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马尾军大军大举登岸,郑军却是再也阻拦不住了。台湾的海岸线也是够长,谁让台湾就是一个大岛四面环海呢,马尾军战舰突入几处港口,大举登陆,沿岸驻守的郑军根本抵挡不住,马尾战舰上巨炮的轰击。
郑经这些年大发其财,除了自家铸造了一批大炮外,还向马尾军购进了一批红衣大炮,以及他们向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都购进了一些红衣大炮。但是这些大炮在马尾军新式大炮面前都只是一盘菜。就比如马尾军卖给郑经的大炮,全都是老式过时的产品,威力在郑经眼中是很大,但是和马尾军战舰舰炮比起来就要差了几个档次。
郑经新建的安平炮台、四草炮台大大小小安装了一百五十余门重炮,但是在马尾军战舰密集的炮弹面前也还算不够看,只是用了一个时辰,这些炮台便被拔除。海军陆战队登陆台湾岛,台湾岛上的守军尽皆士气低落,在人数也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很多的郑军部队只是经受了马尾军的一轮冲击便主动投降。
在马尾军登陆迅速扑到王≠∈,城下的时候,这里的郑军已经乱作了一团。郑经也知道大势已去了!
“延平王,您拿主意吧,马尾军此番大军压境,台湾肯定是保不住了!”冯锡范单膝跪地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投降?!”
“不错,延平王。耿精忠此刻已经得了半壁天下。兵力财力皆无比雄厚。想必吴三桂也非其敌手。此刻我们投降,还能保住延平王一脉不绝,若是继续抵抗,那......”冯锡范劝慰道。
参将颜望忠立即反驳道:“延平王,万万不可,我们还有台岛几十万百姓支持,募集军士至少有兵五万,死守台湾未必不可。岂能轻易投降?”
“事到如今,台湾实力远不如大陆,耿精忠手握几十万雄兵,更有强大无比的马尾海军,我们水师舰队已经损失殆尽,台湾已无海防,马尾军可以长驱直入载大军登陆台湾,到那时,你拿什么抵抗?”冯锡范质问道。
“在者,延平王。主动出降并非坏事。平南王尚可喜几年前也是被兵临城下,随后主动出降。现在如何呢?虽不掌权柄,但亦是富贵。尚家子弟可在福建未来学堂读书,有才者被选拔录用。尚家财货耿精忠分文未取,皆归尚家。由此可见,耿精忠非是嗜杀之徒,投降未必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陈军师,你觉得呢?”郑经犹豫不决,转头向军师陈永华问道。
“投降吧延平王,咱们已经没有抵抗的力量了。除非延平王想单独流浪南洋。即便是这样,惹恼了耿精忠,驻扎在南洋吕宋岛的马尾军也可以对咱们围追堵截。更加上现在南洋的荷兰人与马尾军关系密切,咱们无处可躲啊!”陈永华一针见血的说道。的确,现在要么就是死战到底,要么就是赶紧投降,没有别的路了。就是想要逃亡也没地方可去,北边的倭国,马尾军势力覆盖到,大陆更是不用想,南洋马尾军影响力现在更是巨大,根本逃不了。
郑经无言了,等了好一会,才无奈的说道:“出城投降吧!父王留下的基业,就这样葬送在我的手上了!”
郑经投降,也省去了王振邦的麻烦,大军很快开进王城,接管了所有的郑氏参与军队。所有郑氏旧臣王振邦也没有动,只是暂时软禁,回头一起押到福建,等待耿精忠处置而已。
但是对于郑经麾下几名主要将领还是要区别对待的,这时候施琅还在浙江不知道这边的消息,刘国轩在海战中阵亡了,但是这台湾岛上可也还是有几位大才的。比如军师陈永华,卫军统领冯锡范都是大才。尤其是陈永华,乃是不可多得的内政人才当然军事上也十分厉害。只是在处理内政方面可以说丝毫不亚于姚启圣,甚至很懂方面还要胜出些许。十几年前郑成功就称赞他:永华乃今之卧龙也,授予其“咨议参军”之职,委任他为郑经之师。
郑经当年能在台湾很快的站稳脚跟,陈永华功不可没。前些年,为解决军队粮食不足的问题,陈永华鼓励明郑将领进行军屯,以米为最重要的农作物。还有将甘蔗也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将甘蔗提炼出砂糖,再作为商品贩卖给日本、英国。很明显,没有他那些年的大力推广,就是和福建广东贸易了,他们也没有货物。这些年就是砂糖一项,可就为郑经获取了巨量的利益。
另外,陈永华十分注重培养人才。十一年前他就向郑经提出了“建圣庙,立学校”的建议,认为这刻不容缓。但是,郑经的回答却是“荒服新创,不但地方局促,而且人民稀少,姑暂待之将来”,认为此事为之过早。当时陈永华引经据典,力陈教育之重要。他认为,台湾沃野千里,远滨海外,民风淳朴,如果可以举荐有才能的人来辅佐政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养生息,便可以赶上中原地区。所以,应当择地建立圣庙,设立学校“以收人才,庶国有贤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郑经被说服,最终同意设立学校,发展台湾文教事业,并授命陈永华负责有关事宜。
陈永华于是创建了一套自上而下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全台设立“国子监”,作为台湾最高学府,各府、州、县分别设立“府学”、“州学”、“县学”。此外,还要求高山族同胞居住区的各社也要设立“小学”,由此方便高山族子弟入学受教育。同时,为了减轻高山族同胞的负担。陈永华鼓励他们送子入学。特地规定。凡是高山族子弟“就乡塾读书者,蠲其徭役”。
他把教育与选拔人才相结合,而且大力推行大陆的科举制度。... -->>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马尾军大军大举登岸,郑军却是再也阻拦不住了。台湾的海岸线也是够长,谁让台湾就是一个大岛四面环海呢,马尾军战舰突入几处港口,大举登陆,沿岸驻守的郑军根本抵挡不住,马尾战舰上巨炮的轰击。
郑经这些年大发其财,除了自家铸造了一批大炮外,还向马尾军购进了一批红衣大炮,以及他们向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都购进了一些红衣大炮。但是这些大炮在马尾军新式大炮面前都只是一盘菜。就比如马尾军卖给郑经的大炮,全都是老式过时的产品,威力在郑经眼中是很大,但是和马尾军战舰舰炮比起来就要差了几个档次。
郑经新建的安平炮台、四草炮台大大小小安装了一百五十余门重炮,但是在马尾军战舰密集的炮弹面前也还算不够看,只是用了一个时辰,这些炮台便被拔除。海军陆战队登陆台湾岛,台湾岛上的守军尽皆士气低落,在人数也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很多的郑军部队只是经受了马尾军的一轮冲击便主动投降。
在马尾军登陆迅速扑到王≠∈,城下的时候,这里的郑军已经乱作了一团。郑经也知道大势已去了!
“延平王,您拿主意吧,马尾军此番大军压境,台湾肯定是保不住了!”冯锡范单膝跪地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投降?!”
“不错,延平王。耿精忠此刻已经得了半壁天下。兵力财力皆无比雄厚。想必吴三桂也非其敌手。此刻我们投降,还能保住延平王一脉不绝,若是继续抵抗,那......”冯锡范劝慰道。
参将颜望忠立即反驳道:“延平王,万万不可,我们还有台岛几十万百姓支持,募集军士至少有兵五万,死守台湾未必不可。岂能轻易投降?”
“事到如今,台湾实力远不如大陆,耿精忠手握几十万雄兵,更有强大无比的马尾海军,我们水师舰队已经损失殆尽,台湾已无海防,马尾军可以长驱直入载大军登陆台湾,到那时,你拿什么抵抗?”冯锡范质问道。
“在者,延平王。主动出降并非坏事。平南王尚可喜几年前也是被兵临城下,随后主动出降。现在如何呢?虽不掌权柄,但亦是富贵。尚家子弟可在福建未来学堂读书,有才者被选拔录用。尚家财货耿精忠分文未取,皆归尚家。由此可见,耿精忠非是嗜杀之徒,投降未必不是一条好的出路。”
“陈军师,你觉得呢?”郑经犹豫不决,转头向军师陈永华问道。
“投降吧延平王,咱们已经没有抵抗的力量了。除非延平王想单独流浪南洋。即便是这样,惹恼了耿精忠,驻扎在南洋吕宋岛的马尾军也可以对咱们围追堵截。更加上现在南洋的荷兰人与马尾军关系密切,咱们无处可躲啊!”陈永华一针见血的说道。的确,现在要么就是死战到底,要么就是赶紧投降,没有别的路了。就是想要逃亡也没地方可去,北边的倭国,马尾军势力覆盖到,大陆更是不用想,南洋马尾军影响力现在更是巨大,根本逃不了。
郑经无言了,等了好一会,才无奈的说道:“出城投降吧!父王留下的基业,就这样葬送在我的手上了!”
郑经投降,也省去了王振邦的麻烦,大军很快开进王城,接管了所有的郑氏参与军队。所有郑氏旧臣王振邦也没有动,只是暂时软禁,回头一起押到福建,等待耿精忠处置而已。
但是对于郑经麾下几名主要将领还是要区别对待的,这时候施琅还在浙江不知道这边的消息,刘国轩在海战中阵亡了,但是这台湾岛上可也还是有几位大才的。比如军师陈永华,卫军统领冯锡范都是大才。尤其是陈永华,乃是不可多得的内政人才当然军事上也十分厉害。只是在处理内政方面可以说丝毫不亚于姚启圣,甚至很懂方面还要胜出些许。十几年前郑成功就称赞他:永华乃今之卧龙也,授予其“咨议参军”之职,委任他为郑经之师。
郑经当年能在台湾很快的站稳脚跟,陈永华功不可没。前些年,为解决军队粮食不足的问题,陈永华鼓励明郑将领进行军屯,以米为最重要的农作物。还有将甘蔗也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将甘蔗提炼出砂糖,再作为商品贩卖给日本、英国。很明显,没有他那些年的大力推广,就是和福建广东贸易了,他们也没有货物。这些年就是砂糖一项,可就为郑经获取了巨量的利益。
另外,陈永华十分注重培养人才。十一年前他就向郑经提出了“建圣庙,立学校”的建议,认为这刻不容缓。但是,郑经的回答却是“荒服新创,不但地方局促,而且人民稀少,姑暂待之将来”,认为此事为之过早。当时陈永华引经据典,力陈教育之重要。他认为,台湾沃野千里,远滨海外,民风淳朴,如果可以举荐有才能的人来辅佐政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养生息,便可以赶上中原地区。所以,应当择地建立圣庙,设立学校“以收人才,庶国有贤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郑经被说服,最终同意设立学校,发展台湾文教事业,并授命陈永华负责有关事宜。
陈永华于是创建了一套自上而下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全台设立“国子监”,作为台湾最高学府,各府、州、县分别设立“府学”、“州学”、“县学”。此外,还要求高山族同胞居住区的各社也要设立“小学”,由此方便高山族子弟入学受教育。同时,为了减轻高山族同胞的负担。陈永华鼓励他们送子入学。特地规定。凡是高山族子弟“就乡塾读书者,蠲其徭役”。
他把教育与选拔人才相结合,而且大力推行大陆的科举制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