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www.qqxsw.mx,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吴三桂听完刘玄初的建议,内心一阵恼火,他感觉这条计谋深深的伤害了自己的尊严和自信心,他愤怒的说道:“本王自请撤藩,也只是虚于应对,难不成朝廷真敢对付我不成?”
刘玄初看见自己的计谋没被采用,也就沉默不语。只是在内心里感叹:“看来云南要易主了。”没办法,他早就看出了康熙小皇帝是铁了心的要撤藩,撤平南王尚可喜只是第一步,紧接着就是他平西王吴三桂和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你自己主动上书请求撤藩,那正中人家下怀,而若是直接保持沉默的话,康熙便没有理由撤除其他二藩王。若是他一意孤行,云南这边再举起反抗朝廷的大旗也就有正当的理由了,可惜啊......
其实刘玄初还是没有看透吴三桂的内心,康熙的这个撤藩的诏书送到了云南,对吴三桂来讲完全就是当头一棒。云南是他苦心经营准备留给子孙后代的,他为满洲人打下了大半个中国,云南这块封地并非过厚的报酬。因此,吴三桂和顺治之间的有着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可是现在,刚刚继位的康熙皇帝却要剥夺他用半生的出生入死肝脑涂地换来的这点报酬,未免太让他难以接受。
兵权就是吴三桂的命根子,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叛臣,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失去了道义的保障。他的所作所为已对正统价值系统构成了肆意挑战。使正人君子愤懑已久。而且。在军政上层生存了这么多年。他结交了许多朋友,也不可避免地树了许多敌手。一旦失去兵权,他的身家性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朝里多少人对他虎视眈眈!他之所以到处横行无碍,处处迎来满面春风,还不是因为兵权在握!
也正是因为兵权在握,他不相信康熙会将他裁撤掉,十几万精兵比之现在朝廷的老爷兵可是强得多,朝廷若是真的一意孤行。逼得自己无容身之所,那么免不了的大战,最后胜负还犹未可知。现在这个时候,显然是你沉默也没多大作用了,诏书上讲的明明白白,自己还是要表示一下的,一声不吭,不是他的作风!此刻上书自请撤藩,估计康熙也会再次下旨抚慰,让他忠心镇守云南云云......
与耿精忠的从容应对。和吴三桂的仓促上书不同,此刻广东的尚可喜却是满面愁容。尚可喜收到朝廷回复的消息也只是比耿精忠慢了两天而已。尚可喜当时正在喝汤,一看见回复的奏折,立马就把汤给喷了,差点没噎死。这那是同意自己辞职的诏书,分明是撤藩的决定。诏书上写的明明白白,意思就一个,什么朕不忍尔父子分离,藩下家口分家,因此只能下令他们全陪你去辽东,至于你说的传爵位给儿子,本朝没有父辈健在便移爵的先例,等你死了再说吧。
可想而知尚可喜是多么的生气,他传爵位就是为了能多活几年,现在全都想我死。而一旁的尚之信也一劲埋怨,你这出的都是馊主意,康熙偷换概念,这下他们全家都成老百姓了。
平南王不是平西王,手里可没有多少精兵,别说精兵,就连普通的绿营兵也没有多少,手上的军队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三万人,就凭这么点家底,他是不敢举旗反叛的,因此只能在家里满面愁容的唉声叹气。不过他还抱有一个希望,就是看看其他二王的反应,若是最厉害的吴三桂不同意撤藩,估计朝廷也会投鼠忌器。但是,他的想法是美好的,此刻其他二王自请撤藩的奏折已经在前往京城的路上了。
从上次乾清宫开完会,到康熙收到耿精忠请求撤藩的奏疏才过去了二十二天。稍晚了五天,七月二十九日,康熙便收到了吴三桂请求撤藩的奏疏。全部收到后,康熙马上再次召开全体会议。这次大会比上一次更加的重要,将决定他们大清朝未来的命运。
现在撤藩已经成为定局,但也只是撤掉了平南王一藩王,还有另外的两位藩王。因此这一次朝会就有两个要解决的问题:一,三藩撤还是不撤。二,三藩是一起撤,还是分开撤。这两个问题就很是让人纠结了,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还有多尔衮,他们先后都对“三藩”许下过诺言。什么“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三河之水也。”“大功茂著,宜膺延世之赏,永坚带砺之盟。”这些话都代表着永不撤藩,子子孙孙世袭王爵,与清朝相始终。
... -->>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吴三桂听完刘玄初的建议,内心一阵恼火,他感觉这条计谋深深的伤害了自己的尊严和自信心,他愤怒的说道:“本王自请撤藩,也只是虚于应对,难不成朝廷真敢对付我不成?”
刘玄初看见自己的计谋没被采用,也就沉默不语。只是在内心里感叹:“看来云南要易主了。”没办法,他早就看出了康熙小皇帝是铁了心的要撤藩,撤平南王尚可喜只是第一步,紧接着就是他平西王吴三桂和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你自己主动上书请求撤藩,那正中人家下怀,而若是直接保持沉默的话,康熙便没有理由撤除其他二藩王。若是他一意孤行,云南这边再举起反抗朝廷的大旗也就有正当的理由了,可惜啊......
其实刘玄初还是没有看透吴三桂的内心,康熙的这个撤藩的诏书送到了云南,对吴三桂来讲完全就是当头一棒。云南是他苦心经营准备留给子孙后代的,他为满洲人打下了大半个中国,云南这块封地并非过厚的报酬。因此,吴三桂和顺治之间的有着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可是现在,刚刚继位的康熙皇帝却要剥夺他用半生的出生入死肝脑涂地换来的这点报酬,未免太让他难以接受。
兵权就是吴三桂的命根子,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叛臣,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失去了道义的保障。他的所作所为已对正统价值系统构成了肆意挑战。使正人君子愤懑已久。而且。在军政上层生存了这么多年。他结交了许多朋友,也不可避免地树了许多敌手。一旦失去兵权,他的身家性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朝里多少人对他虎视眈眈!他之所以到处横行无碍,处处迎来满面春风,还不是因为兵权在握!
也正是因为兵权在握,他不相信康熙会将他裁撤掉,十几万精兵比之现在朝廷的老爷兵可是强得多,朝廷若是真的一意孤行。逼得自己无容身之所,那么免不了的大战,最后胜负还犹未可知。现在这个时候,显然是你沉默也没多大作用了,诏书上讲的明明白白,自己还是要表示一下的,一声不吭,不是他的作风!此刻上书自请撤藩,估计康熙也会再次下旨抚慰,让他忠心镇守云南云云......
与耿精忠的从容应对。和吴三桂的仓促上书不同,此刻广东的尚可喜却是满面愁容。尚可喜收到朝廷回复的消息也只是比耿精忠慢了两天而已。尚可喜当时正在喝汤,一看见回复的奏折,立马就把汤给喷了,差点没噎死。这那是同意自己辞职的诏书,分明是撤藩的决定。诏书上写的明明白白,意思就一个,什么朕不忍尔父子分离,藩下家口分家,因此只能下令他们全陪你去辽东,至于你说的传爵位给儿子,本朝没有父辈健在便移爵的先例,等你死了再说吧。
可想而知尚可喜是多么的生气,他传爵位就是为了能多活几年,现在全都想我死。而一旁的尚之信也一劲埋怨,你这出的都是馊主意,康熙偷换概念,这下他们全家都成老百姓了。
平南王不是平西王,手里可没有多少精兵,别说精兵,就连普通的绿营兵也没有多少,手上的军队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三万人,就凭这么点家底,他是不敢举旗反叛的,因此只能在家里满面愁容的唉声叹气。不过他还抱有一个希望,就是看看其他二王的反应,若是最厉害的吴三桂不同意撤藩,估计朝廷也会投鼠忌器。但是,他的想法是美好的,此刻其他二王自请撤藩的奏折已经在前往京城的路上了。
从上次乾清宫开完会,到康熙收到耿精忠请求撤藩的奏疏才过去了二十二天。稍晚了五天,七月二十九日,康熙便收到了吴三桂请求撤藩的奏疏。全部收到后,康熙马上再次召开全体会议。这次大会比上一次更加的重要,将决定他们大清朝未来的命运。
现在撤藩已经成为定局,但也只是撤掉了平南王一藩王,还有另外的两位藩王。因此这一次朝会就有两个要解决的问题:一,三藩撤还是不撤。二,三藩是一起撤,还是分开撤。这两个问题就很是让人纠结了,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还有多尔衮,他们先后都对“三藩”许下过诺言。什么“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三河之水也。”“大功茂著,宜膺延世之赏,永坚带砺之盟。”这些话都代表着永不撤藩,子子孙孙世袭王爵,与清朝相始终。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