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马尾军上下再次开始动了起来,训练的比以前更加的刻苦。虽然下面的军官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从上司不断的巡察就可以看出,气氛的确是不一样了。去年到现在一直盛传的,要到外海拿下一座巨大的海岛的事情,看来就快要有动作了。下面的军官也都还不知道,朝廷与三藩的关系已经越发紧张,这些事情耿精忠以及李光地姚启圣等也没有对外宣扬,将级军官以下,只知道准备出海作战,其他的一概不知。
耿精忠采纳了姚启圣的建议,开始在福建境内进行布局,准备用两年的时间,将福建打造成铁桶一块。陆战军二十六个营,除了轮番驻守各个矿场以及火器工坊的部队,其他的开始安排到福建个关键府县交通要道附近驻扎。当然,这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派出去,那样的话,动静实在是太大了一点,立马就会叫人看了出来。一支一支的派,尽量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福建总共也就这八个府,能算得上交通要道的也没几条,将几处险关要隘慢慢的控制在手上就可以了。
三万新兵到了新的部队,编入了新的编制,再次开始训练了起来。这些新兵都是内陆之人,会水的也不多。就是在河里能游泳,但是到了海里还是差了不止一筹。编入海军的那一万八千新兵,从新兵营出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学会游泳。水性必须要练的顶呱呱。用黄大忠的话说就是。作为海军。要是不会水,以后被水给淹死了,他连抚恤金都不给你发!
陆战军和炮兵师这边就好一些,他们不用去学习游泳但是却要接受更加严格的训练,比如每天早上五公里越野那是最少的,除此之外,普通战士还要接受枪械的训练,拼刺的训练。格斗的训练,炮兵则要熟悉火炮,学习知识练习开炮等等。耿精忠虽然没有当过兵,也不知道新兵具体的操练该是如何,但是军中有戚继光元帅的练兵操典,那就很好,只要严格执行,效果显著。炮兵训练以及火枪方阵的练习,这么长的时间,陆战军通过学习西洋火枪方阵再结合自家的兵法战阵。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战阵。
再说福建的各个铁矿,尤其是龙岩起点镇附近的铜、铁矿。大批的工人加班加点,将炼出的青铜、钢铁不断送进各个工坊。古代炼钢水平一直不行,炉温不高,造成锻造生铁太脆、熟铁太软,也不好掌握熔点,因此铸造出的铁炮气泡较多,结构简陋,强度上也不如铜炮。在此之前,远不如用铜方便,就是造价贵些,但是用得熟,也安全可靠些。
当矿场大师傅和西洋师傅合作研究,综合东西方的长处,对炼铁炼钢方式进行改进了之后,这些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炼出来的钢铁完全符合要求。加上,火炮工坊利用铁范铸炮法,铸造铁炮也完全没有气泡,火炮威力及安全性能大大提高。但并不是说,火炮工坊里就不铸造铜炮了,铜用来铸造轻型火炮,是极好的材质,很多的弗朗机就都是用铜来打造的。
此刻的火器工坊共分为两处,一处就是在马尾,另一处则设置在龙岩。龙岩这边的工坊规模比之马尾的要稍稍大上一些,毕竟这边就在铜铁矿附近,原材料就地就可以送过来。现在,每个月火炮工坊可以铸造出两百门左右十二磅及以上的红夷大炮,这些基本上都是要交付到海军新近正在建造的两支分舰队使用。火炮工坊从中另外分出了一部分人手,是专门为炮兵师打造火炮的。
这部分人手较少,平均每月只能铸造出六十门火炮,原本预计要六个月才能将炮兵师需要的火炮配齐。现在,耿精忠要和吴三桂交易马匹,势必要让炮兵师多等上两个月了。虽然尚之信那边也想要火炮,但是广东方面根本就拿不出什么让耿精忠心动的东西,因此,和广东的交易,完全可以往后拖,就是拖上个一年两年也没有大问题,反正自己又不求着他尚之信。自己能答应用战舰换他木材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所缺是火炮还是让他自己向西洋人购买去吧。就耿精忠估计,那些洋人,每年能卖给他五十门各式火炮就顶天了,有的时候,一年也未必会往东亚地区运送几门火炮。
大方向已经确定完毕,具体事物上又有李光地与姚启圣两人携手处理,耿精忠自己倒真是没有什么大事可做,于是自己便四处巡视,同时用自己超前的眼光进行审查,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改进的地方。其实,这个时代与后世相比,欠缺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但是很多事情不是技术不够做不了,就是大环境不允许。
在这个封建社会,想要提出超前的思想,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稍微有点大动作,都会引起极大的影响,而且是对他的发展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很多时候只能从小的地方进行改动,或是发明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器械、装置而已。
半年前,出征倭国回来没多久耿精忠设计制造的沼气池现在可是派上了大用场。沼气池在军中最先被应用,经过三个月的试用,不断的进行改进,此刻已经开始在福州附近大规模使用。在风灾过后,大力赈灾的同时,对灾后重建工作特别强调了要整顿卫生。
学会建造沼气池的工匠毕竟不多,只能在一边建设过程中一边让更多的工匠加入学习。前期就只在福州附近开始推广,待到福州附近城镇乡村都建设的差不多的时候,也就将有一大批的熟悉建造沼气池的工匠。然后再将这些工匠派往各府各县,带动其他地区的卫生建设。正是耿精忠特别强调各地加强卫生建设。也才使得福建各地没有产生什么瘟疫流行。正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件事情李光地也是极为赞同的。其他省份就没有了那么好的运气。不少地方都有大批百姓生病,让地方官府也是手忙脚乱。
这一阵子的视察,耿精忠对地方上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以靖南王府发布出来的命令,地方上都很好的执行了。这也得益于耿精忠在地方上安插了大批基层官吏,这些管理虽然品阶不高,但是却都手握实权,都是府衙县衙里真正做事的一批人。实际上。现在的福建,上至世家大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已经不认朝廷,而只知道靖南王府。靖南王府的命令比之朝廷要更加的管用,这一点倒是和吴三桂的云贵两省一样。但是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吴三桂的云贵地区,百姓被盘剥的严重,对平西王府只有畏,却没有敬。朝廷政令几乎到达不了,老百姓才不知道朝廷只知道平西王府。
而福建这边。官商百姓,都从耿精忠这儿得到了大量的实惠。尤其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嘴里吃着的,手里拿着的加上身上穿着的,很多都是靖南王府给的。这一批只是特指那些家庭情况特殊,实在贫困的。每一年年底,耿精忠的送温暖活动都不曾停止,实实在在的解决了不少贫苦家庭的大难题。普通百姓,也是由于耿精忠的发展政策,能找到工去做,也可以自己做些小生意等等,生活比之往年是一年比一年强,这些百姓们也都看在眼里。最得益的还是那些大小商家,大到最顶级的世家,小到普通的小买卖人,都从耿精忠的海贸政策中收取了巨大利益。
近海编队不断的南北往来,远洋鲲鹏船队也在南洋倭国来回的跑,加上西洋商船等等,福建出产的货物完全不用担心销售不出去。尤其是半年前征倭归来,与倭国签订条约。倭国的三处通商口岸一开通,通往倭国的贸易量三个月内便翻了一翻,到目前为止,福建销往倭国的货物已经是卖与西洋商人以及销往南洋的总和。与倭国的条约中,所有华商都是等同的,这也使得北边江浙一带的很多海商流连海上,同时与福建这边加强联系,毕竟朝廷的... -->>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马尾军上下再次开始动了起来,训练的比以前更加的刻苦。虽然下面的军官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从上司不断的巡察就可以看出,气氛的确是不一样了。去年到现在一直盛传的,要到外海拿下一座巨大的海岛的事情,看来就快要有动作了。下面的军官也都还不知道,朝廷与三藩的关系已经越发紧张,这些事情耿精忠以及李光地姚启圣等也没有对外宣扬,将级军官以下,只知道准备出海作战,其他的一概不知。
耿精忠采纳了姚启圣的建议,开始在福建境内进行布局,准备用两年的时间,将福建打造成铁桶一块。陆战军二十六个营,除了轮番驻守各个矿场以及火器工坊的部队,其他的开始安排到福建个关键府县交通要道附近驻扎。当然,这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派出去,那样的话,动静实在是太大了一点,立马就会叫人看了出来。一支一支的派,尽量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福建总共也就这八个府,能算得上交通要道的也没几条,将几处险关要隘慢慢的控制在手上就可以了。
三万新兵到了新的部队,编入了新的编制,再次开始训练了起来。这些新兵都是内陆之人,会水的也不多。就是在河里能游泳,但是到了海里还是差了不止一筹。编入海军的那一万八千新兵,从新兵营出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学会游泳。水性必须要练的顶呱呱。用黄大忠的话说就是。作为海军。要是不会水,以后被水给淹死了,他连抚恤金都不给你发!
陆战军和炮兵师这边就好一些,他们不用去学习游泳但是却要接受更加严格的训练,比如每天早上五公里越野那是最少的,除此之外,普通战士还要接受枪械的训练,拼刺的训练。格斗的训练,炮兵则要熟悉火炮,学习知识练习开炮等等。耿精忠虽然没有当过兵,也不知道新兵具体的操练该是如何,但是军中有戚继光元帅的练兵操典,那就很好,只要严格执行,效果显著。炮兵训练以及火枪方阵的练习,这么长的时间,陆战军通过学习西洋火枪方阵再结合自家的兵法战阵。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战阵。
再说福建的各个铁矿,尤其是龙岩起点镇附近的铜、铁矿。大批的工人加班加点,将炼出的青铜、钢铁不断送进各个工坊。古代炼钢水平一直不行,炉温不高,造成锻造生铁太脆、熟铁太软,也不好掌握熔点,因此铸造出的铁炮气泡较多,结构简陋,强度上也不如铜炮。在此之前,远不如用铜方便,就是造价贵些,但是用得熟,也安全可靠些。
当矿场大师傅和西洋师傅合作研究,综合东西方的长处,对炼铁炼钢方式进行改进了之后,这些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炼出来的钢铁完全符合要求。加上,火炮工坊利用铁范铸炮法,铸造铁炮也完全没有气泡,火炮威力及安全性能大大提高。但并不是说,火炮工坊里就不铸造铜炮了,铜用来铸造轻型火炮,是极好的材质,很多的弗朗机就都是用铜来打造的。
此刻的火器工坊共分为两处,一处就是在马尾,另一处则设置在龙岩。龙岩这边的工坊规模比之马尾的要稍稍大上一些,毕竟这边就在铜铁矿附近,原材料就地就可以送过来。现在,每个月火炮工坊可以铸造出两百门左右十二磅及以上的红夷大炮,这些基本上都是要交付到海军新近正在建造的两支分舰队使用。火炮工坊从中另外分出了一部分人手,是专门为炮兵师打造火炮的。
这部分人手较少,平均每月只能铸造出六十门火炮,原本预计要六个月才能将炮兵师需要的火炮配齐。现在,耿精忠要和吴三桂交易马匹,势必要让炮兵师多等上两个月了。虽然尚之信那边也想要火炮,但是广东方面根本就拿不出什么让耿精忠心动的东西,因此,和广东的交易,完全可以往后拖,就是拖上个一年两年也没有大问题,反正自己又不求着他尚之信。自己能答应用战舰换他木材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所缺是火炮还是让他自己向西洋人购买去吧。就耿精忠估计,那些洋人,每年能卖给他五十门各式火炮就顶天了,有的时候,一年也未必会往东亚地区运送几门火炮。
大方向已经确定完毕,具体事物上又有李光地与姚启圣两人携手处理,耿精忠自己倒真是没有什么大事可做,于是自己便四处巡视,同时用自己超前的眼光进行审查,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改进的地方。其实,这个时代与后世相比,欠缺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但是很多事情不是技术不够做不了,就是大环境不允许。
在这个封建社会,想要提出超前的思想,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稍微有点大动作,都会引起极大的影响,而且是对他的发展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很多时候只能从小的地方进行改动,或是发明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器械、装置而已。
半年前,出征倭国回来没多久耿精忠设计制造的沼气池现在可是派上了大用场。沼气池在军中最先被应用,经过三个月的试用,不断的进行改进,此刻已经开始在福州附近大规模使用。在风灾过后,大力赈灾的同时,对灾后重建工作特别强调了要整顿卫生。
学会建造沼气池的工匠毕竟不多,只能在一边建设过程中一边让更多的工匠加入学习。前期就只在福州附近开始推广,待到福州附近城镇乡村都建设的差不多的时候,也就将有一大批的熟悉建造沼气池的工匠。然后再将这些工匠派往各府各县,带动其他地区的卫生建设。正是耿精忠特别强调各地加强卫生建设。也才使得福建各地没有产生什么瘟疫流行。正所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件事情李光地也是极为赞同的。其他省份就没有了那么好的运气。不少地方都有大批百姓生病,让地方官府也是手忙脚乱。
这一阵子的视察,耿精忠对地方上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以靖南王府发布出来的命令,地方上都很好的执行了。这也得益于耿精忠在地方上安插了大批基层官吏,这些管理虽然品阶不高,但是却都手握实权,都是府衙县衙里真正做事的一批人。实际上。现在的福建,上至世家大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已经不认朝廷,而只知道靖南王府。靖南王府的命令比之朝廷要更加的管用,这一点倒是和吴三桂的云贵两省一样。但是两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吴三桂的云贵地区,百姓被盘剥的严重,对平西王府只有畏,却没有敬。朝廷政令几乎到达不了,老百姓才不知道朝廷只知道平西王府。
而福建这边。官商百姓,都从耿精忠这儿得到了大量的实惠。尤其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嘴里吃着的,手里拿着的加上身上穿着的,很多都是靖南王府给的。这一批只是特指那些家庭情况特殊,实在贫困的。每一年年底,耿精忠的送温暖活动都不曾停止,实实在在的解决了不少贫苦家庭的大难题。普通百姓,也是由于耿精忠的发展政策,能找到工去做,也可以自己做些小生意等等,生活比之往年是一年比一年强,这些百姓们也都看在眼里。最得益的还是那些大小商家,大到最顶级的世家,小到普通的小买卖人,都从耿精忠的海贸政策中收取了巨大利益。
近海编队不断的南北往来,远洋鲲鹏船队也在南洋倭国来回的跑,加上西洋商船等等,福建出产的货物完全不用担心销售不出去。尤其是半年前征倭归来,与倭国签订条约。倭国的三处通商口岸一开通,通往倭国的贸易量三个月内便翻了一翻,到目前为止,福建销往倭国的货物已经是卖与西洋商人以及销往南洋的总和。与倭国的条约中,所有华商都是等同的,这也使得北边江浙一带的很多海商流连海上,同时与福建这边加强联系,毕竟朝廷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