门。而他个性雅澹,少嗜欲,而且志量沉深,能安于贫贱,体道履正,交不苟合深得世人赞誉。开皇十三年,王珪应诏进入秘书内省校定群书,为太常治礼郎。大业十三年,高祖自太原攻入关中,拥立杨侑为帝,自为大丞相王珪为丞相府司录王珪。后来李高祖称帝,隐太子建成被册为太子,王珪累升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身边的重臣。”许敬宗慢慢的将王珪的履历道了出来。
李恪详细的听完许敬宗的介绍,终于知道了王珪为什么会如此受到李世民的重用。除了他的才能,除了笼络建成旧臣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王珪出自太原王氏高门,是关陇世家大族中的子弟,这也是在变相的笼络氏族。因为,如今的大唐正需要一个安稳的,可以发展经济的环境,而世家大族的态度在这当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想到此处,李恪心里豁然开朗,一些不明白的事情都清晰了起来,心中的担忧一扫而光。
而马周和许敬宗两人看到李恪明白了其中的关系,也是相互一视,微笑不语。他们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就看李恪该怎么对待这件事情了。
沉思片刻后,李恪笑道,“此事跟本王倒是没什么关系,我们也无需理他,宾王和延族可有兴趣到本王书房跟本王对弈一局?”
两人见李恪心中的疑惑解除,兴致大增,也不扫他的兴,笑道,“敢不从命。”
今的东宫和汉王府强势,卫王府势单力薄,此时正值组建新军之际,如果不搞好殿下,卫王和太子之间的平衡关系,又如何分配新军中各方的势力呢?”
李恪还是不明白,有点茫然,“组建新军,父皇已经下旨让大家写条陈,推荐人才,怎么能把三方的势力牵扯进去呢?”
许敬宗笑道,“殿下,组建新军,朝廷推举人才,难道背后就没有各方的实力在支持吗?远的不说,就拿我们汉王府来说,如果支持苏定方,那些亲近殿下的朝臣即使不支持,也不会反对。”
许敬宗如此一说,李恪终于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王珪、杜淹和韦挺都是建成身边的旧臣,而且三人关系极好。现在,三人中有两个已经有官职在身,他们就可以有举荐的权利。再者,王珪又是李泰的老师,只要李泰有能力让王珪为自己所用,有王珪和杜淹的支持,再加上朝中一些以前跟三人亲近的人,李泰的势力也就会有所暴涨,足以抗衡东宫还有他的汉王府。
但是,李恪突然又眉头微蹙,半响不语。因为,如果真的这样,那不就意味着李世民已经知道了他们几人都在暗中培植势力,都在为储位做斗争吗?要真是这样,今后的日子可不好过,自己做事要小心才是。
然而,李恪又想到,李世民是不支持自己的儿子为了太子的位置你争我夺,所以,他为什么要扶植李泰在朝中的势力呢?这和前面他的想法不是自相矛盾吗?想到这里,李恪感觉思绪很乱,捋不清头绪。
马周知道李恪想什么,沉吟片刻后道,“殿下,自古君王,没有一个帝王不是在皇子和大臣中寻找平衡,皇上也不例外。虽然,皇上不喜欢殿下、卫王和太子等人为了储位而你争我夺,但他更不希望你们任何一方的势力太过庞大。所以,皇上才会让你们三方的实力达到一个平衡,只有如此,朝堂上才会不至于出现某一方能左右朝局的形式出现。因此,皇上如此做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殿下也不必担忧。”
“恩。”听到马周的解释,李恪再一细想,觉得马周的话很对。李世民扶植李泰在朝政的势力,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就是不希望他们任何一方的势力太过庞大而左右朝局,才会未雨绸缪,如此行事。
“可是——”李恪沉吟道,“就一个王珪和一个杜淹,能达到你说的那种效果吗?”
“殿下,你可能对王珪此人不太了解,所以才会如此想。”马周笑道,“其实,王珪的背景并非只是建成旧臣那么简单。”
“噢?”李恪惊讶道。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县人氏,出自太原王氏的高门。而他个性雅澹,少嗜欲,而且志量沉深,能安于贫贱,体道履正,交不苟合深得世人赞誉。开皇十三年,王珪应诏进入秘书内省校定群书,为太常治礼郎。大业十三年,高祖自太原攻入关中,拥立杨侑为帝,自为大丞相王珪为丞相府司录王珪。后来李高祖称帝,隐太子建成被册为太子,王珪累升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身边的重臣。”许敬宗慢慢的将王珪的履历道了出来。
李恪详细的听完许敬宗的介绍,终于知道了王珪为什么会如此受到李世民的重用。除了他的才能,除了笼络建成旧臣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王珪出自太原王氏高门,是关陇世家大族中的子弟,这也是在变相的笼络氏族。因为,如今的大唐正需要一个安稳的,可以发展经济的环境,而世家大族的态度在这当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想到此处,李恪心里豁然开朗,一些不明白的事情都清晰了起来,心中的担忧一扫而光。
而马周和许敬宗两人看到李恪明白了其中的关系,也是相互一视,微笑不语。他们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就看李恪该怎么对待这件事情了。
沉思片刻后,李恪笑道,“此事跟本王倒是没什么关系,我们也无需理他,宾王和延族可有兴趣到本王书房跟本王对弈一局?”
两人见李恪心中的疑惑解除,兴致大增,也不扫他的兴,笑道,“敢不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